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2/13 第413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政府的數學和我們不一樣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的治國萬靈丹叫「撒錢」?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在經濟發展應扮演的角色
民意論壇 公投法下修門檻 政黨競爭的新頁
檢察官勿淪政黨工具
去梯言/搞去蔣必須深思的問題
促轉…盼神話落幕 理性升起
當愛被拒 讓學子知道何處求救
拆違建屋主付費 速修法落實
今年「茫」 明年還是…茫茫
林祖嘉/脫歐談判對全球化有影響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政府的數學和我們不一樣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西元二○一九、二○二七、二○二八和二○三○年,哪年離現在近?哪一年離現在遠?問題的答案,大概連幼稚園的孩子都答得出來;但是,政府想的,卻和我們不一樣。

這四個年份,不是什麼神秘的時間密碼,而是軍保、勞保、教保和公保四大基金原本預計的破產時間。依此順序,最先破產的將是軍保,接著是勞保,然後才是教保和公保。

蔡政府上下,從蔡英文、陳建仁、到年改掌舵的林萬億都一再說:「年金改革有急迫性,不得不改。」但是,他們動手的順序,卻出現了詭異的倒錯。最先被砍的,是「最不急迫」的公保;其次被砍的教保,急迫性也只排第三。

至於最急迫需要處理的「軍保」,年改會遲至最近才端上桌,且立法院本會期確定無法處理。急迫性排名第二的勞保,草案已在國會躺了九個月,仍文風不動。最新傳出的消息,民進黨因勞基法修法而支持度遭重創,綠委對於修法有很大的疑慮,因而按兵不動。

政府不是數學不好,他們是政治算計跟一般人不同。公教不是民進黨基本盤,可割可棄;軍人身分特殊,所以投鼠忌器;勞工牽涉最廣,又是蔡總統心中「最軟的一塊」,先看風向,再決定砍不砍。政客的算術,跟我們不一樣。

蔡總統所謂「最軟」,指的是什麼,勞工只能想像。是軟土,或是軟柿子?從年金改革的差別待遇看,其實沒有最軟,只有更軟。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的治國萬靈丹叫「撒錢」?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高雄市長陳菊祭出「免費搭大眾捷運」的絕招,動用兩億元空汙基金,來對付冬季汙染。閣揆賴清德因此得到靈感,立刻要求環保署釋出空汙基金九點二億元,供地方政府使用。與此同時,經濟部長沈榮津宣布,近期國際油價雖然波動,但台電有八百億元「電價穩定基金」,政府將透過基金運作將電價調漲機會壓到「幾乎沒有」。

遇到問題,就「撒錢」解決,似已成了民進黨執政的慣用模式。空氣汙染治不了,就撒錢讓民眾免費乘車;電力供應左支右絀,就撒錢抑低電價來平息民怨。這樣的東補西貼術,真是治國的理想手段嗎?又果真以國家前途為慮嗎?且看,為了急於推動太陽能發電,行政院大手筆祭出四到六成的裝置補助,但效果依舊不彰。為了鼓勵機車汰舊換新,中央和地方都分別補助再補助;然而,全台不合格的二行程機車仍多達上百萬輛。

蔡政府的官員們似乎以為,只要撒錢施些小惠,就可以轉移民眾的焦點,遮掩執政不力的事實,堵住悠悠之口。事實上,這種「錢沾」術,不僅導致國家資源的濫用,更往往因為只想摀住窘況,反而錯過務實診治病情、對症下藥的時機,讓問題越滾越大。

以最近蔡政府針對青年問題推出的兩項措施為例。由於青年就業困難,教育部大手筆編列了七十二億元的「青年就業儲蓄方案」,希望鼓勵五千名高中畢業生先進職場而不進大學;結果,最後僅有七百名學生參加,不到預訂目標的一成五。原因就在,這項計畫除了提供金錢的誘因,完全看不出幫助青年開展前途的意義。此外,針對台灣流浪教師太多,教育部亦要提供補助,讓他們前往「新南向」國家服務。但是,正當台灣人才外流嚴重,教育部卻還在鼓勵「楚材晉用」,讓流浪教師流浪得更遠,實讓人瞠目結舌。

