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已經是中文字了嗎?台灣獨家的「AB西豬」
【閱讀重點】
- 「香Q可口」、「B型肝炎」等,加入「單個拉丁字母」的外來語形式,是現今中文通俗的用法,但轉譯的方式各有不同。
- 如「APP」、「RIP」等英文裡縮略語,有些必須一起唸出來;有些則要分開唸字母。
- 「N次」、「K金」等並非由原文轉譯的外來語,就算翻成英文母語人士可能也聽不懂。
外來語進入中文有不同的方式,包括純音譯,像「阿米巴」amoeba、「瓦特」 watt,也有同時兼顧到意思的音譯,例如「迷思」myth、「得來速」drive-thru,用音譯的外來語來修飾固有的中文字也有,像「保齡球」bowling ball、「吉普車」jeep,也有純意譯的,像「籃球」basketball、「蜜月」honeymoon。
原封不動直接納入中文的外文詞也有,像「email」、「podcast」、「小case」等,不過,因為跟中文方塊字有些格式不合,常造成排版上的困擾,雖然在口語上已經融入日常講話裡,可是感覺像是中文裡夾雜英文而不是充分內化、真正經「中文化」的外來語。
「香Q可口」、「B型肝炎」都是夾雜字母,哪裡不一樣?
中文裡還有一種較特別的外來語形式,雖然還算突出,可是跟方塊字比較沒那麼格格不入,那也就是單個的拉丁字母(Latin letters)。
單個的拉丁字母,尤其是大寫的 block letter 版本,跟中文字一樣,剛好佔紙上的一方格,所以排版起來跟中文字是一樣的。另外,除了讀作 “double-u” 的 “W” 以外,所有的英文字母都剛好是一個音節,跟中文也類似,當然,H、F、L、M、S、X 比較不符合中文的發音規則,因為是以“ch”、“f”、“l”、“m”、“s” 和 “ks” 這幾個子音收尾,中文字則只能以母音 (例如「爬」),或以 “n” (例如「盤」)、“ng” (「旁」) 或 “r” (「兒」) 這幾個子音收尾。
不過,這些拉丁字母讀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大問題。華語地區的人,無論英文程度高低,發音不很標準也沒關係,ABC幾乎人人都能讀得出來。中文裡夾雜的字母詞也已經多到有專門的字母詞辭典和研究。
一般來說,中文裡出現的拉丁字母都用第一聲來唸。
從外形看來,這些拉丁字母都一樣只是拉丁字母而已,表面看不出有什麼性質上的不同,可是在使用上,可以分成幾種完全不同的類型。下面的例子中,讀者能分析出什麼樣的不同類型呢?
B型肝炎 T恤 APP LOL N次 香Q可口
我們來逐一分析看看:
1. 「B型肝炎」類型:排序用的拉丁字母
這一類的例子裡用 A, B, C, D等來為某東西的不同種類或個例排順序 (sequential ordering),往往是英文直譯成中文,也常常是中英混合語,例如「B型肝炎」 (“Hepatitis [Type] B”)。別的例子包括:
「維他命C、D 」(vitamin C, D) 等 音樂裡的「C大調、A小調」(C major, A minor) 等 血型:「A型、O型」 (type A, type O blood) 等 「B罩杯」 (B cup) 等 停車場的「D區」等 「A4、B5」紙張大小 學校成績、試卷選擇題的「A、B、C、D」選項等;以及汽、機車的牌照號碼。
