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離開純文字的迷宮,進入圖像的秘密花園!【青春畫報】讓左右腦均衡運動一下!一起來看圖、畫圖、評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2/18 第87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我家就是大學/不靠學校,也能教出卓越孩子的終極祕訣
弓在弦上/胡乃元與Taiwan Connection的故事
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看中國如何複製全世界
顧好子宮,女人才美麗/女性必看
讓我看看妳的床/什麼樣的床都是人們生生死死的故事
閱讀筆記 小說/移動的鄉愁

新書鮮讀
我家就是大學/不靠學校,也能教出卓越孩子的終極祕訣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不是高學歷父母,不是資優孩童,他們卻靠自己教養出一群優秀孩子,12歲就上大學!

內容簡介:

這個家庭相當普通:空軍退役的爸爸、高中學歷的媽媽,以及十個資質一般的孩子。但這對父母,自行把家裡打造成充滿學習力的大學校!課程自己訂,教材自己找,教學自己來──竟然栽培出六個孩子在十二歲前上大學!如今更在醫界、航空界、學界等各領域擁有非凡成就!而其餘的孩子,也將跟隨兄姊的腳步迎向大學生活。

他們的故事轟動全美,所有的父母都想知道,他們教出優秀孩子的終極祕訣。

作者介紹:

吉普.哈定 & 蒙娜.麗莎.哈定

一對家裡有十個孩子的普通父母。吉普是退役軍人,蒙娜.麗莎是家庭主婦。他們的十個孩子裡頭,有六個在十二歲前上了大學。

他們常面對的疑問就是:「你們是怎麼辦到的?」

在眾所期盼下,他們終於在2014年出版《我家就是大學──不靠學校,也能教出卓越孩子的終極祕訣》,這也是他們首次公開分享這份累積了二十幾年的成功經驗。

搶先試閱:

在家自學第一步

剛開始,讀故事給孩子聽,然後教他讀書、追蹤閱讀的內容、確定閱讀能力達到優良程度,這才進入抄寫的階段。

一旦女兒們能夠獨立閱讀,就可以自由選擇歷史小說或傳記故事。到了這個階段,在家自學變得簡單多了:孩子們從兒童讀物很快地進階到完整原版內容。他們讀得越多,我們準備的文法習作或拼字測驗就越少。我還曾經在書上讀到「讓孩子從書本裡學習文法」,這在女兒身上確切應驗了。女兒們讀得越多,寫作的品質也會跟著改善。在這個階段,我們看電視的時間很少,不過卻從圖書館借了許多教育性質的影帶。對於根據真實故事拍攝、具有實際教育意涵的電影,我們也喜歡欣賞。我的朋友還建議讓孩子天天寫作。我們剛從堪薩斯州搬到加州時,女兒們開始寫信給朋友。女兒們也把「研究報告」當成功課。

如果她們碰到寫不出來的窘境,就乾脆從聖經的《箴言》裡抄一段,並且試著以自己的話解釋;《箴言》蘊藏了許多智慧。我讀過,美國開國大老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精進寫作技巧的方式,就是抄寫別人的短文,然後改寫,並試著改進。所以囉,孩子大約四歲時,我們讓他們抄寫自己喜歡的兒童讀本。如果他們想要寫信或者寫一小段研究報告,會朗讀給我聽,並且寫在紙上。在中年級(六到八年級)階段,我們採用《編輯大師》(Editor in Chief)這樣的文法書,因為這類書籍採用快捷、簡明的方式呈現文法規則,並且回歸到寫作層面。

我們搬到軍事基地的住所後,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優質的在家自學團體。女兒們一想要就可以到外面玩耍,因此她們都有強烈的動機要完成作業,學習變得很有效率。有時甚至前一晚就寫完數學作業,這樣隔天的進度才能超前;這是她們自發性的行為。

我們目睹女兒們的進步之後,吉普決定將數學進度加倍。因為在現實的SAT標準化測驗中,分成兩個部分來給分:一部分是口語測驗,一部分是數學測驗,這也是一開始在家自學就強調的重點。她們的閱讀主題根據興趣而定,集中在自然科學與歷史。有個女兒喜歡「創世科學」(creation science)而非演化論;另一個則喜歡解剖學、生理學和醫學。

暑假就這樣過去了,我發現學校應該全年無休,這樣才有結構化的感覺。我記得以前當學生的時候,總覺得暑假很無聊;孩子們有太多不受約束的時間。而你很少聽到我們的孩子抱怨無聊!如果老爸和老媽把自己的優先考慮擺第一、孩子放最後,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雖然我們整年都實行在家自學,但是上課時間還是比學校短很多。到最後,我們的孩子就有更多時間可以追求自己的興趣,學習也變得更有趣了。另一個好處,就是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個月,不再像我以前當學生時,需要複習以前的功課。這樣一來,我們的孩子就能以更快速、更省力的方式讀完各個年級,同時擁有大量時間玩耍,並且運用想像力。

限制看電視的時間確實有助於開發創意,不過,我們還是鼓勵孩子多看益智性質的節目。我們總是花時間與他們一起欣賞節目,並且確定是否有益。

在家自學的早期,我在家裡「重建學校」,許多在家自學的新進夥伴也是如此,至今我還記得這些過程。有些家庭甚至替每個孩子添購個別的書桌。我的感覺是,從週一到週五,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都是「上學」時間的話,要把女孩們早早叫醒,讓她們做完家事以便在八點前上課,這可說是一大挑戰。每天都要應付每個科目,對我而言也是備感壓力,就像自己也在學校讀書一樣。我自己精疲力竭不說,孩子也不會學得更好。

「重建學校」幾個月後,我們決定走出自己的路。我們發現,如果我們(包括媽媽)能夠學習自己喜歡的領域,一定會更有趣味。我們當中沒有人喜歡一堆文法練習,但是我們可以把每天的學習過程寫成報告,並加以修改。從此之後,我們發現孩子的寫作技巧進步許多;她們在寫報告的過程裡,也變成說故事高手。我們曉得學習已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女兒們挑選自己喜歡的題材閱讀與寫作,可說是樂在其中。

但剛開始的時候,哈娜還反對呢,她覺得我這個媽媽太放鬆了。根據她以前上學的經驗,學校有許多結構化的活動。我猜,在家自學的方式讓她開始緊張。我還記得哈娜對我說:「米勒老師(她的三年級老師)不是這樣教的。」八歲女兒認為「媽媽不是學校老師」。不過,一旦哈娜發現在家自學本來就與學校教育不同,甚至比學校教育更棒,她的興致就來了。最後,哈娜全心全意地一頭栽進數學與自然科學,她不但演算數學題目,也閱讀數學家與科學家的傳記。

