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世界向來喜歡用成語來作為電影的片名,外國電影亦然(外國成語即idioms,或稱慣用語)。最近例子之一就是導演麥可貝(Michael Bay)新作《不勞而禍》(Pain & Gain)。
《不勞而禍》 No pain, no gain 類似說法好幾種
這個片名顯然是從傳統中文成語「不勞而獲」顛覆而來的。「不勞而獲」的英文說法有多種,其中之一是:To reap without sowing,或是Something for nothing。例句:Do you think you can get something for nothing?(你以為你可以不勞而獲嗎?)。這句成語還有一種大白話的說法,就是大家常說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英文原文是: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英文片名Pain & Gain跟「不勞而獲」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它源自一句英文成語No pain, no gain,意思等於中文裡的「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獲」,文雅一點的說法則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例句:Nothing to be got without pains。另外還有一句: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語意相近,但情節比較嚴重,中文世界普遍譯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亞當等大人2》 Grown Ups是名詞、形容詞還是罵人詞
亞當山德勒主演及編劇的喜劇《亞當等大人2》(Grown Ups 2),則是在中文片名上玩了一點花樣。稍懂一點台語的人都曉得,這個片名要用台語來唸,正確寫法則是「亞當轉大人」,翻譯成白話就是「亞當長大成人了」。英文片名Grown Ups是複數名詞(多數時候的寫法是連在一起:Grown-ups),意思就是指「 成年人」。它也可以作形容詞用:例如A grown-up daughter(長大的女兒)。但Grown-up有時候也可以是罵人的話,例如罵人家:「成熟一點好不!」,就可以說Be a grown-up!
《拔一條河》 英文片名源自西洋經典曲
同期上映的國片紀錄片《拔一條河》,不但中文片名很特別,它的英文片名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也很有意思。本片描述高雄甲仙鄉在「八八風災」裡遭受重創,但小鎮上的孩子並不因此而失意喪志,組成拔河隊為地方爭取榮譽的故事。
《拔一條河》固然是以拔河這項運動來暗喻人生跟不幸命運的角力,但它的英文片名更有寓意。很多人都曉得,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是西洋民謠二人組「賽門與葛芬柯」(Simon and Garfunkel)在1970年代初的經典金曲,中文譯名是《惡水上的大橋》。
這是一首頌揚友誼的歌,描述當人們遭逢低潮困境時,他的摰友會像一道橋那樣,橫跨在惡水之上,助他(她)度一切苦厄。
Troubled Water 惡水映照希望
歌曲的內容意境,跟《拔一條河》所描述的友誼、勇氣、克服困境十分貼近。當中,Troubled Water(惡水)更有畫龍點睛之妙。因為2009年的「八八風災」的另一個名稱,是「八八水災」。跟莫拉克颱風本身相比,水患對當地造成的傷害其實更大。因此,用《惡水上的大橋》來映照甲仙的遭遇與希望,更見生動、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