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梅英•唐凌】 近代商埠從約開到自開的特殊歷史過程,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化加深的舊中國近代化的獨特發展道路。本文試圖在前人對通商口岸研究的理論構架基礎上,從宏觀角度出發,對約開商埠與自開商埠的差異性進行對比性探究,認知近代社會取得對外經濟聯繫、加快近代化進程的特殊方式和途徑背後所包含的深層底蘊,從而揭示近代社會經濟的特殊發展規律。開放背景的差異性 約開商埠和自開商埠的開放是一個歷史的過程。由於二者開放所處的國際大環境(時代背景)和國內小環境(社會環境)的差異,加之開埠設關主體的不同方向的驅動,造成了二者事實上諸多不同的明顯特徵。
1. 約開商埠開放的背景
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規定的五口開放,是近代中國的約開商埠的嚆矢。自此始至二十世紀初,約開商埠陸續出現在中國大地上,成為中外聯繫的中介和橋樑。約開商埠之所以在近代中國成為中外經濟關係史上的重要表現形式,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1)約開商埠是近代世界經濟整體發展的必然結果。
十六世紀以來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使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西歐各國開始了一個資本原始積累的時期,而殖民掠奪是其資本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方式,它們在東方建立貿易據點,進行殖民擴張。在新航路開闢後,世界貿易由大陸擴展到海洋,中國這一地大物博的國家也吸引了不少殖民者的腳步。特別是十八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以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的工業革命的發生,使西歐各國資本主義展開競爭,一些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發展很快。1840年,英、法、德、美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比重占85%左右,其中,英國占45%,法國占15%∼20%,德國占12%,美國占11%。
這些國家的煤鐵產量和鐵路里程、船舶噸位,1840年較1830年也是成倍地增長。機器大生產以其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巨大的生產力,開拓世界市場,大肆傾銷機製品,掠奪原料,以滿足無限擴大的再生產的需要。開埠通商,發展對外貿易是他們的既定國策。正如列寧所說的:「資本主義只是廣闊發展的、超出國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結果。因此,沒有對外貿易的國家是不能設想的,而且的確沒有這樣的國家。」為此,他們在亞、非、拉美攫奪了大片殖民地。「凡是資本主義工業發展很快的國家,都要急於找尋殖民地,也就是找尋一些工業不發達、還多少保留著宗法式生活特點的國家,他們可以向那裡傾銷工業品,牟取重利。」被覬覦已久的中國,自然成為其侵略的對象,以通商據點為先頭陣地,是其重要的手法。
根據近代國際法的原則,為解決雙邊對外交涉和爭端,各國通過多邊協商,議定條約,約定相互遵守的規則如民族原則、國家一律平等原則、領土不可侵犯原則等。西方國家根據自己殖民侵略需要,對廣大亞、非、拉美國家採取「先占」、「割讓」等公認的原則,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強行通商,確立了適應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國際法」。據此,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開埠通商就成為具有「法律依據的準則」了。這樣,在「國際法」的支持下,以西方資本主義為中心的、囊括所有國家在內的世界貿易迅猛發展起來。中國對外開埠通商就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未完,詳見下一期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