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8/26 第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人籟官方網站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變奏之春
本月專輯 黑色春天:高一生與《春之佐保姬》
專輯選文 落難貴族和他的春之頌歌
為春動心,以身獻祭
千變萬變總是春
春之雜想三則
活動快遞 冷酷Jazz激發的顫抖─第三場人籟世界音樂會
 
 
變奏之春
春天在亞洲是頗受矚目的季節,因為這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慶─春節所在的時分。但除了欣賞春天風和日麗的一面外,本期人籟更希望從較為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季節,並與讀者分享一些較為私密的春天觀點。

TOP

 
 
黑色春天:高一生與《春之佐保姬》
陳雨君
small_blackspring01

若將一個人的生命想像成四季更迭的變化,鄒族音樂家高一生可以說是還來不及經歷夏天的豐收,就直接進入了蕭瑟的秋冬時節。

春天是一年之始,充滿了希望和可能,也瀰漫著不安和變化。鄒族音樂家高一生在青島東路看守所創作的《春之佐保姬》一曲的歌詞,點滴透露著這種不確定的氛圍。

small01

高一生於1908年出生於特富野部落系統的石埔有(Cpu’u)小社(今為阿里山鄉樂野村),本名為Uyongu Yatauyungana,後改名為矢多一生。1916年他進入達邦蕃童教育所開始求學,之後更以優異的成績進了台南師範學校。在師範學校就學期間,高一生認識了俄國語言學者聶夫斯基(N. A. Nevskij),並在協助聶夫斯基完成北鄒族語言與民間文學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打開了影響他這一生重要的思想和視野。其中,聶夫斯基的老師Sternberg所傳承的「人類是一個整體」(亦即「全世界各民族皆為同等」)的理念,深深影響了高一生的世界觀。

同時,高一生在學生時期也結識了特富野系統氏族「由路那那」(Yulunana,又稱「湯」)家的少女湯川春子,結下未來的姻緣。兩人在婚後陸續生下英生、菊花、貴美、澄美、英傑等十一個孩子,而高一生也擔起教育部落子弟、推廣農業新知、警務保安、改善醫療習慣等工作。由於高一生曾閱讀尼采、馬克思與恩格斯等人的學術著作,飽受社會主義思潮的洗禮,這些理念伴隨著對部落現代化的期許,形成他在部落推行種種政策的方向。而由田制佐重所著、影響他甚深的《ハーべ先生》(哈薇老師)一書,更觸發了他對「理想農村建設」的憧憬。高一生曾於此書中註記「回到神造的田園」,想要將阿里山原來的土地,回復到神造的肥沃土地。他在1930年2月17日寫到:

吾村的地方自治化,並不是掌握在官府手中,我們擁有祖先遺留下來的豐富的土地,不斷的耕作,飼養家畜,增加收成,村人生活富足便能達成自治的願望。……購買合作社、利用合作社、販賣合作社、阿里山社團、阿里山圖書館、阿里山兒童文庫、阿里山向土會、音樂會、學藝會、改良粟祭。……要達成自治無論如何要讓阿里山成為模範自治農村。先祖二千年以來一直沉睡的土地,我們要耕作,要挖出黃金。

高一生抱持的地方自治理念,一直延續到1945年國民黨政權接收台灣之後。然而,儘管他的理念主要是基於民生和經濟的需求,看在剛失去大片江山的流亡政權眼裡,仍極易將之視為一種政治反叛的行動。國民黨政府在戰後施行的「山地同化政策」便明確顯示要將山地「平地化」的目標,此舉顯然和欲保留原住民部落主體性的理念背道而馳。許多原住民知識菁英在失望之際,逐漸醞釀出改善族群部落命運與生活的思維,形成日後「越軌」行動的基礎。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的衝突波及到嘉義地區後,高一生與族人因應當地士紳的需求,決議讓部分鄒族人士組成隊伍,下山維護地方治安。事件過後,雖然高一生並非主導者,他仍與另一位鄒族領袖湯守仁在台南縣長袁國欽的協助下,於4月17日主動自首以示負責。當局表面上不再追究,但實際上對高一生開始產生懷疑,而袁國欽後來投共的舉動也引起當局對高一生的疑懼。同年,高一生欲召開「高山自治縣」會議的集會信函被高雄要塞司令部查獲,讓官方內部警戒的事項又多上一筆。