數學裡有小寫的「x軸、y軸」(x axis, y axis) 和像「a, b, c」等用來代表「未知數」的字母。還有很早出現的「X光」(X-ray),“X” 代表「未知」的一種射線,「愛克斯光」這個音譯較少用。拉丁字母有時也用來隱瞞身分,例如「A君」一類的用法,跟「某甲、某乙」同時並存。還有很多其他需要「排序」的地方,仍用傳統的「甲乙丙丁」而不用A B C D,例如公務員考核用的「甲、乙、丙、丁」;「甲類大客車」;「丙級技術士證照」等等。
2. 「T恤」類型:用字母的外形來比擬某物的形狀
之所以叫 “T-shirt” 是因為這種短袖汗衫平放時就會構成一個 “T” 字形,「恤」來自粵語的 soet7,是英語 “shirt” 的音譯,之後就直接進入華語裡。類似的例子包括:
「M形社會」(M-form/shaped society) 「K型復甦」(K-shaped recovery,就是經濟不同層面呈現出兩個相反的趨勢,表示經濟不平等持續惡化) 「O型腿」和「X型腿」(英語叫做 bow-legged 和 knock-kneed) 「U型轉彎」(U-turn; 迴轉) 「V字領」(V-neck; 尖領) 男用的「Y前三角褲」(Y-front briefs) ,還有「Y字型路口」(Y-intersection) 等。
工作裙商品圖中以「H型肩帶」描述肩帶形狀。(圖片由作者提供)
五金領域常借用拉丁字母來為各種有特殊形狀的工具和零件命名,例如:
「C型鉗」(C-clamp locking pliers) 「J形掛鉤」(J-hook) 「N型彎頭組」(N-pipe fitting) 「O型圈」或「O環」(O-ring) 「S型鐵鉤」(S-hook)
建築、裝潢方面有 「H型鋼」(H-beam)、「L形牆面」(L-wall)、「T台」 (= 伸展台:catwalk, runway) 等。這些例子都顧名思義。代表各種臉上表情的字母詞,像「XD」、「8D」、「orz」等也屬於這種類型。
英文也不斷地在創造新的模擬形狀的字母詞,例如體操方面,現在有 “I’s”, “H’s”, “T’s”, “W’s” 以及 “Y’s” 的體操姿勢
點我看體操範例
「L型彎頭」水管 (圖片由作者提供)
3. APP「應用程式」類型:字母不要一個一個唸
「APP」(= Application) 這個全大寫的縮略語雖然是直接從英文引入中文的,可是唸法不一樣,英語直接唸作單音節的 “app”/æp/(= Application 應用程式),中文卻把字母一個一個拆開來唸成「A-P-P」,有時寫成「欸批批」,英語母語者頭次聽到應該都會愣一下!另一個類似的例子就是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英文只能唸為 “aids” /eU+26Adz/ (愛滋病),中文則常拆開來唸成 「A-I-D-S」。
中文還有 「cc」,唸法跟英文差不多,也可以寫成「西西」,「ml」(毫升) 通常唸 “milliliters”,可是有時有人唸成 /mU+26Al/,只是小心不要唸成「莫」!不過,有很多其他的度量衡單位的縮寫,在講出來時卻需要把完整的名稱唸出來,而不是把字母一個一個唸出來,例如這些小寫的字母詞:
「cm」要唸成 “centimeters” (公分) 「km」要唸成“kilometers” (公里) 「220v」要唸成“220 volts” (220伏特) 「24H」要唸成 “24 Hours” (24小時)
「24H」用法常見於台灣招牌 (圖片由作者提供)
另外,請特別留意 “vs.” 的正確寫法和唸法,「句點」在後面,不能放中間,不要寫成 「v.s」或 「V.S. 」,要寫成 「vs. 」,唸作 “versus”,法律領域裡常寫成 「v. 」,唸 /vi/,是拉丁文 ‘against’「對」的意思,沒有 ‘and’ 的意思!
