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29第1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第27期接線義工 招生中!
文章選讀
天下雜誌|同志單親爸Sean跨海求子 歷經2年、失敗3次,終圓父親夢
地球圖輯隊|「不願再被隱形」韓國同志電影用20年走進觀眾的視野
關鍵評論網|【專訪】《阿姨們》作者羅毓嘉:究竟是什麼時刻,意識到自己逐漸成為阿姨?
新聞選讀
udn聯合新聞網|跨國同婚五連勝!法院判台港同性伴侶貓貓、阿雪婚姻存在
自由時報|日本禁止同性婚姻違憲? 東京地院關鍵判決出爐
yahoo!新聞|拜登簽署同婚聯邦法 「對每一個美國人都很重要」
活動快報
想生養兒女的男同志伴侶們不要錯過!
支持熱線
熱線開通GooglePay
 
 
第27期接線義工 招生中!
本期電子報除了與大家分享國內外同志相關新聞,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熱線接線義工現正招生中!

即日起至1/19 12:00pm截止!歡迎加入熱線接線小組的行列!

1998年,台灣發生多起青少年同志自殺新聞事件,讓一群同志運動參與者聚在一起,想為弱勢的青少年同志做點事,讓她/他們心裡的聲音能被聽見,並獲得支持與溫暖。同年6月「同志諮詢熱線」成立,開始接聽同志的來電,是全台少數提供諮詢電話服務給同志、同志父母的機構。

我們相信,同志最能同理同志,於是我們以「同儕輔導」為理念,讓同志來幫助同志。不需要具備相關科系經驗,只要你是LGBTQ+族群,經過三個月的扎實培訓與實習,就有機會成為熱線接線小組的一份子,成為熱線接線義工,陪伴需要傾聽的同志夥伴。

按此看詳細資訊


本期文章選讀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位同志單親爸爸的故事,他27歲出櫃、35歲跨海赴美求子,歷經3次胚胎植入失敗、1次代理孕母換人,花了2年時間,來回美國6趟,總算一圓父親夢,現在育有一個5歲兒子Hayden。接著介紹韓國影視產業花了20年時間才得以走進觀眾的視野,因為兩大宗教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對同志的敏感度,加上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等多方因素,讓LGBGTQ+族群在韓國的處境艱辛。最後分享《阿姨們》作者羅毓嘉的專訪。

新聞選讀的部分先帶來好消息:跨國同婚五連勝!法院判台港同性伴侶貓貓、阿雪婚姻存在,另外是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針對「同婚未合法化」違反憲法「平等權」與「婚姻自由權」判決處於違憲狀態,是日本婚姻平權路上重要的一步。最後是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尊重婚姻法案 》,該法案要求聯邦政府承認所有婚姻的有效性 ,包括LGBT和同性伴侶之間的婚姻。

 
 
 
天下雜誌|同志單親爸Sean跨海求子 歷經2年、失敗3次,終圓父親夢
41歲在新竹科學園區擔任工程師的男同志Sean,27歲出櫃、35歲跨海赴美求子,歷經3次胚胎植入失敗、1次代理孕母換人,花了2年時間,來回美國6趟,總算一圓父親夢,現在育有一個5歲兒子Hayden。

從竹科新貴變成同志單親爸爸,儘管日常生活與社交活動都受到影響,但Sean以電影《親愛的房客》台詞形容「沒有你,我會比較輕鬆;但有你,我會比較快樂」,強調自己很享受父親這個角色。

國小師:如果可以更有男子氣概會更好

早在國小中高年級階段,Sean就發現自己喜歡的是男生,「當時同性戀這個詞,在社會上還是很隱諱的詞,也沒想到將來會面對什麼樣的社會壓力。」有一年國小學期成績單,導師在成績單寫下「品學兼優,如果可以更有男子氣概會更好」的評語。

Sean說:「可能是性格使然,當時並不覺得這個評語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或需要改變什麼,但等到長大成人後,再回想起這件事,原來這就是社會刻板印象。」

