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要:因為屠獅大會,武林同道遭元軍圍於少室山。張無忌一番安排,撐到徐達、常遇春領兵來救,總算脫困……
金庸《倚天屠龍記》第三十九回〈秘笈兵書此中藏〉:
徐達說道:「屬下平日欽佩教主肝膽照人、武功絕倫,不料用兵竟也如此神妙,實是本教之福,蒼生之幸。」張無忌哈哈大笑,說道:「徐大哥,你不用恭維我了。今日大勝,一來是徐常二位大哥來得神速,二來是靠了岳武穆的遺教。小弟實無半分功勞。」徐達奇道:「怎地是岳武穆的遺教?還盼教主明示。」
張無忌從懷中取出一本黃紙書冊,封面上寫著「武穆遺書」,翻到「兵困牛頭山」那一節,遞了過去。徐達雙手接過,細細讀了一遍,不禁又驚又佩,嘆道:「岳武穆用兵如神,實非後人所及。倘若岳武穆今日尚在世間,率領中原豪傑,何愁不把韃子逐回漠北。」說著恭恭敬敬將遺書交回。
張無忌卻不接過,說道:「『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這十六個字的真義,我今日方知。所謂『武林至尊』,不在寶刀本身,而在尋刀中地圖找到的遺書。以此兵法臨敵,定能戰必勝、攻必克,最終自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否則單憑一柄寶刀,又豈真能號令天下?徐大哥,這部兵書我轉贈於你,望你克承岳武穆遺志,還我河山,直搗黃龍。」
徐達大吃一驚,忙道:「屬下何德何能,怎敢受教主如此厚賜?」張無忌道:「徐大哥不必推辭。我為天下蒼生而授此兵書於你。」徐達大喜,捧著兵書,雙手顫抖。張無忌又道:「武林傳言之中,尚有兩句話道:『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屠龍刀與倚天劍中所藏秘密,除兵書外,尚有一部武功秘笈。我體會這幾句話的真意,兵書是驅趕韃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統領百萬雄兵之人縱然權傾天下,也未必便能當倚天劍之一擊。徐大哥,這番話請你記下了。」
徐達汗流浹背,說道:「屬下謹遵教主令旨。」心想:「教主將《武穆遺書》贈我,我自當凜遵教主之教,好好使用此書。」將《武穆遺書》供在桌上,對著恭恭敬敬的磕了四個頭,又拜謝張無忌贈書之德。後來徐達果然用兵如神,連敗元軍,最後統兵北伐,直將蒙古人趕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業。
自此中原英雄傾心歸附明教。明教數百年來一直為人所不齒,被目為妖魔淫邪,經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變,竟成為中原羣雄之首,克成大漢子孫中興的大業。其後朱元璋起了異心,迭施奸謀而登帝位,但他圖謀明教教主之位,終不得逞,不過助他打下江山的主要是明教中人,是以國號不得不稱個「明」字。明朝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禎十七年甲申,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均得明教之助而來。
朱元璋登基後,不願讓自己大業之成,明教佔了太多功績,又不願朝廷政務受到明教教主的牽絆干預,因此盡力泯滅與明教有關的痕跡瓜葛,不少出身於明教的功臣大將,只因不擁他為明教教主,便莫名其妙、不明不白的慘遭殺害。馮勝、傅友德、藍玉等大將全家受戮,株連甚廣,史有明文。而據野史傳聞,常遇春因病早亡,徐達卻遭朱元璋下毒暗害而死。明朝開國諸大將中,能得保天年而獲善終者,只湯和一人而已。此人庸庸碌碌,向來惟朱元璋之命是從,是以不為朱元璋所忌。
小試身手
朱元璋屠戮功臣,下列何選項「不適用」形容此行為?
(A)兔死狗烹
(B)鳥盡弓藏
(C)卸磨殺驢
(D)雞犬升天
解答:(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