4. 「LOL」類型:字母必須一個一個唸
「LOL」(Laugh Out Loud 大聲地笑) 這個網路用語,跟 「APP」不同,不是後面被刪除的省略字,而是所謂的「頭字語」“initialism” ,就是每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排在一起,然後每個字母一個一個分開唸出來,並不唸成詞。
少數的字母詞兩種唸法都有,像英語裡 「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幽浮、不明飛行物體),有頭字語 “U-F-O” 和唸成詞的 /U+2C8ju foU+28A/ 兩種說法。
別的語言當然也會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現出一樣的意思,例如法文裡,LOL 要寫成 « MDR » (= mort de rire 笑死人!)。
頭字語已經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很多國家、城市、機關組織、公司行號、專業術語等等的簡稱也都用大寫的頭字語,例如:
「DRC」(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剛果民主共和國) 「LA」(Los Angeles洛杉磯) 「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聯邦調查局)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去氧核糖核酸) 等等。
不過,頭字語因為先天被刪除了很多資訊,容易衍生出一些問題,例如,現在大家都很熟悉「LOL」的意思,可是還有很多網路用語,不一定那麼普遍,像:
「IDK」是 “I Don’t Know” (不知道) 「IMHO」是 “In My Humble Opinion” (依個人淺見) 「IRL」是 “In Real Life” (在現實生活中) 等。
遇到了有時要臨時 Google一下才能知道意思,尤其長輩不一定熟悉,有時容易會錯意。最近在傳個這樣的貼文:“I’m so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aunt’s death. LOL!” 當有人指出,親人剛過世後說 “LOL” 很不妥當時,貼的人赫然回答說,「啊!我以為 “LOL” 是 “Lots of love” 的意思!」現代年輕人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有夠呆,可是 “LOL” 在網路時代前確實有 “Lots of love” 的意思!
不只代溝會讓頭字語容易產生互異的詮釋,也要看個人興趣和接觸面,例如創業者多半會理所當然地把「MVP」讀為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性商品),可是體育迷卻會把它看成 “Most Valuable Player” (最有價值選手)。雖然能加快打字速度、省篇幅,頭字語需達到一定的使用率才能被多數人容易理解,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也不容易隨時跟得上所有的新用法。
這個漫畫就把頭字語的這個基本問題當笑點,還有這個廣傳的網路迷因(meme):
(圖片取自網路)
透過媒體等管道直接進入中文的頭字語已經不勝枚舉,例如:
考卷上的 「A」(Answer 答案) 和簡報後的「Q&A」(Question & Answer問答)
商業界的 「ATM」(Automated 或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提款機) 「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的商業模式) 「QC」(Quality Control 品管);「R&D」(Research & Development 研發)
建築有地下樓層的 「B1、B2」 (B = Basement,一般直接用英語發音:B-One, B-Two)
電腦方面有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4G、5G」(第四、第五代,G = Generation,唸作/dU+292i/,別唸成「居」!) 「GB」或「G」代表 gigabytes (= 十億位元組),例如「512G」 「PC」 (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
還有小寫的 「e 時代」(electronic age 電子時代)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可攜式文件格式)。
還有 「PhD」 (Doctor of Philosophy博士) 「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線) 「RIP」(Rest In Peace願他安息) 「AZ」(AstraZeneca 疫苗) 「ID」(Identification身分證件) 「PS」 (Postscript附筆、後記) 「R&B」(Rhythm & Blues節奏藍調) 「KPop」 (Korean Popular Music韓國流行音樂)。
汽車裡有「P R N D L」(Park 停, Reverse 倒, Neutral 空, Drive 走, Low低速檔) 等換檔標籤。衣服大小分為「S、M、L、XL、T」(Small 小, Medium 中, Large 大, Extra Large特大, Tall 高) 等。
「LGBTQ+ 」這串拉丁字母有越來越長的趨勢,目前有:女同性戀者 (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 (Bisexual)、跨性別者 (Transgender) 、酷兒 (Queer) 或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 (Questioning) 和「+」(其他),頭字語形式真是方便省事得多!
有些算是頭字語的字母詞其實來自希臘文和拉丁文,例如「22K」裡的K來自希臘文 kilo,意思是「一千」。數理領域的例子包括:π (pi: 3.14159),來自希臘文perimetros 「周長」;還有 λ (lambda 波長),來自拉丁文 lux = light 「光」等。
三十年代名作家魯迅「阿Q正傳」裡的「阿Q」也是某種羅馬拼音系統裡的頭字語!作者說他不知道主角的真名,只看過有人把他的名字寫成「阿Quei」,進一步解釋說:「生怕注音字母還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國流行的拼法寫他為阿Quei,略作阿Q。」讀者下次提到「阿Q精神」時,就知道這特殊名字是怎麼來的!