從媽媽的育嬰小幫手,到渴望成為父親

因為媽媽是專業保母,Sean從小的生活環境就被小孩圍繞,他也會充當母親的小幫手幫忙照料。他就讀國中時,有一個日夜托育的小男嬰來到家中報到,每天朝夕相處,Sean把這名小男嬰當成親弟弟般疼愛,直到Sean就讀高中時,小男嬰長大了,要結束托育就讀幼兒園,離開的那天,大人小孩離情依依,哭成一團。Sean也意識到自己想成為父親的渴望,「這樣小孩就可以一直在我們的陪伴下長大,而不是到了學齡階段就離開。」

身為男同志又想當爸爸,Sean很清楚自己無法透過傳統與異性戀結婚生子,尋求代理孕母協助是比較理想的模式。因此,他從高中開始就把「出櫃」、「當爸爸」列為人生代辦清單。「我不想跟媽媽做一輩子的母子,她對真實的我卻這麼陌生,我想要用真實面貌跟媽媽生活,」所以Sean一直在找合適的機會向媽媽公開。

27歲那年,因為交友問題心情低落,媽媽主動關心,Sean決定寫信給媽媽出櫃,並附上一本《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出櫃當晚,Sean騎著車外出,躺在公園大草皮上放聲大哭,「總算把埋在心中快20年的秘密說出來了」;因為放心不下媽媽獨自在家,大約一、二個小時就返家,沒想到媽媽對他不是責備與不諒解,而是心疼的說:「我不曉得你過去20年來這麼辛苦的生活,希望你以後還可以找到欣賞的男生,過著幸福的生活。」

跨海求子走得坎坷,砸六百萬總算一圓父親夢

為了當爸爸,Sean努力工作存錢,也多次參加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舉辦的代孕講座,瞭解代孕求子所需要的流程、費用與法律問題。35歲那年,Sean在經濟條件允許下,決定展開跨海求子。他帶著媽媽到電影院看《滿月酒》,讓媽媽了解同志族群為了傳宗接代,如何透過代理孕母成為父母。Sean說,媽媽的理解與包容,一直是他成為同志爸爸的這條路上,最重要的助力。

只是,跨海代孕求子這條路,一開始並不順遂。Sean說,代孕機構第一次挑選的孕母,儘管通過各項體檢,胚胎也做過基因檢測,但三次胚胎植入都失敗,醫學上也找不出原因,一次次的希望落空,也幾乎燒光他的代孕基金,一度想要放棄,後來在舅舅的百萬資助下,Sean重新換了一批代孕團隊,也換了代理孕母,最後花了近六百萬元,才總算求子成功。

原本預產期前兩周就要飛往美國,沒想到兒子還是提早來報到,Sean是在飛往美國的飛機上,收到孕母傳來兒子出生的照片,「當下心情還算淡定,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任務——要把兒子平安帶回台灣。」

Sean在美國法院、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來回奔走,取得相關親屬證明文件,好不容易飛回台灣,又成為新竹市戶政事務所的首例,戶政人員花了二、三個月的時間才確認Sean與Hayden的父子關係。Sean說,回到台灣,直到確認父子關係那一刻,想到在美國代孕過程,還有帶著兒子回到台灣的點點滴滴,總算卸下武裝的情緒,流下淚來。

少年時期對未來人生的投影,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

自從Hayden出生後,每一年父親節,Sean都會特別請假過節。他說,頭兩年因為兒子還小,都是他請假陪伴兒子過節,兒子三、四歲後,會跟他說「父親節快樂」、也會做卡片送他,「少年時期對未來人生的投影,真的在現實生活發生了,我真的當爸爸了!」

就像所有的媽媽一樣,Sean的手機相簿超過九成都是兒子的照片,幼兒園家長通訊群組,他是唯一的爸爸。他說,自己很享受父親這個角色,尤其帶Hayden出去玩,玩到累趴沒電的時候,會趴在他身上睡著,「讓我真切地感覺到,有另外一個生命對我毫無保留的信任,我就是他在能獨立生活之前,那個能讓他完全無條件依賴的父親。」

這次訪談是在Sean的房間進行採訪,牆面滿是兒子的塗鴉,還有畫給爸爸的愛心便利貼,以及散落一地的玩具,床上則有恐龍和繪本。採訪過程中,Hayden多次「亂入」、在房間跳上跳下,不斷說著:「我很愛爸比。」吵著爸爸揹著他玩父子專屬的恐龍爬行遊戲。Sean只是輕聲細語提醒兒子要小心,比許多媽媽更溫柔。

