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6/03 第6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周推薦 可口可樂不愛汽水愛牛奶?
精彩摘要 王雪紅的「虛擬」進擊
美國運動手環兩強 掀起專利大戰
活動快訊 換本雜誌看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訂閱優惠

     
可口可樂不愛汽水愛牛奶?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可口可樂壓住高蛋白低糖牛奶,認為銷量能超越普通牛奶「我們真的認為,牛奶是天賜的超級食物」。

為了給全世界解渴,可口可樂公司正在把牛奶打造成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大品牌。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牛奶,而是可口可樂和一家乳企聯合創立的Fairlife公司,生產經過濾的、高蛋白、低含糖量且不含乳糖的高端牛奶。這樣的一瓶牛奶(約142克)售價為4美元,高於有機牛奶的價格,甚至是普通牛奶價格的兩倍。上架一年以來,Fairlife的銷售額達到了約9000萬美元,刺激了特製奶品行業(包括含高鈣或不含乳糖的奶產品)。

可口可樂公司通過旗下的風投和新興品牌集團成為Fairlife公司的合夥人,該集團也投資了Zico椰子水、茶飲料品牌Honest Tea和果汁品牌Fuze。Fairlife行政總裁瓊斯(Steve Jones)曾於2000年到2003年期間擔任可口可樂公司的行政總裁,他除了在任職期間把公司的業務拓展到美汁源(Minute Maid)凍橙汁之外,還覆蓋了一些利潤更高的產品,如價值數十億美元、靠透明玻璃瓶挑戰市場領頭羊純果樂(Tropicana)的果汁品牌Simply。純果樂是競爭對手百事公司(PepsiCo)所有。「事實證明,你可以把某種商品轉變為有活力、高增長的產品類型,」瓊斯這樣評價Simply,「我們也可以這樣打造牛奶產品。」

為了用更健康的產品來彌補蘇打飲料消費的下降,牛奶是可口可樂公司最新的一次嘗試。「我們真的認為牛奶是天賜的超級食物,」Fairlife的營銷副總裁卡恩(Melanie Kahn)表示。

瓊斯並不是唯一一名有過可口可樂任職經歷、後來投身奶產品行業的品牌高層。美國最大的乳品加工商迪安食品(Dean Foods)也聘請了可口可樂果味飲料品牌Hi-C的前品牌經理施瓦茲(Greg Schwarz),任命其負責營銷業務。迪安食品把地區性的奶產品統一歸到了DairyPure旗下,生產不含激素和抗生素的牛奶。公司還將在今年推出一系列不含乳糖的產品。迪安在全國範圍內擁有60家牛奶加工廠。「在本地產品方面,我們比任何一家都做得好,」施瓦茲說。

Fairlife的聯合創辦人麥克洛斯基(Mike McCloskey)表示,消費者,特別是千禧一代,都希望動物和工人都得到好的對待,但同時也要保證產品的口味、便利和質量。麥克洛斯基之前是一名獸醫,後投身農場。他一直很重視奶牛的舒適度和可持續的飼養方法,如把糞肥轉化為沼氣,為奶牛場提供動力。

幾十年來,乳品行業一直不遺餘力地向消費者推崇牛奶產品,因為穀類食品消費下降和豆奶、杏仁奶等產品的興起讓牛奶銷售承壓。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美國2015年的人均牛奶消費量降至每年19加侖(相當於72升)。牛奶消費量在1945年觸及頂峰,當時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會消費42加侖(相當於159升)牛奶。即使是創意滿滿的廣告和營銷策略,包括從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經典廣告宣傳活動「Got Milk?」(有牛奶嗎?),也難以刺激增長。

自2011年以來,迪安公司推出了面向兒童和成人的TruMoo品牌牛奶,該品牌牛奶口味繁多,有曲奇味、奶油味和巧克力棉花糖味不等。父母們很喜歡這系列不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牛奶。在TruMoo的推動下,DairyPure上市約10個月就發展迅猛。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霍華德(Alexia Howard)表示,在截至1月23日的12周時間裡,迪安旗下的品牌牛奶銷售量增長了1.6%,去年同期則下降7.3%。特製牛奶的銷售從2014年的9%漲至2015年的21%,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Fairlife高蛋白牛奶,」霍華德說。

有觀點稱,可口可樂公司牛奶業務前景並不明朗,因為Fairlife的售價很高。「可口可樂應該打造一個增值品牌,而不只是價高而已,」野村國際(Nomura International)的分析師沙克爾頓(Ian Shackleton)說。

