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新書 》 |

作者:葛瑞里.克拉克
出版社:財信出版
出版日期:2008 / 10 / 08
|
【 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
大膽挑戰從《國富論》、《資本論》到《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既有史觀
重新形塑人類歷史與當今世界面貌
世界是平的,人的命運卻不公平
總是富者益富、貧者益貧
工業化榮景無法雨露均霑惠及全球
慈善義舉施捨救濟,無助於改變社會現狀
制度無從致富,文化才能決定命運!
是什麼引發工業革命?對於這個發生在長達十萬年的停滯,永遠改變人類生活的事件,克拉克有精采而迷人的說明。──喬治.亞克洛夫(George Akerlof),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為什麼地球上的某些地區如此富裕,其他地區卻如此貧困?為什麼工業革命以及隨之而來、史無前例的經濟成長會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而非其他時間/地方?為什麼工業化不會讓全世界富裕起來,反而讓某些地區更加貧困?
一般認為,歐洲是因為在17世紀發展出穩定的政治、法律和經濟機制,才點燃了工業革命的火苗。但克拉克則指出,這些機制早在工業化之前便已存在,是這些機制鼓勵人們放棄狩獵/採集的本能(暴力、沒耐心、不肯努力),接受經濟習慣(努力工作、理性行動和教育),方使文化產生緩慢而深刻的轉變。並且似乎只有殖民及保安歷史悠久的社會才能發展出上述文化特徵及有效率的勞動力,從而促進經濟成長;對於其他許多未能享受長治久安的社會來說,工業化則非天賜之福。此外,有別於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中所提出「地形地勢等天然條件會造成國與國間貧富差異」的論述,克拉克在本書中大膽提出全新觀點:決定人類窮與富的命運,並非剝削、地理因素或天然資源──文化才是決定性因素。
本書質疑「貧窮社會可透過外力介入,達成經濟發展」的觀念,論點精湛冷靜、邏輯推理嚴密,更大膽以截然不同的嶄新觀點探討全球經濟發展模式,重塑人類歷史與當今世界面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本書譽為「經濟學領域的下一部鉅著」。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在愛逗人的媽媽和愛出餿主意的姐姐夾攻下,連三歲的小女娃,也陷入了「選擇」的危機……
文/千里
某日在一家小吃店,撞見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小女兒(分別應該是六歲和三歲),三顆頭湊在一起,和手機彼端的爸爸講著話:
「爸爸,我想要……我想要……草莓蛋糕!」三歲的妹妹笑瞇瞇地說。
「你確定嗎?你不是每次都說巧克力蛋糕最好吃了嗎?」這媽媽在捉弄孩子。
「你點布丁蛋糕啦!那家的布丁蛋糕很好吃喔!」人小鬼大的姐姐出著餿主意。
「唔……」小妹妹的臉皺了起來。「那我……那我……要巧克力……可是我還是想要草莓,嗚……」
「那你點巧克力,姐姐點草苺,分你吃好不好啊?」媽媽給了意見。
「對啊,我分你。」這姐姐似乎挺大方。
「好耶。」小妹妹圓圓的臉笑開了。「那我就可以吃到……草莓囉!」
小女孩撒嬌地窩進媽媽懷裡,和站在旁邊忍不住嘴角上揚的千里,相視一笑。這年頭,連三歲的小女娃,也面臨重重的「選擇危機」啊!
選擇大爆炸,真的是。翻開馬克˙潘(Mark Penn)的《微趨勢》(Micro
Trends),你會驚訝,曾幾何時,世界變得如此多樣、多元、彼此衝突卻又奇妙地互補。過去的、單純的、美好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我們如今唯一能確認的趨勢便是:不再有任何單一的大趨勢;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萬微小卻至關重要的微趨勢,僅僅1%,就有撼動世界的可能。
作者馬克˙潘是位有趣的人物。他是比爾˙蓋茲最重視的趨勢觀察家,也曾在一九九六年為柯林頓做政策建言時,發明「soccer
Mom」(足球媽媽,忙碌的中產階級職業婦女,認真上班,也重視小孩教育,對切身的政策非常關心)這個新奇的名詞,一舉扭轉美國當時的政治風向。(嘿,連我都聽過「Soccer
Mom」呢!在影集《Friends》第十季,十足嬉皮風的Phoebe幻想起結婚這檔子事時,便很歡樂地說:「I’m going to be a Soccer
Mom!」)
是故在《微趨勢》中,你將會看到七十個作者賦予創意和巧思的微趨勢:從職場、財經、政治、教育、兩性、家庭、情愛、休閒、時尚,到飲食各個不同的面向。有些前所未聞,有些你可能覺得似曾相識,有的搞笑,有的悲哀,更有許多許多,徹頭徹尾互相矛盾……這些微趨勢唯一的共同點是:在琳瑯滿目的選項下,都彰顯了「人人做自己」的精神。是的,我們每個人,都藉由這些選擇,傳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在每一個精細分眾下,都有著我們獨特的身影。
還記得蘋果電腦當年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Macintosh的廣告《1984》嗎?一片肅殺灰暗的背景中,一名身穿紅色短褲的女子跑來,奮力將手中斧頭砸向螢幕中宣揚著「服從」、「齊一」的老大哥……終於終於,三歲女娃也有選擇蛋糕口味的權力;終於終於,微趨勢的時代來臨!