「當爸爸後,以前不喜歡被大人對待的方式,絕不會複製在我小孩身上,」Sean說。他鼓勵兒子天馬行空去想像,所以讓他在房間盡情塗鴉,房間還放了跳床,方便兒子跳上跳下做運動,休假時父子倆最喜歡宅在家,抱著兒子看喜歡的卡通、看喜歡的繪本、一起拼拼圖,「我很享受父子間這種肢體接觸,只要他還願意讓我抱、讓我牽的一天,我都很樂意。」

儘管當爸爸後,日常生活、社交活動都受到限制,以往隨心所欲就可以去做的事情,現在則是處處受限。但Sean從不後悔成為一名父親,「因為整個生活壟罩在更大的幸福感中,讓我的生命更圓滿了。」

是溫柔的爸爸,也是勇敢的父親

父兼母職的Sean,不但是溫柔的爸爸,也是勇敢的父親,兒子在成長階段會碰到的異樣眼光,他都正向面對,也相信愛會化解所有歧見。Sean說,Hayden剛出生時,就有親戚問:「小孩沒有媽媽,以後會不會走歪?」我媽媽當下就回說:「我們一家人這麼愛他,給他這麼多愛,怎麼會走歪?」

「重點是愛,而不是一定要有什麼性別角色在裡面,有愛的孩子就能健全成長,」Sean說,這個社會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好像家庭結構不完整,孩子就容易走歪,異性戀家庭也很多走歪的案例。他還以兒童打預防針的政府表單為例,母親欄位永遠是必填,「難道爸爸就比較不愛小孩嗎?」

坦誠面對自己同志的身分,Sean從不掩飾、也不主動告知自己的同志身分。在他住了三十多年的新竹小社區,Hayden混血兒的外貌,並沒有帶來太多異樣眼光,反而因為長相可愛、個性討喜,成為鄰居間的人氣王,走在街上都忙著跟鄰居長輩打招呼。

「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這是小朋友,Hayden沒有媽媽。」Hayden兩歲多時,有次和奶奶一起看繪本,他指著畫中父母帶著小孩的內容,喃喃自語,讓奶奶心疼不已。

後來Sean跟兒子說,「我們家是只有一個爸爸的單親家庭,我們家沒有媽媽這個角色,爸爸會有你,是一個在美國很好心的阿姨,願意幫爸比懷孕把你生下來,雖然你沒有媽媽,但我們全家都很愛你,」及早讓兒子自然而然地了解同志家庭。

希望台灣社會對多元異己有更多包容

「同志家長和一般家長都一樣,都為了孩子的成長感動,為了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在煩心,」Sean說,希望台灣社會能更接納多元,不只對同志族群,還有單親、隔代教養、新移民等家庭,對多元異己有更多包容,讓他們的下一代,得到更友善、溫柔的對待。

採訪尾聲,我們來到鄰近的小公園,父子倆吹著泡泡、一起溜滑梯、一起嬉鬧著,就像許多父子一樣,這天下午,新竹的風吹來,都洋溢著幸福。

 
地球圖輯隊|「不願再被隱形」韓國同志電影用20年走進觀眾的視野
在韓國,LGBT儼然被當作「透明人」般的存在。2019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統計中,認為「社會應該接受LGBT」的比例僅有44%,男女接受比更是懸殊分別是51:37。

面對韓國兩大宗教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對同志的敏感度,加上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等多方因素,現實中的韓國,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與酷兒,在韓國成了打開櫃子、見光死的弱勢群體。

不是他們自願隱形,而是韓國人民普遍視而不見LGBT群體的權益。

遲至2000年,第一屆首爾酷兒文化節的舉行,終於使南韓LGBT族群正式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隨之而生的酷兒電影節、展覽、講座等文化/藝術活動也隨之興起。原本現實中不被看見的LGBT,轉而先行透過影視作品試圖走進韓國人的生活。