可口可樂持有Fairlife的少數股權,且認為這筆投資會帶來回報。瓊斯在2010年和麥克洛斯基夫婦聯繫上時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他力勸夫婦倆和可口可樂公司合作,因為後者能提供廣大的分銷網絡,能讓產品出現在全國範圍內成百上千的超市貨架上。兩年後,瓊斯作為中間人幫忙促成了合資公司的成立。「我們需要營銷,」麥克洛斯基說,「我們萬事俱備,只缺觸及廣泛消費者的機制。」

Fairlife還能從可口可樂公司處獲得研發、化學和營銷方面的指引。Fairlife的股東一半來自可口可樂,一半來自奶廠的農場主。

可口可樂旗下風投和新興品牌集團的總裁兼總經理烏澤爾(Scott Uzzell)表示,這家蘇打巨頭對這次合作採取不插手的立場。「他們比誰都懂奶製品,」烏澤爾。「而我們比誰都懂消費者。」

王雪紅的「虛擬」進擊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手機大廠HTC層洞察先機,在PDA代工與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曾經取得世界領先地位,一度在美國智能手機的市場佔有率僅次蘋果。如今,智能手機銷售進入平緩期,王雪紅帶領HTC憑藉「虛擬實境」(VR)翻身嗎?

2016上半年,科技業壟罩著各種不確定因子。PC的銷售量沒有回春跡象,過去數年扮演成長動能的智能手機銷售也平緩下來。但對早一步承受市佔及營收下滑的台灣智能手機大廠HTC(宏達國際電子公司)而言,卻是重新奪回國際注意目光的半年,原因就在提早佈局新的科技熱點:「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指的是讓使用者配戴類似頭盔或護目鏡的裝置,裝置螢幕內以電腦模擬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讓人如同身歷其境的技術。而在新產品推廣、技術提升的背景下,調查機構看好其後市。麥格理資本證券分析師Ben Schachter今年發佈報告認為,「VR將是電腦、手機後下一個重要的計算平台,今年就將迅速發展。」高盛則預測,「2025年時VR和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市場規模將達到1100億美元,超越電視市場規模。」

HTC今年正式推出的虛擬實境頭盔「Vive VR」,和三星Gear VR、Facebook旗下Oculus Rift、SONY推出的PlayStation VR等,並列為四大虛擬實境品牌。美國科技媒體Engadget認為,Vive是一款沉浸感非常好的VR設備,頭部追蹤功能優於Oculus Rift;空間定位的體驗非常震撼。The Verge則認為HTC VIVE交互介面豐富,硬件工藝也相當紮實,但頭盔比Oculus Rift笨重。Tech Insider的評測作者Ben Gilbert則認為Vive 擁有最棒的虛擬實境體驗。

Vive訂價799美元,也是其中規格與價位最高的品牌,今年2月底開放預售,銷量不俗。HTC VR主管沈燁在Twitter 上透露,Vive 上架十分鐘內,預購量就超過1.5萬部,遠優於市場預期。雖然HTC對HTC Vive 的出貨量一直保密,但外媒《UploadVR》基於SteamDB和SteamSpy的資料統計,目前HTC Vive的出貨量已達到5萬部。

HTC董事局主席王雪紅對Vive的長期銷售預估更為樂觀。4月底,在北京回答《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關於今年Vive是否有信心賣破百萬部的提問時,王雪紅馬上回答:「你拭目以待!我都覺得這樣(賣出百萬部)夠嗎?」

王雪紅對HTC的虛擬實境裝置深具信心。HTC在去年的MWC(世界通訊大會)首次發表Vive概念時,她就強調,「Vive的規格將遠遠超越對手。」今年虛擬實境成為更熱門話題,王雪紅則進一步對外強調,「Vive是唯一能讓使用者體驗虛擬實境時,任意走動的裝置,可以提供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美國運動手環兩強 掀起專利大戰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Fitbit與Jawbone之間的專利大戰或致美國頒佈進口禁令「任何來自美國國際貿易協會的訴訟都是利害攸關」

去年,Jawbone起訴運動監測設備市場領頭羊Fitbit,指控後者挖走其員工並帶走了敏感資訊。這起訴訟在加州州立法院提起時,Fitbit正籌備6月的IPO。隨後,訴訟升級成了一場專利大戰,鬧到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這家聯邦機構完全有權禁止兩家公司從中國的製造工廠將產品進口至美國。「任何來自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訴訟都是利害攸關,因為該委員會的唯一解決方案是禁止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其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拉森(Matt Larson)表示,「這是一起非常激烈的訴訟。」

隨著加州案件的推進,Jawbone去年7月向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Fitbit涉嫌侵犯6項專利,包括電源管理、保護塗層及用戶睡眠或活動水準監測技術。該專利案3月25日按規定進行調解,5月將在國際貿易委員會聽證,雙方當前激辯正酣。