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學生處於結構化越高的環境,學習效果越好,這點我們也曉得。不過,我們與專家的思維大相逕庭。幾年後確實要準備ACT測驗,但是在起步的階段,總要訓練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人,並且讓他們享受家庭相處的時光,以及珍惜家人同樂的機會。

我們還發現,家裡每天都會發生許多學習,而這些學習都與「課本」無關,卻是另一個可觀的改變。有些人把這樣的學習稱之為「未受學校教育的學習」(unschooling),我們則定義為「放鬆方式的學習」,這會在一天當中時時發生。每個家庭都可以接受這樣的學習模式,就算不想在家自學的家庭也可以。在面對書本每章後面的問題時,我們試著不要過度杞人憂天。如果我們都同意,閱讀的過程都有學習發生,那麼,是否有必要回答每章最末的所有問題呢?其實,就算孩子想轉移目標閱讀其他教材,也沒什麼不可以。

很快的,我把拼字測驗、標準化測驗(特別是文法測驗)統統丟到一邊。我們也曾經對女兒實施過幾次測驗,發現我們對這些不感興趣。女兒們的表現不差,但是測驗終究是代價不菲,而且那是非必要的壓力。我們現在只在乎兩個關係大局的標準化測驗,那就是ACT與SAT。

這樣一來,在家自學開始變得真正有趣了,女兒們在探索自己興趣的過程中表現優異。如果媽媽跳過課業練習、舉辦戶外教學,豈不更棒!就在幾次的戶外教學中,羅莎娜學到了建築概念。同樣的,在參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醫學中心時,莎瑞娜得以旁聽幾場開刀前的術前討論。我們堅持,因為莎瑞娜在小時候就展現醫學方面的興趣,她應該旁聽許多這樣的討論。少點回家功課、多點真實體驗,對各地的孩子應該都有好處。

 
弓在弦上/胡乃元與Taiwan Connection的故事
文、圖節錄自天下文化
圖/天下文化提供
相信每一個渺小的我加起來,終將帶來改變的力量!

內容簡介:

長年旅居紐約的胡乃元受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以及新舞臺辜懷群老師的支持、鼓勵之下,發起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巡演計畫。邀集海內外優秀的青年音樂家,用民主精神做音樂,把細致的室內樂帶進校園、老社區。

  TC的足跡遍及台東、花蓮、屏東、彰化……,在梅樹下、在操場上,為弱勢家庭的孩子,沒聽過古典樂的老人家演奏。他們用行動來回答,音樂家能對社會做什麼貢獻。

作者介紹:

胡乃元

1961年出生於台灣台南,五歲開始學小提琴。1972年赴美深造,勇奪1985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首獎,是現今國際樂壇上極出色的小提琴家。2004年胡乃元集合海內外優秀台灣音樂家,成立Taiwan Connection ,並擔任音樂總監。十餘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古典音樂,期盼吸引更多民眾接觸藝術,無異是一種音樂家的社會運動。

搶先試閱:

TC從頭說起

「乃元,這場音樂會,有這些從國外回來的優秀音樂家們,若只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一場,未免太可惜了,要不要安排到花蓮跟台東,各演一場?」

多年來,嚴長壽常常和胡乃元提起台灣文化資源都集中在台北,他一直希望胡乃元可以把好的音樂帶到台灣各個角落。二○○三年底,台北愛樂電台邀請胡乃元回台舉辦音樂會,正巧胡乃元邀請了旅美年輕中提琴家李捷琦回台合作,他也因此意外見證了TC之前的發展。

因為前面的那一句話,劍及履及的嚴長壽,在一週內,敲定了花蓮、台東行程。國際間人稱Scott的李捷琦笑說:「我在台北出生,但十三歲就出國了,根本對台灣不熟。多虧這個安排,我才有機會走到這些地方,好好了解台灣。」

就在這一列開往花東的長長火車上 ,右邊是波瀾壯闊的太平洋,左邊是鬱鬱蒼蒼的高山,白浪逐岸,浪濤與火車引擎聲交疊鳴響。他們的話題始終圍繞在:「要不要成立一個固定的音樂節,每年讓海內外的音樂家能有機會重新回饋自己的故鄉。」

窗外流動著花東縱谷如詩風景,像是一個堅定的見證人。

一個音樂烏托邦

一般的音樂家,常常以受邀請的場域,肯定音樂家「事業」的好壞。少有音樂家想到,自己其實可以做的更多。胡乃元認為,要把音樂帶到全台灣,不可能僅憑自己一個人做到,必需要connect其他音樂家一起來做才能成事,音樂家也需要connect 聽眾才能做到美好的音樂會。而且,幾乎每年TC於年末演出,經常碰到選舉熱潮,在台灣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有選舉就開始分裂,往往很難connect,這個名詞正好可以提醒大家再重新想想「可以一起在台灣做什麼?」

對這些音樂家來說,Taiwan Connection(TC)是在現實中幻想一個音樂烏托邦。而藉著年復一年的演出,這個烏托邦不再是幻想,是短暫實體的存在。更確切的說,TC是垂直與水平直線的交結。垂直線是藝術向上的追求,而水平線是企求接觸更多從未聽過古典音樂的偏鄉聽眾。

點燃音樂的火光

TC的另一位推手是新舞臺館長辜懷群。

新舞臺身居台北市第一座民營多功能表演藝術廳,兼負台北新人文地標重任,在館長辜懷群的遠見下,從一九九七年四月開幕,亟欲演出高水準的新節目,帶動一番新氣象。

二○○四年底,TC開幕, 當時海外俊傑如林允白(小提琴);李捷琦、陳則言(中提琴);劉孟捷、黃海倫、王佩瑤(鋼琴); 邵欣玲、葉儒沛(大提琴),還有作曲家陳士惠均回國參與,另外也特邀曾獲柴可夫斯基大賽金牌大提琴家納森尼爾•羅森(Nathaniel Rosen)。但是,胡乃元認為,若只是邀請海外音樂家,而沒有更多本地音樂家參與,似乎只是年度「嘉年華」,而無法傳遞、根植多年在海外學習的音樂理念,因此廣邀國內音樂家共襄盛舉。

彷彿這麼多條件加在一起,就只在等一個時間點。

終於,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二日,Taiwan Connection在新舞臺大廳舉行成立記者會。發起人嚴長壽、音樂總監胡乃元。記者會當天,辜懷群除了一口答應出借場地外,還將新舞臺一樓大廳裝飾成一座綠意盎然、花團錦簇的「音樂花園」,售票處前擺滿了盆栽美樹,圍著平台鋼琴,請來音樂家劉孟捷彈奏鋼琴。

