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5/08 第10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特選主題:幼兒園經驗知多少?
教養Q&A:太早送孩子入幼稚園,影響為何呢?
爸媽經驗分享:分享賞桐心得送好書!
好康報報:橘子工坊洗衣精免費送!
時序來到五月,又是一個選擇幼兒園的季節,做為父母的你是否曾思考過:孩子需要什麼?你是否擁有自己的教育主張?還是無法抗拒幼兒園琳瑯滿目的招生廣告,跟著別人的訴求走呢?學習不會只在幼兒園發生,也不是只有一種型態,重點是在於爸媽是否看重自己教養和陪伴孩子的責任。本期專題將帶著爸媽一起來思考:你要給孩子怎樣的教育以及帶給孩子怎樣的童年!

幼兒園經驗知多少?

有些家庭較晚送孩子上幼兒園,或是孩子不上幼兒園,原因可能是:有其他家人幫忙照顧孩子、擔心孩子上學變調皮,或是孩子容易得到傳染病等。雖然幼兒園並非非上不可,對孩子來說,幼兒園卻有許多個別家庭難以取代的優點。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陳富美老師對此做了說明:

優點一:友伴之間的模仿心理無法取代

幼兒園能提供孩子所需的友伴環境,這部分大人是較難給予的。以身體動作發展為例,小孩子精力無窮,一起玩時會發明出各種變化多端的玩法,大人帶著孩子做運動,其活動模式和精力根本無法和孩子比。在有同儕的環境中,孩子的運動量明顯上升。

同儕環境也能激發孩子的模仿心理。比如說,孩子爬攀爬架時,本來只敢爬到第三層,但是看到其他孩子爬到第五層,就會自然想要挑戰看看,這跟大人在旁鼓勵的本質是不一樣的。


優點二:團體討論的氛圍很難模擬

從認知發展的層面看,幼兒園比較難以取代的部分在於幼兒間進行的團體討論。許多爸媽雖然教育理念很好,並為孩子精心挑選圖畫書與各式教材,卻很難模擬幼兒團體討論的氛圍。孩子在幼兒園有機會透過訴說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也較能從其他孩子的分享中得到回饋,而改善自己的想法,讓經驗與能力往上堆疊。

優點三:跳脫自我中心,練習等待

現在爸媽子女生的少,獨生子女愈來愈多,孩子在家缺少輪流與等待的經驗。到學校過團體生活,他們得開始練習等待,可能是上廁所時的排隊,也可能是輪流玩遊樂器材,還可能是成人注意力的等待。在課堂上,他們必須要等待老師叫到自己發言;他們也得瞭解老師還需要照顧其他孩子,自己無法獨佔老師所有的時間。

優點四:好壞經驗都是學習的歷程

陳富美老師說,幼兒園友伴的相處能讓孩子經驗更多元的人際互動關係。比如說,在家裡,當孩子推倒大人蓋的積木時,大人或許會據理力爭、表達不滿,但是大人通常不會故意推倒孩子的積木,讓孩子有機會遇到這樣的情境。陳富美老師認為,就算是負面的經驗,或是孩子在外面學到不好的行為帶回家,都是一種學習過程,經過引導與修正之後,孩子會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這種負向的經驗也是一種必要的學習。

陳富美老師說,每個孩子都需要友伴關係,因此,如果你的孩子不上幼兒園,爸媽也要為孩子營造一個穩固的同儕團體才是。


上幼兒園前爸媽應做的關鍵思考

◎不宜太早上學

隨著雙薪家庭愈來愈多,爸媽將孩子送去幼兒園的年齡有愈來愈下降的趨勢,許多私立幼兒園都可以看見不到兩歲的小小孩身影。對此,許多學齡前幼兒的爸媽會想問:幼兒園非上不可嗎?如果要上,幾歲較適合呢?孩子上幼兒園前又該如何準備?

政治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張盈副教授則表示,「到底要不要上幼兒園」是個牽涉到文化價值的問題。以日本為例,日本是一個強調集體主義的社會,儘管媽媽多半是家庭主婦,還是會認為孩子愈早進入團體和社會接軌愈好。至於在台灣,大部分的家長則都擔心自己的能力和資源不足,絕大部分還是會讓孩子上幼兒園,甚至會想提早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爸媽普遍相信,學校的老師比自己更會教、也更有耐心。

張盈認為,幼兒園的團體經驗對孩子來說是很寶貴的,可以讓孩子學會協商,並尊重秩序。但他覺得孩子一、兩歲就上幼兒園太早了,一來是老師的配置比例不夠,二來孩子太小、太敏感,在表達上也沒有那麼完整,老師較難給孩子個人化的回應。他也指出,學校的秩序感太明顯,孩子其實沒有必要過早接受這種身體的規訓。他說,人生的學習不需要那麼早開始,孩子的幼兒園經驗只要一、兩年就足夠了,建議孩子中、大班再讓孩子上幼兒園比較好。


◎選對幼兒園很重要

至於沒有他人支援的雙薪家庭或單親家庭,提早上幼兒園則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對此,陳富美老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爸媽要思索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幫孩子挑選一個合適的幼兒園。

陳富美老師說,孩子的發展與成長是連續性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後仍會持續地成長與發展,因此,我們無法說哪一個時間才是上學最好的時間點。很多爸媽會擔心孩子上學會不會有分離焦慮?對此,陳富美老師指出,好的教保人員會提供孩子有安全感的環境、建立溫暖的關係,以此來協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孩子能和多位照顧者發展出多元依附關係,比方說,白天是保母或老師,晚上是爸媽,只是有些孩子需要多一點時間。重要的是,你為孩子選擇的是否是一個能提供孩子健康發展的環境?


