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電子報】在妳升格當媽媽的那一刻,教妳孕期所需注意的營養、產檢、胎教、產後照護等相關知識。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05第6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行動就是現在,一同守護幸福的底線:支持政院版《釋字748施行法》
文章選讀
關鍵評論:回顧同婚法案爭議,反同團體恐怕才是真正的文字遊戲高手
風傳媒:學習LGBT知識就會變同志? 美國性教育專家:無研究支持此論點
天下獨立評論:假新聞不只是NCC的問題!「紅色滲透」時代我們能做的事
新聞選讀
中央社:幸福盟抗議性平教育修法 教育部出懶人包解釋
ETToday:迎接524同婚元年!從出櫃到成家 24部同志電影線上免費看
上報:【獨家】要幸福喔!與日男友同居25年 台男爭得居留權
活動快報
四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行動就是現在,一同守護幸福的底線:支持政院版《釋字748施行法》
目前行政院版的《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和「反同專法」《公投第12案施行法》正在立法院中準備進行協商,因此現在是很重要的時刻,我們需要每一個你現在就和你們的選區委員表達你的想法:「請委員支持行政院提出的《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讓同志也能受到法律的保障,讓台灣人都能共享你我都在意的婚姻價值。」→ http://equallove.tw/articles/200

讓我們繼續努力這一段!

本期文章選讀,小編替大家選了三篇,第一篇是關於反同團體的分析,讓我們知己知彼、越看越清晰反同團體,不被文字所操弄!第二篇則是性平教育相關,目前反同團體針對教育部的修正案提出抗議,小編則希望藉由這篇文,讓我們都再好好想想什麼才是對孩子最有利的教育吧~最後則是邀請大家一起種是現在台灣假新聞的嚴重情況,從去年反同公同,我們可以看到假新聞、假消息對於社會的影響力有多大,而要能終結,除了NCC之外,我們也可以是改變的那個重要的力量啊!

新聞部分,分享給大家教育部所出的闢謠懶人包,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性平教育需要你我一起守護!接下來兩則是好消息分享,一是5/24前GagaOlala有24部電影免費看,二是去年熱線有一起聲援的台日同性伴侶,日前終於得到居留權啦,真是太令人開心,讓我們一起分享這個喜悅吧!

最後是活動快報,除了幫大家整理了接下來的活動,小編也要再次提醒,今年熱線的募款感恩會時間出來了:7/28讓我們再次相見TICC!!不見不散呦∼∼∼平日記得關注熱線粉絲頁,以免沒注意到重要資訊喔!

 
 
 
關鍵評論:回顧同婚法案爭議,反同團體恐怕才是真正的文字遊戲高手

最近行政院提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儘管法案名稱沒有包含同性「婚姻」字眼,但內容明確承認同性婚姻關係。反同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批評行政院的法案名稱是大玩文字遊戲,愚弄人民。然而,回顧同婚爭議發展,反同團體恐怕才是真正的文字遊戲高手。

以「家長」身份掩飾宗教反同

儘管不是所有反同人士都是基督教徒,也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反同,但綜觀活躍的反同團體代表,普遍都是活躍的基督教人士。歷來反同團體活動,也常見牧師、教會工作人員。在台灣同志議題的社會辯論中,這些反同的基督教徒就是最積極、最有組織性的反同主力。

然而,當這些反同人士宣傳反同觀點時,不論是召開記者會、投書媒體、經營臉書社團,或是參與政府會議,他們往往會刻意低調其宗教背景,並以「家長」代表自稱。換句話說,他們因宗教信仰反同,但卻以「家長」頭銜掩飾其宗教背景,在媒體上製造出家長對抗同志的假象。舉例來說,他們強烈反對性別平等教育中的多元性別與同志議題,喊出「子女教育,父母決定」的口號。這個口號就是以家長之名,包裝宗教反同之實,藉此正當化他們的發言立場,並進一步引導社會恐同。

宣稱提案合憲,但公投結果推翻釋憲

在推動公投的過程中,反同方也玩了許多文字遊戲,以至投票結束至今,公投的法律效力與範疇依然各說各話。事實上,自去年公投提案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就已經指出反同方的提案真意不明。儘管在公投前,中選會就曾正式說明公投第10、12案只是同婚立法形式的公投,並沒有反同婚的法律效力,但反同方仍一再主張他們的公投結果就是不准政府合法化同性婚姻。

