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yce全球走透育兒誌】提供部落客的親子旅遊經驗,分享如何享受旅程中的大驚喜,並透過旅行來教養小孩。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帶著孩子玩自然

第370期 2014/03/22

本期摘要

 
熱門專題:

精選推薦科普好書

好書推薦:

《蘇老師談化學套書4本》

科文書摘

《蘇老師掰化學》

科文新聞 IUPAC開始對週期表元素114與元素116進行名稱核可程序
 

  化學,也可以很生活化!如果你在學校裡,化學怎麼也學不會;如果你崇尚自然,摒棄一切化學物品,那麼你一定得看看,蘇老師怎麼掰化學,看完保證豁然開朗,聽到化學不再反胃!

精選推薦科普好書
培養好奇心和冒險家精神,
養成對事物追根究底的決心,
在科學遊樂園中找到學習的動力,
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

科學遊樂園

《蘇老師談化學套書4本》

蘇老師掰化學

  如果你認為,化學是最討人厭的臭科學;如果你在學校裡,化學怎麼也學不會;如果你崇尚自然,摒棄一切化學物品,那麼你一定得看看,蘇老師怎麼掰化學,看完保證豁然開朗,聽到化學不再反胃!蘇老師掰了67則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現象,告訴你懂化學與不懂化學,在生活中會有什麼差別。蘇老師細心分析給你聽,尿液的顏色與健康有啥關係?人為什麼會禿頭?該買什麼洗髮精來洗頭?漂白水與清潔劑能不能混用?放屁到底是怎麼回事?維他命丸與人參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效?這些生活中的大哉問,蘇老師統統用簡單的化學,掰給你聽明白,不僅讓你的疑惑一掃而空,且無形中化學知識又增進不少,不禁要讚嘆:懂一點化學真有用。

蘇老師化學黑白講

  這次,蘇老師詼諧的黑白講,要明辨生活科學的是非黑白,讓我們看清那些披著科學外衣的各類先進用品與食品,到底是什麼玩意。自來水裡的氯真的有害健康?天然草藥真的安全無虞?你吞下肚的銀杏,真的能增強記憶?吃甲殼素,真的能讓你恢復窈窕?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蘇老師統統幫你釐清黑白。所有嚴肅得讓人打瞌睡的化學問題,經過蘇老師一番黑白講,就變得生動有趣了起來。蘇老師的黑白講不但有用而且好玩,看完蘇老師64個黑白講,還是要讚嘆,多懂一點化學,真有用!

蘇老師化學五四三

  進一步教大家分辨什麼是真知識,什麼是胡說八道。蘇老師這次告訴你,基因改造食物到底吃不吃得?酥脆的餅乾有可能是低脂的嗎?趕時髦的貝果,怎樣做才合乎傳統?吃代糖會不會吃出麻煩?汽車安全氣囊到底安不安全?衣服不小心沾到汙垢,要怎麼清乾淨?要怎麼烤肉才能健康又快活!蘇老師用五四三的戲謔笑語,告訴我們化學知識一、二、三。讀完《蘇老師化學五四三》,就瞭解了生活中必備的62種基本化學常識,從此生活不再亂糟糟,讓人忍不住讚嘆,多懂一點化學真的很有用。

蘇老師化學聊是非

  承襲了蘇老師系列的精神,以一貫詼諧有趣的蘇老師風格,為大眾介紹有用的生活化學。蘇老師這次告訴你,瓶裝水到底有沒有問題?DDT是不是真的會毒害人?婦女在更年期該怎麼辦?蘋果上頭那層薄薄的蠟真的吃不得嗎?食品廣告中老說天然的最好,是真的嗎?世紀劇毒戴奧辛到底藏身在哪裡?哈利波特的那顆魔法石,真的存在嗎?生活中所有的是非紛擾,蘇老師都用正確的化學知識,慢慢的聊給你聽,一一的為你解惑。看完蘇老師聊完是非,就能瞭解生活中的 70 種科學小常識,從此生活不再有煩惱,讓人忍不住讚嘆,多懂一點化學真的很有用。


……《進來看看這本書》

 《蘇老師掰化學》

昨是今非──氟利昂

  珀金獎章(Perkin Medal)是美國化學界最高榮譽的獎項之一,每年的頒獎典禮都盛大舉辦,最後並請得獎人上台致詞。絕大多數的得獎人講的都是陳腔濫調,他們向所有認識的人一一致謝,回憶他們漫長的化學生涯。但是1937年的獎章得主密吉利(Thomas Midgley, 1889-1944),卻給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演說。

