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6/11 第25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次主題:

古人名字的區別

遙光絮語

基測完後

古人名字的區別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二四七期 2012/06/11
主題:古人名字的區別

現代的人介紹自己,通常是會講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古代,「名」、「字」,可是有很明顯的分際。古代衛生條件不好,因此,古人出生三個月以後,確定這個小孩能活下來,才由父親正式取「名」。「名」是幼時在家供長輩稱呼用的,「乳名」是由「名」簡省而來,通常是為了稱呼方便或表示親暱。成年之後入社會,就得另起一個名,這個「名」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字」,供平輩和晚輩稱呼。一般說來,尊稱、敬稱以及卑幼者對尊長者,要稱「字」;自稱、謙稱和尊長者對卑幼者,要稱「名」;平輩之間,除了相熟的朋友可以不拘禮法稱名之外,一般要稱字,否則即是不禮貌的行為。民國以後,由於「名」、「字」分別代表一個人生長不同時期的稱呼,因此,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對於「名字」沒有太明顯的區別,便將「名字」連稱。

「字」通常由「名」衍生而來,因此不管是老師賜字或自取,字與名往往有一定的聯繫。一般說來,名和字的關係最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一、同義互訓。這是說名與字的意義相同,或者可以互相解釋。如,諸葛亮字孔明,這個「亮」與「明」,當然是同義的。以此類推,孔子的學生宰予字「子我」,班固字「孟堅」,名字也都是同樣的意義。

二、反義相對。這是說名與字的意義相反,這是希望人不要過與不及,取其制衡之意。像是韓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等,都是要人在進退、光晦之間,時時謹記其中的利弊,拿捏分際。

三、相關聯想。有些「名」、「字」並不一定相同或相反,而是有因果關係或連屬的關係。像是白居易字「樂天」,是取「樂天」才能「居易」的意思;而蘇軾字「子瞻」,則取憑軾(軾是古代車廂前面用來做扶手的橫木)瞻望的意思。

四、原名變化。這是單純把原有的名作一些簡單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不規則的。如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秦檜字「會之」等,多半是加一個虛字或變易字型,就成為「字」了。

名與字除了表示稱呼之外,還能夠表示親屬關係。最常見的形式是在名或字中共用一個字,表示同輩關係,現在一般兄弟姊妹名字,大多使用這種形式;萬一是單字的話,就共用同一個偏旁,例如蘇軾、蘇轍兄弟。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現出長幼排行,先秦時一般在名的前面加上孟(伯、長)、仲、叔、季來表示。例如伯夷、叔齊兩兄弟,孔丘字仲尼等,唐代則以數字來表示,稱為行第。例如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與元九書》的「元九」指元稹等,都是以名字來表示長幼秩序。

現在的人雖然不再取字,但是當我們閱讀古人文章時,如果能知道名字的區別,當能對人物生平、文章或詩詞的意思,有更深入的了解。

撰文者:遙光
版權所有,欲轉載文章,請徵求電子報的同意

TOP

 

基測完後

 

 

基測完後,所有努力的成果在一瞬間拍板定案,有些同學到補習班找我,或者來臉書跟我互動;有些同學則千喚不回,甚至從此人間消失。究其原因,不外乎成績是否能符合自己和旁人的期待。

但失敗只是一時,能不能從中學到教訓則是更重要的。曾經有個成績不錯的女生堅持念高職,但讀不到半學期,乖乖回來重考。問她原因,她說,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名,太沒有挑戰性了。我聽完了哈哈大笑,卻也肯定她的抉擇,只花了半年的時間來後悔,總比用一輩子後悔要划算太多了。

因此,勉勵各位同學,即使你的抉擇不符旁人期待,也沒關係。堅持到底,就可以獲得你要的成功;但如果後悔了,也隨時可以再重頭開始,「亡羊補牢,時猶未晚」,最後人家只會注意到你是否成功,而不會注意到你何時才開始,以此勉勵全天下學子。

傳統中國文學臉書社團: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31844880197365/
 

遙光信箱shinning@pchom.com.tw

TOP

 


北京胡同裡的好滋味
作為一國之都,北京齊聚各省各派好滋味,許多美食往往藏身在蜿蜒難找的胡同巷弄當中。讓我們鑽進北京老胡同,一窺這些不為遊客所知的秘密美食。

該不該送孩子去補習?
免試入學後,比考試更重要的將是孩子對自己特質和生涯的認識。身為過來人的高學歷媽媽梁旅珠,會如何看待看待小孩的學習路?及該不該去補習?



˙訂閱、徵稿與轉載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或者直接寄到:shinning@ms1.url.com.tw
主旨:訂閱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內容空白寄出即可

二零零二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是個沒有碩士學位,也沒有從事學術研究的日本人田中耕一,得獎的原因,是他二十八歲唸大學時,誤將兩種不該混合的物質混在一起,意外發現這種新溶液可以測量一些過去測量不出的高分子質量,有趣的是,他不知道依照當時的理論,他的做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後來他將研究成果發表成論文,雖然沒有引起重視,但後來美國、德國的學者卻改良他的方法,在生物科技上取得極高的成就。於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追溯原始構想人,確定將諾貝爾獎頒授給他。

因此,要請喜愛中國文學電子報的讀者們,踴躍投稿,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的想法或文筆不夠水準,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田中耕一?誰能保證自己在電子報的文章不會引起學術界的波濤?另外,堪稱是網路上第一份學術性電子報的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也徵求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站長、BBS版版主、以及眾多熱愛文學的義工為敝刊提供轉載,希望藉由著各位的幫忙,能使愛好文學的種子,散發到更廣闊的人間。

徵稿啟事: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b.htm
轉載申請: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thread.php?fid=8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