收錄紐約時報每周文章,集結國際新聞、亞洲觀點必讀的【紐時周報】電子報,全中文閱讀,吸收新知無負擔!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2/06 第89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今日教育新聞
實用生活營 讓孩子不再蹺課
改善扭曲生產鏈 公平超市開張
海燕過後 菲小學復學率僅1成
【消失中的偏鄉小學系列4】東新玩扯鈴 校地小照樣運動
公部門派遣氾濫 剝削勞權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今日教育新聞
 
實用生活營 讓孩子不再蹺課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一間成立不到10年的國中,招生人數年年破表,想入學的孩子限定得自幼稚園大班就設籍在學區,許多為了讓孩子跨區就讀的家長,只好早早將戶口遷到學校附近。新竹市竹光國中今年招生人數3百人,還有296人因為額滿被拒於門外。校長潘致惠說,「我們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目前竹光是零中輟、零霸凌的友善教育環境。


(上圖)新竹市立竹光國中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發展,針對每學年入學的新同學規劃「主題年」,5日教育部國中適性輔導列車,學生現場特調新鮮飲料,架式十足。(圖文/姜林佑)


教育部5日召開「國中適性輔導列車」第19班次記者會,新竹市竹光國中曾獲選民國102年全國教學卓越銀質獎、全國教師專業發展典範學校等。迥異於一般注重升學的國中,學校特地成立「社區生活營」,校內不愛唸書或有中輟之虞的高關懷學生,在生教組與輔導處推薦下加入,每天第7、8節,學習調果汁、折氣球、烹飪等實用課程,孩子們不僅不再蹺課,也找到未來的路。

專心一件事 收起暴戾之氣

記者會上,3名「社區生活營」的學生熟練地打著蛋黃,將鮮奶、可爾必思等混調,最後舀上一匙冰淇淋,分別調成粉紅淑女和蛋蜜汁。國三的雷昀鴻國一下才加入「生活營」,原本個性衝動,曾和導師一言不合就吵起架來,和媽媽的關係危機更是一觸即發。他說,以前甚至會蹺課躲在學校地下室玩手機也不願意去上課,後來被生教組長找進「生活營」,「(自己)改變很大。」

因為爸爸當過廚師,小學三年級他就試著自己煎蛋,在生活營裡更學會自己炒白醬、煮義大利麵、烤蛋塔、包水餃。雷昀鴻說,專心做一件事,心會慢慢定下來,不再易怒衝動,和老師也能好聲好氣溝通。也因為學調酒,曾開過冰店的媽媽在家裡教導他,兩人感情也愈來愈好。因為煮菜煮出興趣,他立定志向未來要當一名中餐廚師,店裡一定得提供自己的調酒。


▲新竹市立竹光國中輔導主任周詩婷透過建置學生生涯輔導機制,幫助學生孩子融入社區環境,探索個人能力興趣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圖文/姜林佑)


輔導主任周詩婷說,以前雷昀鴻看學校任何人都不爽,也曾經以為生教組長特意刁難,被處罰不准來上生活營的課程。最棒的是,他會自己反省,慢慢修正自己的脾氣,最後自己想通。

目標對了 愈忙愈快樂

竹光國中除了「社區生活營」,更規劃一系列職群探索課程,讓技職傾向與學業傾向的學生,都能找到未來要走的方向。

記者會上,國三的許予昀現場清唱一段客家民謠,從小學舞的她,覺得生活不應只有舞蹈,升上國中便積極參加田徑隊、美術營、科學營,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練習,從一次只能跑兩圈,現在可以跑上15圈。


▲新竹市立竹光國中畢業的張永勳(左)透過電機電子的技藝教育學習找到學習的目標與重心,而就讀九年級的許予昀(右)從舞蹈、科展、唱歌、體育、攝影繪畫等多元學習,找到享受快樂學習的探索過程,讓她更有勇氣嘗試其它可能性。(圖文/姜林佑)


媽媽陳嘉惠說,女兒開始學畫畫後,回家宣布要自己重漆房間牆壁,也在老師的號召下,暑假單車環島130公里,她覺得女兒愈忙愈快樂。

潘致惠認為,學生透過試探課程,清楚未來方向與自己的個性,到了國三反而學習相對穩定。周詩婷也說:「學校的適性輔導是全校一起來的。」學生透過學校安排的活動找到興趣,肯定自己。

