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是否有發現,2歲左右的孩子,對於同齡小孩通常比較沒興趣,但對於年紀較長的大孩子,卻很喜歡追著他們跑、跟著一起玩嗎?其實,小小孩喜歡小哥哥或小姐姐,會想要模仿他們,是正常的。因為他覺得大孩子好棒,什麼都會做,就會很崇拜他們。爸媽需要注意的是,小小孩仍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尚未發展出合作性的遊戲行為,有時候會看起來像搗蛋(如弄翻東西、不遵守遊戲規則),大孩子可能會因為不喜歡小小孩這樣的行為,而出現衝突,這時爸媽就要適時當起兩者的橋樑,例如跟大孩子說,妹妹覺得你好棒,所以才想跟你一起玩,以免讓兩個孩子都覺得受傷了。本期信誼奇蜜育兒報,要告訴爸媽,該如何把握孩子向小哥哥、小姐姐學習與模仿的機會。
愛當小跟班 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因為心智發展和各方面成熟度上的差異,往往在群體生活中會有加不進大孩子們遊戲團體的情形。通常,大孩子很容易因為沒有把弟妹照顧好而被爸媽責備,於是,很可能會覺得弟妹總是害他挨罵又不能跟同伴玩,難免會遷怒於弟妹,讓「小跟班」顯得更惹人嫌;但是,如果爸媽並沒有給大孩子壓力,反而常稱讚他懂得照顧弟妹,當一群孩子們一起玩耍時,就可能會看到大孩子展現哥哥姊姊的「風範」,處處呵護著弟妹,而這時候的小跟班反而有機會成為大家眼中的小可愛。 爸媽多製造觀察、模仿與學習的機會 家有2歲的小跟班,即使孩子的語言與行動能力增加,但是對於忍耐、等待和輪流等社會行為還沒辦法做到,可是又特別喜歡模仿,很喜歡跟著大孩子,學他們的動作、學他們說話。 爸爸媽媽與其怕他被欺負,限制他當小跟班,不如讓他有機會與同年齡或不同年齡的孩子多相處,幫助他發展社會性。例如︰經常帶著小小孩在公園或遊樂場裡觀察、模仿大孩子的玩法,並講解給孩子聽,然後請大孩子讓小的孩子參與,幫助他經由觀察、模仿與學習而逐漸建立起社會行為。 適度受挫,讓孩子獲得成長經驗 如果孩子愛當小跟班,可是又會因受挫而哭鬧,爸媽先不用太擔心。只要孩子不是一個玩伴也沒有,經常流著眼淚跟在大孩子後面的話,那就讓他偶爾受到一些拒絕也沒關係,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成長過程中的經驗。 爸媽可以從旁觀察他如何面對這些新經驗,也許孩子難過一下,一會兒又轉移注意,找到好玩的新目標了。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即使跟在一群孩子之間,常常還是獨自一個人玩,但跟著大家跑來跑去,他就已經玩得很開心了除非孩子當小跟班時,總是被排擠而受那就要多費點心思替他安排同齡的玩伴,同時也留意他和其他孩子互動時,除了因為年紀差異而無法做出適當的互動行為之外,有沒有其他應該改善的行為,例如:總是喜歡推別人或太霸道等,並針對問題教導他作揖些友善的舉動。 爸媽以身教引導大孩子照顧小跟班 每一個小跟班,都有機會長大成為哥哥姊姊。爸媽在教養孩子時,不妨以身教言教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到如何對待小小孩。由於孩子會認同爸媽對待他的態度,轉而用來對待弟妹,如果爸媽平常說話總是很大聲、很兇,大孩子對待弟妹或其他孩子多半也會很兇;爸媽習慣用溫和、商量的口氣說話,那麼,大孩子自然也較有耐心、用友善的口氣對待別人。即使必須拒絕小跟班時,他也會學習爸媽常用的方法或態度,例如︰用其他東西,轉移小跟班的注意力,讓他去玩別的玩具,這麼一來,對兩個孩子都可說是成長上的進步呢!
給新手爸媽 好用的育兒資訊
只要輸入寶寶生日,信誼奇蜜親子網將依寶寶的成長週數,每週主動提供為寶寶量身設計的發展提醒及育兒技巧。幫助新手媽媽掌握寶寶發展特徵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機。輸入寶寶生日
Q:怎樣幫孩子改善手足關係?
由於兩歲孩子不像四歲孩子能展現合作性的遊戲行為,而且他們往往認為每個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舉動上也易出現攻擊行為,所以當大孩子玩成一堆時,這個小跟班所呈現的「參與」方式,很可能變成「搗蛋」──如弄翻東西、不懂遊戲規則等。因此,當家中有小客人來時…詳見全文
Q:小孩愛抓、咬人,該如何導正呢?
一歲半以前,孩子通常只喜歡和成人互動,之後,才會對孩子間的遊戲產生興趣。剛開始很喜歡在旁邊盯著別人看、或是急著想要參與遊戲,但是兩歲半之前與同儕相處的經驗非常有限,通常孩子喜歡攻擊較自己年幼的孩子,但與大朋友相處時,會傾向跟他們學習,攻擊行為也會相對減少…詳見全文
小編的話:
爸媽的小情人 今天是七夕,想問問爸媽有多久沒有曬浪漫、慶祝情人節了呢?相信許多父母從孩子出生後,就很少有兩人世界,孩子成為名符其實的小三,無論在家裡或是外出,都得帶著小情人一起。不過,其實甜蜜的夫妻關係,有助於孩子的教養,爸媽不妨偶爾撥空,像以前一樣來個簡單的約會,而孩子更是爸媽前世的小情人,一家人也能安排甜甜蜜蜜的活動喔!
佑彥媽有時候太疼彥彥,對於某部分可以說「寵」(當然,這是我的界定,她可是把我口中的「寵」界定是「母愛」)。「沒辦法,誰叫我的兒子可愛」,她說。有人常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就我家而言,因為兩隻都是帶把的,看兒子們和孩子媽相處的情況可推論:「兒子,何嘗不是媽媽批腿的情人」。鐵定是。上輩子的情人?什麼上輩子......現˙在˙就˙是˙…more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節日,你準備怎麼過呢?有一回,大麻煩在車上聽到一則廣告說:「每天都是情人節……」他問我為什麼每天都是情人節?我告訴他:「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並不是只有『情人節』這天才要對自己喜歡的人特別好而已,而是要把每天都當作『情人節』一樣,對自己所喜歡的人好,懂嗎?」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more
【每周3分鐘,奇蜜邀請爸爸參與孩子的成長】誰說爸爸的角色只會賺錢養家、不善溝通呢?研究顯示,爸爸參與育兒,心思將更成熟、更有責任感。爸爸其實也會說「媽媽語」,照顧寶寶不見得會比媽咪遜色!從當新手爸爸那一刻起,訂閱奇蜜育兒報(免費),每週只要3分鐘,就能幫助爸爸自信地面對寶寶,成為孩子的大玩偶!家庭關係也會因此更和諧……活動詳情
【不用坐飛機也能看到黃色小鴨】1992年,國際大師艾瑞卡爾把黃色小鴨的美好感覺放在創作中,誕生了這本有趣的《10隻橡皮小鴨》,讓孩子隨著黃色小鴨一起感受海上漂流的各種驚奇。出發吧!和黃色小鴨一起冒險去……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