出櫃前後,同樣黑暗

不同於台灣,早在1993年李安的《囍宴》與蔡明亮《愛情萬歲》就以電影中的同志情節,從台灣走到國際;同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張國榮的代表作,更是華人同志電影的經典之作。韓國直到1999年推出的《女高怪談》系列電影,才稍稍觸及女性同性愛,但依然是南韓同志電影的發跡之作。

2002年,由金寅植導演執導的《公路電影》(又名《情欲不羈路》、《春光乍現》),情節則牽涉到男性之間的相戀故事,是南韓早期另一部重要的電影作品。然而,兩部片的票房表現並不理想,也顯示出當時的南韓社會,尚無法普遍接受同志電影的事實。

正好在2000年時,南韓知名演員洪錫天,成為南韓首位公開出櫃的藝人,隨即在社會造成一片譁然。他不僅遭到電視台封殺、雪藏,更遭致不少歧視與謾罵。直到2009年以後,我們才又在《強心臟》、《Running Man》等韓綜之中陸續看見他的身影,也成為同志角色的專業戶,在《梨泰院Class》等劇大放異彩。

當LGBT成為主流媒體的異端,同志電影該何去何從,成為影視工作者的考題。

從王的男人再到朕的男人

2005年底,那個勇敢的男人出現了——李濬益導演執導的《王的男人》正式上映。挾著主演之一李準基的超高人氣,《王的男人》反應熱烈,不僅被選為當年南韓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代表,在票房表現上更是交出近7500萬美元的亮眼成績。《王的男人》巨大的成功,稍微鼓舞了南韓導演重拾同志題材的勇氣。之所以說是「稍微」鼓舞,原因正是在《王的男人》之後,觸碰同志議題的相關電影,其實仍不如預期中的多產。

2006年由李海俊、李海英執導的《天下壯士瑪丹娜》講述了夢想變成瑪丹娜的少年,為籌措變性手術費用,而決定參加摔角比賽的故事,是首部觸及「變性」議題的電影。同年,以拍攝同志電影聞名,同時也已公開出櫃的導演李宋喜一,則為觀眾帶來了電影《愛,不悔》,本片亦被公認是南韓第一部,真正直面探討同志情愛的劇情長片。2009年柳河導演的《霜花店:朕的男人》,則是繼《王的男人》後,又一部以古裝風格包裝的同志題材電影。

從古裝走到現代,韓國同志的現實

2010年起,南韓同志電影逐漸朝更多元的面向發展,視角和內容也愈加豐富。

金趙光秀導演在2009年推出《男孩遇見男孩》、《只是朋友?》等短片後,於2012年交出了第一部劇情長片《兩個婚禮一個葬禮》。電影講述兩對男、女同志情侶,為向家人及外界掩蓋性取向,策略性舉辦了假結婚的故事。本片雖然票房表現一般,卻贏得不錯的反響。通過電影,讓觀眾窺見了在異性戀霸權之下與南韓社會中,同志族群的生存困境與煩惱。

緊接著在2012年底,李宋喜一導演的「兩日一夜」三部曲:《去年夏天》、《南行》與《白夜》問世了。三部電影分別觸及師生、軍人、空少與快遞員的愛戀,因此在2013年的台北電影節,還將三部片取了相當有趣的名字:「制服誘惑3合1」。而其中《白夜》的故事內容,更影射當時的恐同暴力事件。

2011年11月4日,發生了一起與情人在鐘路街頭行走的男同性戀者被一群不知名男子毆打、打傷的事件。當時,首爾鐘路區發生了三起集體毆打同性戀路人的案件,推特等社交媒體警告不要在鐘路街頭對LGBT群體實施私刑。

而導演將「鐘路 LGBT 仇恨犯罪案」納入《白夜》的情節中,成了電影裡與真實相互映照的不堪。

全圭煥導演則於2013年給出電影《重量》,內容是關於一名在停屍間工作的駝背男子與渴望變性成女孩的非親生弟弟,發生一段愛恨糾纏的情愛故事。導演以超現實又暗黑的手法,突顯出被現實生活的「重量」壓得喘不過氣的,兩個平凡人物的艱難與悲傷;本片也獲得了第69屆威尼斯影展LGBT電影競賽單元的最高榮譽「酷兒獅獎」。