1949年台灣開始實施戒嚴,使得整個社會均瀰漫著肅清匪諜的嚴峻氣氛。同年9月「台灣省保安司令部」成立後,司令彭孟緝隨即展開全島性的偵查緝捕行動。這一連串的平地大逮捕,導致各地許多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委會的平地漢人向山地逃亡流竄,構成了阿里山區的兩股省工委會勢力:以陳顯富為首的山地工作委員會系統,以及逃入山區的「流亡幹部」群。此時高一生基於對執政當局的不滿以及對這些漢人的同情,遂展開協助與救援的工作。至1950年3月,省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部主任吳國楨下令進行全島的山地清查,經歷了一連串搜捕行動後,遭受牽連的高一生畢竟無法逃脫於這張天羅地網,於1952年9月9日被執政當局逮捕入獄。

small15

命運的終點

被國民黨政府以貪污和叛亂罪名逮捕入獄的高一生,一開始還抱持著樂觀的心態,堅信自己終能回歸故鄉的懷抱。畢生致力於高一生研究的陳素貞女士指出,他在獄中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共寫了56封家信。而由這些書信的內容演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一個人的生命力是如何在殘酷和暴力的制度下,逐漸被消磨殆盡。高一生不只一次在信中提起《春之佐保姬》這首歌,無非是希望讓看信的妻兒暫時卸下擔憂與不安,重獲生命正面的能量。例如他在第九封家信中寫到:

「……我回家之後,不要再當公務員,只願為家裡的事和孩子們的教育,和妳兩人往來平地和阿里山之間,因此,縱是今日有這眼前的苦,也不再有讓妳跟著我為公事山上山下奔波了。我的魂不在台北,每夜都在家裡的小房間陪伴妳,妳不會寂寞的。想到『春之佐保姬』這首歌嗎?想起來的話,請用妳的感情去唱,我想妳最適合唱這曲子。今晚我和平日一樣,在神的面前禱求妳和孩子們的幸福。晚安……」(1952年11月13日)

又如第十一封家信的內容:

「……貴美信上說『春之佐保姬』是很有美妙的歌,大家都很喜愛。我眼前彷彿看到菊花和貴美大聲唱著這首歌,妳在旁邊凝神地聽,眸子閃亮著光芒。今天是星期天,因為可以寫信很快樂。……記得賈利古柏的電影嗎?我必會像古柏一樣歸來,此冬的苦楚將會不知不覺地隨著『春之佐保姬』的歌聲消去,我會早日歸回。我以此向神祈求,神必體念我的心。……」(1952年12月7日)

然而,在歷盡無數次希望與失望的翻騰糾葛之後,知道自己難逃此劫的高一生,提筆寫下最後的訣別信:

親愛的春芳:

『健康勝過一切

儘管那些白銀 黃金 寶玉相勝千萬數

抵不上兒女珍寶』

妳記得這一首歌吧!能再有家和土地的話更好。

家裡有許多堂堂正正,優秀的孩子,物品讓人取去也無所謂。

我冤情日後必會昭明。

在縫紉機被沒收之前,我特別想穿妳縫製的衣服。一件白色的襯褲(冬天的一些物品不衛生),像短褲那樣附有繫帶,下面是西裝褲的樣式。

白色的方巾(四尺左右)一條。

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附守著。

水田不要賣。

高一生

春天本是大地驚蟄,萬物生長的季節,然而《春之佐保姬》中溫柔的春意,映照在現實裡卻是風雨洪流,充滿血光和淚水的黑色春天。有時春天不一定洋溢著希望,夏天也不見得隨後來到。四季如欲和煦運行需要條件,而這有賴人們對和平與正義的信仰,對「善」的珍視與護持。