|
▲ Go Top |
一週小說時間 》 |
【花暖簾】
女人在一生當中有許多賭注。
有賭上男人的女人,有賭上孩子的女人,也有賭上情夫的女人……
而我,穿上白色喪服,發誓不事二夫,不向命運低頭,也不向環境妥協,
我的人生,只為了賭上一口氣。
日本曲藝界傳奇人物河島多加在大時代波瀾中, 從無到有、從胼手胝足到呼風喚雨、從日進斗金到繁華落盡,
平凡的大阪女子,不平凡的一生。
她,不畏困境,激勵夫婿找出活路;
她,強忍喪夫之痛,矢志終生從商;
她,不讓鬚眉,開創大阪曲藝新局;
她,意氣風發,卻難掩脆弱的孤寂心靈……
米店老闆之女多加嫁入船場和服店,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因不爭氣的丈夫沉迷曲藝場,與相聲演員遊樂揮霍無度,和服店難以維持,多加遂力勸丈夫吉三郎自行開設曲藝場。
夫妻二人傾盡家產、四處借貸,好不容易成立曲藝場,經營逐漸步上軌道之際,吉三郎卻在小妾家中暴斃。多加面對喪夫之痛以及龐大債務,並未因此被擊垮,而是全心投入曲藝場,終於使得生意日漸興隆。
在站穩腳步之後,多加展現經商長才,求新求變,不僅遠赴島根縣尋找安來小調民謠歌手,在關東大地震之後延攬東京知名相聲演員,還大手筆買下大阪通天閣,引進雙簧表演,並將經營版圖擴充至京都、東京,成為首屈一指的曲藝場老闆。
就在多加事業到達顛峰之際,二戰爆發,演員接連被徵召,連獨生子也上了戰場,即便盛況不再,她仍希望能恢復曲藝場的榮景……
|

|
▲ Go Topp |
|
外文商業書一週推薦 》 |
【The Global Brain: Your Roadmap for Innovating Faster and Smarter in a Networked World】
關於賓大的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或許你知道他是第一個現代化的商學院,或者你知道知道他是全美評鑑第一的大學商學院,或者你知道他是英國《金融時報》連續七年評比為全球第一名的MBA企管所;更是連續四年評比為全球第一名的EMBA商學院。也很可能,在這幾年你是因為一向狂傲川普(Donald
Trump),卻對這所母校充滿尊敬與推崇而認識這所學校。
能進入這所商學院就讀的機會也許不很多,但在2004年所成立的頓商學院出版社(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這是與出版教育書籍為主的Pearson集團的策略結盟,目標正是傳播這所學院內關於管理與策略思考的研究結晶。
他們的堅持是:「這書系的每本書,都經過華頓商學院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的謹慎審閱之後,才會放上華頓商學院的認證標誌,以確保華頓商學院出版社的出版品均具備切題、具實證基礎、及時、概念合理、可運用在實際決策上的特色,也有助於經理人回應變革所帶來的挑戰。」
這些書籍本身,並不長於議題性的翻炒,不算是常有火熱話題的書系,但其實對於專業經理人來說,或者有心晉身更高位置的工作者;這套外表未必活潑的書系,不只確實能增進你的功力,行文的清晰裡,所帶著的觀點或者犀利,或者廣博,才是享受這些知識最讓人愉快之處。
前往2008華頓商學院原文書展,可由此連結。
優惠與贈品可能會是你初入「華頓商學院」的機會,但其實真正的受益,相信是在開始讀了第一本、第二本之後。 (文:麥迪奇)
|
▲ Go Top |
精選書摘搶先連載 》 |
【獅與冠的傳奇
麗思.卡爾頓】
作者:約瑟夫.米其里
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3日
(第四之三回)
以體貼震撼你的顧客(節錄自第八章 驚豔)
很明顯地,最簡單、最有成本效益的驚豔時刻,就是員工發現顧客過去在競爭對手那裡一直未獲得滿足的需求。舉例來說,許多飯店客人都比較喜歡戶外運動,而不是使用飯店內的運動設施。但其他飯店並未預測這類運動愛好者的需求,麗思.卡爾頓通常會在飯店大門,提供一杯冰水給慢跑回來的客人。雖然這種貼心考量並不是針對個人而提供,但的確能反映出一種體貼,因而引起客人注意。舉例來說,一位舊金山麗思.卡爾頓的客人就回憶:「我離開飯店時,他們會準備水,讓我們可以在車上喝。因為飯店知道我們要開車到小石灘,希望我們路上舒服一點。當你早上出去慢跑,滿身大汗地回來時,他們已經拿著毛巾和運動飲料在等你了。很棒對不對?我打賭,如果你開口,他們可能也會跟著你去跑呢!」
