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醫術高明
狄仁傑年輕時孜孜好學,涉獵興趣廣泛,閱讀了不少醫學書籍。經過長期磨練,醫術相當高明,《集異記》中說他「性嫻醫藥,尤妙針術」。他曾多次以精妙針術救活疑難病人,在民間傳為佳話。
唐高宗顯慶年間,狄仁傑赴京師參加科舉考試,路過華州時遇到一名鼻端生了巨大肉瘤的少年,兩眼被肉瘤牽累,眼睛翻白,痛苦危急,頃刻將絕命。狄仁傑命少年的父母扶起他,隨之在其腦後下針一寸左右,詢問道:「針感已到達病處了麼?」少年點了點頭。狄仁傑迅速拔針,贅瘤應手而落,雙眼也隨即恢復正常,完全像個沒病的人。少年的父母又哭又拜,願以重金酬謝。狄仁傑卻分文不取,頭也不回地離去。
據狄氏族譜,狄郊為狄仁傑親姪,其孫狄兼謨曾於唐穆宗時出任御史中丞和東都留守,是狄仁傑死後狄氏家族所任官職最高者。狄兼謨的墓誌於一九九○年代於洛陽邙山出土,是正史的有力證補。
另要特別提到的是,狄仁傑一生薦人無數,桃李滿天下,如張柬之、姚崇均是歷史名臣,然唯有一人他看走了眼,此人就是竇懷貞,這位「國爹」善於投機鑽營的事蹟,將在《璇璣圖》續集中再詳細講述。
王之渙精明審案
本小說開篇提及〈登鸛雀樓〉一詩,詩中描繪景色與實景矛盾確有其事,歷代對此解釋不一,多有爭論。小說中的姑嫂連環凶案化自王之渙本人真實事蹟。他在文安任縣尉,曾審理過一起離奇命案—當地有戶人家的男主人長年在外做生意,家中只有妻子和妹妹,姑嫂兩人相依為命。有一天晚上,嫂嫂正在磨房推磨,忽聽見小姑大叫「救命」,急忙奔出去查看,在院內看見一個人影,因天黑看不清面目,只看到他是個光著上身的男子,情急之下上前抓他。那男子身強力壯,脊背又光滑,大力一掙,便脫身逃走。嫂嫂趕去房中,發現小姑赤身裸體地慘死房中,嚇得不知所措,慌亂了好一陣,才趕去縣衙報案。
王之渙問道:「你們只有兩個年輕女子在家,難道平時沒有任何防備麼?」嫂嫂答道:「我家飼養了一隻黃狗,但不知甚的,晚上並未聽見狗叫聲。」王之渙聞言大怒道:「那狗不為主人效力,端的可惡!」
次日正值廟會,王之渙決定在廟會上當眾審問惡狗。附近百姓聽說縣尉要審狗,都趕來看熱鬧,將整間廟宇都擠滿了。王之渙見人到得差不多了,吩咐差役閉緊廟門,再將老人、婦女、孩子挑出來,分批趕出門外,只留下百來個青壯年男子,這才喝道:「各人把衣服脫了,面朝牆站好!」那些人不敢違抗,只得照辦。
王之渙一個個親自查看,終於找到一名脊背上有指甲抓痕的男子阿狗,命差役將他拿下拷問。阿狗不得不認了強姦小姑、進而殺死小姑的罪行。
原來王之渙一聽說黃狗不叫喚,便猜到凶手是姑嫂家的熟人,一定就住在這附近,背上又被嫂嫂抓了一把,留下痕跡,不難對照找出。至於廟會審狗一事,不過是王之渙故作聳人之舉,目的在吸引眾人來看熱鬧,誘使真凶上鉤。
〉〉〉武則天在執政晚期仍有人想扳倒她,就連狄仁傑也逃不過構陷誣告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