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人氣最旺的手機及流行趨勢嗎?現在訂閱【SOGI 手機快報】馬上滿足您的渴望、隨時掌握最新的手機動態!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9/01 第40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5成「三高」危機 7成女性「泡芙族」
心臟衰竭新藥 降20%死亡率
2歲寶寶不會說50個詞 爸媽當心
腫瘤標記偽陽性高 不適合癌篩
人體資料庫 男性樣本才3成5
健康焦點 撕報紙、滾彈珠 失智公嬤不焦躁了
孩子挑菜吃 可能是病了
腎友旅遊團金門爬山 德國壯遊

醫藥新知
 
5成「三高」危機 7成女性「泡芙族」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統計發現,五成國人陷「三高」危機,總膽固醇過高、血壓高、糖化血色素異常。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說,未來將恐面臨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等慢性病危機。

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七項與慢性疾病相關,中央研究院自二○一二年起建立「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期能進行國人健康分析、預測疾病風險。沈志陽表示,目前已蒐集二萬五千筆資料,目標在十年內完成廿萬筆資料建立。

截至今年六月底,分析一萬八千餘人的資料發現,發現五成國人總膽固醇過高、五成糖化血色素異常,國人每周運動次數少於三次,超過五成男性沒有運動習慣;有六成以上男性BMI值超標,女性BMI值雖然大多落在正常範圍,但有七成女性體脂率高於百分之廿七(正常值百分之廿到廿七),被稱為「泡芙族」。

透過資料分析也發現,家族癌症史分布比率最高的是肝癌,占百分之八;其次為肺癌、大腸直腸癌等。沈志陽表示,綜觀國人健康狀況,可能與現代人生活忙碌、疏於運動且飲食不均的不健康生活形態有關係,資料也顯示國人運動、體重控制等觀念有待改善。

「加入人體資料庫,等於成為全體醫學院的老師。」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表示,資料庫有助診斷與研究,例如最近熱門的漸凍人、失智等疾病,可能有機會找到部分相關基因,但整體族群發生機率有賴資料庫,該資料庫預計收集十萬筆疾病資料、廿萬筆相對健康民眾的資料進行分析。

沈志陽說,目前已釋出資料進行阿茲罕默症、B型肝炎感染及慢性腎臟病研究,可望找出國人特有慢性病致病因子。一般樣本數逾千人的研究,五到十年可以有研究結果,人體生物資料庫樣本數更多,預期可縮短研究年限,早日找出致病因子。

 
心臟衰竭新藥 降20%死亡率
綜合報導/Upaper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歐洲心臟學會年會公布的研究顯示,諾華集團的1種新藥,能降低心臟衰竭死亡率、住院率20%,可能取代25年來的既有用藥。

所謂心臟衰竭,是心臟無法把足夠的血液送到身體各部位;10多年來,醫界在治療慢性心臟衰竭幾乎沒進展,因此現在這種新藥的出現,讓醫界振奮。

對逾8400名患者的研究顯示,與現有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ACE抑制劑伊納普利相比,LCZ696不但能減少死亡和住院率,患者也明顯感覺比較舒服。

每天服用2次的LCZ696,副作用包括比較可能出現低血壓和不嚴重的腫脹,可是較少腎臟受損、高鉀和咳嗽。

諾華表示,LCZ696可能在2015年第3季上市。

 
2歲寶寶不會說50個詞 爸媽當心
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名婦人的寶寶已3歲卻不太說話,只會喊爸爸、媽媽等幾個詞彙,婦人懷疑孩子的語言發展緩慢;她向身邊親友詢問,大家都安慰她「大隻雞慢啼,再大一點自然就會講話了」,婦人還是放不下心。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語言治療師莊維儀表示,兒童語言發展受生理發育、腦部功能成熟因素影響,也和後天環境、語言刺激、學習經驗息息相關。

莊維儀指出,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滿1、2歲,只會說幾個詞彙,有的孩子甚至還沒開口講話。

父母擔心,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在正常發展範圍內,還是已經慢了?這是許多新手爸媽擔憂的問題。

莊維儀說,兒童語言發展有幾個重要里程碑,1歲至1歲半,孩子會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通常在2歲前,會發生「詞彙爆炸期」,小朋友在這時期可能說出50個以上詞彙。

她說,孩子4歲左右,可能講出包含4至5個詞彙的句子,句子的文法也大致正確,旁人幾乎能了解孩子說的事情。

換句話說,小朋友若2歲前說的詞彙不到50個,或是超過4歲還不能說出文法正確的句子,也無法讓他人聽懂,可能語言發展困難。

莊維儀提醒家長,想促進孩子語言發展,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互動,經由互動給小朋友語言、環境刺激。