當時新舞臺的公關經理黃麗宇也說:「我們從沒有為任何演出、音樂家破過這樣的例,這是一個獨特的盛事,也是辜老師送給胡老師的禮物,意思就是Welcome Home。」

除了提供「新舞臺」演出場地,辜懷群也介紹Taiwan Connection,將其名聲喊出去。

身為TC發起人的嚴長壽除了贊助亞都飯店供音樂家住宿之外,他同時引介了富邦銀行、台灣大哥大、華航、光寶科技等企業資源共襄盛舉。嚴長壽感性地說:「很多傑出的藝術家,在國外發展成功,變成國際人。家鄉,對他們而言,只是偶爾看爸媽的地方,但有些藝術家始終對孕育他的故鄉有種魂牽夢繫的關係,不是辦一場音樂會就走掉。」

用音樂為台灣加油

自十二月十七日起,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就從新舞臺風風光光踏出實驗性的第一步,一連三天推出三套不同的室內樂節目。

第一天「作曲家的祕密花園」音樂會,曲目包括世界首演陳士惠以南管為素材的第五號弦樂四重奏及法朗克鋼琴五重奏等;第二天演出「舒曼與布拉姆斯」音樂會,演奏舒曼與布拉姆斯的室內樂作品。舒曼是布拉姆斯尊敬的音樂前輩,兩人亦師亦友的情誼。 第三天,十九日則舉行「從前從前,在奧匈帝國時代……」

第一年對胡乃元最大的挑戰是,二十一個國內外音樂家要如何安排曲目和排練時間,因為國內音樂家們得避開他們上班時間,卻也要搭配國外回來的音樂家行程,幾乎不可能。 因此,他只好讓國內外的音樂家,分開演出不同組合的曲目,國內音樂家先行排練,而比較晚回台的國外音樂家,則集中在台南家專(現已改制為台南科技大學)住宿,同時也辦講座跟學生互動。

這雖是因時置宜的做法,但卻不經意自然形成「國內」與「國外」兩組音樂家,交流得不夠。身為音樂總監,胡乃元認為在台灣做音樂節,必須確定這個音樂能跟台灣發生關係,除了要關心台灣事,更重要的是,胡乃元想要跟台灣的音樂家產生更多互動 。

這三場音樂,前兩場曲目較重,如法朗克F小調鋼琴五重奏、布拉姆斯G大調弦樂六重奏》,舒曼降E大調鋼琴四重奏。

最後一場,因為是星期天,節目設計上主打維也納式輕鬆小品。如克萊斯勒〈維也納小進行曲〉和他所改編的比才〈第二號阿萊城姑娘組曲:天主的羔羊〉間奏曲,舒伯特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主題曲與變奏曲,史特勞斯圓舞曲,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鋼琴四手聯彈、A大調鋼琴五重奏。

結果三場節目演出後,很意外發現聽眾最喜歡的竟是挑戰性比較高的曲子,如布拉姆斯六重奏或法朗克五重奏,連小孩子都這樣覺得。而原本認為是大家耳熟能詳,比較能討好的曲目,沒想到聽眾反應比較不熱烈。胡乃元說:「我們原本以為小品可以接近聽眾,但卻不然。」從現場反應以及音樂家表現,整體來看,都告訴他們,聽眾是可以接受挑戰的。

「好萊塢電影很有娛樂性,很討好大家,大家可以放鬆心情欣賞,看藝術電影卻需要我們深思電影創作者的心思。好的藝術,不管是電影、美術或小說,有一種transforming power。或許聽法朗克五重奏,有點類似讀一本長篇小說,聽眾經歷了作曲家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收穫會是『心靈洗滌』,而不是『被娛樂』的經驗。」

回頭再看,大家都會覺得好的室內樂是有震撼力的。那年演出的法朗克鋼琴五重奏,至今仍是李捷琦心目中最珍貴的演出經驗。

這件事給他們一個啟示,不是曲目聽來是否「平易近人」,而是,音樂家有沒有做到「淋漓盡致」,如果有,聽眾一定可以感受到的,而不必管那是怎樣的曲目。胡乃元的妻子黃千洵,曾在紐約文化中心工作,投入多年在表演藝術領域,她說:「如果常覺得聽眾不懂古典音樂,是不是可以換另一個角度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好?做得夠不夠?當這樣反求諸己,會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很多成長空間,這樣對藝術的整個看法,就謙卑下來了。」

似乎,TC開始就意圖往最難的路走。胡乃元自己嘲諷的說,在TC第一年,他生平第一次空著手上音樂廳的舞台,不是演奏,而是演講。嚴長壽建議他,演出前先跟聽眾介紹當天的曲目,幫聽眾打開一扇門,讓大家走進古典音樂。原因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音樂家自己也有責任承擔音樂教育,不然,永恆的藝術會不會有一天也消失了?

 
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看中國如何複製全世界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第一本以文化、歷史、時代性的角度探討中國山寨建築!

內容簡介:

作者碧安卡.博斯克走訪中國各地,紀錄並拍攝只有出現在中國的奇景──

大量以原尺寸、等比例複製,在中國土地上的法國凡爾賽宮、惠州市仿造成奧地利的哈修塔特村、杭州市仿造成義大利式的威尼斯建築、水道與平底船;上海的英式「泰晤士小鎮」、瀋陽的「新阿姆斯特丹」、法國巴黎鐵塔、德國新天鵝堡……仿效得維妙維肖,任何一絲細節都不放過,即使是巴黎鐵塔前的一盞紅綠燈亦然。

中國的急速發展給予中國人不小的壓力,也讓人們對西方社會更加嚮往,這些歐式住宅正是顯示他們的世界性和成功的表徵!不論你覺得這些建築是奢華、做作、庸俗,或者驚艷、美麗且神奇,你都不能不驚歎中國的「複製能力」!

