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2/27 第6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人籟官方網站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十年不只一行字 —《人籟》停刊聲明
專輯選文 謝謝你,兄弟!── 最後也是最棒的一場球賽
我,來自「最後一名」的城市 ── 基隆青年談家鄉
影書評 成為父親之路 ── 《我的意外爸爸》
 
 
十年不只一行字 —《人籟》停刊聲明
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正是我們要說再見的時候。

《人籟》將於2014年1月停刊,從110期後,紙本雜誌將完全停止運作。

親愛的讀者:

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正是我們要說再見的時候。道別是艱難的,它既意味著某個階段的結束,也預告了隨之而來的分離。但審度現實的經營狀況,我們卻不得不做出這個艱困的決定:《人籟》將於2014年1月停刊,從110期後,紙本雜誌將完全停止運作。

《人籟》創刊於2004年1月。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這本人文雜誌的出版,甚至預言它撐不過兩三年,編輯群乾脆以「大膽談失敗」為創刊號主題,以示不怕失敗的決心。從創刊至今,《人籟》不斷翻新議題,企圖創造更多對話可能。我們談美與醜、談大學教育、談城市建築、談詩與歌、談紀實攝影、談南島文化、談青年問題、談中國農民工處境……。在資源極有限的前提下,從企畫邀稿採訪編輯到貼名條包裝寄送,就這樣一期一期地編,一本一本地推廣;一期、兩期、三期、四期、……,直到現在的109期。

然而,即使是如此堅持不懈,雜誌的生存危機並未片刻遠離。我們也曾進行幾次改版,今年一月的百期特刊更以「喧囂時代,更需人籟」為主題,回顧省思了過去的歷程,希望藉此梳理《人籟》的存在價值,調整行進的方向。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初衷,既然取名為《人籟》,就不能只是自說自話,它必須能引起共鳴、討論與思辨。這十年來,我們確實也獲得各方讀者的溫暖鼓勵與真切迴響;然而,囤積於倉庫中的大量雜誌、始終難以提升的銷售數字,卻也清楚地提醒著:這本雜誌與多數讀者之間仍存在不小距離。

殘酷的事實,迫使我們必須做出停刊的決定。對所有參與過《人籟》的夥伴們來說,這是一趟有趣的冒險,只是冒險終有落幕之時。看著第一期到最新出刊的雜誌,親愛的讀者,我們不敢說《人籟》曾創下什麼輝煌,或是占有什麼獨特位置,但這裡頭的每一字、每一頁,都記錄著我們一起努力的痕跡,也終將成為難以磨滅的回憶。

《人籟》,2004年1月創刊,2013年12月停刊。

短短一行字,記載了這本雜誌的開始與結束,卻無法道盡這十年之間的點點滴滴。由衷感謝一路以來相挺相伴的所有人們——包括讀者、作者及協力者——,感謝你們豐厚了這本雜誌,也豐厚了我們。即使2014年以後,家裡的郵箱不會再躺著厚厚一本《人籟》,書店裡再也看不見「人籟」的紅色刊頭,但我們相信,喧囂人籟始終不會間斷。而某一天,你可能會突然想起,生命中曾經讀過一本雜誌,叫做《人籟》。

《人籟》發行人杜樂仁暨全體工作夥伴 敬上

TOP

 
 
謝謝你,兄弟!── 最後也是最棒的一場球賽
象迷瞿欣怡
那一夜,我在球場嚎啕大哭,煙花燦爛,遮掩了我的哭聲。我在煙花朵朵中,想起兄弟象的每一場比賽,想起球員們完美的表現,以及我們在場邊吶喊、歡笑與落淚。

棒球場上找勇氣

其實我真的是很新的球迷,我確切記得我愛上棒球的那一場比賽:2008年8月18日,北京奧運,中華對韓國,二局下半,中華隊落後八分,第四棒彭政閔是首位打者,沒想到他卻擺短棒,短打,驚天飛撲搶上一壘,皮帶瞬間磨斷。

就是那一幕讓我愛上棒球,棒球不只是一種比賽,而是拚盡一切的搏鬥啊!台灣人誰不看棒球?但是,看棒球跟愛棒球不一樣,愛上棒球之後,看的不只是輸贏,而是人生。一個正面對決,賭輸贏的世界!愛上棒球之後,它就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跟棒球很像,都有不得不站上打擊區的時候,兩好三壞滿球數,只要能夠打出全壘打,就贏球了!你就是英雄了!又或者是站在投手丘,一樣是滿球數,兩人出局,但是壘包不小心塞滿了,爛局面是自己搞出來的,只能想辦法再投一個好球,力挽狂瀾。