參考資料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6,《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台北市:文建會。

吳叡人,2007,〈「台灣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的初步政治史重建〉,本文發表於2月26日台北市文化局與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合辦之「紀念二二八事件60週年」學術研討會。

范燕秋,2009,〈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叛亂案〉,《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222-252。

陳素貞,1994,〈獄中書信點點滴滴訴真情〉,《台灣文藝》第2期,頁22-32。

盧梅芬、蘇量義,2003,《回憶父親的歌之二:杜鵑山的迴旋曲》,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塚本善也,2007,〈從『哈貝先生』一書眉批解讀高一生的思想〉,《第二屆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大台灣文化研究中心,頁63-68。(根據高一生之子高英傑的說法,學術界對《ハーべ先生》此書最新的譯法為《哈薇老師》,因此在正文中採用「哈薇老師」的中譯)

small3

關於高一生的故事和此案平反的最新情況,《人籟》編輯部有幸採訪到高一生的兒子高英傑先生的最新說法。高先生表示,在他的孩提時代,高一生時常一邊背著愛哭的他、一邊唱自己編的歌,無視於鄒族社會中男人不揹小孩的傳統規範,讓他印象深刻。此外,他也不斷強調父親並無參與當時的共產黨地下組織,而入獄初期的高一生之所以樂觀以對,就是因為他深信自己的清白,也認為自己應是涉及新美農場的貪污議題,殊不知貪污案只是國民黨政府用來逮捕他的手段。

至於高一生「新美農場貪污案」的平反情形,高英傑認為台師大台史所副教授范燕秋發現的《嘉義地方法院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相當重要地指出父親並無涉及貪污的事實。根據范燕秋於2009年發表的論文〈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叛亂案〉所述,這項判決公文已指出並無證據證明高一生的貪污罪行,只是這項判決公文由地方法院寄送到阿里山達邦村的過程中,被省保安司令部嘉義山地治安指揮所擋下來,原因是「為避免刺激山地情緒起見」。不幸的是,地方法院判決的日子(1954年4月17日)正好是高一生被處死的日子。

正如高一生的訣別信所言:「我冤情日後必會昭明。」范燕秋的研究雖然為時已晚,救不了高一生當時的劫難,但畢竟成就了遲來的正義,還他和家屬一個公道和清白。只是,在政治風暴中夭折的「高山自治」理念與早逝的音樂家,就如同春天的櫻花尚未綻放、便淪落凋零的命運那般,教人惋惜、令人遺憾。

small05

(上圖)高一生與次子高英傑攝於嘉義市螢光舍。

照片提供|高英傑

TOP

 
 
落難貴族和他的春之頌歌
吳思薇
一首詩的背後,隱藏了詩人的萬千思緒和他最深的個人體驗……

Le Printemps

Le temps a laisse son manteau

De vent, de froidure et de pluie,

Et s'est vetu de broderie,

De soleil luisant, clair et beau.

Il n'y a bete ni oiseau

Qu'en son jargon ne chante ou crie :

"Le temps a laisse son manteau

De vent, de froidure et de pluie."

Riviere, fontaine et ruisseau

Portent en livree jolie

Goutte d'argent d'orfevrerie ;

Chacun s'habille de nouveau :

Le temps a laisse son manteau.

春天

時間脫下了他的斗篷,

上頭盡是雨水和寒風,

他換上織錦的衣裳,

於是陽光燦爛、天氣晴朗。

穿梭林間的飛禽走獸,

沒有一個不高聲歡唱:

「時間脫下了他的斗篷,

寒風冷雨不再猖狂。」

所有泉水、河流和小溪,

都披上一層春意昂揚,

閃著點點銀色的珠光,

大地萬物盡是一片新氣象,

因為時間換了他的衣裳。

——查理一世•奧爾良公爵(Charles d'Orleans, 1394–1465)