作者介紹:

碧安卡.博斯克

碧安卡.博斯克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她被選為美國資優學生聯誼會成員( Phi-Beta- Kappa)會員並以最優學業成績畢業。在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就讀時,博斯克曾獲頒著名的高等論文「馬喬裡查德威克.布坎南獎」(Marjory Chadwick Buchanan Prize)。她是《擊倒:滾動在回憶中的球道》(Bowled Over: A Roll Down Memory Lane)(由紀事圖書〔Chronicle Books)出版,內容關於保齡球文化史)一書的共同作者。2007年,她於香港《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 Economic Review)榮獲華爾街日報的「羅伯特.巴特利」(Robert L. Bartley)新聞編輯獎學金。其著作、書評、社論,多探討科技、國際事務、經濟和亞洲文化,並在《遠東經濟評論》、《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發表,由快速公司(Fast Company)等出版商出版。作者現居紐約,在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擔任資深科技編輯。她於2009年發起網站科技觀察計劃並撰寫成文,每月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讀者。

搶先試閱:

進入「宮廷享樂之地」:發現中國建築模仿

在二十年這般極度壓縮的時間之內,中國在建築發展上,以「宇宙光年」的速度, 使得他一躍到「未來」。彷彿打破物理定律般:折半的摩天大樓、懸浮在水面上的建築,以及隨意曲折的鋼鐵。建築師打破了世界紀錄,構建出地球上最綠(環保)、最龐大的建築,並以最有效率和最大膽的方式,完成了一座座超巨型城市。雖然當中國城市的中心現正流行各式高端的樣式、工程和技術的炫耀,但郊區和衛星城鎮卻打造出完全不同屬性的風貌:不求現代,而是模仿異國、回顧歷史的建築。在四川成都建造了一座幾乎完全複製英國多切斯特,鋪有鵝卵石普爾長廊步道的一座二十萬居民的複合式住宅區;在長江三角洲有一百零八公尺的艾菲爾鐵塔和香榭麗舍大道廣場,忠實地重現法國設計師喬治.尤金.奧斯曼(Georges-Eugene Haussman)城市之光的概念,成就了一處「東方巴黎」。而在上海,官方則是制訂了一項「一城九鎮」的計畫,呼應十座環繞市中心的衛星社區,每個社區完全複製一座外國城市,每棟的房價約為三十萬(美金)。

以市區為中心,周圍分作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中國顯示的是「反典型的中央王國」。儘管過去中國視自己為世界的中心,但現在的中國正在將自己打造為「置入世界各地」的中心。

從巨型城市、大城市到建設全中國各省城鎮的郊區──北京-天津-唐山、廣州-杭州、深圳、安徽和四川等處──到處都可見一片又一片、令人感到驚異的歐美著名旅遊景點的「拼貼圖」。大型的集體莊園占領著廣大的土地,以居民們引以為傲的「輝煌中國版」的巴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倫敦、馬德里和紐約的樣貌具體呈現。一般住宅、城市建築、政府機關塑造出歐美歷史復興的風格,在這股陌生環境的向上流動中,居住其中的居民正踩著熟悉的生活步調。他們陌生的家園是強大外來潮流的「翻印建築」縮影,對於細節的重視和複製的範圍上,展現出了異常驚人的野心。身處中國,你將會發現西式建築結構並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交織分布在整個現有城市的架構之中。而在密集且廣泛的主題社區裡,他們複製出各式「一眼即可辨識」的西方建築原型。整座城鎮和村莊幾乎是從英國、法國、希臘、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將整個歷史和地理基礎「空運」過來,拼接在中國城市的邊緣,與之鑲入融合。

計劃目標不僅僅是建築和施工的「技術複製」,而是「全面性的複製」。外觀比照西方歷史建築不過只是外貌表象,中國所追求的是更能讓居民「感受到」的複製──為了將整個環境營造出西方的氛圍,讓民眾能體驗到各地色彩的原貌──包括了外國地名、象徵標誌以及生活方式與風格等元素的配套設施也都一併納入。在主題社區當中,數以萬計的新經濟精英商店,販售著西方食物,西式餐廳四處林立;行車導航的是西式街道名,甚至民眾會聚集在聳立著西方英雄紀念碑的公園和廣場,慶祝著歐美的傳統節日和假期。數百座的郊區「主題樂園」,精心建造出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並且已結合成為地理與歷史的綜合性異國群島,協調而連貫地與中國城市人的棲地相互整合。中國住宅產業已將資本主義房地產的座右銘「地段、地段、地段」, 改寫為「複製、複製、複製」。

這些全面性的複製引起西方與中國知識分子大肆地批評和嘲諷,大多是充滿排斥的評論,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主題社區是「庸俗」、「虛偽」、「短暫」、「缺乏想像力」且「陳腐」的。然而本書將藉由分析這些擬像空間以及居住其中的居民心理,就所謂的複本現象做深入的探索;因為我們實在不應如此輕率地解讀這些主題景觀,因為這些住宅別墅絕對不只是「避風遮雨用」的房屋,它是以微妙且重要的型態,塑造出中國居民的行為,同時也反映著居民與建物創建者的共同成就、夢想甚或焦慮。

就大規模、全面轉型的掌握度來說,中國已經能夠掌握西方建築形象的精髓,並能以此作為,對全球霸權和「第一世界」中產階級,生活的舒適度提升和憧憬的有力象徵。中國選擇了西方建築而非富當地特色的住宅和郊區原型的理由還包括:提供一個能解決膨脹以及新興富裕人口的務實方案。在充滿中國政治未來的影響力以及它的角色與它在全球舞台上之「民族性格」,大量「山寨」住宅產業的崛起,成為了活躍的實驗計畫前鋒,同時也是一種適應中國新興市場經濟帶來的機會和障礙的手段。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西化的家園和社區,可視為國家與個人野心齒輪的契合點,並且是新覺醒的消費慾望與激烈的、自主的競逐目標(至少在日常生活的舞台上)。

本書將探討這些主題社區在過去二十年間的住宅發展:以中國房地置產人和國家現代化與全球化地位作為「訴求目標」,所複製出的異國風格和不合時代的模型。此複本現象的審視將同時結合歷史視角和當代觀點,將外國歷史置入新興社區之中──稱之為「擬像」。它彰顯了文化的通約性。在文化的通約性,它包含了對於複製和模仿異地悠久傳統、根深蒂固的集體心態;此外,「文化的山寨」也同時可與中國傳統哲學、價值體系和權力關係相互並存。在本書中,當代中國的複本現象,無論是以建築或郊區社區模仿的呈現上,均會討論到它與「新中國」崛起和新社會階級的關聯性。某些人認為,在這些社區內或多或少正上演著「中國民眾階級區隔的起點」,新興中產階級主張自我的經濟.文化力量,並且悄悄醞釀著未來政治身分.地位的雛形。

更多,更大,更快

建設與原物一樣大小的「主題疆域」,自一九九○年代初期此風潮便已展開,且在當時是中國最流行卻也最令人費解的建築趨勢之一。這類建築最初是在中國南方經濟特區生根繁殖,並在後改革時代(一九七九年至今)新經濟政策的催化下,恢復了私人對土地的使用權,新建的住宅於是成為了自由市場的商品,並且全國開放外商投資房地產(最初的房地產投資者為台灣和香港的金融家以及海外華人)。