雖然沒有報導指出麗思.卡爾頓的員工會真的為了客人而運動,但領導團隊已經明確地傳達,在客人住宿期間為他們創造驚豔時刻的重要性。此外,領導團隊也強調,利用機會藉愉快的道別而創造難忘的連結,也很有價值。加州半月灣麗思.卡爾頓的一位客人,就證明顧客即使在離開飯店時,可以多麼輕易、真誠地被震撼到。「我們從泊車小弟那裡取車,要回家了,他們在車上放了一張小卡片,感謝我們的光臨,另一張卡片則是列出本地的電台、以及上高速公路的道路指南,再加上為我們準備的兩瓶水。」麗思.卡爾頓的員工了解,令人難忘的服務,其實不過是一張手寫的卡片,寫著「謝謝」、「期待您再次光臨」。
在某些時候,優質的服務需要的不是言語,而是把顧客的需求當成大事來辦的熱情。最好的證明就是一位佛羅里達阿米莉亞島麗思.卡爾頓的客人所舉的例子:「我的主管有一場重要的電話會議,但是他同時在等某一位開會者的傳真。他打電話給櫃台,告訴他們,他要去開會了,詢問櫃台是否能在傳真來的時候,儘快地拿給他。麗思.卡爾頓的員工向我的主管保證一定會辦到。於是他開始進行電話會議,才接電話沒多久,就聽到紙張從門縫被輕輕塞進來的聲音。然而,那只是傳真的第一頁。他以為員工可能弄錯了,又繼續講電話。一會兒,他又聽到那個聲音,又一張紙被塞進他的門縫。飯店派人一張張送來他的傳真,因為傳真是一頁頁來的!他們知道這些傳真非常重要,所以不是等全部傳真都收到,而是來一張就儘快拿一張給他。因為這次的經驗,我相信麗思.卡爾頓正是其他所有服務業的『唯一』標準。」
麗思.卡爾頓創造出一種期待,也就是顧客服務和讓顧客驚艷的標竿。他們精心挑選和訓練的員工,讓卓越的服務出現在每一次的顧客互動中。
(連載待續) --《獅與冠的傳奇
麗思.卡爾頓》由美商麥格羅•希爾出版,預計10/23上市!
|
【提早完成工作
,準時下班】
(第三之一回)
立志成為時間管理者
以前我曾經與總公司設在丹麥哥本哈根的「Time
Manager International(TMI)」公司合作,在日本開設時間管理課程。
TMI公司是歐洲最大的管理顧問公司。
該公司從上班族時間管理的角度,將人對於時間的態度分為三類:
1、
浪費時間者(Time
Waster)
這類型的人總是浪費時間講電話或與人閒聊。也可能一直花時間熱衷於玩電動玩具或飆網等。在家裡多半是發呆或看電視。假日就在家裡無所事事地閒晃,至於在公司就盡量搶些輕鬆簡單的工作做。
2、
爭奪時間者(Time
Struggler)
感覺總是非常忙碌地工作著,但是工作效率不高。週六經常要加班,每天晚上加班也是家常便飯。比起重大的工作,比較喜歡專注在自己喜歡做的工作上。難以拒絕朋友的邀約,對於上司的命令與要求也無法說NO,所以總是承攬許多工作。
3、
管理時間者(Time
Manager)
這類的人總是計畫性地使用時間。綿密地進行事前的準備與計畫。當然,他們總是清楚地決定工作的優先順序,而且也會集中注意力地面對工作。重視人際關係,經常進修,有多項的嗜好與興趣。具有開朗的個性。
環顧你周遭的人,應該都找得到上述三種類型的人。
第一種類型也是「無力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也毫無察覺。
等到發現時已經太遲了。被公司裁員時才發現自己的做法不對,但這時也已經來不及補救了。
第二種是「窮忙型」。雖然總是忙碌著,但是生產效率卻不高。對於無關緊要的會議也會熱心參與。總是拚命做些沒有意義的工作。
口頭禪是我好忙、我好忙。事實上卻只是一直空轉。雖然努力付出卻沒有成功的機會,而且升遷或加薪也總輪不到他。當事人自己也搞不清怎麼回事。
第三種類型的人正是本書中的理想類型,也是「成功型」的人。如同時間管理者的名稱所示,這種人擅長於管理時間與行動,過著充實的人生。
從結果來看,這種人不僅在工作上,在個人生活領域也很成功。
(連載待續) --《
提早完成工作,準時下班》由春光出版,預計10/30上市!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