 
改善扭曲生產鏈 公平超市開張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香醇咖啡、苦甜巧克力、環保手工藝品,上頭貼著「FAIR TRADE」標籤貼紙,都代表該份商品符合對生產者收購的價格公平、製作過程友善環境、禁用童工或奴工規範。這樣集結全台致力公平貿易商家產品的「公平超市」5日在金山南路旁的金玖大樓正式開幕。


(上圖)公平超市透過販售台灣原住民生產的商品,增加原住民在原鄉就業的機會。(圖/生態綠提供 文/楊子磊)


生產者與消費者都受惠

近年食安問題頻傳,回頭重新檢視食物生產、製作過程相形重要。公平貿易的理念是依著這樣的路徑,期盼改變目前全球扭曲的產品生產鏈。他們以購買取代捐款的扶貧機制,確保生產者能獲得穩定酬勞,藉此循環,鼓勵生產者用永續的方式栽種作物,消費端則能用合理價格買進安心商品,也承擔社會責任。

「公平超市」共集結了地球樹、生態綠、繭裹子、馥聚等販售公平貿易產品的商家,每項產品都是經過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或是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的產品認證,此外,搭配「公平超市」的啟用,惠康百貨旗下的頂好以及JASONS都將率先販售生態綠開發的各式貿易商品。


▲公平超市在展售之外也兼具教育目的,希望在台灣推廣使公平貿易概念,協助降低貧困弱勢生產者的風險。(圖文/楊子磊)


幫助最弱勢的生產者

2007年成立生態綠的余宛如指出,購買公平貿易商品最直接受惠的就是位於生產鏈中,最弱勢的生產者。她說,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日前才公布,2013年印度弱勢的農民平均每個月只獲得1200元新台幣,這樣低薪、遭剝削的情況,使得每天有2名印度農民自殺。

余宛如強調,國際間致力公平貿易工作的2大組織FLO和WFTO,透過長期到當地農民合作社觀察、輔導,再加上組織設立外部監督組織,確保獲得認證的商品符合公平貿易的理念,提供弱勢生產者改變的機會。


生態綠創辦人之一的余宛如表示,公平貿易商品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消費者不僅可以在透明化資訊中了解自己購買的商品,也能給予生產者合理的報酬。(圖文/楊子磊)



消費習慣改 價格才會降低

「待公平貿易有了規模經濟後,其商品價格將會趨近一般商品。」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理事長徐文彥表示,目前從事公平貿易的商家多數的開銷都是花費在運輸、包裝、加工費用上,由於市場需求不高,無法大量,公平貿易商品的價格才會較為高昂,唯有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公平貿易商品的價格才得以降低。

徐文彥進一步指出,此次惠康百貨願意開放超市的特定空間,讓民眾能多一份綠色選擇,有助拓展公平貿易理念。余宛如說,惠康百貨旗下超市不僅販售,也提供教育,他們透過廣播、製作跳卡,向大眾傳播公平貿易的理念,真正改變消費者心態,讓消費者成為行動者,改變全球扭曲的生產體系。

 
海燕過後 菲小學復學率僅1成

【編譯謝雯 整理報導】國際移民組織(IOM)日前表示,海燕颱風造成菲律賓中部重創後,至今只有1/10兒童返回學校上課。

千萬人受創 學校成避難所

根據湯森路透基金會報導,11月8日侵襲菲律賓的海燕颱風是菲律賓史上最嚴重的颱風之一,造成5,600人死亡,362萬人流離失所,受創總人數高達1,440萬人。風災後,更有學校成為許多受災戶的臨時避難所。

「學校兼做疏散中心的問題慢慢在解決中,有些家庭被轉介到日間避難所,讓難民白天有地方可以待,晚上再回到學校睡覺。」國際移民組織在後續追蹤報告中表示。目前,仍有超過1千處安置中心在營運,為48,541個家庭、逾22萬5千人提供臨時避難居所。

國際移民組織也表示,除了兒童失學,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避難中心的廁所需要「大幅改善」。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的難民追蹤矩陣(DTM)數據,大多數兩性共用廁所晚上並未提供照明設施,而這對女性和女孩來說是潛在威脅;如果她們晚上需要上洗手間,就有遭到性騷擾和性攻擊的風險。