自七○年代末以來,擬像運動與城市的數量同步成長了三倍。據二○○九年的估計,全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約五億七千萬人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區。在過去兩年間,經濟改革、住宅私有化、廉價信貸和中國不斷增加的財富,以極快的速度帶動了住宅建設、投資額和銷售量的成長。單單二○○三年,就有二八○億平方英尺的新住宅完工(相當於八分之一的美國住宅存量),而這樣的步調完全沒有放慢的跡象。與二○○九年相比較,新住宅建築總面積已穩健地攀升近百分之十六。估計每年光是建設新住宅,便消耗掉全球百分之四十的水泥和鋼材。建設項目的年度開支也隨之激增:二○○九年,中國在房地產業的投資額膨脹率為百分之十六以上,一口氣衝上了三兆六千億人民幣。

消費者保持同步,利用收入增加的優勢和信貸放寬的政策,購買更新、更大、更豪華的房子。中國建設部估計,二○○五年底前,百分之八十的中國城市居民都擁有自己的家園。居住在都市的中國人,平均每人住宅面積已超過二十年前的三倍,從八○年代的八平方公尺以下,到二○○八年已攀升到二十八平方公尺。即使二○○八年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國際市場, 中國政府的統計數字依舊顯示:在二○○九年,中國的住宅物業銷售上升約百分之八十(成長到三兆八千億人民幣左右), 個人住宅抵押貸款與前一年相比上漲了近百分之五十。房地產價格的增長速度依舊驚人:購買一個住家的平均支出自二○○三年以來已增加一倍多; 二○ ○ 九年, 從每平方公尺二千二百一十二元飆升至每平方公尺四千五百一十八元。

在中國,數十億平方英尺重要地段的新房屋均包含仿照西方指標性景點的建物。二○○ 三年,北京房地產發展計劃,依據同時期市場調查的結果,決定當中百分之七十的物件以西方建築主題為賣點。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萬科的設計師李艷, 估計該公司在二○○八年所建的住宅,高達三分之二為歐洲主題建物。房地產廣告和行銷活動,以新興崛起的消費階級為潛在客層──證實了主導這些「幻想住宅」的階級為何。在中國城市大街所貼滿的海報、廣告看板盡是當地的建案宣傳。廣告以噴漆效果主打布置有天鵝絨和水晶吊燈的客廳,半哄半騙地承諾居民將能在「宮廷享樂的土地」上體驗「皇家生活」,或能充分感受「美國加州的海濱生活」。在土地開發商推銷房地產的房屋展銷會、建築博覽會中,處處展示著「西班牙」公寓大樓、「地中海」別墅和 「洛可可式」連棟屋的微型立體模型。

 
顧好子宮,女人才美麗/女性必看
文、圖節錄自平安文化
圖/平安文化提供
喜歡吃甜食、水果和生菜沙拉的人,子宮都不太好!想要生孩子,就不要再吃蛋和白砂糖!過度攝取肉類和乳製品,會汙染女人的「神宮」!減少鹽分攝取,子宮就暖不起來!

內容簡介:

若杉奶奶的「食養」方法都非常簡單,從了解食物的陰陽開始,每餐只需要一湯一菜,多吃當季蔬菜及穀物,就能快速提升「子宮力」和「生命力」。而在她的指導之下,所到之處不但「好孕」連連,並且幫助無數女性消除了各種婦科病痛。

食物是毒也是藥,當你了解「吃」的重要性,食物就將為你創造幸福的未來!

作者介紹:

若杉友子

食養指導師、野菜料理研究家。一九三七年生於大分縣。婚後住在靜岡市,參與義工活動,進而開始關注野菜的各種效用。一九八九年,開設天然食品店「思考生命與生活的店.若杉」,並舉辦料理教室,廣受好評。一九九五年,為了實行自給自足的生活,遷居至京都府綾部市。

搶先試閱:

我是若杉奶奶,住在京都深山的綾部市,一處人口稀少的小村落。

住在這兒已邁入第十九個年頭, 這些年來逐步整修屋齡一百七十五年的老房子,種少量的米和蔬菜,在傳統的灶腳煮食,用木柴燒洗澡水,過著簡單的古早生活。

在鄉間感受四季的變換,每天對大自然心存感謝。吃的是在地栽培的蔬菜,以及自家附近採的野菜,還有米飯、用鹽和味噌烹調的一湯一菜。喝的是取自山中、燒過的開水,一毛錢都沒花。

除了下田做事也會整理山區,成天都在活動身體。因此,吃飯時總覺得很美味,也睡得很好,完全不會累。沒有比這一切更令人開心的事了,我心中只有「感恩」二字。

我經常提醒自己,要攝取「真正的食物」。

為了傳達這件事的重要性,我走遍日本各地,遇見許多人,強烈感受到很多女性為了「想生孩子卻生不出來」而煩惱。或許是我過度操心,但我自覺「必須做點什麼才行」,於是寫了這本書。

現在,子宮有問題或罹患相關疾病的女性多到令人驚訝。除了白帶,生理不順、經痛、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子宮癌、卵巢癌等婦科疾病持續增加,看了醫生仍為病所苦的異常情況正襲擊著女性。

不過,我很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那樣的事。身體出現的症狀是結果,原因在於「每天的食物」。

過度攝取肉、乳製品會玷汙「神宮」

以前日本曾有過禁食動物的時期,整整超過一千年。可見日本人原先並無吃肉習慣。據說女性吃了四隻腳的動物會弄髒血液,所以受到嚴格禁止,絕對不能吃肉。因為子宮是負責受孕的「神宮」。

在日本,女性嫁作人妻會被稱為「太太」,發音和「神明」相同。女性體內有讓心肝寶貝落腳的子宮。子宮即「孩子的宮殿」,小寶寶出生時會通過「產道」,產道和神社的「參道」(參拜道路)發音也相同。

如此神聖的子宮,其健康指標就是每個月的月經。女性受到「月氣」影響,平均二十九.五日會有月經。「氣」指的是存在於大自然的生命根源。

身體與子宮的淨化

那麼,女性為什麼會有月經呢?

