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的密技電子報-【電腦人PCuSER 網路e週報】以電腦密技為主軸,協助您排除各類疑難雜症! 【一次旅行Bon Voyge電子報】邀您啟動旅行夢想,傳達旅行主題化的新概念,賦予每一次旅行新的觀點與玩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9/20 第5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人籟官方網站直接訂閱
本月專輯 沒大事 做小誌
專輯選文 在資訊的帝國間呼喊自由
這座島嶼 胃納如洋
 
 
沒大事 做小誌
蕭如君、汪正翔蕭如君、汪正翔
六月的一個周末,在台北某個地下室裡有場別開生面的「小誌」市集(Not Big Issue),聚集了上百攤的獨立刊物與它們的創作者。平常刻苦求生的獨立刊物在這場節慶中,無論是信心或羞澀很久的荷包都大有斬獲。現場的每一本刊物都像手工藝品般講究形式,這些年輕創作者不見得關注什麼大道理,做刊物多半是想貼近自己的內心世界。

內心世界千變萬化,相較於一般意義上的「雜誌」,“magazine”這個字眼顯得太沉重,唯有去除龐然的字首後──“zine”,才能表現他們微妙的心思。

「京都塑膠人」遇上「搖擺少女」

「小誌」這場獨立刊物市集的主辦人名喚「京都塑膠人」和「搖擺少女」。

京都塑膠人畢業於設計系,這個行走江湖的化名也是他的刊物名字(常寫成英文縮寫KPM──Kyoto Plastic Man)。他在退伍後去工地當監工,與工人相處時發現他們常把「塑膠」掛在嘴邊,自嘲:「你們都是人,我們就都是塑膠。」京都塑膠人有感於勞動者的人格低落,再加上他自認當時做的亦非本行,心裡有些鬱悶,才會在2008年創辦這份刊物。他想透過出版為社會底層發聲,但除了社會評論也做些設計議題,刊物目前已出版到第五期。

由兩位成員所組成的搖擺少女,則已成立兩年。她們的刊物以詩文創作為主,第一本詩集甚至是純手工製作,連裁紙也是親手操刀,共製作一百本。以森林為主要概念,每本第一頁都黏上花或葉。第二本刊物是今年初新北市政府推廣藝術家到金瓜石駐村,她們進駐約一個月,深入當地真實的生活並進行詩文創作。

Q:為何決定舉辦市集?活動當天的反應如何?

京都塑膠人:台灣很少出現為獨立刊物量身打造的市集,這次單純想為獨立刊物營造一個空間,平常大家是四處散落、自立自強,辛苦推廣自己的創作;辦市集想要凝結眾人的力量,搞不好還能激發新的可能。我們也看到效益,聚集起來的人潮比起依附在別的創意市集來得多。

搖擺少女:有一次去二手市集擺攤,發現大家不太願意在我們這攤停留,更別說是購買刊物,反而願意花比我們刊物貴三倍的錢買二手衣服。之後和其它獨立刊物的同伴抱怨,才會決定發起一場專屬獨立刊物的市集。這次活動出乎意料地熱鬧,上門的人都很專注在紙本上,我們看了當然開心。活動結束後,我們還把刊物貼滿一面牆,讓路過的人可以去翻閱,像是個小型展覽。

Q:這次活動之後,還有下一步計畫嗎?

京都塑膠人:有很多市集也想邀我們去開辦,但我們都推掉了。我不希望獨立刊物市集過度普遍,而且創作者生產的速度也不快,觀眾若是希望市集有新意,至少要給創作者半年的時間吧?現在做獨立刊物的氣氛滿活躍的。五年前我剛開始做的時候,幾乎沒有同行。當然,同伴漸多也有好有壞。就像十年前創意市集剛出現,攤上的創作也很繽紛,但是當某種創作獲得主要關注,也會讓很多人想依樣創作,但內容不一定特別。我們也會擔心獨立刊物未來走上這條路。

搖擺少女:我們不想變得太廉價,還是打算一年一度。

Q:獨立刊物創作者是否有共同特質?

京都塑膠人:很「窮」算嗎?……現在獨立刊物可粗略分為攝影、插畫、鄉土幾種類型。每一本刊物都不樣,各有個性,讀者自然會感受到差異性。我們做獨立刊物會希望讀者看了有感覺,無論是討厭還是喜歡,至少記住我們想表達的東西。

搖擺少女:共同點……應該是「願意表達自己的話」,也願意把時間和金錢花在不可預知收穫的創作。我們的出發點是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結交喜歡我們的人,所以市集有點像是「同樂會」。......(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http://www.erenlai.com/index.php/tw/-/5393-2013-08-30-09-01-08

TOP

 
 
在資訊的帝國間呼喊自由
管中祥Janet Lo
新傳播科技的出現總是會為人帶來許多驚喜。不過,這些驚喜不單是因為技術本身所帶來的炫技,更重要的是,新科技也可能對日常生活、社會結構造成巨大改變。

媒介,就是訊息!