這種把撒錢當成萬靈丹的治國策略,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的誤用。去年,蔡總統就是以政府財政困難為由,大砍公教年金。如果這個理由成立的話,那麼,為何一年半來政府的揮霍卻絲毫不見節制。例如,林全內閣提出八年八千八百億元的前瞻建設計畫,遭外界質疑「國家財政困窘,不宜舉債支應」,後來才勉強縮減為四年四千二百億。再如,扁政府時代創設的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多年來只導致台灣的大學排名不斷後退;但教育部今年仍編出五年八五○億的「高教深耕計畫」,繼續填這個錢坑。如果蔡總統認為慶富詐貸的爛攤需要收拾,那麼,政府決策錯誤的無底洞為何卻可以一直填下去?

檢視「空汙基金」的設置,這是政府向工廠及汽機車等汙染源所收取的社會環保成本,理當用在空氣汙染的防制上。但是,高雄市竟將專款拿去用於免費大眾運輸,以收買人心,而非治本用於空汙治理。賴清德更是大手一揮,將空汙基金拿來分賞各地政府,卻未規範經費用途;如此,豈不將空汙基金當成了院長的「私房錢」?再看「電價穩定基金」的設置,是為了在能源市場發生緊急變故時,用以穩定國內的電價;而今天沈榮津卻拿著這筆錢,要來替蔡英文不智的能源政策補漏。這些基金,收的時候義正辭嚴,用的時候支吾其詞。如果民進黨政府趁機大肆揮霍,那就是偷竊了子孫後代的未來、安定和國家儲備金,不是嗎?

賴清德日前談起長照照護員的低薪時,一席「做功德」之說,意外引起廣大民眾的怒火。事實上,從民進黨動輒用「撒錢術」來治國看,也許正可讓人們窺探到長照低薪的一隅。如果政府治國的眼光及優先順序準確,如果國家的資源都能用在合理且需要的地方,如果政客偷天換日的欲望少一些,我們的長照照護員及年輕世代或許都不致淪為低薪族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在經濟發展應扮演的角色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決定,不讓原來的聯準會主席葉倫續任,改請鮑威爾(Jerome Powell)來擔任新一任的主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葉倫無法完全配合川普的政策,因而引起學術界一陣議論。傳統以來,學術界對於央行的政策是否應該具有獨立性,或是應該完全與行政部門配合,一直存在許多爭議。在此同時,我們擁有14A評等尊榮的央行總裁彭淮南,因任期將屆,即將在明年初退休,未來央行總裁的可能人選為何人?屆時會如何的與政府經濟政策配合?都是國人所關心的話題。

央行的主要任務包括發行貨幣、代理國庫、管理外匯及執行貨幣政策等,這些任務的目標又分為兩大部分,一項是維持總體經濟的穩定,包括物價、匯率與利率等的穩定,讓民眾與企業得以在一個可以預期的經濟環境中運作,降低消費與投資上的風險。另外一項重要的目標,則是利用貨幣政策來協助經濟發展,比方說,如果經濟景氣不佳,央行就可以採取寬鬆性的貨幣政策,擴大貨幣供給、調降利率,讓民眾與企業有更多的資金使用,並提高企業的投資意願。

進入21世紀以來,台灣的總體經濟發展迥異過往,即我們的經濟非常穩定,包括物價與匯率的波動都非常小,但經濟成長率則表現不佳,徘徊在低檔水準。首先,在物價方面,從2000年以來,台灣平均每年的物價上漲率不到1%,不但比過去50年的平均值要低很多,也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來得低。這些停滯的物價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各種商品的價格,也包括了停滯的勞動價格,即薪資的部分;匯率方面,2000年以來,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相對穩定,不論在波幅和變異係數方面,都比同期日圓和韓元的變動要小很多。