為了「孕育健康的小寶寶(子孫)」,全身血液中的老廢物質和毒素,每個月藉由子宮排出體外。這種身體和子宮的神秘淨化作用,有如「神明」施行的自然現象。

吃了會弄髒血液的牛、豬、雞肉,子宮環境變得極差,只靠身體原有的淨化作用已無法補救,身體面臨危急的狀況。經血不是鮮紅色,而是帶有惡臭的暗黑色,有時還會排出凝固的血塊,也顯示出那個人體內的血液狀態。

女性吃肉會讓子宮發育不全,肉的脂肪製造男性荷爾蒙,使女性長出濃密體毛、個性變得強悍、不愛做家事,像男性一樣外出打拚事業。

夫妻、親子關係變得不順,家庭失和導致離婚或分居,各種負面影響引發了家庭破裂。

以前我曾和某高中家政科的老師聊過天, 對方感嘆地說:「唉∼若杉女士,現在的孩子不只是生理痛,越來越多女生沒有月經」。十幾歲就開始經期紊亂,每個月不排卵的身體,怎麼可能懷得了孕?

以前的人月經來潮時,都是用舊衣服或不用的尿布等做成T字帶使用。月經的天數,健康女性大約是三天,身體再好一點的人,兩天就結束了。近來很多女性的經期都持續一週至十天左右,再不想辦法解決,人生豈不變得很無趣!

現代醫生經常建議貧血的女性「多吃肝臟」,但無論人類或動物,體內囤積最多毒素的部位就是肝臟。況且現在的牛、豬、雞、養殖魚等,為了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飼料裡都添加了生長激素、女性荷爾蒙、抗生素等,真的很糟糕!

想生孩子就別再吃白砂糖

愛吃甜食的女性很多。

吃飽飯後,說著「甜點是裝在另一個胃」然後吃起蛋糕或冰淇淋的人,不立即改掉這個習慣的話,是不可能懷孕生小孩的。

甜食對女性來說百害而無一利,懷孕的頭號大敵就是白砂糖。蛋糕、餅乾、冰淇淋、巧克力等市售甜點都使用了大量的砂糖。砂糖在製造過程中,為了去除原料甘蔗中的雜質會使用化學藥品。而且為了漂白也會而添加氯,導致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全部消失,最後所完成的白砂糖已不是食品而是化學藥品。

攝取大量的白砂糖會讓成鈣質、礦物質流失,牙齒及身體骨骼變得脆弱,容易骨折,也是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所以需要大量鈣質的孕婦或哺乳中的媽媽,請務必要避免攝取加了白砂糖的甜食。

假如真的受不了很想吃甜食,可使用黑糖、甜菜糖、蔗糖、楓糖等含有鈣質及礦物質的糖,自己動手做甜點來吃。不過,即使是這些糖,吃太多一樣有害身體,還是得控制攝取量。

我想提醒各位特別留意的是「三溫糖」。三溫糖是將白砂糖精製過後的糖蜜,加熱濃縮所製成。它的顏色近似黑糖,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有益身體,但其實沒這回事!砂糖是會溶解血液的溶血食品,健康的血液接觸到砂糖,很快就會被溶解破壞。為甜食著迷糟蹋身體,美好人生也化作泡影。砂糖就像隔熱材會冷卻身體和子宮,貧血、畏寒和低體溫當然也就治不好。除非你已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否則還是少吃點吧!

 
讓我看看妳的床/什麼樣的床都是人們生生死死的故事
文、圖節錄自奇異果文創事業
圖/奇異果文創事業提供
十八張床,十八個不同的愛情故事,他們是這個城市裡最普遍也最特殊的戀人。

內容簡介:

冷雨的台北盆地裡,滿懷心事的男女在暗夜裡輾轉難眠,總覺得別人的床看起來特別柔軟、特別好睡,他們心底共同想望的也許是——也許是——

黑暗像一張厚重的被毯,迅速的將我包裹起來,只依稀聽見有誰在那裡說:「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我愛妳我愛妳我愛妳……」我聽見自己低低的哭聲,像她低低的說:「其實,我真的很怕黑……」「我也怕黑。」我隨即意識到,不只一個洞,還有大大小小更多的洞,它們散落在標準尺寸的雙人床上……「別怕,誰的床上都有這些洞的。」她像撫摸寵物那樣,溫柔的撫摸著那些洞:「有時候是煙蒂燙出來的,有時候是夢見宇宙,更多時候是暴力——」此時此刻,在她身後,另一個洞正逐漸裂開、一寸一寸黑墨墨的朝我們迫近過來……

作者介紹:

張耀仁

一九七五年生。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曾於師範大學「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開設「小說創作工作坊」、誠品書店信義店開設【閱讀.創作人生系列講座】。作品曾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等多種,並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及出版補助。入選年度小說選,另連續三年入選年度散文選。

多篇小說經中華民國筆會(The Taipei Chinese Center, International P.E.N.)英譯。

搶先試閱:

床上練習

1.我可以叫妳媽媽嗎?

〔我是點心〕前往咖啡店的那個下午,〔讓我看看妳的床〕正蜷縮在床上回想未曾謀面的母親。

帶點想像的臆度裡,母親也就像這張床:陳舊,疲軟,陷落,總是失去彈性,也總看不清──一遍又一遍──〔讓我看看妳的床〕反覆摩挲床面,反覆勾勒母親的面孔──反覆,讓思緒去到想像的邊界,到感情幽微的極致,直至疲憊入夢。

經驗告訴他,這張床已經老得再也無法承受任何心事了:幾處綻開的縫線、菸疤、黴斑……凡此種種,都證明了床的殘破,甚至可以感受到,床的內裡的細小機括、彈簧以及鉚釘與鉚釘嵌合鬆脫,逐漸分崩離析的,有什麼一點一滴刻正迸開來。

沒救了。他知道。他全部都知道。但他不願意放棄。一如阿媽的床鋪飽含了痱子粉與花露水,它們孵生一個又一個的夢與記憶,有故事的床與人生──他從小與阿媽相依為命,阿媽總是說起那些這些的故事──冷不防,大他十八歲的女人來到他面前:笑得異常嬌豔,光照底下彷彿一場來不及發生的夢,彷彿寂寥而懷舊的雨天。

雨天裡的房間放大了寂靜,也放大了四壁逐漸滲入的潮濕。水漬窸窣流向地毯、桌椅、洗衣籃,彷彿房間生出了腳,兀自蹣跚──蹣跚的阿媽現下懷抱著什麼夢?屋外的那盞路燈金黃澄亮,絲絲往上的煙幕流入灰藍的深淵底,流向日復一日的睏倦與匱乏……那些傘下哆嗦的青春,他想起曾經有個小虎牙的女生對他說──

冷不防,女人從身後抱緊了他。

冷不防,有什麼掉到地上,地上響起清脆的金屬與金屬撞擊的清脆聲。

有什麼斷掉了。

冷不防,〔讓我看看妳的床〕將頭埋進女人濕淋淋的胸口說:「以後,以後我可以叫妳媽媽嗎?」

2.等等登

冷不防,〔未來夢〕驚醒過來,揣度著夢。

夢裡跌落的〔讓我看看妳的床〕直直望向她,眼神倉皇,也就是倉皇的孩子──他哭了嗎?他又嘟嘴了嗎?〔未來夢〕困惑著,來不及動心起念,巨大的長角的黑影就這麼直直衝過來!