仔細看公投第10、12案的主文和理由書,只有限定「民法」範圍的婚姻規定,但不能擴及民法之外的所有法律。反同方甚至在理由書中說明,其提案完全合乎大法官釋憲保障同志的「婚姻自由」,就算投票通過後,政府仍然可以在民法之外,以其他法律落實保障同志的婚姻自由。以上對於公投主文和理由書的討論,其實已經有許多論者分析過,但反同團體至今未曾正面回應。

再者,反同團體當初對中選說明他們的公投提案合憲,但在提案通過後,又到處宣傳他們的公投可以阻擋同婚合法化,甚至推翻大法官釋憲。令人不解的是,既然當初提案合憲,投票結果就應該落在合憲的範圍,怎麼會變成要推翻大法官釋憲?反同方為了通過提案,玩弄文字遊戲,最後受罪的卻是同志社群。

愛家與同志的語言對立

在公投宣傳中,反同的基督教團體大量操作「愛家」的文字遊戲。他們把反同公投說成是「愛家」公投,甚至主動要求媒體改稱他們為「愛家團體」。然而,他們所稱的「愛家」其實是一個不愛同志的家,甚至是一個同志不能存在的家。藉由「愛家」與「同志」的語言對立,反同團體向社會大眾暗示愛家就等於不愛同志的錯誤印象。

事實上,想結婚的同志其實都是愛家的人,只是他們的家不是反同方願意承認與祝福的家。許多家長也愛他們的同志子女,他們愛家也愛他們的同志子女。總而言之,「愛家」和「同志」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

「婚姻自由≠婚姻」的謬論

此外,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說明政府必須保障同志的「婚姻自由」,於是反同團體就辯稱:保障「婚姻自由」不等於要承認「婚姻」關係。他們主張,雖然憲法保障同志的「婚姻自由」,但法律不必承認同志的「婚姻」關係,改稱為同性伴侶「結合」、「家屬」、「共同生活」等非婚姻用詞,亦可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的釋憲結論。

反同方認為,憲法保障同志的「婚姻自由」並不是指合法「結婚」的自由。他們進一步宣稱,只要給同志非婚姻的專法,認定非婚姻的家屬關係,也可以滿足大法官釋憲,達到「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這個「婚姻自由≠婚姻」的文字遊戲推論到最後,就是一部號稱合憲,但沒有婚姻也沒有平等保障的專法。這整套論點聽起來荒謬至極,但就是日前在立院逕付二讀的《公投法第12案施行法》草案,亦即所謂的「同性共同生活法」。

政府應積極回應,消弭爭議

最後,我要強調大法官《釋字第748號》,不只主張政府應該保障同志的「婚姻自由」,還要達成「平等保護」,才算真正合憲。未來立法機關審理同婚法案,必須注意《釋字第748號》的兩大核心精神為婚姻自由和平等權,兩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面對反同團體的文字遊戲,行政機關應該更積極回應,向社會大眾說明大法官釋憲意旨與公投內涵,而不是任由反同團體繼續以錯誤的資訊炒作對立,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歧見與紛爭。

→原文網址

 
風傳媒:學習LGBT知識就會變同志? 美國性教育專家:無研究支持此論點
美國性教育專家亞伯直言,毫無研究支持學習LGBT內容會讓小孩變成同志(AP)
性別平等教育是否應納入LGBT內容,在台灣引發熱議,反對者甚至發動公投,強烈拒絕在小學及國中階段教導LGBT議題,而美國性教育專家、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公衛學院副院長威廉.亞伯表示,現在小孩生在更多元、對性多元接受度和理解度更大的世界,深信教導LGBT議題相當重要,強調是否讓小孩接受LGBT教育不是主要問題,因為孩子早能從許多管道獲得不同資訊。

LGBT議題應納入性教育

「問題不在於小孩是否應該接收這些(性平及LGBT)資訊」,亞伯(William L. Yarber)接受《風傳媒》時表示,「他們早就能從家中及學校以外的地方得到資訊,不過家中教導和學校提供正確、健康的教育機會才是最主要的」。亞伯也說,部分家長或團體認為教導多元性別內容,可能「導致」或「准許」孩子「變成」家長不接受的性別認同或性傾向,「毫無研究支持這項論點」。

對於哪個年齡層適合開始接受性教育,亞伯坦言難以給出明確的年齡層,因為隨著愈來愈多元的性別和性傾向,加上接受度提高,孩子更能接觸這些議題,像是可能朋友的雙親就是性別認同與性傾向多元的人,加上社群媒體傳遞資訊迅速,孩子更能接觸這類議題,並產生好奇。亞伯表示,大致上適合在小學高年級至國中開始進行性教育,並持續到高中。