至於在經濟成長率方面,我們卻看到從2000年到2016年,平均的年經濟成長率只有3.7%,比起之前20年的7.6%要低了許多,近年來經濟成長率更是每下愈況。很弔詭的是,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比起鄰近國家低,導致人均國民所得成長緩慢,但是因為長期物價穩定,採用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人均國民所得卻又很高,表示國人的日常生活水準並不會比先進國家落後多少。

其實,經濟學者大都同意一個經濟學上的基本原則,即溫和的通貨膨脹對於經濟發展是有幫助的,因為溫和的通貨膨脹,代表廠商賣出去的商品價格會逐漸上升,利潤會逐漸增加。在此同時,廠商也有能力去支付員工較高的薪資,而員工薪資增加可以抵銷物價上漲所損耗的購買力。也就是說,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帶給經濟正向的循環,從而帶動經濟成長。反之,如果所有商品的價格都無法調漲,企業就較不容易獲得更高的利潤,也較不容易支付給員工更高的薪資,從而形成經濟停滯,目前台灣的經濟情況就非常類似後者。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首相安倍推出「三支箭」政策,試圖改善日本的總體經濟,其中的一支箭就是希望把通貨膨脹率拉高到2%,以協助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從而帶動總體經濟成長。安倍政府至今仍無法成功達到此一目標,但這項政策的基本概念,就是希望利用溫和的通膨來帶動總體經濟。

總之,從台灣過去20年的經濟發展來看,央行在維持總體經濟穩定方面表現相當不錯;但在另外一方面,台灣經濟成長的表現卻乏善可陳,甚至可以說是不及格的。這是不是意味了我們的央行真的具有很高的獨立性,著重其對於經濟穩定的功能,卻相對忽略了對於經濟成長應該有的對應政策呢?答案可能見仁見智,難有定論。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希望未來的央行總裁,除了能夠繼續維持台灣經濟的長期穩定,並能夠更努力地設法協助經濟成長,畢竟這也是每一位國人都關心且值得重視的重要政策目標。

   
民意論壇
公投法下修門檻 政黨競爭的新頁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聯合報

在民進黨的強勢主導下,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公投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包括投票年齡、提案門檻、連署門檻、通過門檻均大幅下修,而且連公投審議委員會也一併廢除。依據新法,公投通過的機會已大為提升。

多數學者主張,公投的目的乃在彌補「代議政治的不足」。亦即國會如果被多數黨掌控,少數黨派將可透過公投爭取「敗部復活」的機會。如丹麥國會,表決失敗的少數黨只要湊足三分之一議員的連署,國會便必須將法案交付公投。少數國家,如瑞、義等,因為擔心多數黨拖延法案,甚至允許公民連署創制公投(如同我國所通過的公投法)。換言之,公投設計的目的乃為了防範國會的多數暴力,冀圖透過公民意志的表達,形成對國會獨享立法權的牽制。

但此次立院通過公投法,主導的卻是掌握絕對多數的民進黨。難道果如執政黨立委李俊俋所言,降低公投門檻最重要的因素,是希望人民可以直接民主,降低未來政黨所扮演的角色?執政黨要自廢武功,在野黨當然樂觀其成,故而根據媒體觀察,在野黨並未積極反對法案的通過。

新的公投法問世,是否將如親綠團體所言,為「直接民權的落實」?答案恐怕並不浪漫,根據十二個實施公投的民主國家在上個世紀所進行的調查,民眾對法案的投票向來較為冷漠,投票率比公職選舉平均低十三%,美國各州的公投甚至平均低到十五%。民眾低落的參與率,於是讓利益團體與政黨找到了發揮的空間。

政治學嘗云:有組織的民意才是民意。意指民眾對某些政策或許抱持特定的看法,但如果沒有組織進行動員,多數民眾並不見得會積極試圖影響決策。以美國為例,學者研究發現,利益團體的組織與策動是各州公投案在過去卅年大幅增加的主因。公投門檻的降低,不啻為這些利益團體與政黨創造了一顯身手的機會。以黃國昌罷免案為例,若非罷免門檻在數月前的降低,特定團體又豈會受到鼓舞達成連署成案的目標?