冷。無端的冷從腳心鑽上來,使她意識到究竟睡下多久了?隔床的人跡印子仍具輪廓,像一則似有若無的暗影,過於稀薄的夢──有誰來過嗎?〔未來夢〕吁口氣,將臉埋入枕中,四肢划著划著,手裡牢牢抓住那件破毛毯(自幼時起即伴隨她入睡的灰色羊毛毯),像牢牢抓住一件陳舊的情感。

時移事往,就連情感也必須跟上科技,終日發出「等等登」、「等等登」──那躁動無度的MSN呵──她盯住時斷時續的視訊畫面,無可置信螢幕上的那個影像恰是日常認知的〔讓我看看妳的床〕,真的是,太模糊也太遙遠了。因而每每兩個人見面,總像掂量一顆水果或者撢撢一件毛衣那樣,反覆檢視彼此,深怕一個瞬間換上全然陌生的五官。

碎時光啊。時光不再是他們習以為常的由A至B,而是數位跳躍、匿名,甚至親密──否則,怎能輕易說出那一動詞?〔未來夢〕這麼困惑著,曾幾何時,內心對於愛的激動如斯難抑?枕邊的那塊壁癌越形擴大,一寸寸揭露出內裡破敗的水泥紋路,連帶四十五歲(她看看鏡中的自己)與二十三歲(她看看MSN的他)的擁抱襲湧空慌……這算什麼呢?他們,他們真的有愛嗎?

等等登。等等登。

迷迷糊糊間,〔未來夢〕聽見MSN發出歡叫聲。

等等登。等等登。

〔未來夢〕聽見從哪裡傳來的,離去的關門聲。

等等登。

3.等我有空的時候

〔我是點心〕離開咖啡店時,照例收起那抹慧黠的笑意。

第一百四十五次。她輕數著。那些或瘦或胖、或高或矮、或老或少──那些網友,他們像肥軟蒼白的奶油花,被層層刮起,重重摔進紙杯──隔著並不遠的距離,〔我是點心〕打量著他們或焦躁或憤怒或茫然,好整以暇的對服務生說:

「給我一塊點心。」

是啊,點心。我是點心。網路聊天室裡這麼自我介紹:因為愛情太冒險,動不動要翻臉;因為愛情也太煩人,時時查勤累死人,倒不如大家輕鬆點,像點心,誰也別耽誤誰正餐。

「可是我媽說,成天掛在網路上的人都不是好人!」叫作池美婷的閨密腰肚疊起三層肉,嘴裡咬下一口茶葉蛋。

池美婷,吃不停──誰會要一份足以成為正餐的甜點?誰要一坨發酵的麵糰?想想那些網路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多高?多重?多大?」此時此刻,〔我是點心〕的臉龐幻跳著各色字句,如魅,如資訊寫進身骨的巫毒娃娃,黑暗中升起火來:

〔運動男(可訊)〕:十七?騙人ㄛ,高中生ㄛ?

〔我是點心〕:那約出來看看啊。

〔運動男(可訊)〕:去哪?

〔我是點心〕:火車站。

〔運動男(可訊)〕:什麼時候?

──等我有空的時候。

聊天室裡慣有的黑色背景映襯出〔我是點心〕的輕笑。早已不記得最初迷上網路聊天室的理由,也許是母親經常不在家、父親搬出去之後吧?無論如何有人陪,寂寞不那麼深遠,有不同的人陪,夜底更加容易入睡──那些伴隨著視訊交談必然怠速的畫面:慢動作的影像近乎暖暖包摩擦時憊懶的光──〔我是點心〕端詳著:桃紅唇蜜還在不在?公主袖、貼鑽耳環、眼影……是否她仍然是一塊可口的草莓蛋糕?否則怎會愛上〔讓我看看妳的床〕?

「人生未可知,甜點要先吃。」她冷冷的說。

4.要不要來騙我?

〔讓我看看妳的床〕沒料到情況會變得如此棘手。

憑著透亮的青春,在網路聊天室裡他總要加個「可訊」──意思是,可以與聊天對象進行視訊對話──藉此提升頹靡不振的床墊業績,「睡錯床,愛錯人,何時能安眠?」他總是這麼促銷:「記憶妳的人,記憶妳的夢,記憶失眠的痛!」

儘管自稱「床墊測試員」,但入行迄今,〔讓我看看妳的床〕也就只有躺過幾張床,尤其是〔未來夢〕與〔我是點心〕的床……有一片刻,她們倆的面孔突然迫近,以致〔讓我看看妳的床〕按錯發文鍵,引來網友紛紛回應:「賣眠夢?莫眠夢?」、「那些說好的眠夢呢?」、「眠夢是三小?我知只道棉花糖!」字句跳躍,電腦頁幕迅即捲動,惹得他兩眼發痠、昏昏欲睡──說起來,〔讓我看看妳的床〕有多久沒作夢了?頻頻淺眠的結果令他愈發難堪:如何說服他的床墊是睡眠救星?如何拯救台灣百分之七十的失眠者?

「小心著涼喔你!」那個人造笑臉的領檯妹俯下身來說:「要睡來去裡面睡──喂!你長得這麼帥,幹嘛一直掛在網上?」放大片藍眼珠骨碌碌,不放棄的拉扯著他,「想搞一夜情喔,還是騙錢?現在不流騙錢了啦,騙錢不如騙感情,感情騙到手什麼也就到手了嘛!」

〔讓我看看妳的床〕試著撥開她的手,腦袋卻重得很,連帶手也有千斤重──是夢嗎?

