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來聊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2/13 第3142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校園超連結/從高三到大二,都住鬼屋
心情札記 寒冬我不怕/綠色毛衣
閒來幾句/最好的朋友
大家時常上墳
 
 
 
今日繽紛
 
校園超連結/從高三到大二,都住鬼屋
蔡淇華/聯合報

同學告知側門「墮落街」的小洋樓還有一空房,半年只要4000元,全樓最低價,卻一直空著,我二話不說,搬了過去……

我從高三到大二,都住鬼屋……

民國74年念一中高三下時,賃居電台街眷村老房,因道路拓寬需要拆除,只好和室友震仔另覓居所。新居在白雪歌舞廳對面一棟白牆、紅門的豪宅,裡頭竟然有一座噴水池、一座羽球場,四周種滿椰子樹,裡頭房間少說有十來間。

老家被貼封條

聯考考得奇差

我打開每一間房,發覺裡頭有日據時代的病床,而床底下有零零落落的針筒和藥瓶。天啊!我竟租了一整棟醫院。

一個人住幾天後,心裡毛毛的,趕快催促震仔搬過來作伴。二人「新居」前幾日,樂不思蜀,但我的好日子沒太久。

我開始每晚夢到一個著白袍、蓄長髮的背影,「她」每晚和我的距離愈來愈近。有一天,夠近了,她突然轉頭,哇咧!見鬼了,沒有眼睛,還有鬍渣,「她」原來是「他」。

我嚇醒後,一身冷汗。但是,「他」開始每夜入夢,最後囂張地臉貼著我的臉,我嚇死了,想叫叫不出來,想動動不了,恐懼不斷累積,總要撐上一個鐘頭,才能驚醒。

人們常說,人類之所以會害怕死亡,是因為不知道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所以「無知」是恐懼的起源。當我已經知道整個「鬼壓床」的過程,我的恐懼開始慢慢降低。有一晚,放鬆的我竟然能開口了:「你為什麼每天晚上來壓我?」

「他」往後退了一點,激勵了我。

「你不知道我要聯考了嗎?」他又退了點。

「你不知道這裡住兩個人嗎?為什麼只壓我一個?」

「他」開始愈退愈快,就要消失在視線中,我「害怕」再也見不到他,趕快將一個多月的怨氣如連珠炮用力罵出來,最後每個字都是國罵。

這時震仔推門進來,搖醒我:「你嘴巴真不乾淨,罵得好大聲,把我吵醒了。」

我坐起身子,滿足地微笑:「哇,好爽。」

從此,「他」消失了,但我的噩運似乎沒有結束,考前一周,父親宣告破產,潛逃在外,老家被貼上封條,我聯考考得奇差無比。

被分發到淡江後,大哥的同學幫我找了後山一間新蓋的房子,一學期八千元,知道自己負擔不起,一個月後同學告知側門「墮落街」的小洋樓還有一空房,半年只要4000元,全樓最低價,卻一直空著,我二話不說,搬了過去。

這位學姊走了耶

當下沒會意過來

這棟山坡上的小洋樓擁有觀音山和淡水的無敵海景,連後花園的荒煙蔓草間都躺著一座中法戰爭時的古砲,活脫是瓊瑤小說《庭院深深》的場景。我房雖然窄庂,但一桌一床已足容身。

雖然念的是英文系,但我興趣缺缺,整天蹺課,借了一堆文史哲的書,在住處「練功」。一天校刊社的學長在我房裡翻閱我借的書,竟大叫:「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一個女生名字出現在你每一本書的借閱卡中?」

我翻了翻:「沒錯耶,可能我們的閱讀興趣都很類似吧!」

「但,但是這位學姊……她」學長言辭有點閃爍:「她走了耶!」

「走了?」

學長向我敍述了幾年前轟動淡江校園的竹葉青事件:「那是發生在民國71年的往事,二人都念歷史系,不是傳說中的中文系,男生是宅男,女生個性大剌剌的。當男生發現女生並不愛她時,便準備了加了農藥的竹葉青邀女生來他房間共飲。男生喝得多當場掛了,女生喝得少,發覺不對勁後,掙扎著從你房前的斜坡爬到墮落街,左鄰的麵店老闆發現後,連忙將她送醫,但撐到第二天早上也走了,而你住的就是命案發生那間房……」

哇哇哇!太驚悚了!想不到我從高三到大二,都住鬼屋……

如今倏忽已過不惑之年,還怕鬼嗎?

