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和孩子會一起買菜或作菜嗎?小孩是否會料理自己的餐點?朋友說:「小孩上大學在外租屋,發現同學幾乎沒人會做飯,多數從沒下過廚,肚子餓了就去小7或買自助餐……」她感嘆的說:「多希望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能學會買菜、作菜、好好吃飯,這是多麼重要且實用的生活能力啊〜」
▲《花園街10號》作者費希塔•莎拉。她在書店的活動,分享在疫情期間和孩子玩料理和園藝的居家生活樂趣。
好好吃飯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認真面對食物,認真生活的一種態度。然而,沒有機會接觸,就沒有機會學習。根據報導,台灣便利商店密度高居全球第二,這樣的「便利」也讓國人付出代價,除了食安和健康的疑慮,也少了家庭的生活樂趣。
小編回想小時在廚房打轉的日子,跟媽媽學挑菜葉、認識蔬菜、削皮切絲;煎荷包蛋、煮蛋花湯、蒸蛋,光是雞蛋就變化萬千,對小小心靈來說,廚房是美味和故事誕生的神奇之地。那時,我學會做菜、整理保鮮蔬果,聽媽媽說她的初戀,聽聞街坊的人情冷暖……廚房裡的收穫,直到今日仍受用無窮。
▲《花園街10號》從廚房設備,主人的穿著樣貌,家居布置和餐桌……都流露出家族、故鄉和文化的記憶。
這也是出版《花園街10號》和《花園鎮的一年》的初衷,希望透過閱讀,讓大人小孩認識食物、感受餐桌上的食物和家庭的連結,進而培養對生活的情感,同時也鼓勵大人邀請孩子一起準備家庭餐桌,讓親子間的互動更甜密!
這兩本書乍看以為只是食譜,但仔細品味,你一定會發現繪本圖畫裡隱藏的故事!譬如在《花園街10號》,這本書就像一張全球美食地圖,從廚房擺設、家居布置和人物衣著,你會發現《花園街10號》這棟公寓裡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它是一個多元文化社區,居民以十五道來自家鄉的異國滋味,讓彼此的故事在餐桌上相遇。
無論是西班牙番茄冷湯、印度扁豆咖哩、義大利番茄肉醬麵,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也能和孩子聊一聊這些食材的故事,譬如玉米、番茄、辣椒……這些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其實是在數百年前,漂洋過海從中南美洲遠道而來的。
▲打開《花園街10號》,就像打開一張全球美食地圖,書中呈現出多元的國際視野和飲食文化。
至於《花園鎮的一年》。作者費希塔•莎拉說:「這本書是在疫情期間誕生的,獻給所有在家悶壞的大人和小孩。」書中同樣分享了美味食譜,但更著重神奇的綠手指,無論是土裡長出來的蘆筍、爬滿藤架的豆莢、結實累累的櫻桃樹,都是居民利用陽台、屋頂和花園的空間所生產的美味。每一翻頁,就像遊走在花園小鎮,感染了居民種植和收穫的歡欣,也習得美味點心的做法。
食育不僅是如何挑選食材,如何均衡飲食,更可追溯到食物的種子、適地適種、當季生產、飲食與生態的和諧共處……然而,只有真正與食物和土地接觸時,孩子才會對日常的飲食有想法,對生活有感覺。希望有一天,「飲食」能成為家庭教育的一環,讓我們的孩子能認識食物,好好吃飯,懂得過生活。
▲《花園鎮的一年》左頁是簡潔的文字,描繪每個月的時令蔬果;右頁是食譜,字裡行間充滿色彩、香味和人情味。
▲書末附有迷你園藝指南,從播種、移植幼苗、堆肥以及分享種子和種菜心得,邀你一起來種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