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出版電子報】全新改版,讓你掌握第一手的數位閱讀趨勢情報、了解全球數位出版的最新動態與行家觀點。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菜市場就是我的自然教室

第356期 2013/08/10

本期摘要

 
熱門專題:

《典藏大樹自然書籍》

好書推薦:

《菜市場蔬菜圖鑑

科文書摘

《菜市場蔬菜圖鑑精采書摘

科文新聞 氫氣也是溫室氣體?
 
 

  暑假已過了一半,是否有把握難得的假期時光全家一起去郊外走走?除了可以走森林、穿越湖泊,如果覺得自然遊樂區太遙遠,那就前進菜市場吧!

  菜市場,琳瑯滿目的魚蝦海鮮、水果蔬菜,我們都曾吃進肚,但你是否真正了解他們呢?大樹文化製力於製作自然相關叢書,繼「魚圖鑑」、「水果圖鑑」,進階版再度推出「蔬菜圖鑑」,就是要帶你好好的認識在市場裡常見的蔬菜,用精製的插畫與淺白的文字介紹書他們的生長特性與營養價值,要吃的「健康」,從認識蔬菜開始!

典藏大樹自然書籍
     

*暑假就快要到尾聲,把握住夏天的尾巴,呼朋引伴一起背上背包,帶著大樹自然圖鑑到大自然裡找樂子吧!

《菜市場蔬菜圖鑑》

進來看看這本書
繼『菜市場魚圖鑑』、『菜市場水果圖鑑』之後
『菜市場蔬菜圖鑑』是菜市場三部曲的完結篇

生活在台灣,最美好的事之一就是琳琅滿目的食材,
不僅便宜美味,選擇性又高,
一年四季都有充滿季節味的蔬果上市,
加上農民勤勞的天性,讓我們的餐桌上充滿變化。

透過林麗琪細緻動人的植物插畫,
本書讓我們重新看待生活裡再熟悉不過的綠色夥伴,
瞭解每一種蔬菜的身世由來、植物特性、
生長特性與營養價值等,
才能真正落實「吃在地、吃當地」的飲食生活態度,
並支持友善土地的永續農業。

  本書的附錄,還包括:台灣蔬菜的身世與源起、 蔬菜營養一覽表、蔬菜的保存與處理方法、 蔬菜學名索引、蔬菜英名索引、蔬菜中名索引等實用資料。

……《進來看看這本書》

 《菜市場蔬菜圖鑑》序文

前言/多樣的蔬菜天堂 
  台灣亞熱帶的氣候條件和多樣的環境,讓蔬菜種類十分豐富,加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類分批上市,足以充分供應庶民的生活所需。 

  台灣一年四季的當季蔬菜,常聽老一輩的說:「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瓢,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時至今日,這個老祖宗生活智慧所累積下來的常識還是大致適用的,即使現在的農業技術發達,許多蔬菜的季節感已經消失,變成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的蔬菜,但是不容諱言的是,在適合的季節裡栽種的蔬菜,生長比較良好,也比較不會有病蟲害的問題,自然無需用藥,加上產量多,價格自然便宜,大家不僅可以省荷包,也可以吃得比較安心。 

  許多人會說:「我怎麼知道現在的當季蔬菜是什麼?」,除了常逛菜市場,多和菜販攤商請教之外,利用自己的觀察力,凡是菜市場裡每一菜攤都賣的種類,數量很多,價錢便宜,看起來格外新鮮美觀的種類,大概就是現在當季的蔬菜。 

  台灣的當季蔬菜充滿了獨特的節奏感,從初春開始上市的韭菜、蔥,以及冬天一直盛產的各式葉菜類,天天都有吃不完的青菜。等到綠色蔬菜快吃膩了,到了四月就有新冒出的桂竹筍上市。然後隨著氣溫一天天上升,耐熱的葉菜類成為主角,如空心菜(蕹菜)、莧菜、地瓜葉、等一一現蹤。夏天當然還少不了瓜果類,絲瓜、大黃瓜、苦瓜等一應俱全。秋天則是香濃的番薯、芋頭、南瓜、菱角等獨佔鰲頭。秋末冬初大量高麗菜、白菜、蘿蔔、茼蒿等紛紛搶鮮上市,台灣的冬天是適合以蔬食為主的美好季節。 

  從年頭到年尾,天天都有當季蔬菜上市,怎麼可能會吃膩呢?這是生活在台灣的最大幸福。


                           (摘自《菜市場蔬菜圖鑑》序文)

氫氣也是溫室氣體?

科學新聞由SciScape提供


  在地球形成之初,氫氣與氮氣有可能是溫暖地球的重要氣體,讓地球表面免於冰凍、足以孕育生命。

  弱陽弔詭是早期地球氣候未解的難題之一,根據恆星演化標準模型,在38億年前,太陽的亮度只有現在的70%,所以地球接收的太陽輻射量必然少於今日,若其他環境條件維持不變,地表的平均溫度將低於冰點,使地球處於冰封狀態。不過,地質證據比如沉積地層的形成,卻顯示當時的地球並非全球結凍、還有廣布的液態水存在。模式預測與地質證據的差異引起科學家的注意。

  科學家提出多種機制來說明,其中藉由溫室氣體來替地球保暖的想法較為可行。過去,最常被討論的二氧化碳,因其含量在不同的地質紀錄上有很大的差異,而難被確定能否再提供額外的貢獻;此外,曾被視為早期重要的溫室氣體甲烷,經過計算發現,不僅其效果不如預期、早期含量也無法確定。

  芝加哥大學地質科學的科學家Robin Wordsworth和他的同事Raymond Pierrehumbert則提出若在地球早期有較高含量的氫氣與氮氣,兩者的碰撞很有可能協助吸收太陽輻射,讓地球維持溫暖。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一月的Science期刊上。

  溫室氣體為氣體分子照光時,能以本身的伸展或彎曲來回應、同時吸收紅外波長的電磁波,而能為周圍留住熱量,二氧化碳即屬於此類能吸收紅外光的分子,但是氫氣與氮氣通常不會這麼做。

  不過,若是大氣密度若夠大,氫氣與氮氣就有機會能因碰撞而短暫連結在一起,這樣的結合使它們能夠有效地吸收紅外波段的光子,成為溫室氣體的一員。Wordsworth和Pierrehumbert發現若地球早期大氣含有10%的氫氣,就可讓地表溫度上升10~15℃,而相關的研究支持這個想法,模式計算顯示氫氣在地球早期含量,的確有可能高達30%。

  科學家認為,讓早期地球保持溫暖的因素不會只有一個,很可能是多種機制綜合的效果。他們認為這個研究結果,可以擴大尋找外星生命的條件,尤其是大氣中富含有氫氣的超級地球,即使它們的距離稍微遠離適居帶(habitable zone),仍有可能因氫氣與氮氣的溫室效應來維持地表溫暖、擁有液態水存在的生命搖籃。

參考新聞

Science: How was early Earth kept warm?

SPACE.com: How Early Earth kept warm despite faint Sun?

原始論文

Wordsworth and Pierrehumbert, Hydrogen-Nitrogen Greenhouse Warming in Earth’s Early Atmosphere, Science, 339, 64-67(2013)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科學文化頻道
http://SCC.bookzone.com.tw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