執政黨積極推動公投法,或許想過將來自己也可能下野,屆時這個法律便可以成為對抗多數黨的利器。但正如時代力量所批判的,這個公投法事實上只修了半套,因為民進黨傳統強調的修憲、領土變更、兩岸政治協商強制性公投等都在此次修法中加以排除。換言之,未來民進黨縱想利用公投對抗執政黨,自己慣用的「公投綁選舉」題目,卻已在這次修法中拆解了引信,屆時當然也不能怪罪對手鴨霸。

相反的,眼前情勢對在野黨卻是一片大好,因過往民進黨強力杯葛的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將很有機會藉新公投法復出,甚至因公投的優位而跳過監督條例,由於這些是企業界引頸企盼的法案,在野黨當然也不必擔心未來沒宣導的銀彈。

   
檢察官勿淪政黨工具
胡致中/台北地院前院長(台北市)/聯合報

獵雷艦案備受各方責難,關鍵厥在招標簽約、銀行聯貸及海軍撥款三部分,惟藍綠惡鬥,互潑髒水,使真相更增迷離,若解約丟失獵雷艦,勢必危及國防安全及國際信譽,連日強忍緘默,難抑煩心,謹對此案多言一二。

慶富公司資本額五億,得標後增資三十億,曾建造逾一千二百噸遠洋漁船;台船公司資本額為一百億,現役海軍舵江艦為其建造,參加本案競標落敗。對「棄台船選慶富」之正當性,應切實追究。

慶富因資金周轉困難,於二○一五年具陳情書呈馬總統請求銀行貸款解困,馬以密件函轉行政院處理,應屬正常處理人民陳訴,該院秘書長簡太郎召集各行庫開會,協商聯貸,俾能順利造艦完成交付,係執行國艦國造政策,不能指為違法。

惟銀行須經徵信、授信之嚴格審查,始得放款,若有違反作業規定,應由貸款行庫自負違法責任,不能責怪簡太郎開會協商。

慶富總部在高雄設立時,吐瓦魯總理、吉里巴斯總統及帛琉總統亦在場,陳慶男炫耀在南太平洋邦交國間之深厚交誼,正是政府穩固邦交國所需,馬總統與吳副總統宴請國賓時,均邀陳慶富夫婦在席,為世俗人情禮儀,不能據此指為違法聯貸之憑據。

獵雷艦船殼脫模後,慶富未順利取得艦款二十四億,二○一六年陳情蔡總統循例以密件將陳情書函行政院處理,其後在公開場合曾與陳慶男交談或握手,均屬行政做人之當然,執此為撥付艦款責難,亦屬憑空揣度。持平而論,民進黨當初認馬密轉陳情書為圖利慶富倒馬興濃時,後續卻見蔡總統對同一人亦有陳情書密轉行政院之事實,真是傷人不成反害自己。

艦身船殼脫模完成,海軍考量避免爭訟及影響交艦風險,提前兩周撥付艦款,應屬合法之給付。但依預算法規定,各機關年度預算經費,僅該機關始得動用,海軍挪用其他軍種預算經費撥付,海軍黃司令表示:「獵雷案我是主角,二十四億元是我批的」云云,顯有違反依法行政,難掩替罪羔羊。

國防部今年三月致立法院公函,竟稱艦款廿四億尚未撥付云云,對此不實之公然欺瞞國會,偽造文書,應嚴肅究責。

獵雷案簽約及聯貸在馬政府任內,海軍付款二十四億元及船廠購地弊端均在蔡政府時,全案在雄檢偵辦中,法律不分顏色,檢察官應不畏權動,發揮檢察功能,樹立威信,勿淪為政黨工具。

   
去梯言/搞去蔣必須深思的問題
公孫策/聯合報

AIT主席莫健來訪,蔡英文總統對他說,台灣是「自由印太」當然夥伴。我沒看見媒體有對這句話有太多著墨,但若是當年蔣介石對美國對台最重要官員說出這麼一句,媒體肯定如響斯應。