性興奮、性高潮入課綱

亞伯曾3度出任美國國家性教育課綱小組主席,針對人類發展、關係、技能、性行為、性健康、社會與文化6個領域,擬定關於性教育的綱要,依據5至8歲、9至12歲、12至15歲及15至18歲四個年齡層,提出適合各年齡層的內容,「整體來說要達成共識有點難......我依然記得性興奮與性高潮這個題目具爭議,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教,而是哪些特定資訊可以列入,且可到哪種程度」。

亞伯表示,對於性興奮和性高潮的課綱仍有達成共識,且沒有收到負面評語,「全球有6個國家套用此課綱,台灣或許想自行制定課綱,就我在台北國際書展活動接觸到的人,以及與台灣性教育人士交流,相信台灣教育者歡迎有適用於12年國教的性教育課綱」。不過隨著時代在變,教育內容也會增加新資訊,亞伯說,近年關於性向與性別認同有更多觀點,應被納入課綱。

家是最適合性教育的地方

「許多提倡性教育的人都深信,更完整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與性病(STI)防治,以及非預期懷孕等資訊,應被納入性教育內容」,亞伯稱,「但『真實』、可理解的性教育內容,應包含上述6個領域、4個年齡層分類更廣的資訊。」此外,亞伯坦言,美國也有家長害怕小孩接觸性教育而影響行為的情形,「很不幸,多數家長都沒有準備好與子女談論性」。

亞伯直言,部分家長對於與子女談性感到不自在,「但最適合進行性教育的地方就是家庭......而父母必須『有問必答』,當小孩首度提出問題時,第一個反應是謝謝提問,並稱讚是個好問題......希望父母能夠從確實、可信的來源學習新知,並以自信、非假設態度回答問題......像是子女若問了有關自慰的問題,父母不該假設小孩有此行為才提問,如果不知道答案,應直接說不知,查資料後再回答」。

性教育者必備:正確知識、正面想法

「性教育者必須承諾提供正確,且適性發展的性資訊」,當被問及性教育者應注意哪些事項,以及如何培訓,亞伯回答,「一個好的性教育者是幫助學生逐漸理解性,也就是說,這位教育者要懂得性在生活中的意義與扮演的角色,能夠接受並認定性是自己的一部分,用分享的模式談論性,讓學生了解性是人類自然、必要、完整的一部分」。

亞伯提到,提供專業性教育的主要挑戰是要有足夠且受過訓練的教育者,「我的部分研究指出,要在學校進行更完整的性教育內容,教育者對性的偏好觀點不是重點,而是要有正面、健康的想法」。亞伯強調,性教育者是否結婚、有無子女、性別為何都不是提供更完整性知識的影響因素。由於性教育者必須有正確知識,因此要接受「性態度重建模式」(sexual attitude restructuring)訓練。

透過「性態度重建模式」訓練,可以評估性教育者是否對性有偏見、刻板印象、自我中心或我族中心(ethnocentric)等意識形態,這些才是會妨礙客觀知識傳遞的因素。不過在網路科技時代,小孩隨手能接觸關於性的資訊,對此亞伯表示,網路確實有能獲得更多資訊,甚至保有隱私的優點,但問題是學生要能辨別資訊是否正確可信,「可惜情況並非如此」,「面對面進行性教育也有很多模式比較好」。

→原文網址

 
天下獨立評論:假新聞不只是NCC的問題!「紅色滲透」時代我們能做的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個冷機關,變成熱話題。面對假新聞,NCC怎麼辦?或者說,我們該拿NCC怎麼辦?

首先,釐清現實:全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NCC,設立背景既有科技因素(傳播與通訊產業交匯),也有政治因素(新聞產業解禁、黨政軍退出媒體),更大的時空布幕是廢除《出版法》及預備裁撤新聞局,藉此宣示政府不插手媒體內容,也是保障新聞自由的重要象徵。

因此,《NCC組織法》開宗明義,就是「落實言論自由,維護媒體專業自主」。法定執掌逾半屬於法律、工程、管理等技術事項,主要業務並非考核媒體內容。當然,NCC握有核照及換照權力,加上「保障消費者權益」與「維護通訊傳播競爭秩序」等職責,因而能透過相關法令,監管電視台及網路通訊業者。不過,基於NCC的先天特性,機關業務及委員組成,多數偏向傳播通訊法規的專業領域,而非媒體內容評鑑監督;現任7名委員中,只有1位新聞學者。因此,當假資訊、媒體報導失衡爆發為政治議題,其中或有主事者不夠積極的成分,必定也有科層組織資源配置的限制。