就拿「拜年」這件事來說吧。在電話不普及的年代,每逢過年,即使再怎麼忙碌,人們總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探望久別不見的親友,雖然只是短短的相會,但見面總是讓人倍感親切。不過,電話普遍了,再加上電信公司的推波助瀾,提醒大家路途遙遠,電話拜年就好。拜年未必非得見面不可,過去那種親自見面所延伸的社會關係,也逐漸被電話及網路線所取代。

傳播理論學者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就說了:「媒介就是訊息。」傳播科技對人類思維方式、互動形式、社會型態產生諸多的改變。新科技的出現,往往也宣告了新時代的來臨。例如古騰堡的活版印刷影響了人們對資訊的感官與思維方式,也促成了文藝復興,大量複製技術的興起,讓知識更為普及,不但挑戰了宗教的權威,也讓社會流動更具可能性。

如果我們將麥克魯漢被歸類成科技決定論的代表,那麼這本由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律教授吳修銘(Tim Wu)所寫的《誰控制了總開關?》,則是細緻地分析傳播科技發展背後複雜的政治經濟關係。

媒介,卻不保證自由

的確,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不僅宣告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甚至連人類的感官平衡都必須重新調整,對人類社會有著重要影響。但是,這樣的說法卻忽略了其它「社會控制」的因素,也就是忽略了新科技的存在是會受到國家及國際利益的滲透。

就好比印刷術雖然降低了書本的複製門檻,使得書籍價格越來越低,也帶來了某種程度的「民主」。然而,民主無法見容於獨裁,十六世紀的英國皇室爲了降低反對勢力因印刷術的便利而能透過書籍威脅其政治權力的衝擊,於是設立皇室特許公司,透過授權來規範出版商行為,並維護皇室出版的利益。原本應該自由奔放,挑戰權威的印刷出版業,反而逐漸走入威權體制的框限裡。

只是,新傳播科技的出現總為人們帶來無窮希望,特別是「民主」與「自由」的想像,在本書的介紹中便有著饒富趣味的一段話:

打開機器,線上正在轉播農夫們在河邊舉行的音樂會,你也可以聽到整個社區的人都在線上聊天、播報天氣。不過,別弄錯。這不是網際網路,這是1904年美國西部農民們的電話網。當時,電話是個便宜好用的技術,農民們喜歡自行拉線,組成聚落,於是一百多年前就有了所謂的「社群媒體」,早在廣播跟網際網路發明之前。

這是個對新科技充滿想像的年代,以為新的通訊技術出現後,不僅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每一次新科技的發明似乎都會帶來類似的憧憬。例如,網際網路出現後許多人稱讚不已,以為人類得到解放。這種想法,其實一點都不新鮮,無線電波剛被發現時,就有不少人拿著對講機,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以為言論終於自由,沒有白色恐怖,沒有壟斷問題……

但事實上,不論是無線廣播、美國西部農民的電話網,或者近代的網際網路,以及更早之前的活版印刷,後來的發展都告訴我們:「別想太多了!」一旦商業力量及政治力量介入,開放的媒介馬上就變封閉。國家與資本的手不會讓你如此快活,美好總是容易消失無蹤。

傳播科技反映政商角力

傳播科技從來就不是自主的,政治與商業力量如同幽靈隨侍在側,並且決定了該項科技能否合法,如何使用。

1949年蘇聯首度試爆核子武器成功,不但震驚西方世界,更讓美國重新檢討雷達偵測系統,因此開始嘗試以電腦連結布署在外圍的雷達分析訊號,建構偵測的節點與網絡──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不過,一開始做為軍事用途的網路,沒多久就被引入學術所用,連結各學術、研究機構與政府部門,建立出較完整的網路系統。

後來網際網路又被捲入電信市場的爭奪戰中。在美國,IBM與AT&T兩大公司分別插足對方領域,搶奪市場。雙方分別建立各自的系統,企圖席捲全國電信市場,商業競爭加速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到了晚近,此營利性質更為凸顯,不論是電子商務、線上遊戲、色情網站都顯現了網路經營的營利目的。

從早期只是單純計算功能的「電腦」,到今日影響人類生活各層面的「網路」,說明了「自主性科技」(autonomous technology)並非是必然獨立的概念。換句話說,不同的社會力量可能影響新傳播科技的使用與發展方向,就好像早期被用來做軍事通訊的網際網路,經歷了學術與商業的不同歷程,漸次發展出不同的使目的。......(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http://www.erenlai.com/index.php/tw/-/5397-2013-09-02-06-33-06