我要說的是,民進黨在「一切為抗中」的大旗之下搞去蔣,卻未能發覺其實蔣介石留下最好用的「反共思想理論」。

事實是民進黨反中完全缺乏理論基礎,能夠為國人接受的理論,都是蔣介石建立的,最明顯的,例如「自由/極權」二分法。而兩蔣時代建立的反共文化到今天餘溫猶存,如果蔣介石完全憑藉高壓統治,非但政權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建立這麼一個文化,整個取代日治文化。

於是我們探討蔣介石治台的初心:他是想要以台灣為跳板反攻大陸沒錯,可是他很清楚,以台灣要想打贏大陸,單靠武力是不可能的,所恃者唯有制度與人心,前者就是以民主自由勝過共產極權,後者端賴民生經濟繁榮。此所以他堅持行憲,逐步實施政府首長與民意代表選舉,當然民權是爭取來的,經濟發展也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是兩蔣基本上朝著更開放前進,而這正是「反共文化」得以深植人心的充分條件。

蔣介石同時清楚的知道,中華民國必須真正的獨立自主,才能自己作主反攻大陸,此所以美軍從來只有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而沒有駐軍島內。這一點,絕對是某些期待靠美、靠日的台獨人士難以企及。

再說一次,改變歷史不是「用橡皮擦擦去」那樣簡單,課綱可以修改、文字記載可以刪除、地圖也可以任意轉方位,可是深植人心的文化(包括生活、思考方式)卻不能像「用修正液塗成空白」那樣,而必須有新的文化以取代,否則不會成功。

這是主張台獨人士須深思,甚至深自檢討的問題:你們提供了什麼思想理論?你們想建立一個怎樣的文化?

容我直言,台灣過去這廿年的空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反共」以後沒有思想領導。反國民黨、去蔣、抗中都只是「抹去」,而不是建立——思想空白使得國家空轉。

民進黨要搞去蔣,沒有人擋得住,但奉勸民進黨人,盤算一下台灣現在還有什麼可以用來「打贏」中共的資產,學學蔣介石,把情勢看清楚,然後提出能讓國人接受的思想理論。否則繼續做「抹去」的事情,而不建立新的,台灣將繼續空轉。

   
促轉…盼神話落幕 理性升起
周伯戡/台大歷史系兼任教授(台北/聯合報
以前,我們台大歷史系的學生常戲稱中國歷史有兩個神話時代:中國古代史與中國現代史。

中國古代史籠罩在神話中,和顧頡剛有關。他以「層累的造成說」抨擊古代史多是神話連篇:事件發生時間越遠,描述得越出神入化。他發動的古史辨運動,幾年後遭另一科學研究─考古學的否定。

中國現代史包圍在神話中和當時政治環境有關。當時所讀的中國現代史,以國民黨為國家奮鬥的過程為主軸,但何以三民主義博大精深,領袖英明偉大,國民黨將領個個能征慣戰,會被共產黨打敗?所以我們稱中國現代史為神話時代。

約廿五年前,台灣史成為歷史系必修,二二八事件成為課程必提事件。當我開始閱讀相關文獻後,顧頡剛的「層累的造成說」又回到腦海。民間故事比檔案內容精彩;隨著國民黨權威的式微,故事越來越豐富聳動。野史比正史精彩,人的正義感也同情冤假錯案,官方(李登輝總統以降)不論公布多少檔案,也不能完全取信於人。

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發展緩慢,但外部力量可促進研究進度與強度。「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看來可能成為此範例。正如蔡總統所稱,此條例要整理、開放政治檔案,「重建歷史的真相」。我們亟望加入的歷史學者能用科學方法顯現真相,使調查報告經得起時間考驗。如此才能終結歷史的迷團,「促進社會和解」。