  他上台講了沒幾句話,就吸了一口氟利昂(是一系列含氟跟氯的多鹵化烴氣體的商品名稱,由於其中最常用到的是二氯二氟甲烷),然後透過一根管子,吹滅燃燒中的蠟燭。這的確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示範,說明該氣體無毒且不燃。但是他幹嘛在這個來賓都盛裝出席的學術場合,上演這一幕幾近魔術的把戲呢?這是要說服化學界人士,也稱作二氯二氟甲烷的氟利昂,是當冷煤的理想物質。

  密吉利得獎的原因,是發現四乙基鉛(Pb(C2H5)4)在汽油中的防爆震性質,但是當時他最熱中的研究,是為冰箱尋找較佳的冷煤,取代老出問題的氨(NH3) 跟二氧化硫(SO2)。他找到了氟利昂,但卻無法說服冰箱製造廠商,氟利昂的安全性沒有問題。他希望能利用這次眾所矚目的頒獎盛會作公開示範,以獲得支持。

  密吉利這招果然奏效。沒多久之後,新出廠的電冰箱跟冷氣機全都改用氟利昂,不再有廠商繼續用有毒的氨跟二氧化硫,而消費者也不再需要擔心,管線會遭腐蝕,使危險氣體外洩。電冰箱的銷售量直線上升,食物中毒的數量頻頻下降,情勢看起來似乎是一片大好!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天居然就從此開始塌下來啦!也許不是真的塌了下來,但至少是破了個洞,讓陽光中有殺傷力的紫外線穿過。在1970年代前夕,已經有人提出警告,指稱各種氯氟碳化物(CFC)並非如原以為的那樣「溫良」,它們從噴霧罐、冷凍設備及空調中逸出後,上升到大氣層的上層,在那兒展開破壞臭氧層的工作。而臭氧層能夠過濾掉陽光中過多的紫外線,保護我們不致受害。不久,以氟利昂為推進劑的噴霧罐遭禁,然後也有逐步計畫,把所有的CFC全部淘汰。昔日的英雄已變成人人喊打的惡棍。

  密吉利沒有長命到親眼目睹,他的偉大發明造成的不幸結果。如果他還健在的話,必定能以過人的智慧想出解決之道。這位著名的化學家後來不幸感染小兒麻痺症,癱瘓在床。他雖然手腳都不能動,腦筋卻仍舊敏捷靈活,還設計了一套滑輪系統,讓自己可以下床。不料有一天,他卻意外被繩子纏住,窒息身亡。

  我認為那天科學界痛失一位英才,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跟我有同樣的看法。數年前,我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去看了由魁北克省的婦女聯盟贊助的教育話劇,劇中把密吉利描述成惡魔,由於一輩子汙染世界,終於得到報應。全劇充滿順口溜,諸如:「湯瑪士死了被埋葬,他才停止搞汙染!」這場諷刺劇的結尾是勸告台下觀眾,千萬別讓自己變得像密吉利那樣「愚蠢」。看來負責這次演出的教育家,自己才需要再教育!

  在1930年代的環境背景下,密吉利所做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當時誰也不可能預料到50年後,剛開發出來的新科技CFC,會把臭氧層吹出一個大窟窿。當時人們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因為缺乏冷凍設備造成的頻繁食物中毒,密吉利對冷凍這門學問所做的貢獻,無疑拯救了無數人命。把他描繪成草菅人命的歹徒,只是顯示出策劃這齣戲的人,是多麼無知!


                      (摘自《蘇老師掰化學─懂1點化學很有用》

■ IUPAC開始對週期表元素114與元素116進行名稱核可程序

科學新聞由SciScape提供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開始進行週期表元素114與元素116的名稱核可程序,12月1日IUPAC主席Nicole J. Moreau教授於布魯塞爾的國際化學年閉幕典禮提議元素114與元素116的命名。先前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與俄國Dubna collaboration科學家提議元素114命名為Flerovium(原子符號Fl),用以推崇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一些超重元素包含元素114於此實驗室合成;元素116命名為Livermorium(原子符號Lv),用以推崇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 與加州Livermore市。

  LLNL的科學家自1952年實驗室成立之後,即參予重元素的研究,且為發現元素113,114, 115,116, 117與118的共同研究團隊。

  在俄國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in Dubna)與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化學家發現元素114與116約10年之後,2011年6月IUPAC正式接受元素114與116為週期表最重元素。

  元素114與116的新命名已為IUPAC無機化學部門檢視與核准,便於IUPAC後續發佈初步建議文件,上述建議文件隨即公開5個月以做公眾評論,並送予專家鑑定。公眾評論時間屆滿之後,無機化學部門將複審公眾意見,或是修正建議文件或是推薦IUPAC Council核可。在獲得IUPAC Council核可後,元素114與116的名稱與原子符號建議將於IUPAC Journal,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發表。

原始報導:

Physorg.com-Livermore and Russian scientists propose new names for elements 114 and 116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科學文化頻道
http://SCC.bookzone.com.tw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