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52歲的新福尚隆在台灣友人陪同下,穿梭於高雄鼓山一帶,尋找兒時舊居。
走遍海角天涯,新福剛卸下世界衛生組織心理衛生以及藥物濫用部門西太平洋地區諮詢官員的職務,應神戶大學之聘,出任國際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未幾,經一路提攜的恩師林宗義教授(註一)引介,首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高雄,參加國際研討會。
現代化工程嚴重斧鑿新福記憶的原鄉。沿著愛河,友人帶著他穿過衛生局、台灣銀行等戰後新建的公共建築物,一路往柴山前進,找尋記憶中同是精神科醫師的父親當年服務的病院,還有自己出生後居住的房舍。
陪同的友人1975年之後方落腳高雄,無法幫新福彌補這段時空的空白,一無所獲的新福,只感覺南台灣初冬的陽光依舊。
1939年,新福尚武甫自九州帝大醫學部畢業,即偕同新婚妻子南赴台灣,就任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精神神經病學教室(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前身)的助手。
由於稍早精神神經病學教室的講座教授中脩三赴歐進修,使大學與附設醫院欠缺人手,醫學院畢業不久的新福便追隨米山達雄等同僚,被九大──他們與中教授共同的母校,派往南方。
帝大精神神經病學教室是中教授在1936年創立的。當年日本年輕學者若想趁早建立自己的學術灘頭堡,南進台灣或西進滿州(今東北)都是捷徑。位於福岡的九州大學,與台灣最近,在政府的規劃下,該校的年輕學者們絡繹於台日海路間。
新福落腳台北後,旋即忙碌於醫院與大學的臨床與學術工作。那是神經與精神兩科還沒分科的年代,帝大附屬醫院(今台大醫院)有限的20張床位,只能以醫學研究為前提,收治全台極少數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還有癲癇與神經性梅毒的病人。那也是個沒有抗精神病藥、抗憂鬱藥甚至安全的鎮靜安眠藥治療的年代,病人能接受最先進的治療是1938年義大利醫師剛發明的電痙攣治療,大部分的病人住院,不是天天注射胰島素引起休克(因素林休克治療),就是施打含有虐原蟲或是傷寒菌的病人血液引起間歇性發熱(發燒治療),靜待復原。
年輕的新福充滿幹勁,在草創階段的大學鑽研這個正努力往醫學領域靠攏的新興學門,同時與發表了數篇論文。當年,更多精神病人不是被收容在有「乞丐寮」別名的「愛愛寮」(今仁濟醫院前身),就是被親人或遺棄,或約束在家裡。
1942年底太平洋戰事爆發,軍部徵召新福入伍;在台南永康短暫停留後,便派往高雄,在柴山下的病院建立50張病床規模的精神病室(註二),收治南洋戰場上發病的日本士兵。
新福家再度南遷,終定居高雄。1945年8月敗戰,新福醫師仍堅守崗位至1946年春遭遣返。新福尚武夫婦帶著4歲的長子尚隆和2歲的次子,由高雄港登上遣返船隻開往神戶。長子尚隆見證,「我在狹小黑暗的船艙裡不住地啼哭,這是我一生最初的記憶,日後反覆出現著…是創傷後壓力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典型表現吧」,新福尚隆繼續說道「回到神戶任教隔年,我的學術生涯大轉向,投入阪神大地震災後心理重建工作…是一種命定。」
1999年後,新福尚隆以國際災難心理學專家的身份多次來台,「I’m a Kaohsiung boy(我是高雄男孩)」, 他告訴台灣精神醫學界的朋友們,像自家人一樣協助九二一災後心理重建工作。此外,他還以自己在WHO豐厚的人脈,協助台灣在世界心理衛生等相關學術團體,以台灣之名,持續並擴大參與。
「高雄男孩」儘管鬢已星白,仍風塵僕僕於各國間,促進有著多樣且分歧社會文化的亞洲各國,透過社會文化的視角,正視國內與區域間特有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議題,而非一味以承襲歐美精神醫療為正統自居。新福尚隆更相信,要達成這個目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各國年輕的精神科醫師一起,「期待明天的彩虹」。筆者就是在世界精神醫學界這股潮流下,有幸認識新福教授。
2006年5月,小新福教授的安排筆者在日本福岡與兩代新福教授見面。曾擔任日本神經精神醫學會會長,東京慈惠醫科大學教授退休(1979)的日本老人精神醫學權威新福尚武教授(註三),見到我從台大醫學院圖書館檔案室找到他70年前發表在《台灣醫學會雜誌》的數篇論文影本十分激動;但他更以為,「旅台七年,臨床與研究的磨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儘管無法言說,卻不時影響他這輩子做事與看待人生的態度」。如果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到台灣來」,當時高齡92的老新福教授鎮重地回應。
新福家族高雄柴山下的「海角七號」雖不復見,然而,無論是60多年前二戰前後,或是邁入後殖民、後現代的渾沌21世紀,兩位新福以及許許多多日本與台灣不同世代的精神科醫師,依舊在「期待天邊彩虹」的翹盼下努力著。
(致謝:日本新福尚武、新福尚隆教授父子,以及台灣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胡海國教授,高雄長庚醫院張明永教授與高雄凱旋醫院曾憲洋醫師,接受訪問與提供資料)
註一:林宗義(1920~2010 ):東京大學醫科畢業,戰後回台擔任台大神經精神科主任(1946-66),後出任世界衛生組織心理衛生與藥物濫用部門主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東京大學與高雄醫學院多所大學講座教授等。林先生除了是世界心理衛生界領導人物,因尊翁林茂生教授於二二八受難,1980年代後期亦代表受難家屬,與政府多所交涉。
註二:根據三軍總醫院院史與新福尚武回憶描述病室之地理位置推測,其二戰時期服務的醫院,即為三總院史中所言,高雄市大港埔一○五後方醫院,1947年為台灣陸軍醫院(三總前身)接收,成為第一分院。新福尚武表示收治的住院病人,以精神分裂為最大宗,其次為躁鬱症。
註三:新福尚武(1914- )相關資料,請見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6%B0%E7%A6%8F%E5%B0%9A%E6%AD%A6。
【關於作者】 吳佳璇,1969年生於臺灣雲林,1995年臺大醫學系畢業,母校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2004年獲澳洲墨爾本大學「國際心理衛生」碩士。曾於臺大醫院服務十餘年,深感癌症病人及家屬心理調適問題重要,決心轉癌症中心專職,尋求本土腫瘤心理學照護模式發展。2008年3月,因緣際會成為後山「浪人醫師」,支援臺東監獄、榮家、校園與社區精神醫療三年半,足跡遍佈縣內山地與離島部落。
吳醫師喜愛文學,致力精神健康推廣與國際合作,對心理腫瘤學充滿服務熱忱及同理心。2010年以《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一書,獲第34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暫停島內游牧,意味吳醫師醫學與文學、理性與感性追尋之旅邁入新階段,關心、喜愛她的朋友們且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