在我們知道事實中,至少兩件事值得未來委員會澄清,有助於此正義的原則是無差別性的。二二八事件被殺的人中有外省人,殺人者常被指摘為解甲回台的台灣日本兵,但沒有任何論文研究十幾萬台灣日本兵戰後回鄉的生活,也不知道他們的政治、文化態度。

此外,在五○至六○年代,外省人只占台灣人口的百分之十三,但政治犯中有百分五十七是外省人。學術界從未得到完整資料做出研究。委員會應在調查後提出說明,以及司法救濟。

這個條例明擺著清算國民黨,但不會改變歷史對國民黨的三點評論:一、它站在民族主義上,堅決的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與反共產主義。二、二戰結束後,它把台灣的經濟從農業轉型成工業與服務業。三、它把百年來台灣佃農從地主與富農手上解放出來。

國民黨為了戡亂、反共產黨的獨裁體制,在台灣散布民主思想,並維持省級以下的民主選舉。但民主思想發酵,反噬了黨國不分的體制。國民黨沒有正視,在反共宣傳與民主教育下發展出的台灣民主,延宕黨產處理,終於授予反對黨清算它的把柄。

民進黨清算當然會改變台灣歷史發展軌道。此際,國民黨過去的反共政策讓台灣在不利的國際環境中走向何方,無人可知。但台灣是全球華人唯一民主憲政體制的國家,並供世人與對岸的中共統治作一比較。民進黨弱化國民黨,然而我們已經不會容忍一黨獨大。我們期望的是,神話即將落幕,理性將冉冉升起。

願蔡總統與民進黨以台灣的歷史為重,以華人的民主憲政為望,摒棄一黨之私欲。

   
當愛被拒 讓學子知道何處求救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世新大學發生學長追求學妹不得,憤而拿刀砍殺對方之事,媒體紛紛以「情殺」解讀,但愛情真的會殺人嗎?一個懂得愛為何物者,會傷害其所愛之人嗎?請媒體不要再用「情殺」來美化此種殺人,似乎為愛殺人,值得同情,其實這是汙衊愛情的說法。

上周才在課堂中講解何謂柏拉圖式愛情,也試圖跟同學說明理想愛情與實際愛的差距,讓同學闡釋愛情的意義,是需要實際和理想的結合。本案的男同學,似乎沉浸於自己愛情觀之中,無視於女同學的拒絕,並把此種拒絕自動轉化為愈難追求到的愛情更為可貴,想盡辦法接近這位女同學,此種無視實際狀況的單戀,在其午夜夢迴之時,雖是艱辛卻也自耽於想像之愛中。

法國哲學家馬塞爾說:「愛一個人,就是對他說:你啊,你不會死!」愛人是從我與他的關係轉化成我與你,是主體際性的溝通存有關係,因對方存有才有意義,愛得愈深愈希望對方永存。但此並非是愛不到就要讓對方毀滅,無愛之人,只是從你我主體際的存有轉化為我跟他的關係,但對方的存有一樣是以其客體存在,彼此無法有主體性交往。

從你我轉換到我他的關係時,你的主體性被拒絕、被否定,這時在愛情分手時或被拒絕時,最容易發生問題,如此次事件,便是那位男生一再被拒絕,最後成為自我否定,就會以傷害他人或自己來證明自我存在。

教育部碰到此種校園事件就強調要進行情感教育,可是教什麼?誰來教?用什麼課程?這是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一個政策宣示就能化解大學生不知如何愛,也不知如何拒絕愛的情感問題。

基本上,應該先讓學生知道那裡可以尋求愛情諮詢,這位女學生長期被干擾,期間可曾向校方求助?如果沒有,那為什麼?是她覺得可以用自己力量解決,還是覺得很難啟口,或者她認為只要跟警方報案就能化解?

同樣地,這位男同學苦於追求不到,其心態與行為可有異常,特別在前一個月,父母到警局了解狀況後,何以不向學校求助或諮詢,還是只認為告誡一番就可讓自己孩子死心了。

五年的糾葛,不知這位男同學如何在一再被喜歡之人的拒絕中度過;也不知這位女同學如何在被一位自己不喜歡的人糾纏中生活。但他們都一定苦於此事,可是父母知道嗎?學校師長知道嗎?他們又知道如何向誰求助嗎?