這首詩中呈現的是春回大地的典型意象:陽光燦爛、天氣晴朗,放眼望去盡是新鮮的綠意與盎然的生機,整個大自然顯得既漂亮又熱鬧。這首詩乍看之下,和一般以春天為主題的詩作並無太大差異,然而若將其對比作者大半生的遭遇,則詩中那股歡悅平和的口吻便顯得分外得來不易。

查理一世•奧爾良公爵(Charles d'Orleans)是法國瓦盧瓦(Valois)王朝的貴族。小時他在法國中部羅亞爾地區的城堡裡,過著富有而充滿文藝氣息的生活。不過這樣的好日子在他十五歲時便倏然畫下休止符:他的父親遭到敵對貴族集團派人刺殺,母親過於悲痛而撒手人寰,連他年輕的妻子也因難產而過世。然而這還不是查理人生中最大的劫難——1415年,21歲的他參與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亞金科特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沒想到由大批法國貴族組成的精銳部隊卻不敵英國的步兵與弓箭手,一敗塗地。至於負傷的指揮官查理則硬是被英軍從堆積如山的屍體中找了出來,押解到英國,開始了長達25年的軟禁生涯...

...詳全文

TOP

 
為春動心,以身獻祭
Lorenzo Goehr

1913年巴黎那場幾乎掀破劇場屋頂的前衛祭典,究竟是如何被構思出來?

來自遠古時代的春風點燃了二十世紀藝術界的戰火,至今為何仍如此撼動人心?

答案就在那群以身獻祭的藝術家的身上。

廣闊的平原上矗立著一座神聖的山丘,上面陳列由石頭組成的石陣,排成同心圓的形狀。這天是春分,鄰近部落皆群聚在此,因為這裡是太陽升起之處。他們吹著管樂,手中拿著各式各樣從東方森林取材製作的笛子。當太陽漸漸升高至天頂,人們益發興奮,發出歡愉的叫喊,然而喊聲中又瀰漫著一絲恐懼。

現在是正午時分,部落陸續到齊,祭典即將開始。

突然間,一位披戴獸皮的老婆婆躍入眾人眼簾,彎著腰漫無節奏地擺動——這是當地的巫師。她繞著聖丘行走,向後面跟隨的一排青年展示占卜的技藝;後者亦步亦趨地遵循儀式的節奏前行,與她狂亂的動作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年輕人是前來學習占卜的,所以必須嚴守規矩;只有巫師才能依循不可見的力量隨之起舞。

祭典開始了:不同部落的人大聲呼喊、互相推擠或嘲弄對方,甚至出言挑釁,最後乾脆跳入對方的地盤,試圖搶奪他們的妻子。臉上塗著油彩的少女圍成一圈跳舞,邊拍手邊跺腳,而她們的隊形也逐漸變成了緩慢旋流的漩渦。

跟隨老巫師的青年終於完成儀式,與少女正式見面。彼此認識的便結為一群,在儀式中模擬戰爭的形式,攻擊敵方並守護自己的領土。隨著眾人褪下平日禮儀的束縛,完全沉浸在儀式的特殊氛圍裡,整個祭典的張力也逐漸升高。這場祭典只能在每年此時舉行,因為這一刻,在天上駕著戰船的Jarilo(斯拉夫神話中的春神兼戰神)會往下凝視著他們...

...詳全文

TOP

 
千變萬變總是春
蕭辰宇

提到「春天」這個詞,大家的腦中會浮現何種意象呢?是鮮花、初生之犢,還是數之不盡的蓬勃生機?其實除了這些典型的春之意象外,春天還有許多不同的面貌,映照出我們在自然觀與人生觀上的各種轉變,且聽作者娓娓道來!

