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好感電子報】給您新觀念,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旅遊、設計、美食,展現品味生活的價值與憧憬!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名人堂電子報
2014/11/13 第5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洪蘭/當醫學系輕忽國文
聯合報╱洪蘭
看到明年全台十一所大學醫學系中有十所指考國文不計分,真是大大地吃了一驚,不知這決定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台灣一向考試領導教學,不考就不念,先不說作醫生的,溝通很重要,語文本身是個思考的媒介,作醫生不會思考怎麼看病?

語文與數學是科學的基礎。台灣一直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科學跟人文是對立的,科學要跟人文對談。其實它們都是「哲學」這棵樹所長出來的兩個枝:科學的基礎是哲學,人文的基礎也是哲學。哲學講究思辨的能力,一個好的科學家,他寫出來的東西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別人一看就懂;一個好的文學家也是要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因為作者跟讀者不在一個時空線上,作者沒有邏輯,讀者不能跟隨。科學與人文不是對立,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目前在大學教書最大的痛苦就是學生國文程度不好,所寫的論文不知所云,即使有心要改,也無從改起。我們以前要求學生用英文寫論文,後來發現學生英文程度太差,沒有人看得懂,於是改為用中文寫論文,結果還是一樣看不懂(有學生說:電風扇是動詞,因為它會動)。如果有考國文時,學生都還是這般詞不達意,現在不考了,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真的很好奇。

語言和文字都是表達意思的工具,但是文字比語言強的地方是它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透過閱讀《史記》,我們可以跟兩千年前的司馬遷對談。人因為有閱讀的能力才有現在的文明,一九二七年林白第一次駕飛機飛越大西洋,在巴黎降落,一九六九年林白親眼看到了美國的太空人登陸月球。若沒有文字將前人的知識和經驗傳下來,我們的文明怎麼可能進步得這麼快?

閱讀是把鑰匙,打開人類知識的門。孩子有了閱讀能力就可以享受古今中外所有先聖先賢的智慧,所以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It's a double magic:Writers change thoughts into ink, Readers change ink back into thoughts."(閱讀是個雙重魔術:作者把他的思想化成墨水,讀者又把這墨水還原成思想)。前人窮一生之力寫下一本書,我們花幾個禮拜把它讀會,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因為不必去做他已經做過的實驗,不會重蹈他的覆轍。

又如一九五三年華生和克里克(Watson & Crick)發現了DNA的結構,一九九七年桃莉羊誕生。在不到五十年的時光,人類從不知道生命的密碼是什麼,到解開這個密碼,複製了一頭羊出來。如果沒有閱讀的能力,這怎麼可能發生?

廿一世紀的競爭不再是槍炮子彈的競爭,而是無聲的腦力競爭。創造力是這個世紀的生存條件。創造力的神經機制是閱讀,因為閱讀促使神經連接,而創造力在神經學上的定義就是兩個不相干的神經迴路碰在一起,活化第三條迴路。所有的發明家都有很廣的背景知識,不然無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台灣要推創造力怎能不推閱讀?怎麼可以減少國文的時數,還不考國文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讓孩子超越自己 勇氣養成法
別小看生活中看似尋常的事件,根據專家的研究,抽象的勇氣能力沒有捷徑可養成,全賴你和孩子日日在生活中體驗與實作,而且,從孩子一出生,就能一點一滴開始累積!

南科台積電 幾米主題藝術裝置
幾米品牌挑選《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繪本,將圖像與故事轉化成主題藝術裝置,設置在台積電南科廠房周邊與員工平日生活息息相關的地點,傳遞繪本中的精神與寓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