非上市公司Jawbone在3月14日提交給加州法院的文件中稱,Fitbit「正系統性地挖走Jawbone員工、竊取競爭對手的敏感商業機密和知識財產權」。Jawbone指控Fitbit的招聘專員聯繫了其大約30%的員工,試圖「肢解」該公司,並且,有幾位員工在離職前的一段時間裡將信息下載至快閃記憶體盤。

對此,Fitbit回應稱,Jawbone這些指控是其市場份額下降後的「絕望」之舉。Fitbit也提交了針對Jawbone的貿易訴訟,宣稱Jawbone侵犯了3項監測設備相關專利。該案定於8月由國際貿易委員會審議。

Fitbit稱,Jawbone的專利只涉及一些監測睡眠或能量消耗之類的理念,並不是什麼值得法律保護的發明。「在整個訴訟過程中,Jawbone總是在提一些毫無根據的情緒化訴求來吸引大眾眼球,希望人們不去注意其在市場上的無能為力。」Fitbit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我們將繼續在法庭上證明我們的法律立場。」

Jawbone在加州提起的初始訴狀中提到了5位前員工,稱這些員工拿走了超過30萬份內部文檔給Fitbit,其中包括設計和行銷計劃。Jawbone表示,之後其又獲悉一位前員工將公司的機密資訊發到了她在Fitbit的電子郵箱。「不管Fitbit如何定性我們提起的訴訟,」Jawbone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現在的問題是被告不正當地佔有了屬於Jawbone的30多萬份文檔。」

Fitbit宣稱無須從Jawbone偷取創意。該公司已請求加州法官駁回這宗商業機密訴訟,稱這與Jawbone員工獲得的任何文檔毫不相關。

在專利訴訟案中,Fitbit已使得國際貿易委員會將Jawbone提出的專利指控從6項縮減至兩項。該公司還在繼續努力,希望能在國際貿易委員會5月聽證前,將其餘兩項指控也變成無效。如果Fitbit成功地讓所有專利指控都被駁回,那麼屆時國際貿易委員會需要裁決的將僅剩一些商業機密指控,其中包括Fitbit設備生產商偉創力國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不當使用其服務Jawbone時獲得的設計資訊。

假如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裁決對兩家公司或者其中一家不利,並實施進口禁令,兩家公司可以向美國最高專利法院─華盛頓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兩家公司也可以嘗試遊說奧巴馬政府基於公共政策推翻裁決,但這樣的努力成功率極低。

如今的Jawbone已不再是五大最熱門的運動監測設備之一。蘋果公司(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小米都推出了競爭性產品。這也對Fitbit構成了威脅。「Fitbit和蘋果爭奪高端市場,三星盤踞中端市場,小米則居於低端,」研究公司Leerink Partners的分析師沃德爾(Steven Wardell)表示,「投資者對於其長期前景是有擔憂的。」他對Fitbit股票的評級是持有。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換本雜誌看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訂閱優惠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享譽全球的重量級財經雜誌《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2014年5月2日在台灣以雙周刊形式銷售。《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獨創、獨特及獨立風格,將為台灣讀者帶來全景式、具深度的全新閱讀體驗。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香港創刊,結合兩岸三地財經、文化和藝術菁英編輯團隊,報導資本市場熱點公司和話題,深度研究新經濟下社會變革的要求,讓讀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瞭解世界潮流,成為世界經濟舞台的主角。每期內容聚焦全球經濟發展,深入分析公司產業趨勢,剖析政治政策,追蹤科技,解構市場金融 ,探索ETC智趣生活,再加上最權威的彭博觀點,帶給讀者全視角的國際財經資訊。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每期售價台幣 130元,可至全台7-11、誠品、金石堂、機場書店、法雅客、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等通路購買。除了零售,也歡迎長期訂閱,立即訂閱即享有優惠,原價每年26期3380元,優惠價2699元(每本約103元)。

訂閱即贈送一年份iOS版APP閱讀權限及商務可攜式閱讀燈 (USB插頭,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訂閱總代理:台灣英文雜誌社
Tel:02-2361-2151
Fax:02-2375-2670

不可不知的驚人豆漿力
研究指出,孩子成長要喝豆漿、想瘦身要喝豆漿,女性美顏要喝豆漿、中年人防三高要喝豆漿,甚至更年熟齡防骨鬆也要喝豆漿,老年族群喝豆漿可延緩老化……,小小一杯傳統豆漿,滿足現代各年齡族群的營養需求。

那些藏在請客吃飯背後的事
請客吃飯在他看來似乎不過是一件輕鬆寫意的尋常事,然而在《金瓶梅》中請客吃飯絕非如同流水帳般徒具形式,每一場酒食飯局都是欲望與權力的角逐,而最深知此中壺奧者當屬西門慶無疑。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