感情雖是兩個人的事,可是發生無法靠自己解決的問題時,一定得求助他人。教育部想要教情感教育,是值得肯定也需要去做的事,但在此刻更應該教導學子,碰到情感問題時,一定要勇於向師長、父母表達,而大人們也要正視他們的求助,適時解決,否則此種誤解愛情殺人事件或暴力行為,將會在校園一再出現。

   
拆違建屋主付費 速修法落實
詹雅婷/家庭主婦(台北市)/聯合報
立委將提案修正《建築法》,明訂「強制拆除費用由義務人負擔」,讓違建拆除費由屋主自付。筆者舉雙手贊成。

筆者一直不解,為何現行建築法會規定要求屋主限期改善不成,執行強制拆除的經費,均由地方政府代為支付,納稅人埋單。 此法完全沒有正義公理可言,就以車輛違停路邊遭拖吊為例,車主既要繳交拖吊費,還有拖吊場場地費, 方可取回車輛。反觀違建戶佔用公共空間搭建屋舍,自住或出租獲利,最終竟然可以放給政府拆除,無須負擔諸項費用,多年來全台違建不減反增,法令不完善正是變相鼓勵違建的元凶。

近來幾樁違建火災不幸奪去人命之後,期盼立法機關趁此際盡速修法,爾後執行單位確實執行拆除,讓原本屬於善良大眾的安全空間還給眾人。

   
今年「茫」 明年還是…茫茫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聯合報
霧霾的灰暗,隨著年度代表字「茫」的顯現,讓即將飛逝的二○一七年更加茫然。

茫,是一種實體上對於外界真實或內在虛構感覺,粗糙化的二分概念反射。具像的塵霾,成為二○一七生活常態,那種以前幽然朦朧景致美,如今轉化威脅健康的暗魅,戴口罩竟也成為流行的自我保護,這是外在存活的實體茫然。

經濟支撐,許多人下半輩子的穩定契約,在這一年,伴隨年金改革的進行,軍公教的退休進行式,都被迫裂解和重整。這群對原本承諾重修而感到茫然、帶著憤怒的反年改團體,與下一個世代低薪和窮忙的族群成為對立,「世代正義」茫茫然成為各取所需的口號。

而那股虛構的茫,似乎才是困住人們這一年內在虛無的情緒關係。因為,環繞在生活上的影像,長期被煽情佔據,「所見即所信」,手機和網路,再配合既有大眾電視媒體,將各種刺激影像「餵食」給觀賞者。

新聞中充斥懸疑標題,誘人圖片,再配合簡短影音相隨,監視記錄器的各種駭人車撞影片,或滑世代跟拍、上傳,與社群分享的爆料內容,主導新聞自由氛圍下圖像擴張。影片的真實看似不說假話,但為求「好看」下的環境,讓「人性觀看自由」的權力慾望,氾濫成災。

PTT、臉書、Line等各種社群和網路所衍生的「假新聞」,鉅細靡遺報導,造成這個世代的媒體消費者,近用思維完全圍繞在「浮萍式」的眼界,從流行、美食、到藝人,議題來得快,散得更快,再由媒體分析透徹後受眾投入仿效的「二次創造」,又成為有趣及KUSO化的社群宣傳。

觀看視頻的轉變,好玩、刺激,外加大量監視影片真實,那樣茫然幻象,彷彿附身在當前單向度的現代人上,到處雙目直視手機,專心沉浸在與真實有所差別的銀幕空間。

隨著網路新媒體以分享、點選、再製的浪潮,茫然轉傳自我存在的當代人,用消費、自拍,到分享存在感,虛擬世界被眼球關注取代,卻也掉入負面茫茫然的低頭氛圍中,無可自拔。 這股茫茫在無法自拔的科技制約人生,伴隨社會紛爭糾葛,空氣變壞的日子,將持續至二○一八。