傳統之春

春天集合了各種源自集體想像的夢幻意象:小羔羊、盛開的花朵與瘋狂的野兔——這並非意指會有大批小羔羊出現在五月的貝爾法斯特(Belfast,英國北愛爾蘭首府)或二月的台北(在華人文化的傳統裡,「立春」這個節氣意味著春天的開始,約在陽曆二月三到五號之間,比西方的春天要早上一個月)。人類的想像力習慣將平凡無奇的事物具像化:不管是用來計算時間的粗略方式,或地球朝太陽傾斜的角度略為增加,在西方文化裡,這就足以讓一年中最冷的三個月和最熱的三個月之間的這三個月,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

許多人認為春天就是自然——更精確地說,是迪士尼卡通裡的自然——中鳥獸誕生的季節,但一般人根本很難在現實生活裡看到野生動物。再者,即便人類事實上並沒有和其他動物一樣的發情期,而且多虧近代科學的發達,哺乳類動物一年到頭都能生育,可是我們經常在想像裡模擬動物世界的樣態,至少在譬喻的層面上來說。舉幾個例子,中文的「春意」既指春天之始的氛圍,也是「情愛」的委婉說法,更不要說像「春藥」這類的詞彙了。一位護士朋友告訴我,台灣很多老人都是在春節前夕過世的,而照一般習俗的說法,如果能撐過農曆年,秋天以前都可保持安康,因為秋冬在傳統上是象徵死亡的季節。由此看來,春天在東西兩方都是象徵新生的時節。西方文化在基督宗教出現前就相當重視春天的到來,畢竟這是農事播種的季節;在東方亦是如此。《左傳》隱公五年便記載:

「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春蒐,夏苗,秋獮,冬狩這四種打獵,都是利用農閒時來講習軍事。)

...詳全文

TOP

 
春之雜想三則
李權哲
不管是從乾裂土地上冒出的綠色嫩芽,抑或是水中浮游泅泳的紅色錦鯉,我們目光所及的蓬勃生命跟燦爛顏色,就是春天的象徵。

當綠芽自枯地升起

人喜歡看綠色植物的影像,尤其是從乾涸龜裂的土地上冒出的綠色嫩芽。據說保養眼睛的方式之一,就是經常看綠色,譬如說綠色的植物。這當然有著醫學上的理由,據說是綠色可以讓眼睛恢復疲勞,像重生。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綠色植物往往也意味著食物。從沒有食物的嚴冬可以活到食物萌芽的春天,也像重生。

所以綠色的嫩芽從乾涸的土地中冒出,暗示了生命的重起,也暗示了季節的變換、春天的來臨。就好像童話故事總是結束在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影像裡框住的瞬間是綠芽長了、春天來了,從此世間幸福快樂。不過我們都已經不是讀童話的年歲,我們知道現實中王子公主的日子沒那麼好過;春天裡的嫩綠也是。

...詳全文

TOP

 
 
冷酷Jazz激發的顫抖─第三場人籟世界音樂會
e人籟編輯部
在本季最後一場免費的人籟世界音樂會,我們將繼續我們的融合旅程:開場的「Viba」將以他的馳放電音鬆化你的雙耳,讓你好準備之後由「世界軌跡」和「音符漫遊者」所帶來爵士合奏的聽覺饗宴。然後我們會被喧鬧的二重唱「民囯百年」,以他們令人驚奇的樂器給拖進愉快的音景當中。最後由「陶然」以及來自哥斯大黎加的特別來賓「杜宏安」帶領我們進入出神入化的即興演奏之中

時間:九月16th, 2011, 18:30-21:30

地點:耕莘文教院 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 (捷運台電大樓站1號出口)

更多樂團介紹與過去音樂會報導請見: e人籟官網

TOP

 
 
從電視劇看宋朝歷史
電視劇「水滸傳」收視率節節高昇,相關話題不斷,引起廣泛討論。水滸好漢果真有其人其事嗎?水滸劇中好漢林沖、武松被刺配流放,但你知道什麼是「刺配」嗎?

做哪種運動,減肥效果最好?
「塑身減重」絕對是夏天最熱門的話題,除了控制熱量,「運動」已經被專家們認定是最健康、最理想的減重方式。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運動項目,到底哪一個減重最有效?

 
e人籟Twitter e人籟噗浪 e人籟臉書 e人籟youtube
2011 中華利氏學社 版權所有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人籟論辨月刊》及相關作者,未經授權禁止轉讓或節錄。如欲轉載請【連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