她建議,家長說話時,不要使用太長的訊息,建議以兒童目前的話語長度再加2個字,也可輔助肢體動作或表情。

 
腫瘤標記偽陽性高 不適合癌篩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號稱抽血就可驗癌症的「腫瘤標記」,在健康檢查項目裡很熱門,但其實不適合用癌症篩檢。醫師表示,腫瘤標記偽陽性高,臨床常見沒有任何症狀的民眾,拿著腫瘤指數超標報告到門診報到,檢查卻找不出問題,讓大家白緊張一場。

腫瘤標記是自費健檢熱門項目之一,單項要價兩百元到四百元,臨床有醫療院所推出一次檢驗十多項腫瘤指數的健檢組合,要價數千元。

一名留學返國男子順利進入國內電子業,躍身成為科技新貴,卻在公司體檢中發現自己肺癌腫瘤標記「CYFRA21-1」超標逾十倍。他先接受胸部X光檢查,雖然沒有發現病灶,但母親放心不下,自費六千元,「押」著他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電腦斷層顯示,男子肺部有「白點」,雖然醫師研判並非惡性腫瘤,卻無法安撫他母親的焦慮,堅持帶兒子到其他醫院尋求「第二意見」檢查,經過多位醫師一致表示,白點只是反光的血管,母親才不再緊張兮兮。

上述年輕男子的遭遇在門診經常上演。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吳岱穎說,門診中常見腫瘤指數出現紅字或快要超標,因而焦慮擔心來看診的民眾。她回顧二○○三年到二○一三年,有關腫瘤標記的文獻,統整發表在最新一期台灣衛誌,指出腫瘤標記僅有證據做為癌友治療後的追蹤工具,不適合做為一般癌症早期篩檢。

吳岱穎說,很多時候腫瘤指數過高,並非出現癌症病灶,而是其他身體組織發炎,或根本沒有異常。她舉例,門診中最常見出現偽陽性的腫瘤標記是「CA199」,很多民眾一見自己數值超標,就懷疑自己得了胰臟癌,但其實只是胰臟炎、膽汁鬱積等狀況,並非罹癌。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邱宗傑解釋,腫瘤指數的原理,是利用某些惡性腫瘤會分泌特殊細胞殘留在血液中,透過抽血液檢驗,追蹤體內是否有這些細胞;但腫瘤標記的專一性不高,腫瘤指標出現紅字也不代表罹癌,使指數正常也不等於癌症沒有找上門,只能作為參考。

 
人體資料庫 男性樣本才3成5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人體資料庫推動一年餘,收集二萬五千多筆資料,但女性占六成五,男性資料筆數只占三成五。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說,未來將加強到警消等男性較多的單位,進行宣導。

針對人體資料庫男女比例失衡,沈志陽說,鼓勵全民參與,也會逐步擴大收集的年齡範圍和族群。

台灣人體資料庫推動之初,外界擔憂有侵犯隱私權的疑慮,他解釋,台灣對人體生物資料庫受到立法保障,注重隱私權保障及利益分享,但如何與受試者分享利益,尚待討論;另外,資料庫不開放國外單位申請,保障個人資料安全。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表示,民國九十九年訂定人體生物資料庫設置許可辦法,對於申請、釋出資料的流程及設備都有嚴謹的管理辦法,若發生侵犯隱私權情事,中研院、研究單位皆有重罰。沈志陽說:「資料若外洩,我跟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都會被關。」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表示,申請研究計畫時,會先經學校或研究單位的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再經過中研院人體資料庫的倫理治理委員會嚴審,才會釋出資料。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郭英調表示,問題可能出在執行面,因為生物資料庫複雜度高,民眾不易了解,往往沒有細看就簽字。另外,基因具家族性,即使個人同意捐贈基因資料,基因相似度達九成的親屬是否同意?可能有爭議,這些有待計畫較成熟後再檢討。

 
健康焦點
 
撕報紙、滾彈珠 失智公嬤不焦躁了
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聯合報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失智日照中心,透過撕報紙遊戲、氣球傘、滾彈珠等活動,吸引阿公阿嬤注意力,從中訓練手眼協調、色彩刺激,讓他們開心度過每一天。

屏東醫院失智日照社工余雪如觀察,前一天家庭氛圍不好的阿公阿嬤,隔天到日照中心就會出現情緒不穩,並影響其他人;下午情況會比早上更不穩,且易受天氣影響,秋季狀況最為嚴重,只要陰天,部分長輩就要求回家煮飯、帶小孩,焦躁不安。

