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葡萄牙的製鞋重鎮「聖若昂達-馬德拉」,為了讓年輕人更容易打入中國大陸市場,最近規定小學三年級必修中文,直到高中畢業。葡萄牙政府密切觀察成效,以決定是否推廣到全國。
新聞2:美國不少中小學生早就開始學中文,光是與大陸合作設立的「孔子課堂」,已有逾百學校的兩萬五千多個學生上過課。也有學校提供「沉浸式教學」,讓學生沉浸在中文環境,例如華盛頓公立育英學校,學生先用中文學各種學科,隔天再用英文學習同樣內容。
上期好讀刊過臉書創始人祖克柏在大陸清華大學秀中文,他已學中文四年,之前未在媒體聽過他說中文,大家對他能說一口流利中文都覺驚訝。
媒體報導,大陸是全球最大鞋類製造國,每年製造一百億雙,不過大陸有錢人愈來愈喜歡葡萄牙高級手工鞋。葡萄牙的鞋售價貴,僅次於義大利。葡萄牙人五百年前是第一個與中國進行海上貿易的歐洲國家,近年經濟萎縮,失業率飆升到17%。
「聖若昂達-馬德拉」小鎮人口兩萬,為促進鞋類出口而讓孩子學中文,以後可當「製鞋廠的業務或經理人」。
葡萄牙小朋友喜學中文嗎?一個九歲小孩說:「我想看萬里長城。」另一個小孩說:「中文沒那麼難。」王姓華裔教師微笑著說:「他們年紀小,學習速度快。」
各國早就興起學習中文熱。不只歐美,南韓也一樣,因企業重視中文能力,南韓學校開設中文課,中文補習班也林立,今年中文教材銷量劇增54%,相反的英語教材市場占有率由去年的59%下滑至今年的40%,稱霸情景褪色。
位於美國西岸北部的波特蘭市,離溫哥華不遠,波特蘭有一所國際學校,原本只有西班牙文課程,前幾年年推出中文課,五年級開始,上課完全不用英文。校長奧西尼指出,波特蘭是「非常有國際觀的城市」,注重把學生培養成國際公民。美國投資界傳奇人物羅傑斯,為讓兩個女兒學中文,甚至移民新加坡。
中文變成強勢語言,中式英語愈來愈流行。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走著瞧!就是Go and look!沒錢免談就是No money no talk!
英美的報刊雜誌真的出現有趣的「外來語」,譬如中國婦女(大媽)喜歡買黃金,造成國際金價走高,美國《華爾街日報》把「大媽」中文拼音dama轉成英語單字。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報導中國時,將未婚男子「光棍」直接譯為guanggun;英國《衛報》等媒體還出現guanxi(關係)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