2014年,繼《愛,不悔》之後,李宋喜一導演再次奉上另一部堪稱其經典代表的同志電影《愛,不怕》,本片將眼光放到南韓的高中校園,探討的是同儕間對於同志學生嚴重的霸凌問題。導演以溫暖的鏡頭和深邃的情感,投射出對同志族群深切的關懷。同年還有丁朱里導演的《屋簷下的她》,不僅揭露家暴對孩童的傷害,也大膽觸碰女同志議題而引發熱議。

走過二十年,韓國同志電影的可以被看見

2015年起,有更多同志電影都一一呈現於觀眾眼前。像是盧敬泰導演的《黑石奇譚》涉及HIV患者問題;2016年金勳導演的《仲夏夜役男戀》巧妙以同志情愛隱喻南、北韓的緊張關係,並體現同志族群在軍中遭受的龐大壓力與迫害;2017年康宇導演的《好久不見》則以殺手故事為背景;以及2018年李恩東導演的《換季男友》處理的是有關植物人與同志家庭的母子關係等。

在南韓,有關同志題材的電影,或許還不到眾聲喧嘩的程度,但已稱得上是不容忽視的一種電影類型了。

2020年後,韓國的同志題材開始朝向另一個市場前進,名為BL的勢力,開始在韓國颳起另外一股旋風。

 
關鍵評論網|【專訪】《阿姨們》作者羅毓嘉:究竟是什麼時刻,意識到自己逐漸成為阿姨?
「以前十八歲去酒吧玩,看那些三十四、五歲的『老阿姨』,年齡幾乎是我們的兩倍耶!都覺得老到像上一個世紀的人,」羅毓嘉笑稱「阿姨」一詞,在男同志社群裡帶些許貶義,「特別是還加上『老』,當我們說『那些老阿姨』。」

即將邁入三十八歲,羅毓嘉書寫散文集《阿姨們》,驚覺自己其實正步入阿姨年紀,但「阿姨」顯然不僅以年歲拍板定案。

非關性別、年齡,「阿姨」是自我認同與人生態度

麵攤阿姨總替熟客多切些滷菜,公車上的阿姨大聲喊住急忙下車的學生,遞上對方遺漏的便當袋。生活裡近乎日常的阿姨輪廓,好管閒事、樂於分享,不經意而不假思索的舉手之勞,替許多人帶來喜悅,甚或拯救世界。這正是羅毓嘉想藉文字捕捉的。

寫詩也寫散文,細數差異,羅毓嘉以「我不知道我要說什麼所以我試著說」來定義詩——那是藉文字剖析與逼近抽象感受的過程,反觀散文,是「我知道我要說什麼所以我說」,羅毓嘉好比導演,拍攝現實世界,加上剪輯、鋪陳,時光於是如一席流動盛宴,幕幕精彩輪番上演。

「現在年紀大了,寫的詩少了,大概是因為賀爾蒙下降吧。」不開玩笑,羅毓嘉認為自己漸漸少了逼近與描述未知感受的衝動,或者,是他早已逼近過各種悲傷、憤怒與困惑,「我彷彿知道了那是什麼,也知道該用哪些我寫過的語言描述它們。」情緒是詩意的勾勒,而生活如散文,是字裡行間錯落堆疊,日子是這樣過下去也活出來的。

羅毓嘉認為《阿姨們》或許是自己最貼肉的一本作品,一如既往,他從未預設讀者感受到什麼。起筆,羅毓嘉從麵攤形形色色的老闆娘們切入,「我想應該很多人讀完都想去吃麵吧?」羅毓嘉打趣說道。

最初,《阿姨們》是羅毓嘉生活碎片的集結,但「寫著寫著,我想當自己、我的朋友們都身為一群『阿姨們』,我是不是有機會能重新定義這個詞?」在「大乾意麵、嘴邊肉湯、配兩塊油豆腐加一顆滷蛋」的日子裡,飲食摻和著濃淡調味與人情故事,羅毓嘉領略生活歷練的打磨,足以讓「阿姨」成為一種自信並自在的狀態。