失智日照表示,這時「撕報紙」,變成紓壓且轉移注意力的遊戲,阿公阿嬤比賽誰撕的報紙最長、不會斷,間接訓練阿公阿嬤的手力。社工說,阿公阿嬤不止很愛撕報紙,還會折成帽子、衣服,最後收拾報紙,揉捏成球,玩拋接紙球,忘記時間。

遊戲雖簡單,但各個細節馬虎不得,「滾珠畫」將彈珠沾上顏料,滾成一幅圖畫;五顏六色的氣球傘上,有各種顏色的球,多重色彩刺激阿公阿嬤的視覺,大動作甩動氣球傘需要耗費全身力氣,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有幼教背景的社工說,長輩喜歡聊天,大家就像小朋友一樣玩在起,國、台、客語3種語言都會通,聊得自在快樂,不會有隔閡。

失智日照說,失智老人不易被發現,若有輕微症狀,必須盡快治療,因為「失智最好的情況就是現在」,不會更好,只能延緩退化情勢。

許多家屬會質疑,「吃藥對他好嗎?」,余雪如回答,如家屬照顧失智長輩,承受壓力,藥物可穩定阿公阿嬤焦慮情緒,讓他們好好睡上一覺,家屬更可安心入睡。

 
孩子挑菜吃 可能是病了
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聯合報
2歲大的小倫每到吃飯時間就變成小惡魔,除了白飯,蔬菜、肉類都不吃,不是勉強吃2口,就是要邊追邊餵飯。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醫師邱振燕說,小孩子不願意吃飯未必是偏食,有時可能是生病,家長最好設法排除生病可能性,再調整餵食方式。

邱振燕說,兒童餵食困難是門診中常見問題,部分孩子可能有潛在的疾病,如果出現吞嚥常嗆到、疼痛、體重減輕、嘔吐腹瀉、血便、濕疹或發展遲緩,都可能是受到其他疾病干擾。排除潛在疾病問題,才有可能是偏食。

但是要如何調整餵食的方式呢?她認為父母可以決定食物種類,但由孩子自己吃,並決定吃多少;最好避免電視等會讓孩子分心的環境;可以給點心,但避免吃零食;不談條件、不懇求餵食。

限制用餐時間不超過半小時;維持小分量,有要求再重複給予;逐步提供新的食物,至少嘗試10到15次,並容忍吃得亂七八糟的情況。

邱振燕說,每個孩子都不同,父母要設法找出對的方式鼓勵進食,像小倫就是屬於「胃口有限型」,這種孩子規律化用餐很重要,餐餐之間不要提供其他食物,另外可製作高卡路里、高營養密度餐點,搭配較高熱量的兒童營養配方加強營養攝取。

另外針對有「選擇性挑食」的孩子,家長烹調要多變化,以身作則帶頭吃,可以利用兄弟姊妹間的影響力,提高對食物的興趣。

 
腎友旅遊團金門爬山 德國壯遊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不再當宅男宅女!」一群腹膜透析腎友組成國內旅遊團,上周六從台北南下,展開2天1夜小旅行,23名腎友和家屬50人昨天抵達高雄駁二,開心參觀藝文展覽,下午再到旗津觀光。

台灣洗腎人口密度世界第一,腹膜透析照護更已有30年經驗,腎友可自行攜帶透析液趴趴走,長程旅行已不再是問題。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自組旅遊團,每年要辦五次國外團和兩次國內團,今年初腎友們除到德國遠征10天,五月更遠赴金門挑戰太武山,均成功歸來。

洗腎兩個月就展開旅遊初體驗的呂淑萍,因多年紅斑性狼瘡導致腎功能惡化,本擔心再也無法出門遊玩,這次旅行,讓她更有勇氣面對未來。另名資深腎友陳昌蘭去年挑戰美西60天自由行,歷經12小時飛行、獨自驅車行經大峽谷,還參加姪子婚禮和女兒畢業典禮。

從五歲起就接受腹膜透析的蘇霈涵,今年已13歲,每年暑假都跟著家人出遊,她特地到駁二鼓勵腎病病友不要自我設限,放棄原有的生活品質。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高醫腎臟科主任陳鴻鈞表示,腹膜透析患者多為個子小、沒有糖尿病的年輕女性,每天要換四次透析液,三天兩夜旅行,每人事先得準備幾十公斤的透析液,不過只要事先規畫妥當,腎友們仍可四處趴趴走,繼續享受人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