再則,當前電視新聞最受詬病之處,一是「報導內容錯誤」,二是「政治立場偏頗」,前者如麻豆文旦事件,可依《衛星廣播電視法》的新聞查證義務,要求媒體更正、提出報告、接受審議,觀眾也能透過NCC官網申訴檢舉。然而,若是電視新聞具有特定政治立場,例如某新聞台不斷播放韓國瑜新聞,連他的手帕花紋襯衫領口都能吹捧頌揚;或另一家新聞台不顧內部反彈,下架AIT主席莫健警告「境外假新聞」的專訪,連官網都砍得一乾二淨,隔天更放送中國國台辦官員的反控。這些帶有政治色彩的編輯判斷,只要不違背事實查證原則,很抱歉,基於新聞自由,並不在NCC管治範圍,而是屬於媒體自律事項。

(例外是,選舉新聞必須遵守公平原則,不得偏袒特定政黨或候選人,因此,去年底,NCC依《選罷法》「公平移送」7家新聞台。只是認定機關是中選會,也不是NCC。)

換言之,NCC管得了「假新聞」,卻管不了「壞新聞」,這是維護新聞自由的代價,也是台灣走過戒嚴時期「警總管制媒體」的經歷後,不得不然的妥協。因為我們不知道,下一個握有新聞審查權力的是好人,或壞人。

那麼,NCC真的沒法做事嗎?

話雖如此,不代表NCC毫無施力點,可以袖手旁觀各家打牌,他們可以更積極:

一、檢舉申訴統計友善公開:NCC官網雖有申訴機制,但不友善。不得不碎念一句,作為網路通訊產業的主管機關,NCC網站自身就需大幅整修,無論是視覺設計或使用者經驗,應該更流暢、更易用、更重視外部溝通。

NCC目前雖有每季公布傳播內容的監理報告,然而以PDF形式下載,大多為文字及表格,不易閱讀。若想認真回應民意,可藉由簡易圖表,顯示各家新聞台的申訴統計及追蹤裁罰結果,並累計加總,公開揭露、主動公布,形成公眾壓力。

二、借助專業及民間團體:NCC應加速落實「委員依專長分工」的內部訴求,縮短回應申訴時間,明快處理假新聞爭議,熱熱喝快快好。若是內部資源不足,也可借助外部媒體監督團體,建立公正審議機制,避免讓行政程序或組織人力淪為拉牛車藉口。

、強化自律機制:NCC主委在立院答詢時,承認「新聞台自律機制失控」,讓報導篇幅及政治立場失衡。廣電法令規定,電視新聞台必須設置倫理委員會,固定召開會議,並向NCC回報紀錄。但現有的倫理委員會缺乏強制力,效果有限,往往淪為新聞主管的言語壕溝戰。如何強化自律機制,可能例如鼓勵基層員工參與發聲、將倫理委員建議事項列入考核、拒絕新聞台以收視率作藉口等等,總之,不能讓電視台打假球。

四、媒體財務及人事結構透明化:所有權不透明,是台灣媒體的普遍現象,尤其佔據頻道資源的電視台,應公開揭露股權結構、經營主管背景,包括主要股東的事業範圍,以及利益迴避原則,供大眾檢視公評。

假資訊是媒體議題,更是政治議題

關於「媒體所有權透明化」,最近,美國司法部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嚴格要求為他國政府從事「隱性遊說」的人員必須登記,並定期揭露活動。其中,也包括中國央視的北美分台CGTN。

雖然CGTN極力撇清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但該台報導台灣、維吾爾族、法輪功新聞都有紅線,且曾播出中國官方的「認罪視頻」,連習近平在新聞畫面中被吹亂頭髮,也被緊急禁播。《紐約時報》引用學者比喻,該台否認中國控制的官方說法,形同蘇俄時期的宣傳刊物《真理報》(Pravda)「自稱是一本健康類雜誌」。由於美國司法部不斷施壓,日前,身處夾縫的CGTN台長及多名員工已經被召回中國

這提醒我們幾件事:一、假新聞不只是媒體議題,更是政治議題,NCC只能解決其中一角;二、強大如美國,都開始警惕外國政府的媒體控制,要求揭露背後政經利益,台灣民間相對戒心不足;三、台灣當年倡議「黨政軍退出媒體,禁止政府及政黨經營媒體,卻無法阻止外國政治代理人透過利益交換,掌握大眾宣傳工具,無異是極大諷刺

