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雪,生於花蓮的藝術家,離鄉十年後迴返,耕耘創作至今。從國中教師時代的「五人畫展」、花蓮師院時期投入各項藝術與社會的工作,如公共藝術、閒置空間再造、國際創作營、駐村計畫等等;近年則擔任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培育新世代創作者並經營「藝托邦」空間。 「這裡創造的不是量產的設計,而是在時間中慢慢洗練而成的藝術品。」
-潘小雪。
art plus(以下簡稱a+)
潘小雪(以下簡稱潘)
a+:可否簡介幾位花蓮藝術創作者和他們的特色?
潘:當代藝術方面,我想先提一下陳逸堅。他住在花蓮,前幾年有來藝術學院教課,他留美歸國,受美式藝術教育,跟歐洲、亞洲藝術傳統都不同;加上個性純真、自由,讓作品極富創造力。
然後是花蓮的原住民藝術家。他們有各種類型;不少人擅長木雕,長年以木材創作或者善用複合媒材;另外有的人投入劇場,有的人則是創作歌手或行為藝術家。
以木雕為例,像港口部落的拉黑子.達立夫,或伊祐.嘎照和撒部.嘎照兄弟檔,都是在部落裡一個帶一個,從製作漂流木或竹製家具開始,走上創作之路。家族傳藝是這類部落創作的重要成份,因此他們一開始的作品頗為相似;到後來看得多了或去各地參展,慢慢發展出獨特風格和批判意識。像伊祐的《請慢用》是將漂流木結合水龍頭,參展現場真有人去打開,裡面當然沒水;這是調侃人們以為自然資源取之不竭的印象。
此外有賽德克族的林介文。她接受學院藝術教育,但風格活潑,擅長金工,又對編織和纖維材料很感興趣。最近她做了與德魯固族(賽德克族支系)技藝有關的集體織布行為藝術等作品,在創作中探究、體現部落文化。
戲劇方面較著名的,是詩人阿道.巴辣夫成立的「冉而山劇場」,揉合各人身體、聲音、舞蹈和生命經驗,發展成《彌莎.禮信(阿美族語,指祭儀)》這齣戲;去年受邀到愛丁堡藝穗節,今年則獲選到法國外亞維農藝術節演出。
還有一位是個人表演者,東冬.侯溫。他的表演常常在自我解嘲之餘,反映社會現實。前年他來東華駐校時的作品《昏婚》,是他穿上白紗在校園遊走,還跑進教室在陌生人身邊坐下,和他們聊天。有人被嚇到,馬上跑開;也有人欣然配合,甚至在校園裡撐傘陪他走上一段路。
a+:如果談到移居花蓮的藝術家,會想到誰?
潘:早期有一位葉世強,以水墨畫見長,畫風很具現代感,獨樹一格。他年輕時在廣州讀書,結果半路放下書本,到新疆等地漂泊。離校旅行不久就遇上戰爭,逃難來台,後來讀師大美術系。
他的老師是著名木刻版畫家黃榮燦,曾有一幅《恐怖的檢查》見證二二八事件;後來被捕入獄,一群學生營救不成,黃被槍斃,學生逃亡到各地隱居。葉世強60幾歲時因為養病而從九份搬到花蓮,住到80多歲終老。這20年間他畫了三千多幅畫,是他一生中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剛來花蓮那幾年,大家都覺得他行事神神秘秘,好像避世高人。在白色恐怖氛圍下,他一直以為他老師是共匪。後來他說出這段經歷,我們將二二八事件背景和之後的政治迫害解釋給他聽,發現在他的才華背後,有這一段很沈重的故事。
a+:花蓮的藝術創作環境,經歷過哪些重要演變呢?
潘:有石雕產業和視覺藝術兩條重要脈絡。1961年花蓮設立「榮民大理石工廠」量產並輸出石藝品,70年代因外交困境而沒落,轉為藝術家個人創作;1995年首辦國際石雕藝術季,成為之後重要的藝術創作和交流活動。
視覺藝術方面,早期是救國團主導美術教師聯誼會和各式展覽;之後民間繪畫協會興起,才打破這種局面。然而運作協會需要參與許多行政事務,且為了自身穩定發展,風格上不免自我侷限,難以創新。有些藝術家就會因此離開。
近十年來的轉變則是策展人興起,自行邀集藝術家,讓他們盡情發揮。許多外地藝術家透過策展人來到花蓮創作,得以不拘外務,專注於創作。
a+:早期在花蓮的策展人主要是哪幾位?
潘:我就算是一個啊(笑)。再往前推十年,1992年時文建會成立,推廣文化藝術活動,我和幾個朋友就協助花蓮文化中心,發展公共藝術。當時文化中心旁有個蓮花池,朋友就做了一個作品,將課桌椅放進池子裡來傳達「小孩若能在這種環境學習,多好啊?」的意念。結果展出後被民眾投訴,說是亂丟廢棄物,我們只好趕快在媒體上和人論辯,說明概念。解嚴後創作比較自由,但當時大眾對藝術的態度還是比較保守一點。
1999年起,各地教育局或文化中心開始改制設立文化局。2000年後,興起閒置空間再利用,我們將松園別館從廢墟狀態重建,也經營花蓮文化創意園區這類閒置空間,引入藝術作品和活動。我們那時常常把一個閒置空間整建好,營運上軌道後就退出;因為覺得接下來都是一整套例行的行政程序,就會想接著找下一塊空地拓荒。
a+:對於松園、文創園區和藝托邦等花蓮新興的藝文空間有什麼樣的想法?
潘:這這幾年松園是由祥瀧公司經營,推出不少文創商品。我期待這方面可以更在地化一點。其實東岸有許多藝術家或工作室,可以跟他們合作,更深入呈現本地作品。
文化創意園區現在有很多餐廳和咖啡館,我覺得比較理想的方式,是有3分之1的空間出租做工作室、劇團排練場或錄音間等等。文創要發揮「產值」,應該是提供空間來激發更多「創造」的過程。有了大片空間,是否就必須要弄個商業「園區」?空間如何利用?都可以多想想。
藝托邦則是鐵道徒步區旁的獨棟住宅,最早是花蓮教育大學的學人宿舍,合校之後閒置,我就整理其他學校的案例,向學校申請把它改成藝術空間,供學生實習、展覽藝品、舉辦創意市集。
因為建物本身仍然是住宅,消防法規規定不能裝修,佈展不能封窗,這會造成一些限制;以環境來說它並不是一個足夠專業、寬敞的藝文空間,但學生喜歡在那裡辦各種活動。我們也在思考接下來怎麼發展,像附近有花蓮日日、O’RIP這些手作創意空間,其實可以統整成一條藝術街;也有計畫邀藝術家來駐村,讓這一區的藝文活動更蓬勃。
a+:藝術學院學生近年來的發展如何?
潘:以藝術創意產業系為例,已經發展出不錯的運作模式。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是第二屆畢業生創作展,在台北四四南村展出。其中有不少作品呈現了他們旅居花蓮幾年來的生活經驗,講述這個地方的故事。
我覺得這才是文創,和量產設計品截然不同。東華藝術學院的學生不是坐在冷氣房裡設計就好,而是要付出自己的一段生命來換取作品;所以畢展有不少作品都透露出這股感情和獨特的創意。像有同學做了一組顏色繽紛的茶杯,早晨空氣像檸檬般清新,用的是粉黃色;中午則是望著大海那般的藍色。這是需要在東岸細細感受時光沈澱,才能創造出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