但是更多時候,我們當不上英雄,也當不上戰犯,我們只是過日子般,一年打一百場比賽,在漫長的比賽裡找樂子。偶爾,我們會搞出低級失誤,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偶爾,在每天苦練揮棒一千次後,終於把球轟出全壘打牆外,高興得亂跑亂跳。

愛上棒球之後,我開始往球場裡找勇氣。面對重要的人生挑戰卻想逃跑時,我會逼自己站上打擊區,正面對決!我不是隨口胡扯,是真的會去找棒球影片來看,告訴自己:「對決沒那麼可怕!勇敢揮出去就對了!」

身為球迷的美好

2008年奧運後,中華隊四連敗,灰頭土臉回來,我卻因為彭政閔而愛上兄弟象。從此,生活就離不開它。整整一年的中華職棒球季,只要得空,我就會準備啤酒、鹹水雞,守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從三月球季開打,到夏天的熱潮來臨,棒球就像我的夏天。每年總冠軍賽打完,夏天就結束了。那幾年,台灣棒球的氣氛依舊低迷,我們偶爾進場;其實,沒人的球場真的很舒服,可以翹腳、喝啤酒,吃烤魷魚。

球迷少的時候,會有種親密的感覺,關心球員球團大小事。從場上表現、比分、選秀到球員的過去,我們都會熱切討論,每天還要上BBS當潛水鄉民,關心一下幕後花絮。有時候來不及看比賽,打開電視前還要玩猜一猜遊戲:「今天輸還贏?」如果兄弟象戰績低迷,還會自嘲:「猜猜今天輸幾分?」例行賽對我們來說,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裡面有一種很單純的美好,很簡單的關心,就像在晴天下爽朗地散步。

如果有機會打進季後賽,可就沒那麼輕鬆,天天緊盯電視,關心魔術數字,每一場勝負都好要緊,因為那可是會牽扯到勝差,牽扯到會不會打進總冠軍,以及我們是不是要開始搶總冠軍的門票。跟象迷搶票很可怕,開賣那一刻就要站在機器前搶。而且這當中還有些心眼計算:七戰四勝制,要買哪幾場才會拋彩帶?

比輸球還讓人心碎

總冠軍賽的戰場非同小可,那代表榮耀,不再有例行賽的「下次再來」,一球定勝負是來真的。

我曾經瘋狂追逐總冠軍賽。每次人家問我對兄弟象的愛,我老是從2009年總冠軍賽講起,包括賽後爆發的黑象事件。我知道這是很多人不願再想起的黑暗,但象迷對兄弟象的愛,是連到谷底都不放棄。

2009年,我已經移居花蓮,卻買了四場門票,從花蓮風風火火開車北上,車子上載了黃色加油棒、前一年沒辦法拋下的黃色彩帶、好幾件黃色T恤。從台北新莊棒球場、台中洲際棒球場一路向南。總冠軍賽是激情的,只要彭政閔上場,他專屬的「23」號大旗就會在場邊飛揚,全場球迷為他唱戰歌、為他吶喊。象迷總是說:「彭政閔不會讓球迷失望!」

很可惜的是,2009年,連打七場總冠軍賽,兄弟象輸了總冠軍。隔天早上,在坐高鐵回台北的路上,還在車上看報紙,頭版自然是統一獅拋彩帶,我們互相鼓勵,明年再來!誰曉得回家打開電視,卻看見檢調突襲兄弟象宿舍,黑象事件爆發。......(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

TOP

 
我,來自「最後一名」的城市 ── 基隆青年談家鄉
何靜茹
攝影|林佳禾
隨著久石讓的配樂〈看得見海的城市〉輕快地流洩,魔女琪琪乘著掃帚飛行於城市上空,清風迎面吹來,我們跟隨她的視角流轉,低空飛過海平面,越過小山坡,穿過一條條乾淨整齊的街道、一棟棟小巧可愛的樓房。這是宮崎駿電影《魔女宅急便》的一幕──一座生機盎然的城,以及一個充滿希望的少女。

我所生長的基隆,也是一個看得見海的城市,但是生活於此間的年輕人,恐怕無法像琪琪那樣自在飛翔。因為過去幾年,這裡是台灣自殺率最高、失業率最高、最不快樂的城市,也是生活痛苦指數最高、市長施政滿意度最低的城市......,就連迎來黃色小鴨這般看似有些「正面」的消息,都因為半路被其他城市攔截,而成了一齣讓人哭笑不得的悲喜劇。