   
林祖嘉/脫歐談判對全球化有影響嗎?
林祖嘉/聯合報
英國與歐盟日前同時宣布,雙方對於英國脫歐談判的三個最主要議題達到初步共識,包括歐洲公民權、南北愛爾蘭邊界及雙方分手費的問題等。由於這是雙方在脫歐談判中幾個最重大的障礙,現在這幾個問題獲得解決之後,後續協商應該就會加速。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該如何進行,仍然維持現況嗎?或是要以何種方式來簽署?由於雙方貿易量很大,對雙方經濟都很重要,因此雖然歐盟成員國中仍然有些人對於英國脫歐有些不滿,但是從自由貿易可能帶來的實際效益來看,雙方維持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議,應該才是對雙方最有利的。

在現在初步達成共識的三個問題中,歐洲公民權議題主要是針對現在歐盟國家有三百多萬個公民在英國工作和居住,而英國則有一百多萬公民在歐盟國家工作和居住,現在英國和歐盟達成初步共識,這些公民的工作及居住可以維持現狀。至於南北愛爾蘭之間的邊界問題主要是因為北愛屬於英國,理論上來說,由於南愛屬於歐盟國家,因此在英國脫歐之後南北愛之間就不應該再維持人民自由進出的情況。然而,由於南北愛近年以來雙方人員往來非常方便,因此在英國脫歐之後,南北愛大多數的居民都希望能夠維持自由往來,現在英國已經同意未來將允許南北愛人員維持自由往來。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英國脫歐之後,要支付歐盟多少分手費用?由於英國本來就必需分攤一些歐盟的經費;此外,英國也參與許多歐盟的共同研發,英國退出之後,這些研發歐盟可能必需重新來過,因此歐盟要求英國支付一定金額的分手費用。本來歐盟要求英國支付五百億歐元,而英國原本只願意支付二五○億左右;現在雙方已經有初步共識,英國將會支付四百到四○五億歐元的分手費用。但是英國仍然堅持支付這些分手費前提是,必需對於未來雙方的自由貿易協議(FTA)內容先達到一些共識,才會支付這筆分手費。

從這些初步達成的協議,我們看到一個很矛盾的現象。本來英國人民投票通過脫歐公投,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反全球化浪潮的象徵。回想去年五月底,英國在進行脫歐公投時,除了選舉當時的技術問題之外,一般認為造成許多英國人投票支持脫歐有三個最重要因素,即反對中東難民進入、反對歐盟國家的人民自由進入英國、和反對FTA。但是從英國與歐盟初步達成的共識來看,在脫歐之後,三百多萬個歐洲公民仍然會留在英國工作,並不會如同有些英國人希望的離開。其實這三百多萬歐盟公民的工作並不容易被英國人取代,如果這些人立即離開英國,勢必會造成英國經濟的大災難。

另外,英國政府已經說得很清楚,他們願意支付較高的分手費,但前提是雙方必需先達到某種FTA的共識;也就是說,英國政府要求未來要有一個與現況差不多的FTA。顯然,英國政府認知與歐盟維持FTA對於英國經濟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此舉簡單說明了,英國雖然脫歐,但是英國並沒有反對經貿自由化!

另外,再從今年二月英國首相梅伊訪問美國,就與川普提及希望與美國協商簽署FTA來看,未來英國仍然會積極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因此我們絕對不應該把英國脫歐看成是反全球化浪潮的象徵。(作者為政大經濟系教授)

   
賺不停 缺貨大商機
各科技發展一波波,其中AI、雲端大數據、智慧車、機器人,四大趨勢成形,七大產業成了當紅炸子雞,在缺貨熱潮下,也改變財富的流向,造就新興的飆股。

願生高麗國:金剛山
郭沫若在小說《牧羊哀話》的開篇,旋即藉著主人翁之口盛讚了金剛山壯美而明麗的景致。作為朝鮮境內出類拔萃的名勝區,金剛山甚至以其多變的風貌,而在一年四季榮膺不同的名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