◎爸媽要處理好自己的分離焦慮

陳富美老師表示,孩子上幼兒園一定會遇到「情境轉換」的問題,這是無論哪個年齡層的孩子從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都得學習並適應的課題。當孩子從一個人數少、沒有人競爭、不用等待、沒有同儕的環境,轉換到一個時間感、空間感和秩序感都不一樣的環境時,都需要時間去適應。因此,在孩子上幼兒園前,爸媽需要和孩子說明往後會到這個地方上學、上學有什麼樣的內容等,不讓孩子感覺很突兀。

她說,有時「分離焦慮」其實出在爸媽身上,而將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這樣的爸媽一整天心神不寧、不知道孩子過的怎樣,想念孩子,也擔心孩子想念自己,更擔心孩子不想念自己……因此,爸媽自我心理的調適更為重要。

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雜誌>5月號

給新手爸媽 好用的育兒資訊

只要輸入寶寶生日,信誼奇蜜親子網將依寶寶的成長週數,每週主動提供為寶寶量身設計的發展提醒及育兒技巧。幫助新手媽媽掌握寶寶發展特徵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機。輸入寶寶生日

太早送孩子入幼稚園,影響為何呢?
如果幼稚園對幼兒沒有入園的年齡限制時,父母必須先對幼兒本身的需要與發展程度有所了解才行。如果幼兒的心智發展比較迅速,那麼,只需上一年幼稚園就夠了,每個孩子心智發展的程度不同,需要接受學前教育的年紀也不盡相同,不必堅持一定讓幼兒三歲時入幼稚園。…詳全文

小編的話:
分享賞桐心得送好書!
螢火蟲季與桐花季開始囉!奇蜜親子玩家整理北中南賞桐、賞螢的景點,邀您安排一趟親子賞桐賞螢之旅。分享賞桐或賞螢心得還有機會得到《花城》、《小種籽》或《好寂寞的螢火蟲》一書,讓孩子體會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感! …more

由童媽 發表

最新遊記:雨落桐花情事
隨著桐花紛飛,Tina從網路上覓得幾處非主流的賞桐去處,長庚醫院桃園分院即是其中之一。造訪桃園分院區區只有幾次,印象中只知道它坐擁一座整齊美麗的綠陵,但卻不知裡頭躲了這麼多油桐樹,官方數據是700株,然而事實上這700油桐木對這整片山頭而言只能以一小叢來形容…more

由 綠豆粉圓爸比 發表

最新遊記:2012螢光季第一站:雙溪平林休閒農場
吃飽喝足後,六點整準時出發,趁著天還未暗,觀察還沒回家的昆蟲和動物,鳳蝶的幼蟲及蜥蜴,挑戰媽媽們的極限,孩子們卻很認真地觀察著。 在一陣驚呼聲中,螢光點點就在我們的後方開始閃爍,來到了賞螢步道,螢火蟲就在四週飛舞著,過程中雖然又下了一陣雨,還好步道的涼亭成了避雨兼賞螢的最佳地點。…more

 
週末是當了爸媽後最期待的親子時光,卻常發現生孩子前愛去的景點通常都不適合孩子,哪裡可以找到親子同遊的資訊跟友善孩子的餐廳呢?如何住得省錢又舒適呢?親子出遊如何才能大人小孩都盡興呢?快分享你的親子遊規劃方式,有機會得到《一日遊》或《午後》一書喔!…立即前往
柑橘清潔劑不僅天然無毒,還可以減少水污染、避免熱帶雨林的破壞。這些知識都在〈甘特寓言〉中〈柑橘香皂〉這本小書裡,現在一起動動腦,挑戰柑橘香皂小學堂, 就有機會把橘子工坊洗衣精帶回家!…立即前往
 
訂or旅讀中國電子報 送電子雜誌半年份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即日起訂報,可抽《or旅讀中國》電子雜誌半年份!

千里馬…520見真章!
台灣目前的風風雨雨,是打著「改革」旗號所必經的陣痛,還是沉淪的開始,現在已成為全國性話題,不少藍營人士出現內訌,而馬英九的未來,是否千里馬,已經正式進入檢驗期!
 
信誼基金會.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奇蜜親子網 www.kimy.com.tw
客服信箱:service@kimymail.com│客服專線:(02)2391-3384轉2499 (9:00∼18:00)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