「要不要來騙我?」人造笑臉勾著他的領口。

「騙妳幹麼?妳什麼也沒有!」隔壁的男人冷不防笑著插嘴。

「你敢說我沒有?」人造笑臉挺起胸,「你看!」

一聲淒厲的哀嚎驟然騰起,甫施完咒的術士利落轉圈,滿地獸屍好不殘忍。線上遊戲,處處充盈的殺戮與嘶吼,有一片刻,〔未來夢〕與〔我是點心〕朝他飛撲過來,表情猙獰。

〔讓我看看妳的床〕推開人造笑臉,跌跌撞撞的往外走。他真希望這一切不過是一場遊戲。

一場夢。

不幸的是,他從來不習慣在網咖裡入睡,更遑論作夢了。

 
閱讀筆記
小說/移動的鄉愁
《大海浮夢》書影。 圖/聯經提供

推薦書:夏曼.藍波安 《大海浮夢》

這是一個失樂園的故事,烏托邦

幻滅,黃金時代不再;同時這也

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反殖民、反

霸權的活生生的故事……

夏曼.藍波安的新著以《大海浮夢》為書名,顯然刻意突出夢想這個題旨,不過全書所敘主要為作者在〈自序〉中所說的「生與死不滅的藍海記憶」;雖說這些「藍海記憶」多屬作者的「移動夢想」,但終究這是一本紀實之作,而所謂紀實又與作者個人與其家族乃至於整個部族的集體記憶有關。

聯經出版社在推介《大海浮夢》時強調這是一本小說。這讓我想起已故旅英德國作家謝柏德(W.G.Sebald)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土星之環》(The Rings of Saturn)一書。此書所述為作者於1990年代初漫遊英格蘭東部索福克郡(Suffolk)農村鄉鎮之見聞感想,書中夾雜不少圖片與剪報,一如夏曼.藍波安的《大海浮夢》。像這樣的紀實文學也頗有批評家以小說視之,只是不同於一般人稱小說為虛構(fiction),有的批評家稱這類小說為實構(faction)。我們或可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大海浮夢》一書。就像謝柏德的《土星之環》,《大海浮夢》也以大量的照片來印證此書確為實構,而非虛構之作。

《大海浮夢》全書共分四章,這四章大體形成一個相當完整的結構,而在題旨上貫穿全書的是弱勢島民旗幟鮮明的後殖民論述。第一章除敘述主角兼敘事者的家族史外,更多的篇幅著墨於漢人與達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而界定這層關係的,依書中所敘,正是漢人的殖民霸權。達悟族世居蘭嶼,生活與文化自身俱足,從未覺得自己貧乏,所謂匱乏與飢餓其實始於漢人入侵小島之後:「我整個民族變為漢民族政權殖民的時候,我們的自然野性被馴化,邁向以漢人為主的生活節奏,大傳統未來將失衡,小傳統將式微,微傳統將迷失,物質的攝取也將轉換,是食物的匱乏與飢餓時代的降臨。」

這種後殖民的批判意識可說全書可見。第二章追憶主角與敘事者的南太平洋航海之旅,夾敘夾議,也是語多批判,唯其批判已從漢人殖民蘭嶼擴大到歐美強權對南島小國的霸凌,特別是這些國際強權的核武試爆所加諸弱小民族的災難。蘭嶼雖無核爆威脅,但卻不幸淪為台灣核電廢料的儲存場。除了核爆或核廢料,包括蘭嶼達悟人在內的南島民族所面對的另一個噩夢則發生在漁撈海事,不僅漁場遭到破壞,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海洋生態系統面臨重重劫難,整個島嶼民族的文化與生存狀況也深陷危境。《大海浮夢》隨處可見作者對海洋島嶼命運的認同。

不過《大海浮夢》的精采不全在類似的批判性論證,第二與第三章所敘分別為書中主角兼敘事者南太平洋與摩鹿加海峽的航海歷程,以及在這些歷程中他所遭遇的人和事。這些敘事為過去台灣文學所未見,其氣勢與視野也與少數現有的海洋文學創作者大為不同。這些敘事所具現的「航海浮夢」,用書中主角兼敘事者的話說,是一種「移動的鄉愁」。在這個鄉愁裡出現了一般人生命中平日少見的諸多人物:庫克群島國的布拉特先生、高雄小琉球的陳船長、四川的年輕羌族漁工、日本航海者山本良行、所謂「流亡的文盲」Ang-Haz與其他印尼船員等等。這些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際遇,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塑造自己的人生與命運,他們的生命插曲是《大海浮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海浮夢》第四章裡,主角兼敘事者告別南太平洋與摩鹿加海峽,回到他所屬的蘭嶼,徜徉於大海與山林之間,繼續追憶在第一章暫時擱下的家族與蘭嶼的故事。此時的主角兼敘事者已揮別第一章故事中的童年與少年,成為歷經各種啟蒙儀式的達悟青年。這一章以相當多的篇幅論述達悟人的生活哲學與民族科學,其中涉及造船、種植水芋、搗小米、漁獵等等日常生活傳統。當然,這些達悟人曾經擁有的生命活動,如今已經成為鄉愁的一部分。主角兼敘事者回憶說:「我們都還處於非常簡單的物質生活,食物卻是非常豐腴的,是野生的,是沒有任何工廠加工的,全都是以水清煮的食物。」這種匱乏的富足生活包括可以輕易吃到自捕的每隻兩斤以上的龍蝦。

不過第四章最令人怵目驚心的還是呼應第一章曾經提到的若干殖民掠奪的情節。譬如書中敘述從台灣來到蘭嶼的囚犯如何「肆無忌憚的在山林深谷砍伐上百年以上的龍眼樹」作為燃料,而這些龍眼樹原是「達悟人在山裡最貴重的私有財產」。這只是殖民掠奪之一,但類似的野蠻行徑卻「開啟國家與小島相遇後的亂源大門」,而且「注定了我們的未來與這個不甚善良的民族相遇之後,亂源每天都在增加」。

夏曼.藍波安的《大海浮夢》一方面刻意重建達悟人乃至於南島民族的法農式(Fanonian)的黃金時代,一個藍色珊瑚礁式的海角樂園,另一方面也戮力嘗試勾勒這些島民在外力入侵後所面對的殘酷噩運——種族歧視、家園頹毀、文化衰絕、生態系統丕變等不一而足。這是一個失樂園的故事,烏托邦幻滅,黃金時代不再;同時這也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反殖民、反霸權的活生生的故事。換一個角度看,夏曼.藍波安的浮夢其實也是個噩夢。《大海浮夢》因此是一部傷悼的書。

 
省錢必殺技40招
「大富由天,小富由儉」,人生第一桶金都是「省」出來的。但省錢不等於犧牲生活品質,而是要懂得精打細算、聰明消費。如何輕鬆省、聰明花?40個必殺技一定要學會。

小孩也會愛面子
孩子年紀雖小,但自尊心可不輸給大人。當犯錯被指出或是被嘲笑時,有些孩子會抵死不認錯,甚至惱羞成怒。究竟該如何才能顧及孩子愛面子的心理,讓他卸下心防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