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東京影展將在今晚閉幕頒獎,這個面對小老弟釜山影展節節近逼的老字號電影節,今年也在邁向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隨著新主席椎名保上任,大刀闊斧,從影展主視覺到沿襲多年的節目單元結構,都有了全新的變革。
過去東京影展以提倡「自然環保」為主要精神,連星光大道都是「綠」毯,不過今年卻取消了在節目部份的相關單元。前兩天在東京,我趁著與新主席聊天的過程間,向他表達我覺得這個單元取消是很可惜的事;不過他也充滿自信表示,今年起改為著重鼓勵「新導演」的方向,包括亞洲新導演競賽、日本獨立製片等新規畫單元,都希望展現不同以往的風貌。
其實,這是一招「險棋」。因為釜山影展的競賽也以「新銳」為主,兩個時間相差不到一星期的影展,無論在實際選片或國際聲勢上,似乎都還是得繼續競爭下去。
看著一向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的日本人,也為影展的競爭力尋求突破,不禁讓我對台灣目前的影展環境陷入思考。光九、十兩個月,整個台灣島的影展總數,應該加起來超過十個,而且十一月馬上又有歷史最悠久、最大型的金馬影展即將登場。往好處想,台灣影迷真有福,各種不同規模、主題的影展接踵而來,應接不暇;悲觀點看,影展相對於商業映演,本來就是聚焦於小眾,影展多,自然就得彼此競爭消長,究竟台灣是否真有這麼多的影展人口?恐怕沒人敢點頭稱是。
尤其各地方政府近年來時興發展「影視產業」,協助拍片的影委會與各種補助方案如雨後春筍林立,然後就是辦影展,彷彿這兩者才是宣示影視政策的必修課。這些決定的背後,究竟只是撥預算換政績,還是真正從電影產業與地方的關係出發做出考量?相信若諮詢電影專家或學者,勢必會有更多元的其他選項,可供參考。像我個人就覺得,扎根於最基礎的影像教育,放眼於下一代的未來視野,絕對比什麼都要來得實際且重要。
我做過影展,也熱愛影展。但看著影展撞影展、影迷吃不消,甚至選片人也常常不經意地爭先搶片,這到底是正向或隱憂,我也無法當下論斷。只是當影展越來越多,究竟如何才能找到獨具特色的定位,以及永續經營的競爭力?主事者與觀眾們都得停下腳步,再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