出現於「阿Q正傳」的「阿Q」一詞也常見於台灣街頭。(圖片翻攝自Google Map)
5. 「N次」類型:含義有道理,但母語人士可能聽不懂
有人把類似「N次」這樣的字母詞稱為「假英文」。N 在中、英文裡一樣都代表「未知數」,可是英文沒有 “N times” 的說法,正宗的英文說法是 “umpteen times”。「NG」好像來自 “No Good”,原指拍片或錄音失敗,可是後來被引用到各個領域,例如麵包店有時會廉價拋售不漂亮的「NG蛋糕」。實際上 “NG” 在英語口語裡並不普遍,所以也可以算是「假英文」。
台灣某些西餐廳提供的「A餐、B餐」等,雖然應該算是1. 排序類的字母詞,可是放在這裡是因為也可以算是一種「假英文」,因為國外較少看到這種用法。
讀者知道英文的 “A-list movie” 指的是什麼嗎?千萬不要當作是中文的「A片」!“A-list movie” 實際上是「甲等片」的意思,“B-list movie” 則是「乙等片」!「A片」(色情片;好像A = Adult) 的英文叫做 “X-rated movie” (X級影片) 或 “blue movie” (不是 “yellow movie”!)。英文也沒有類似中、日、英混合字母詞「AV女優」(= Adult Video idol = porn star)。
“OK” (也可以寫成 “Okay”) 這個字母詞,作為「好的」或「還好」的意思,已遍佈全球,可是「OK」在中文裡還延伸出一些中文特有的字母詞,包括「OK繃」 (英文一般也用廠牌名 Band-Aid) 和「OK便利商店」。
「卡拉OK」這個字母詞來自日文的 「カラオケ」karaoke,kara是「空」的日語訓讀發音,後面的 oke 是 “orche” 裡的 “r” 和詞尾 “stra” 被省略的 “orchestra”,也就是「有缺口的樂團」的意思。後來又延伸出「KTV」(Karaoke TV)、「K歌之王」、「K聽」等,英文卻只有 “karaoke”,唸作 /U+2CCkU+25BriU+2C8oU+28Aki/。
另一個含 “K” 的字母詞是「K金」,“K” 代表 carat「克拉」沒錯,可是英語沒有 “K gold” 的說法,應叫做 “gold alloy” (含黃金的合金屬)。撲克牌裡的「老K」也是中文獨到的用法,英文直接叫做 “king”。“K” 也出現在 “ketamine” (氯胺酮) 的俗稱「K他命」。
撲克牌裡的「老K」也是中文獨到的用法,也有店家以此為名。(圖片由作者提供)
有不少字母詞,雖然來自英文,可是因為屬於特定領域,例如電玩或流行音樂,一般英語母語者不一定熟悉或常用,很多這一類的字母詞或用法卻已經掛在一般台灣年輕人的嘴裡,例如現在流行的「GG」, 源自於電玩打完後,輸的一方常說 “Good Game!” 的客套話,於是就變成事情「結束」的意思,不過,英文裡,不是電玩迷不一定懂 “GG” 為何。
還有不少其他在台灣流行的字母詞,說英語時,最好避開不要用,因為一般英語母語者大概聽都沒聽過!包括:
「OG」原指嘻哈樂界裡的 “Original Gangster”,也就是被人極為推崇的創始者
「OP」原來是 “Original Poster”「社交媒體上原先的貼文者」的意思,電玩裡卻代表overpowered「厲害、強大」
「PK」代表 “Player Killer” 或 “Player Killing”,原指遊戲中殺害其他玩家的人,後來引申為 ‘challenge’「對戰」的意思
以上這三個字母詞一般英語裡沒有在用,學習者最好也不要不小心衝口而出。
「KOL」 (Key Opinion Leader就是「網紅、意見領袖」,英文常用的說法是 “influencer”。
「CP值」 (Cost-Performance Ratio性價比),英語裡算是專業術語,一般人不太用。
「USB」在中文裡指的是「隨身碟」,可是「隨身碟」在英語裡卻叫做 “thumb drive”, “flash drive” 或 “memory stick”,“USB” 只是一種硬體規格,沒有「隨身碟」的意思,所以該算是一種「假朋友」。
