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辻森尚仁 攝影/林敏行】
從電子鍋上方約五公分高、八公分寬的耐高溫塑膠窗口往鍋裡看,鍋中的白米晶瑩剔透、粒粒分明。按下開關約30分鐘後,當內鍋的氣壓上升至1.2巴、溫度達105度時,內鍋的空氣會從排氣口瞬間噴出,其聲響就如同門鎖開啟的聲音一般。鍋內壓力釋放的同時,鍋中會冒出許多細小氣泡,裡頭的白米便開始上下左右的滾動。
位於大阪府門真市的松下電器於2013 年6月時,推出一款名為「水稻舞蹈」的IH可變壓蒸氣電子鍋。參與設計的水谷幸二郎介紹道:「此款電子鍋煮出來的米飯,軟硬適中,口感更加香甜美味。」開鎖的聲音是由堵住調壓孔的金屬球所發出,隨著鍋內氣壓的下降,米粒彷彿在鍋內翩翩起舞,不停地翻滾跳動。
負責開發壓力控制軟體的岡本大輔表示:「壓力釋放的時間點是米飯能否煮得好吃的關鍵。」岡本原本任職於三洋電機,2011年時松下電器將三洋電機收購後,他將松下的IH電磁導熱技術與三洋的壓力控制技術相融合,打造出全新的IH可變壓蒸氣電子鍋。
高火力煮出「柴火味」
岡本立志打造出的一款電子鍋,能夠超越灶火所烹煮出的米飯口感。為了實現心中的目標, 他多次拜訪故鄉鳥取市的壽司老店,並仔細研究店裡的爐灶。位在鳥取市市中心的壽司老店「常天」,從1934年創業至今,店裡的壽司飯都是用灶火所細心烹煮而成。
高齡85歲的揖鶴子,在23歲時嫁給了「常天」上一代的老闆。如今雖由兒子陽一繼承該店,但店裡每天所使用的壽司飯仍由揖鶴子負責烹煮。用爐灶烹煮米飯時,需要觀察當時的天氣與氣溫變化,並隨時調整柴火的粗細及用量。大火加熱後,一團團的水蒸氣會從已具有歷史的兩公升裝日式飯鍋噴出。揖鶴子女士特別叮囑道:「在米飯煮好之前,一刻都不能離開爐灶。」
Made•in • 鳥取
三洋電機旗下的子公司、鳥取三洋電機於2000年開始進行研發「IH 水稻舞蹈」技術。從事電子鍋研發工作長達30多年的下澤理如,一直很希望能夠將揖鶴子用灶火烹煮出的米飯口感,重現在電子鍋上。
米粒隨著激烈的熱對流在內鍋中翻滾沸騰,鍋內的米粒粒粒分明,讓煮好的米飯吃起來既鬆軟又香甜。儘管電子鍋的火力不及爐灶,但還是希望能夠製作出一款能將米飯煮得軟硬適中,且看上去晶瑩剔透如同灶火烹煮出的電子鍋。
大約在1年後,下澤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得到了研發的靈感。當時,他打開一罐健力士啤酒,忽然聽到罐中小滾珠所發出的聲音。
原來在打開啤酒後,瓶罐內的氣壓便會隨之下降,氣壓在下降的過程中會產生出綿密的小氣泡。當下面靈光一閃,決定將此技術運用到電子鍋上。2002年,第一代「水稻舞蹈」IH可變壓蒸氣電子鍋正式上市,至今已累計約200萬台的銷售量。
「水稻舞蹈」系列電子鍋皆在鳥取縣進行研發與製造,下澤非常堅持該產品是Madein鳥取,而非在總公司大阪製作的,他的堅持也順利獲得縣內企業的支持。
位在鳥取縣倉吉市的白米批發商「鳥取縣食」,負責提供鳥取縣所產的越光米給研發團隊,進行米的軟硬度及黏稠性等測試。此外,鳥取縣產業技術中心的食品開發研究所,還設計出一套獨家的分析方法,將食用時感受到的白米清甜度作成一項統計數據,而後再將這些數據提供給研發團隊。
極緻的基本素養
出生於鳥取市的岡本在當地的高中就讀機械科後,於2005年進入三洋電機的鳥取分公司,擔任電子鍋的研發人員一職。
即將退休的下澤曾對他說道:「你到爐灶現場去看看,親眼觀察一下烹煮的過程。」岡本便帶著碼表和攝影機去拜訪壽司老店「常天」。他表示:「這是為了把爐灶煮飯的過程記錄下來。」
去年春天,三洋黯然退出日本市場,不過「水稻舞蹈」技術的美名卻被留存了下來。如今,故鄉鳥取縣所孕育出的技術也將交由岡本這一代人接手,持續挑戰極緻電子鍋技術,期待有朝一日能用電子鍋煮出超越灶火烹煮的好滋味。
【更多內容請見《新鮮日本》0122新鮮日本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