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日漸發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似乎愈來愈疏離,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似乎也因3C產品的盛行,而開始有所變化。身為父母或家長,如何在這一波科技的新浪潮中,調整家庭關係,進而讓家人感情增溫呢?
教育,從陪伴開始
現代父母必須兼顧工作與家庭,往往令人身心俱疲。因此,許多父母開始依賴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五光十色的影像、音樂、互動遊戲,很快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孩子立刻安靜下來,這樣就可以不必花費精力陪孩子,多爭取一些休息時間。
然而,無論時代怎麼進步、科技如何演變,仍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也沒有任何一種遊戲,能取代父母的陪伴。陪伴孩子成長,不但能讓孩子感受幸福,也能讓孩子懂得被愛的感覺,進而學會如何去愛人。這是只有父母才能給予孩子的「身教」。
至於要陪伴多久?對孩子而言,父母陪伴的「質」與「量」都很重要,必須取得平衡。如果對忙碌的您來說,騰出時間陪伴孩子有些困難,孩子福利聯盟基金會提出「三三三方案」:每天至少擁抱三十秒、聆聽孩子說話至少三分鐘、陪伴孩子至少三十分鐘,讓孩子深深感受到愛與關懷。
給孩子更多元的童年
童年記憶是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身體與心智已逐漸成熟,但對於逝去的童年時光,依舊會有無限的追憶與想像,並在腦海不斷浮現。
試想,在孩子長大成人後,回顧過往記憶,父母缺席不在,只剩下電視、電腦、遊戲、智慧型手機,這樣的童年,是否有些孤單?當孩子長大對此感到遺憾時,我們卻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彌補了。因此,身為父母者應自問:「當孩子長大,回憶起童年,他們會想到什麼?」
真實經驗獲得滿足的人,是不會沉溺於虛擬的世界。預防孩子將來沉迷於虛擬世界最好的辦法,就是協助他們建構真實的體驗。在過去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孩子們不也玩得不亦樂乎?所以假日期間,建議可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騎車、游泳、露營、郊遊、賞花、登山……等,除了鍛鍊體能,也能藉由優質的親子互動,增進家庭情感。
從3C到3C
3C產品已與生活密不可分,要如何預防孩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也提出「3C法寶」- Control、Company、Communication,提供家長當作參考。
一、規範(control)
儘早訂出使用規則,並且嚴格執行。專家建議,在兩歲之前最好不要讓幼兒大量使用3C產品,此外,對六歲以下的學齡前孩子,建議一天頂多使用一個小時,一次最多只能用二十到三十分鐘。
二、陪伴(company)
不要讓3C產品取代了父母的角色。孩子使用3C產品時,最好全程陪伴,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也可多瞭解孩子使用的內容。之後再視孩子的狀況,慢慢放手。
三、互動(communication)
平時多與孩子遊戲、談天,用互動的方式,來瞭解孩子的想法,建立親子的溝通習慣。如果孩子想玩平板電腦或手機,不需要刻意禁止,可下載強調親子互動的繪本或遊戲,增進彼此交流的機會。
健康用3C,全家笑嘻嘻
生活的數位化,不但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悄悄改變了親子間的互動模式。「滑世代」的孩子,儘管比過往更擅長運用科技智慧產品,但對於親情、人倫與愛的渴求,卻跟任何時代的孩子都一樣。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潮流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物質的提供者,更是孩子的領航員,運用資訊科技,引領孩子徜徉在浩瀚無垠的知識海,並適時給予孩子正確的知識與道德觀。如此悉心呵護,這株青嫩的幼苗,必然能健健康康,成長茁壯。
(本文摘錄自《行天宮通訊》220期,專題企劃單元)
閱讀完整的220期《行天宮通訊》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