本地青年,人「住」心不「在」

曾經因港口而繁華一時的這城,如今抖落原有風光,只剩下難以自處的尷尬。對基隆的年輕人來說,感受更是複雜──愛與恨皆有,走或留都難。在陳詩仁和江婉綾兩人身上,便反映了這樣的矛盾。詩仁是上大學後才離開基隆,婉綾則早一點,從高中就開始到台北求學、工作,但兩人目前都還住在這裡,平日則通勤到台北上班。事實上,這幾乎也是多數本地青年的寫照。

談起自己生長的城市,婉綾不諱言地說:「住在這裡三十年,我的行動路線很固定,永遠是從我家走到火車站,中間會行經廟口商圈,因為需要吃飯、購物。我與基隆的關係很單一,就是吃飯、睡覺,頂多去文化中心借書,幾乎不會想到其他面向。對我來說,這裡似乎已經降低到社區的程度。」

這座城不是終點,而是被化約為路途。行走於上的人們,不會駐足太久,屬於這城的肌理,大概也很難停留在心上。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詩仁的說法或許可做為一種回答:「當你有機會離開時,會發現這裡與其他地方存在明顯落差。以最基本的民生必需品來說,要在基隆採買齊全,就有一定的困難,這裡只有一間地方型百貨公司,很多連鎖店不想來,服務品質更趕不上外縣市。再舉一個例子,大武崙有個『基隆棒球場』,如果沒有講它是棒球場,你會以為它是『開心農場』,就是一塊黃土,連壘包都沒有。這些是很小很小的東西,但你的不滿、失落感會日漸累積,久而久之,就不再抱持太大期待,會覺得『反正就是這樣』,永遠都不會改善。」

機會荒蕪,造就廣大通勤族

此外,對年輕人來說,除了關心生活機能,要怎麼營生、要怎麼發展自我,更是重心所在。但基隆的工作機會貧乏,青壯族必須到外地謀生,跨縣市的通勤比率幾達40%,是全國之冠(2010年)。每天早上有近十萬人集結在車站出發,晚上又像倦鳥一樣飛回巢穴,平均一天得花上兩、三小時在車上搖晃。

對於基隆人共同的苦,詩仁說得好笑又心酸:「我每天通車到南京東路上班,有時還不能太早下班,因為顛峰時間根本無法坐上車。但我也不能留在台北,太晚也會沒車搭;和朋友聚會時,好像灰姑娘一樣,南瓜馬車一到十二點就消失了,我得先把逃亡路線想好。可以說,不但你的生活無法在此展開,到外縣市也有侷限性。整個人生是被分割的。」儘管通勤有諸多無奈,但他也坦言,要回到基隆工作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我走投無路;二是我想回來養老,不想跟人家拚了,不需要再做有什麼生產力的東西。」

婉綾認為年輕人大量往外走的癥結在於基隆數十年如一日,創新的可能性很低:「年輕人多半不甘心每天都過一樣的生活,而這裡無法提供給有企圖心的人一個戰場或舞台。當我們有增廣見聞的機會,當然會毫不猶豫走出去。這樣說可能都太遠,事實上連一般的行政職缺,這裡都很難找到,就只能到台北去。」

家在首都邊緣,愛恨糾結

但這究竟是專屬於基隆人的困境?還是台北以外所有人們的難題?台北做為首善之都,機會、資源相對多,本是外地人追夢、打拚的地方。我自己也是個通勤族,天亮了,我鑽進火車,再鑽進捷運,然後在辦公室坐上一整天,努力扮演成熟大人的樣貌;天黑了,我再鑽回捷運,鑽回火車裡。一直等到下車,才能感到自在安心。台北於我,是個上班通道,但不是個應許之地。

只是,基隆和台北緊緊相鄰,比較之下很容易失色,基隆人難免會有種被視為「二等公民」的感覺。很自然的,台北市成為對照組,也成為某些盼望之所繫:基隆人想要大型百貨公司、想要捷運延伸,甚至來個北北基合併,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合併總會給人帶來希望,即使只是門牌換了,應該還是有別的東西會發酵。」詩仁懷抱的是一種期待,婉綾則從政府效能來分析:「相對來說,台北和新北的公務體系比較有新觀念、有效率。一旦合併,基隆市政府那些奇奇怪怪、迂腐的現象,至少會有些改變。」

但兩位年輕人也心知肚明,北北基合併恐怕只是個假議題,短期之內很難現實。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乾脆搬到台北去?「就現實來說,可以省房租嘛!而且住家裡,還是會跟家人有互動。」詩仁道出許多基隆人的心聲。婉綾的選擇則更多是出於情感上的考量:「重點是哪裡是家?基隆再怎樣討人厭,它還是家。不管工作再怎麼忙,聽了再多囉哩叭嗦的事情,路上經過再多擁擠的人群,只要坐上回家的車,整個人就可以沉澱,有種跳過一劫的感覺,只要通車還算方便,就會覺得還是回來好了。」......(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