英語裡也沒有類似「3C用品」(=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 的說法。台灣常用的「feat.」或「ft.」(主演) 這個縮略語,英語裡不管說或寫,只能用完整的 “featuring”。
6. 「香Q可口」類型:字母作為中文擬聲字
台灣華語裡常夾雜很多閩南語的字,有的可以用大家有共識的現成中文字來寫出來,如「軟腳蝦」一類的片語,可是有些字找不到大家熟悉容易認出來的「本字」,最有名的例子應該是「Q」,華語也可以用「有彈性」、「彈牙」、「軟糯」來表達出來,可是都沒有「Q」 精煉可愛,也可以說成「Q彈」;還有「QQ糖」“Gummy Bears或Jelly Baby-type candy” 一詞。「QQ」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哭哭」,還有叫做「QQ」的騰訊消息服務和中國汽車製造商奇瑞的微型轎車。
菜販以「Q」形容地瓜「彈牙」的口感 (圖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例子包括:「A菜」,來自台語的「萵仔菜」e-á-tshài,亦唸ue-á-tshài,雖然常用來喂鵝,其實跟「鵝」無關,就是「本島萵苣」、「油麥菜」。「A錢」 (侵占錢財) 來自台語的e-tsU+129´,e找不到本字。
有些廠牌也用拉丁字母代表台語的音,例如:「BB甜辣醬」(BB = 美美bí bí)。手機流行之前,很多人會用「呼叫器」來保持聯絡,俗名借用拉丁字母為擬聲字:「BB call」 (或:「嗶嗶 call」),其中一家公司也叫做「BB社」。粵語也常用「BB仔」(或「啤啤仔」) bi4 bi1 jai2寫出 “baby” (「嬰兒」) 這個英語外來語。
不只台語和粵語,華語也有一些口語字,不知道怎麼寫,「ㄎㄟ書」也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因為「ㄎㄟ」剛好像拉丁字母 “K” 的發音,一般寫成「K書」,可是實際上是有字的,也就是「剋」!「剋」(也可以寫成「尅」) 有個破讀音「ㄎㄟ」,就是「打」的意思,例如「我K你一下!」。所以「K書」並不來自「啃書」,原來應該是「剋書」!
拉丁字母在中文裡冒然出現,尤其在牌子、海報上,有時是因為懶得寫出筆畫繁多的字,也可能是想要變出較可愛創意的簡化寫法。另外可能有點炫耀自己的英文能力,同時表示自己跟得上當前的流行文化,用「G排」來頂正統的「雞排」就是一個常見例子。廣東話裡也有類似的例子,例如有人用「雞C」來代表「雞絲」gai1 si1,也有很多人用「D」 來寫出虛詞「啲」di1 (=「一點」的意思),例如粵語的「快啲」faai3 di1 (「快一點!」),常寫成「快D!」。
「3Q」是個較特殊的例子,是用中文發音的「三」這個數字,再加上拉丁字母「Q」,來模擬英語 “Thank you”「謝謝」的發音,相當俏皮可愛。
拉丁字母和數字之外,台灣很流行用日文的「の」來代替「的」或「之」,例如「民謠の夜」,以及注音符號,例如「看ㄉ懂ㄇ?」(得、嗎)、「功課寫完ㄌ」(了) 等。以上的用法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比較口語甚至幽默,就像英語裡也常用英式腔、黑人英語或其他方言用字,來增添趣味性,讓講話較活潑傳神。實際上很多的語言變化是來自文字遊戲。
有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就是一般字典、辭典裡該如何收錄這些字母詞?由於國際交流的頻繁、英文學習的普遍性,再加上人類好玩、喜歡新鮮事的心理,中文裡的拉丁字母詞只會越來越多,以至於新用法不太容易隨時通通都跟得上,可是至少,像「X光」使用這麼久、有這麼普遍的字母詞,總應該有個統一收錄辭典的規範。
最後再次向各位讀者提問一下:「Q」到底該不該算是中文字了?您認為呢?
下期預告:在拉丁字母普遍前,中文也用文字來代表各種基本形狀嗎?下次探討看看,敬請期待!
文/ 史嘉琳(台大外文系教授)
讀懂英文,看透世界,英語島訂閱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