有一種鬼,我是不怕的,像屈原〈國殤〉中首身離兮的「鬼雄」,像散髮弄扁舟的李太白,如今視之,無一不是鬼,但那書中偉岸的精魂,無一不可親。

在案牘勞形,為五斗米奔走的歲月,我常懷念起那段鬼屋夜讀的日子,那時是非還不能一夕顛倒,人不寥落鬼不多。斗室一介凡夫,夜再黑,有太史公的精魂在書本的騎縫線閃爍;冬天再冷,有東坡先生的一縷赤壁長風在胸臆遊走。

其實,見鬼何懼?塵世但求正氣浩然,縱使他日必須行走幽冥,形骸飄飛,那魂魄也會是酷酷的天地一點浩然氣、人間的千里快哉風。

 
 
 
心情札記
 
寒冬我不怕/綠色毛衣
鄒惠蓉/聯合報
獨自北上在淡水竹圍電子工廠當作業員,供食宿,為了多賺點錢給屏東家人,拚命加班,沒有任何娛樂消遣。同寢室的大姊姊沒出去約會就打毛衣,看我無聊就帶我去買最便宜的毛線,讓我練習。

一個月後,毛衣完成,歪歪斜斜,大小不一的縫隙,看起來醜斃了。但我捨不得丟棄,把這件毛衣寄回屏東。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告訴爸爸出去做工時可以把毛衣穿在夾克裡增加暖和度,騎機車時也比較不怕冷。爸爸不但穿出門,還告訴我:「妳的毛衣打得真好。」

歲月流逝,過年回家用獎金幫弟妹買新衣服,爸爸穿著那件綠色毛衣,對弟妹說:「你們的是買的,我這件是你們姊姊親手做的。」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閒來幾句/最好的朋友
藍雲/聯合報
人之需要朋友,不僅是可以互通聲氣,或有需要時能助己一臂之力;最可貴的是,能讓我們看見「看不到的自己」。

最好的朋友是鏡子,而非梯子。

大家時常上墳
林力敏/聯合報
一個不太熟的朋友前年意外過世,才十九歲。

由於不太熟,告別式後,我想我會漸漸淡忘他。然而沒有,現在我仍會替他上墳。

我有加他臉書。剛過世那幾天,他姊用他的帳號發文(前頭有註明她身分),他弟或朋友標籤他,都有幾百個讚,幾百滴淚。後來漸漸安靜,但仍零星有人去留言懷念他。我偶爾也會點進去看。要點進去實在不難。

難的是不要難過。某天半夜乍醒,恍恍然登入臉書,看到他被標籤在烘爐地的照片,幾個人搭肩扮鬼臉。我笑了,想說他還是過得好精采,竟夜衝上山。下一秒才想起他走了,連忙查看,只是有人貼舊照片而已。瞬間難過得說不出話。

他走了,卻會走進我的螢幕裡。

今年他生日那天,還是不少人湧進去留言,一長串留言像一長串鞭炮,劈劈啪啪爆響著祝福。我也留言,當作他還看得到。現在我不那麼容易難過了。

也忘了臉書首頁何時會列出好友的近況更新。滑鼠往下滑滑滑,偶爾會滑到他:他弟說想找他打LOL(電玩遊戲「英雄聯盟」),他店長說前一晚大家吃尾牙,他兄弟報告當兵新訓多機車……彷彿他還在。也許他真的還在。

點進去,上周標籤的,上個月留的,兩個月前發的;五個讚,十幾個讚,幾十個讚。我發覺他的臉書專頁就是他的墳,他的親朋好友時常上墳,來看他,來看我們的感情。

我是夜貓子,替他上墳時,時常是半夜。窗外很黑,人生很艱難,我覺得哀傷以致絕望。

可我望著他的專頁,會燃起一些希望,想替他活下去。望著望著,直到筆電方形螢幕變成墓碑,美麗的墓碑,伸出透明手臂,把我迎進去。

我們都活在墳裡。而墳裡有一整個世界。

 
 
 
訊息公告
 
 
 
 
冬季,小心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冬天是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季節,提醒爸媽記得在洗臉後或沐浴後,馬上幫寶寶抹上中性的乳液保濕,避免皮膚乾燥、冷風吹襲而產生不適。

《清芬踰眾芳》陳啟豪、葉乙麟雙人展
兩位藝術家藉由不同類型的兩種墨法,同樣表現出他們眼中對當代台灣的思維,既傳統又現代的視覺感受,期待引起同樣生活於現代城市中觀者們的共鳴與深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