國際移民組織表示,大致上來看,大部分避難中心並不會過度擁擠,但在羅哈斯(Roxas)這個因海燕颱風而幾乎全毀的海岸小鎮來說,67%的避難收容所人數過多。大多數生還者都住在學校教室或是臨時居所,只有1%居住於帳篷中。

IOM表示,所有避難中心都得到糧食配給,份量也足夠分配,但是仍需要定期配給,以消除生還者的焦慮感。

在受創最嚴重的兩個地區薩馬島(Samar)及雷伊泰省(Leyte),國際移民組織在超過80%地區進行DMT調查。此外,組織表示將會盡快完成在羅哈斯、薩馬島、雷伊泰省、畢拉蘭(Bilaran)及宿霧(Cebu)等地共143個行政區的DTM調查,了解各地難民處境。

災區志工組織化 協助救援

而來自受災地區的營區管理志工,則接受了國際移民組織資深工作人員的現場訓練。這些志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他們協助搜集資訊,這些資訊後續將交由國際移民組織分析。

「這可能相當勞師動眾,但這個層面的援助行動相當重要。」國際移民組織海燕風災小組行動主任凱利(Brian Kelly)表示:「在基層搜集到的資訊能讓我們做出宏觀的決策,讓我們知道所下的決策及決策的時機是正確的。也因為DTM是不斷進行的過程,這個調查讓我們能每天、甚至每小時進行援助方針的調整。」

 
【消失中的偏鄉小學系列4】東新玩扯鈴 校地小照樣運動


【記者李宜霖台中報導】台中東勢區東新國小是921大地震後新建的小學,校地雖小,但學校善用有限的空間,展現教育的新貌。

東新國小的土地過去是中山國小,因921大地震後遷移,地方人士不願意社區沒有學校,加上當時台中市政府為籌劃「幼兒實驗學校」,開始重建學校試辦,招收幼稚園2個學年,國小2學年學生,讓年齡層相近的學生一同學習,後來台北幼兒實驗學校與教育現況不符、不合適,台中也跟著改制回歸國小。

木質地板 有家的感覺

東新國小目前有12個班、278位學生,一個年級2個班,每班約20幾人,加上幼稚園3個班85位學生,總共363人。學校校地約0.61公頃,沒有運動場,發展有限,但教室全部是木質地板,進教室要脫鞋。東新國小教務主任劉明宏說,木質地板讓小朋友有家的感覺,下課可以坐、躺、臥,非常自在,吸引非學區的學生來就讀。

學校的運動特色是扯鈴與直笛,因為沒有足夠運動場地,為了讓小朋友能有簡易的運動,剛進來的一年級小朋友,家長會送一人一副扯鈴,希望學生在課間活動、體育課,由學長帶領學會扯鈴,另外也舉辦路跑。音樂課則教導學生學直笛,希望學生都能學會使用簡單、帶著走的小樂器。

每天早上由班導師教導簡單的晨間美語,包括用闖關活動、背單字等。另外有客語、閩南語、原住民語本土語言教學,由於地處客家庄,每週一早上有晨間客語,請老師對全校即時視訊教學,各班有螢幕可以觀賞,表現好的學生也會邀請與老師共同視訊,增加學習興趣。

老師至少待2年

劉明宏表示,東勢位處偏遠,工作機會少,產業少發展,人口外流高,生育率降低少子化,學生人數比以前差距大,但學校位於東勢區內街上,學校有幼兒園,繼續就讀東新國小的機率高,招生人數穩定,沒有減班壓力,目前人數飽和。

教師近年來流動率高,學校鐘點代課與長期代理老師各有3位,劉明宏指出,老師選學校以離高速公路近、交通便利的學校為主,通常是最後填的是東勢區內學校,由於東新國小位於鄉下,年輕老師有機會就會往家鄉、市區移動,除非是在地的才有可能留下來。老師通常至少待2年,學生銜接影響不大,因為2年後會重新打破建制分班,不會不適應新老師,不會脫序。

新移民不比別人差

東勢國小新移民子女有67位,一個班級20幾個學生,新移民子女就有近8位。

學務主任呂保岸表示,新移民子女比都市相較多,有越南、中國、印尼、柬埔寨等國,課業表現上單親、隔代教養等弱勢學生較有落差,課業落後與新移民身分較無關連,加上政府經費挹注新移民,慢慢看見成效。

