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玉健康樂活報】打破一般人對養生費時耗力的既有印象,提供簡單有效的保健小撇步,讓您輕鬆擁有健康好生活! 【愛評享樂•爆】提供吃、喝、玩、樂等生活消費情報,透過素人分享的角度,讓你獲得最真心、有如親臨現場的體驗分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虎媽的戰歌》每個人心裡,其實都藏有一個虎媽!

第297期 2011/4/23

本期摘要

 
熱門專題:

《基因救命手冊》

好書推薦: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科文書摘

日常的錯覺

科文新聞 可以掛在老鼠脖子上的PET系統
 

    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實驗之一「看不見的大猩猩」打破了「眼見為真」這個信念,告訴我們:即使最明顯的資訊也會被我們漏掉。當大腦的注意力資源被占據時,人們會忽略發生在眼前的事件,就算它明顯如一隻大猩猩!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新事物大量塞滿我們生活的時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無處不在。
    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我們抱持了許多扭曲的信念,它們不只是錯的,而且錯的方式還很危險。特別推薦《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這本書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它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讀完本書,會讓你變得對自己與周遭不再那麼確定——但這也許是件好事。

基因救命手冊
進來看看這本書 拜技進步所賜,我們已經可以掌握自身DNA所蘊藏的祕密。柯林斯本身是醫師兼遺傳學家,並擔任跨國重大科學計畫「人類基因組計畫」的主持人,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當嚮導,帶領我們走上這趟自我探索之旅。
在這趟旅程中,我們會了解到:DNA所使用的語言,就是生命的語言;裡面記載的內容,也就是你自己的醫療手冊。學著去解讀其中的奧祕,你會讚嘆其中的奇妙,而且有一天,這本手冊真的可以拯救你的性命!……《進來看看這本書》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進來看看這本書 《誰說人是理性的》心理學界趣味版!「全球思想家正在閱讀的20本書」之一
你有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嗎?
你相信開發潛能、鍛鍊大腦那一套玩意兒嗎?
沒圖沒真相,有圖就有真相?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用一隻大猩猩打破你的「自以為」,為你揭發無聲無息在生活中操縱你的六大錯覺!
……《進來看看這本書》

 日常的錯覺

大約二十年前,我們在哈佛大學教心理學時,對班上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實驗。沒想到,這個實驗日後竟然成為心理學領域最有名的實驗之一。它登上了教科書,成為全世界心理學導論課程的教材。許多媒體都曾經專題報導它,包括知名雜誌《新聞週刊》(Newsweek)、《紐約客》(The New Yorker),以及NBC的「日線」節目(Dateline NBC)。它甚至以展覽的形式,在舊金山以及其他博物館展示。這個實驗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它用一種幽默的手法,深入揭穿了出乎人意料之外的結果——關於我們如何去看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沒有看到的。 

你將會讀到我們這個實驗。經過這些年來的思考沉澱,我們終於明白,它所闡釋的,其實是一個更廣泛的原理,一個有關人類心智如何運作的原理。我們總是相信自己能夠看清眼前的事物、正確記得過去發生的大事、了解自己的知識限度,並且能準確判斷因果。然而,這些直覺信念常常都是錯誤的,這而些錯誤信念也遮掩蒙蔽住人類認知能力中的諸多重大局限。

我們需要被提醒不要被外表蒙騙,因為我們傾向把外觀表象視為內在品質的確實廣告。我們需要被告誡,省一毛錢就等於多賺一毛錢,因為我們會差別看待「賺進來的錢」與「已經擁有的錢」。這些警世格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避開直覺造成的錯誤而存在。同樣的,富蘭克林所指稱的世間最堅硬、困難的東西,也暗示了對於「我們很了解自己」這樣的直覺信念應該加以質疑。在行經的人生之路上,我們好像非常了解自己的心智運作與行為背後的成因。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毫無頭緒。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這本書要講的是,深深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六大錯覺:有關注意力、記憶、自信、知識、因果以及潛能的錯覺。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我們抱持了這些扭曲的信念,它們不只是錯的,而且錯的方式還很危險。我們將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它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 

我們刻意採用「錯覺」這個字眼,是想要類比於「視錯覺」現象,好比藝術家艾薛爾(M. C. Escher, 1898-1972)利用立體圖形壓縮至平面所造成的視覺矛盾現象,以及視知覺的局限,創造出名作裡頭那些「爬不完的樓梯」——即便你知道他的整體結構違反常理,你還是會覺得每個樓梯看起來都是正常的。日常錯覺便是如此頑強:就算我們知道自己的信念和直覺有缺陷,它們依舊無可避免。我們把它們稱做「日常」錯覺,正是因為它們天天都在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當我們一邊開車一邊講手機卻認為自己的注意力足以應付路上交通時,我們即被其中一種錯覺所影響;當我們認定某人要是記錯了過去的事,必定是在扯謊,我們也上了某種錯覺的當;當我們因某人看起來最具自信而選其擔任領袖,我們又被另一種錯覺所影響;當我們展開一項新計畫前,自認可以準確評估多久得以完成該計畫時,我們還是受到某個錯覺擺布。事實上,沒有一種人類行為可以跳脫日常錯覺的魔掌。 

身為心理學教授,在藉由設計與執行心理學實驗來維生的同時,我們發現對人類心智研究得愈多,便看到愈多錯覺對生活的影響力。你可以發展出一套類似X光的洞察力,看透自己的腦袋在玩什麼花樣。等到你讀完本書,你對於那位隱身幕後的藏鏡人以及諸多統治你思想與信念的道具,將會多了解一些。一旦你了解什麼是日常錯覺,你將能以不同的眼光來看世界,而且你對它的想法將更為清晰。你將能看出錯覺如何影響你的思維與行動,就如同影響周遭其他人一樣。也因此,如果再有新聞記者、經理人、廣告專家以及政客——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利用你的錯覺來混淆視聽或是說服你時,將會馬上被你看穿。了解日常錯覺,能引導你重新校正自己的生活模式,除了可以幫助你因應大腦運作的局限,也可利用其所造成的優勢;甚至有可能藉由這些洞察力來創造娛樂或財富。最重要的是,揭開那層扭曲我們的認知的面紗之後,將讓我們與現實接軌,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的原本面目。
(摘自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LHC

 可以掛在老鼠脖子上的PET系統

科學新聞由SciScape提供

美國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及其合作團隊,發展出了一套可以掛在老鼠脖子上的PET系統。 

正子造影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種廣泛被用在醫療檢測上的系統。這套系統在研究神經反應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常常拿老鼠之類的小動物來進行研究。不過對小動物實行PET檢查的時候,通常要把小動物麻醉,或是手腳固定。這些方法都會干擾測量的結果。 

因此Brookhaven為主的一群科學家發展出了一套可以掛在老鼠脖子上的PET系統。這套系統只有250克,掛在老鼠身上後,老鼠可以四處自由活動,同時科學家利用測量老鼠的壓力荷爾蒙發現,這套系統不會給老鼠製造過大的壓力。因此這套系統對研究老鼠活動時的即時神經反應相當有用。 

他們利用這套系統來研究老鼠腦中的多巴胺數量與老鼠行動的關係。他們發現越活躍的老鼠,腦裡面的多巴胺的數量就越少,這跟原本的預期完全相反,因為原本的理論認為,多巴胺會刺激活動。所以這個實驗結果跟原本的理論完全不同。不過無論如何,這個實驗提供了直接的證據來證實多巴胺與老鼠活動之間的關係。 

參考來源:Brookhaven Today Miniature 'Wearable' PET Scanner Ready for Use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科學文化頻道
http://SCC.bookzone.com.tw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