如果說,新聞台的電波攻勢是「空戰」,網軍攻擊則是「巷戰」。去年11月,《日經亞洲評論》刊出「中國以台灣作為破壞民主的實驗室」一文,引用英國諾丁罕大學的研究,認為去年九合一選舉期間,中共一方面運用假消息及網軍,強力引導網路風向,阻礙台灣選民對話討論;一方面透過廣播、電視與報紙拉抬反對黨候選人聲勢,讓執政黨被迫處於守勢。

社群媒體「假帳號之亂」有解嗎?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最近發布的報告,也指控北京政權過去10年內,在全球展現媒體影響力,包括「向國際媒體大量購買廣告、滲透外國媒體,同時採取勒索、恫嚇和騷擾等手段,對全世界的新聞自由造成威脅」。報告特別點出,台灣一直是中國的主要標靶,正進行一場「巧妙且有效的不實資訊戰」。

換言之,假資訊已是網路時代的心戰武器。而且,中國政府正在學習俄羅斯的經驗,並輸出到其他國家。前年11月,我在〈火星人入侵?這次,來自克里姆林宮〉文中,提及俄羅斯網軍如何介入美國大選,包括利用大量假帳號,透過社群媒體廣告增加傳播力道;針對特定候選人進行攻擊,並假意支持次要對手,分化敵對陣營;鎖定美國社會的敏感矛盾,以偏激言詞挑撥雙方論戰,甚至假冒非裔美國人及穆斯林團體的臉書專頁,散播謠言與仇恨言論等等。

類似現象,也出現在台灣網路討論上,例如年金改革、同性婚姻等爭議,固然有政策推動不夠周延的缺失,同時也提供網軍挑撥的槓桿支點,讓社會矛盾無限放大。至於有些不成氣候的擾亂性資訊,單純提供「相罵本」,讓網路意見分化,再從中收割獲益。

比起跟風罵網友、罵記者,你更應該這樣做

面對當下的資訊攻擊,有幾個破解之道:

、政府成立網路快速反應窗口,盡可能視覺化、圖表化,以各種形式媒材反擊假資訊,包括製作影片或長輩圖。然而,政府資訊必須精確,不能扭曲或自我美化,並提供詳細查證管道,供民間查核。

、新聞媒體應發揮調查功能,除了查證政府及網路資訊,也可比照《紐約時報》調查俄羅斯網軍機構、中國網路審查工廠等黑暗內幕,揭露政治力量如何利用媒體及網路干擾民主,例如,是否有組織性收買小吃店電視定頻等地下動作。

、網路使用者必須對網路資訊存疑,一如對媒體新聞存疑。尤其,在臉書指控4家中國企業海量販賣假帳號之際,我們對新聞網頁留言及社群媒體的陌生帳號,必須先持保留態度。俄羅斯網軍的經驗告訴我們,網路言論飽和攻擊的目的,不在爭取認同,而是激化國內民意,讓民眾相互憎恨,無法透過網路理性討論。或如台大社會系教授劉華真的觀察,刻意傳散假資訊的目的,意不在辯論,而是形成一種表演,影響其他圍觀網友,並瓦解網路空間的溝通價值。

當然,網路使用者也能擔負查證關鍵事實的責任,並以網路語言進行傳播,反制假資訊;甚至回到線下世界,面對面理性溝通,或像大學生店家,自主發起抵制活動,形成民間壓力。

、重建資訊免疫系統。當前的假資訊問題,源頭在於「資訊免疫系統失效」。世新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羅慧雯的文章指出,當網友看到爛新聞的標準反應是「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卻未直視媒體背後的政經力量,此一心態反而變成政治操作者的養分,彷彿只是記者個人失職,而非意識形態的組織性控制。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記者」的風氣,後果是讓台灣民間對記者的信任屢創新低,當觀眾、讀者失去對新聞媒體的鑑別意願,正好切合政治力量的利益,將所有媒體無差別打成「假新聞」,再由政客從中操縱民意風向。

因此,如何重建社會的資訊免疫系統,無論是政黨、專業媒體、民間團體或個人,必須回到「基於事實的論述原則」,尤其新聞媒體,必須爭取公眾信任,讓閱聽人建立自己的「資訊白名單vs. 黑名單」,進而鼓勵負責任的媒體,淘汰問題媒體,才能長遠、有效抵抗假資訊的攻擊。