呂保岸說明,學校尚未申請移民署新住民火炬計畫,因為計畫每個子項需要舉辦大型活動,縣市合併後,學校幼稚園不列入班級數,變成3處室,學校無輔導主任,他身兼學務、輔導,底下欠缺組長,行政人力不足,有執行困難。

學校另外申請「教育部補助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採用適性、個別化教學,針對適應困難的學生,老師另外開電腦、課業輔導、音樂、勞作、體能等,透過多元課程讓新移民子女喜歡上學,而非排斥來學校。


(圖說)東新國小由於校地小,學校特別讓學生玩扯鈴,成為學校特色。(圖文/李宜霖)

 
公部門派遣氾濫 剝削勞權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假派遣,真雇用,肥了業者,瘦了勞工!」台灣勞工陣線5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儘快解決帶頭使用大量派遣人力的問題。他們提出數據指出,政府使用派遣人力非但沒有節省成本,透過「最低標」採購機制,反而助長派遣公司剝削勞工薪資和權益。

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電子採購網」資料庫的數據顯示,101年度各級政府和國營事業單位的勞務採購以及人力派遣服務標案高達161.5億元。

「低標」惡性競爭損勞動權益 

勞陣進一步分析發現,以目前人事行政總處宣稱的政府雇用派遣人數共1萬1千930人來說,每位派遣人力每年成本約135.3萬,不過這和現行派遣工平均月收入3萬5千376元的數據相距甚遠,秘書長孫友聯直言,當中獲利都流向了派遣公司。

「政府使用『最低標』採購機制,更加惡化派遣勞工的勞動權益!」孫友聯指出,據工程會電子採購網的資料可得知,101年3308個人力派遣採購決標案中,以「最低標」標案的有2692件,比率高達8成,這樣的機制使得派遣公司互相削價競爭,最後再轉嫁到底層的派遣工身上。該項機制的檢討聲音也陸續出現在研考會、人事行政總處和監察院的報告當中。

立委鄭麗君表示,這些派遣人力進入政府機關擔任文書工作,面對沒升遷、工時拉長等勞動剝削,勞動人力一旦商品化後,勢必導致公務人員權責流失,對政府是種傷害。

派遣制度造成薪資停滯

勞陣進一步檢視政府機關訂定的「人力派遣招標契約」發現,派遣公司賺取的利潤就是「行政管理費」,這部份的費用通常佔總得標價6%到10%,若以6%計算,政府1年給付派遣公司的費用就高達9.69億元。孫友聯指出,派遣公司透過承接政府得標案取得利潤,再向民間企業擴張,導致民間濫用派遣,助長台灣基本薪資的停滯。勞陣呼籲,政府機關應明定改善政策,3年內將所有派遣工改為直接聘僱。

人事行政總處則表示,公部門採用委外、勞動派遣等公私協力機制,是各國多元運用人力的普遍做法,組編人力處科長李靜宜強調,根據《行政院運用勞動派遣應行注意事項》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所訂《勞務採購契約範本》,公部門使用派遣勞工時,必須符合勞基法相關規定,且應視工作內容提撥加班費、年終獎金等,他們建議過機關在預算容許下儘量採取最有利標。

李靜宜表示,立法院過去通過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時,曾附帶決議要求公部門104年前使用派遣人員需降到16萬人,因此勞陣提出的派遣全部改為全面雇用,在現行各界要求政府員額持續精簡要求下,已經沒有空間。

勞動與社會政策協會執行長張烽益說,國際間公部門使用派遣人力的國家十分稀少,以韓國而言,公部門的派遣人員僅4千人,而且都是具備專業性質的工作,至於日本近年更持續削減派遣使用,改採「正面表列職業類別」的方式,保障勞工權益。

(圖說)台灣勞工陣線與立法委員鄭麗君國會辦公室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以直接聘僱的模式取代派遣,避免中間派遣公司的剝削。(左起)立法委員鄭麗君、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勞動與社會政策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圖文/楊子磊)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台灣立報歡迎您投稿,詳情請參: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0110

台灣立報粉絲團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本電子報內容由 http://www.lihpao.com 提供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台灣立報社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歡迎您e-mail :
johann@lihpao.com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