非關性別、年齡,挺過灰頭土臉的挫敗,阿姨是逆來順受又充滿動力的,面對人生各種狗屁倒灶,總保有韌性與自我彈性,繼續過每一天。「抱持著最壞的打算,看著最好的未來。」羅毓嘉笑稱阿姨的人生態度,和性別運動、社會運動的心態其實幾無差異。

究竟是什麼時刻,意識到自己逐漸成為阿姨?羅毓嘉以男同志的性別認同譬喻——「甚至早於自我意識,在發現能用這個詞彙形容自己之前,你早已是那個狀態了。」進一步用更直白、外顯的行為見證轉變,羅毓嘉笑稱「小時候去酒吧,看到帥哥我們會小聲地交頭接耳,現在則直接大聲說:『幹那男的超帥!』」——知道自己要什麼且勇於表達,阿姨是無所畏懼的,「但當然不至於要騷擾別人啦,」羅毓嘉笑著補充。

「當你覺得自己是個阿姨時,你就可以當個自信的阿姨。」相較年紀定義,阿姨更像是種自我認同,自信如底氣,昂首闊步,義無反顧。

身為阿姨,駐足路口,羅毓嘉經常成為迷途路人的明燈。「我覺得自己頭上有個大大的「 i 」寫著information吧,」不論抓寶可夢、身處台北或異地,站在哪個路口,總碰上路人前來問路。一回,羅毓嘉不小心報錯路,趕緊追上對方更正——阿姨式的熱心,永遠滾燙。

一日之計在於麵

阿姨們或許還擁有辨識出彼此靈魂的能力。

「其實我很少主動跟陌生人攀談,我比較像是聊天機器人啦,但我更喜歡的,是偷聽。」羅毓嘉愛聽麵攤老闆與老闆娘的對話、聽老闆娘與客人間的對話、聽客人與客人間的對話,偶爾忍俊不禁,露出阿姨式的會心一笑,「然後老闆娘可能覺得:欸,頻率有對喔,就來跟我聊天了。」

身為嗜麵之人,羅毓嘉稱自己是「麵人」,比起「不知道要吃什麼才去吃」的排骨飯,麵食是羅毓嘉晨起便計畫好「我今天要去吃那家麵店!」——一日之計在於麵,那樣堅定不移的心之所向。

羅毓嘉細數麵店學問,有豬油蝦油底,有炸醬麻醬派,家鄉宜蘭麵店裡的蒜頭蒜酥、黑醋白醋,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每回造訪全新麵店,陽春乾麵,就是評價麵店功夫的關鍵品項。

「醬料通常是自己做的,吃起來很簡單,但每家店風味都不同,」偶爾,羅毓嘉曾吃到令他匪夷所思的調味——「居然給我甜辣醬加肉燥!」至今想來仍忿忿不平,「人能吃的澱粉有限,吃到難吃的澱粉真的會生氣啊!」

調味搭配有主觀原則,羅毓嘉對食物還有另一項幾乎不能打破的鐵律。

「大家能接受外送、外帶的食物,讓我覺得很神奇。」羅毓嘉解釋,食物的溫度至關重要,特別是麵,「溫度不對,那就是一具屍首。雖然我們平常吃的嚴格說來也都是屍首啦,還可能是分屍過的喔。」聽來對飲食頗有一套,但在三級警戒前,羅毓嘉卻自嘲是「說得一口好菜,卻從來沒煮過的人」,三級警戒倒讓他成為全家人中最會煮的小當家。

從第一週的出前一丁、水餃度日,愛吃的個性讓羅毓嘉終究洗手作羹湯。第三週起,以櫻花蝦、干貝、香菇等材料入鍋,又或者去市場買豬骨牛骨回來,用整個午後熬一鍋高湯,「燉一鍋三公升的高湯超級萬用,煮什麼都能加啊。」不喜外帶,無法接受外送,疫情期間,羅毓嘉上街不為吃飯,幾乎只為蒐集下廚靈感。平常究竟都煮些什麼?「其實就是看冰箱有什麼煮什麼——所謂『阿姨的菜單』囉。」