TOP

 
這座島嶼 胃納如洋
郭忠豪蕭如君
「吃飽沒?」是昔日台灣農業社會的熟悉問候語,一方面見證飲食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台灣人民的純樸性情。隨著經濟成長及生活型態轉變,過去數十年來台灣飲食在各方面均有長足發展,由傳播媒體便可發現,與食物相關的議題可說五花八門,從菜餚種類、餐飲型態、飲食健康到食品安全等不一而足。顯然,飲食議題已脫離「口腹之慾」的生理需求,逐漸衍生更複雜的社會與文化意涵。在這篇短文中,當然無法涵蓋台灣飲食發展的所有議題,但我希望以時間斷限為範疇,勾勒出台灣食物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色。

物產豐饒,有啥吃啥

在漢人未大量移居台灣之前,由南島語族組成的原住民在島上生活已久,那時社會組織相對簡單,原住民散居各地捕魚打獵,至多餬口溫飽,尚未形成複雜的食材交易與飲食消費。1624年,荷蘭人來到台灣,招募中國沿海移民來此開墾,並以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之名在東亞進行土地與農業開發;此時漢人漸多,他們種植稻米、甘蔗,也進一步與原住民拓墾農地(稱為王田)。當時荷蘭人以貿易為主,屯墾為輔,引進牛隻並輸出鹿皮。

就史料記載,此時台灣物產相當豐饒,盛產稻米、蔗糖、甘藷、大麥、荷蘭豆、山藍、番薑、茶葉、番茄等作物。到了明鄭時期,鄭成功家族寓兵於農,以台灣南部做為軍隊糧食補給站,福建閩南人與廣東客家人陸續移民台灣,為日後農業發展奠下基礎。

漢人來台,米食相隨

到了清領時期,清政府一開始對渡海移民採禁止政策,來台漢人心情複雜,遂有「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的諺語。清康熙末年後,因禁令廢弛,移民增加,原屬漳泉兩府的漢人以及廣東客家人移入台灣,將原鄉生活方式帶到台灣,開始發展水利灌溉系統,台灣從蔗田粗放式轉變成以水田為主的精耕農作。時間一久,移民族群對故鄉風土漸趨陌生,遂有俗諺:「台灣不認唐山、金門不認同安」與「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然而,生活環境雖然改變,但祖先們的飲食習慣改變不大,當時漢人雖然接受在地食材,但仍以稻米為主食,大量發展米食副食品,例如:肉圓、碗粿、蘿蔔糕、粄條、米粉、米苔目、米飯、米糕等,成為日後台灣百姓的飲食基礎。

另一方面,「辦桌文化」也在清末逐漸形成,當時人民的生活相對穩定,家族或親朋好友之間聯絡感情時大多訴諸聚餐方式,在餐館尚未普及下,由總鋪師率領烹飪人員,穿梭城市鄉鎮間服務,並利用百姓間的喜宴、壽宴、新居、歸寧、彌月、祝神、做醮、普渡、尾牙、續弦、選舉、喪事等場合舉行辦桌。

酒家菜興起,和食滲入

到了日治時期(1895-1945),日本殖民五十年對台灣各方面的影響都不小,就飲食而言,特別在殖民政府首都台北州,餐廳數量漸增且餐飲空間從居家環境轉變成具有「公共空間」性質的飲宴場所,著名酒樓相繼出現,例如東薈芳、江山樓、蓬萊閣、春風得意樓、醉仙樓等。至於廚師與菜餚方面,主要以福州師傅烹飪的福州菜為主,味道上偏酸、甜,擅用紅糟、蝦油等。這些「酒樓」除了供應菜餚外,也是當時台灣士紳菁英駐足宴飲所在地。

此外,日本殖民政府也透過先進技術,積極扶植台灣水產漁業發展,特別在台南地區發展虱目魚養殖,成功奠定日後台灣水產養殖業基礎。當然,今日隨處可見的台灣庶民飲食,例如味噌湯、生魚片、壽司、冷食等,也是受到日本和食的影響。......(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http://www.erenlai.com/index.php/tw/-/5395-2013-09-02-05-44-24

TOP

 
 
盡收美景!來景觀餐廳看夜景
遠離老街的喧囂,沒有建物遮蔽的寬闊視野,可貪婪地將淡水夕照從頭到尾完整收入眼簾,讓甫開幕不到1年時間的LA VILLA DANSHUI,成為極受注目的話題餐廳。

鄉土、武俠、青春、魔幻、寫實劇:《總舖師》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總舖師》中生衍出如同孩子般的單純與溫暖。這部關於料理的「史詩喜劇片」在引人發噱之餘,也讓人感受到「身而為人」的美好滋味。
 
e人籟Twitter e人籟噗浪 e人籟臉書 e人籟youtube
2011 中華利氏學社 版權所有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人籟論辨月刊》及相關作者,未經授權禁止轉讓或節錄。如欲轉載請【連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