根據《經濟學人》統計,全世界只有13%的人口享有真正的新聞自由,其中,台灣是亞洲極少數的模範生。這是值得自豪之處,也是必須小心守護的民主資產。如何維持一個自由開放的言論空間,又避免敵意國家利用台灣的自由開放,系統性腐蝕我們的新聞媒體與網路文化,將是一個艱難的長遠功課。

這不只是NCC問題,也是我們共同的問題。

→原文網址

 
 
 
中央社:幸福盟抗議性平教育修法 教育部出懶人包解釋
教育部製作「懶人包」解釋「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是為了提供「適合孩子」的性平課程。
下一代幸福聯盟與多個家長團體今天辦記者會,抗議「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修正案,罔顧公投主流民意。教育部則製作「懶人包」解釋,修法是為了提供「適合孩子」的性平課程。

去年公民投票第11案「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同意票超過493萬票的過關門檻(獲得708萬票),教育部因此展開修法,回應公投結果。

根據教育部近日預告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將原本第13條性別平等教育涵蓋「同志教育」一詞,改成「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及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治教育」。

…閱讀全文

 
ETToday:迎接524同婚元年!從出櫃到成家 24部同志電影線上免費看
▲5月24日後,台灣有望迎來「同婚元年」。(圖/記者季相儒攝)
為了慶祝今年5月24日過後,同志朋友將能合法結婚成家,2019年有望正式成為台灣的「同婚元年」,婚姻平權大平台與影視平台業者GagaOOLala合作推出「同志婚姻先修班」,共有24部同志相關的電影,從出櫃到取得家人認同、婚禮籌備、共組家庭、法律權益、平權等議題,即日起到5月24日線上免費看,讓大家提前做準備。

「同志婚姻先修班」專區挑選24部來自世界各國的電影,分成六個實用主題,包含婚前的心理準備到婚後的家庭照顧,期望同志朋友能確實認知即便法案通過,仍需思考後續衍伸的其他問題。

主題一「婚前出櫃」:準備好與另一半結婚,父母卻還不知道你/妳是同志?由凱薩琳海格主演的電影《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描述尚未跟父母出櫃的珍妮決定要與同性戀人結婚,從影片瞭解長輩們對於突如其來的「震撼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此外若對於出櫃有任何疑問,也可洽詢「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尋求意見。

…閱讀全文

 
上報:【獨家】要幸福喔!與日男友同居25年 台男爭得居留權
台籍男子爭取同性伴侶居留權訴訟案,在律師的陪同下出面證實,日本政府已撤銷強制離境令,並由日本外務省核發「特別居留許可」。
在日本與同性伴侶共同生活長達25年,因逾期居留面臨日本政府強制離境處分,在2年多前向日本法院提出同性伴侶權利平等訴訟的台灣籍男性G先生,22日下午在律師的陪同下出面證實,日本政府已撤銷強制離境令,並由日本外務省核發「特別居留許可」。儘管日本法院並未明指這項決定與當事人主張的同性伴侶平等權利有關,但這確實是日本司法史上首次對外籍同性伴侶發出居留資格。

力爭同性伴侶平權 台男居留訴訟逾兩年

來自台灣的G先生,1994年在日本與日籍伴侶開始共同生活,在簽證到期後以逾期居留情況在日滯留逾20年。因日本政府並未賦予同性伴侶與異性伴侶平等的居留申請資格,導致G先先面臨強制遣返的處分。G先生遂在律師及性平團體的協助支援下,在2年多前以日本政府對同性及異性伴侶權益認定不同,違反憲法中「人人平等」精神為主張,向日本法院提出訴訟,成為日本司法史上的首宗同性平權案例。

…閱讀全文

 
 
 
四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20190413(六)14:00-16:30【家庭】「好家在」小聚:親子出櫃議題聊天會@熱線辦公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20190413(六)14:00-17:00【跨性別】晃遊性╱別系列座談: 嗓音訓練——先「聲」奪人好印象@報名後通知

20190421(日)14:00-17:00【性權】芭樂小雞塊-青少年同志聚會@報名後通知

20190425(四)17:30-19:30【性權】嘰嘰喳喳-青少年同志聊天會@熱線辦公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20190427(六)08:30-17:30【南部】嬡拉蕾-拉巴出遊去@報名網址

20190428(日)14:00-17:00【家庭】台中同志父母聚會專題演講@台中女兒館(台中市北區太平路70號)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