「這樣講有點俗氣,但就是大愛吧。」

按此閱讀全文

 
 
 
udn聯合新聞網|跨國同婚五連勝!法院判台港同性伴侶貓貓、阿雪婚姻存在
已在美國結婚的台灣女性「貓貓」和香港人「阿雪」,3年前在台北市信義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但申請依親居留時,發現阿雪國籍有問題而撤銷結婚登記,兩人提行政訴訟救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判兩人勝訴,認為兩人婚姻登記存在,此也是跨國同婚案件的第五勝。

貓貓得知訴訟結果後指出,她和阿雪2019年7月在美國結婚,8月在戶政事務所完成結婚登記,不久後卻因申請依親居留,阿雪的護照國籍被認定是香港,婚姻登記被撤銷,阿雪的護照是同一本,而她身分證配偶欄也一直是同一個人,卻因國籍認定不同,「我的婚姻就不存在了」,我國婚姻不是看跟誰結婚,而是依結婚對象國籍決定,「這難道不荒謬嗎?」

她說,因兩人的婚姻登記被撤銷,阿雪無法申請依親居留,三年多的時間,在香港不平靜、疫情嚴峻的時候,她們只能相隔兩地隔空擔憂彼此的安危,而無法待在彼此的身邊;貓貓表示,疫情邊境管控,外國人無法入境,她們更是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到彼此,最後阿雪為了家庭團聚,只能辭去穩定的工作,選擇以學生簽證來台灣,當一個30多歲的學生,這是她們唯一能相聚的方法,如果她們的婚姻被承認,阿雪也不用做出這樣的犧牲。

貓貓指出,訴訟勝訴是好消息,但她們沒辦法開心起來,因依過去勝訴案例,適用對象只有她們這一案,不能擴及其他跨國同性伴侶,她和阿雪已經等了三年,現今還有好幾百對的跨國同性伴侶,難道也要一對一對告上法院才能結婚嗎?希望內政部不要再以違憲函示讓地方戶政機關難為,也不要讓人民對地方戶政機關一再提起訴訟,盼她們是最後一對必須經法院判決才能結婚的跨國同性伴侶。

貓貓和阿雪委任律師許秀雯表示,歷經兩年多時間的努力,法院今天判決當事人全部勝訴,「行政怠惰、司法買單」,內政部函示的見解早已被認定是錯誤的,卻遲遲不改,導致人民不斷上法院,對司法是一個沉重的負荷。

 
自由時報|日本禁止同性婚姻違憲? 東京地院關鍵判決出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東京都11月1日實施「東京都伴侶關係宣誓制度」,擁有該證書的同性伴侶,不論是醫院探病或搬入租賃住宅等,皆被視為家人,不過日本民法與戶籍法仍未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為此許多日本同性伴侶向政府提起損害賠償訴訟,認為法律已違反憲法所保障的「法律下的平等權」與「婚姻自由權」,但東京地方法院今(30)日判決出爐,針對憲法第24條,指出同性婚姻缺乏法律保障,是處於「違憲狀態」,但並非宣告違憲,因此駁回賠償請求。

綜合外媒報導,東京地院審判長池原桃子表示,當初制定憲法第24條「婚姻自由權」時,是以婚姻是男生跟女生構成為前提,因此同性婚姻不在其保障範圍內。但透過婚姻與伴侶共組家庭,並受到法律保護,是攸關「個人尊嚴」重大利益,不論對同性或是異性伴侶都同樣重要。由於沒有保障同性婚姻的法律存在,這對於同性伴侶族群而言確實是個傷害。對此該制定什麼法律制度改善,國會未來務必同時將傳統觀念以及民族性納入考量。

至於日本憲法第14條「平等權」,池原解釋,就既定觀念而論,這種「男女共結夫妻並生兒育女」家庭模式,具有世代相傳的意義存在,婚姻區分異性與同性有其根據,因此當前法規禁止同婚並未違憲。

關於東京地院的判決,對政府提出訴訟的小川葉子接受採訪說,原以為她們會因不符傳統家庭觀念而被漠視,不過今天看來,「我相當高興有人認同現行法律是對同性伴侶群體不友善的,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步。」

類似的訴訟已在札幌、大阪、名古屋以及福岡的法院提起。大阪地院今年6月表示,現階段經過討論後,對於憲法第24條與第14條,他們依舊維持「禁止同婚不違憲」。不過大阪地院也同時承諾,未來他們將持續討論關於同性婚姻的相關保障,希望能逐步縮短差別待遇。