TOP

 
 
成為父親之路 ── 《我的意外爸爸》
游千慧
《我的意外爸爸》(そして父になる)

是枝裕和 導演|2013年 出品|2013年10月 上映

孩子是轉變生活的神祕關鍵

回顧是枝裕和近年較廣為人知的影片,總是叫人不自覺嘆息:「真有日本風味啊!」有點像日本老電影,故事中常常不經意地透露古老神靈的存在,輕描淡寫道出早被遺忘、充滿人性的民間傳說。如在《橫山家之味》(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2008)提到的黃色蝴蝶,老太太相信傳言,認為那是過世的親人回家;抑或是《奇蹟》(奇跡, 2011)中孩子們信以為真的都市傳聞:在新幹線雙向會車那瞬間,所許的願望將會實現。這些微小信念的中心總是圍繞著「家族」的悲歡離合,其中的氣氛純樸有溫度,卻也帶著幾分寂寥與感傷。「泛靈」世界被現代人遠遠拋諸腦後,人與人之間的牽絆似乎也變得疲軟無力,但是枝裕和藉由孩童的反應強化此「弱連結」。導演在電影中充分展現日本人的性格、樣態,將親人之間迂迴隱晦的愛恨情感悄悄喚醒,不著痕跡地賦予新的風貌。

透過「孩子」可以看出家庭的縮影。是枝裕和從紀錄片起家,1991年拍攝的《另一種教育》(もう一つの教育),記錄孩子們的日常言行。他花了三年時間與小朋友相處,這段歷程與他後來拍攝小孩的方式有直接關聯(像紀錄片般的真實捕捉)。是枝導演的多部劇情長片都以孩子做為亮點,像是《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誰も知らない, 2004)裡,柳樂優彌演出棄兒超齡的成熟與無助;《橫山家之味》中,林凌雅則飾演從警戒到逐漸卸下心防的男孩;《奇蹟》一片裡則有有趣的兄弟檔:一心想實現願望的前田航基及前田旺志郎。直至2012年執導的秋季日劇《返鄉》(ゴーイング マイ ホーム),也有古靈精怪的蒔田彩珠擔綱主要的「小孩」角色,孩子成為通往「異世界」的橋梁,他們是轉變生活的神祕關鍵。

體檢報告拉出意外人生

《我的意外爸爸》當然也不例外,然而這次的「小孩」卻連結了令人困擾的意外,台灣翻譯的片名把重點放在「爸爸」身上,但其實「兒子」所引發的事件才是全片重心。電影中由黃升炫、二宮慶多分別飾演嬰兒時被互換至兩個家庭的琉晴與慶多,劇本的鋪陳,是由醫院突然通知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演)與齋木雄大(リリー・フランキー〔Lily Franky〕飾演)開始,在同家醫院並且同日出生的小孩,因即將上小學的體檢報告而揭發出醫院的錯誤──血型與父母不符,野野宮與齋木兩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養育非親生的兒子長達六年。

有趣的是,劇情發展到中段,觀眾才被告知這是一個蓄意犯罪而非無心的疏失。當年心懷忌妒的護士為了抒發自己遭受不幸的鬱悶,想讓富裕的野野宮太太也遭到傷害,所以偷偷對調了嬰兒。由於「加害人」的存在,使故事不僅侷限於討論血親或養育的關係孰為重要。然而犯罪事件已超過法律追溯期,「悲劇發生了,可以怪罪的犯人也出面自首了,但卻沒有法律可以制裁他。」這樣複雜的情況要如何落幕?......(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

TOP

 
 
永續建材—麻凝土
大麻一直以來都以做為製作衣服及紙張的優良纖維著稱,但是它在近期才被用來建造房屋。麻凝土是由大麻、水及石灰的混合物所做成的一種可永續使用的建材。

訂遠流親師悅讀報送青少年選書,一起快樂閱讀!
成長時光的精彩讀物最令人難忘∼【遠流親師悅讀報】每期介紹遠流出版的繪本作品、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歡迎家長、老師和青少年朋友訂報,現在訂報送小說!
 
e人籟Twitter e人籟噗浪 e人籟臉書 e人籟youtube
2011 中華利氏學社 版權所有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人籟論辨月刊》及相關作者,未經授權禁止轉讓或節錄。如欲轉載請【連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