札幌地方法院去年3月的判決卻與上述東京、大阪大相逕庭,尤其是平等權方面,當時札幌地院審判長武部知子表示,對於同性伴侶成婚無法享有完善法律保障,沒有合理的法律根據,而做出全國首例「不承認同性婚姻違憲」判決,陸續影響日本國內對於同性婚姻的討論。

 
yahoo!新聞|拜登簽署同婚聯邦法 「對每一個美國人都很重要」
[新頭殼newtalk] 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13日下午簽署「尊重婚姻法案」(The Respect for Marriage Act),給予同性婚姻聯邦法律保障,數千人一同在白宮慶祝這一刻。拜登表示,這項法律擊敗了一切形式的仇恨,「這就是為什麼這項法律對每一個美國人都很重要」。

據外媒報導,白宮於現場播放一段2012年拜登受訪時表態支持同婚的錄音,當時拜登擔任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副手,在拜登意外表態後,歐巴馬也於3天後表示支持同婚。

民主黨與共和黨均有議員出席週二的法案簽署典禮,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配戴紫色領帶走進會場,他說「感謝數百萬人多年來不斷促成改變,感謝同仁們不懈的努力。」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則向現場的群眾說,「感謝你們的企盼、努力不懈,以及愛國心。」

人權戰線(Human Rights Campaign)的主席凱莉·羅賓森(Kelley Robinson)表示,為自由奮鬥的目標還沒實現,但該法案仍向前邁出一大步,她也帶孩子一同出席會場,「讓他們看到,我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儘管現場民眾感到振奮,但近來美國性別保守政策仍在擴散,拜登也批評,許多州正在針對跨性別兒童制定冷酷無情的法律。

2015年,美國最高法院透過判決,讓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如今,美國最高法院立場轉趨保守,該院今年6月推翻1973年保障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判決,在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的協同意見書中,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表示,除了墮胎權外,還應該重新審視同婚合法化等其他判決,這讓許多人擔心,同性婚姻權恐淪為下一個被推翻的目標。

因此,參眾兩院上週迅速通過「尊重婚姻法案」,在立場嚴重分歧的美國國會,展開少見的跨黨合作。該法並不要求各州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它廢除了過去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結合的立法,並要求各州承認在外地結婚的同性伴侶。該法案的規定採取折衷方式,如教會仍然可以拒絕為同性伴侶舉行婚禮,以減緩保守派的反對力道。

美國支持保障同婚的比例不斷改變,據蓋洛普民調,在1996年,僅27%的美國人支持,2012年拜登於電視受訪表態支持同婚時,支持比例已經提升到5成,今年稍早的民調則顯示,71%的美國人認為同性婚姻應受到法律保障。

 
 
 
想生養兒女的男同志伴侶們不要錯過!
來自美國的育嬰爸爸MHB(Men Having Babies)提供同志全方位生育選擇所需的知識,將於2023年2月舉行上半年亞洲唯一一場分享會。

如果對於家庭生活有憧憬,或正在規劃與伴侶生養兒女、步入人生下一階段,歡迎報名參加,一次了解同志生育代孕流程、專業技術、經費、法律等相關細節,活動只接受250組伴侶報名,趕快立馬報名去吧,現場提供中英文翻譯喔。

👶🏻 活動資訊

◾️ 時間:2023年2月11、12日

◾️ 地點:台灣台北W飯店

◾️ 按此前網報名頁面,暸解活動細節

 
 
 
熱線開通GooglePay
熱線開通GooglePay🎉

致力於推廣尊重差異、欣賞多元的熱線,當然要讓大家用多元的管道來支持我們!

除了Apple Pay、Line Pay,我們正式開通 Google Pay!只要短短2分鐘,就可以完成捐款!

☞ 你可以用以下方式支持熱線:

信用卡捐款

ATM轉帳

郵政劃播

電子發票愛心碼:0609

王道銀行彩虹認同卡

小熱鋪 HOTLINE SHOP

☞ 了解你的支持所促成的改變:熱線歷年工作報告書

☞ 認識熱線20年:20週年專刊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