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在各個演講場合都被問及「分離焦慮」的孩子,該如何應對?
但分離焦慮透過藥物解決,成效應該並不彰顯吧?我也想知道那藥的成分是什麼?是一種阻斷感覺的藥劑?幫助身體釋放某一種安全感的成分?還是有助於安心的維他命?
因為我不是醫生,也不是藥劑師,對於用藥的常識並不瞭解。倒是現代資訊發達,只要上網就可查出成分、治療症狀、副作用之類的資訊,我父親就醫時拿的藥物,只要上國家網路醫院一查便知,我們再透過用藥經驗與評估,下次就診時提供醫生資訊;或者在就醫時詢問醫生,這個藥物的主要訊息為何,會對自己面對的處境更負責,也為孩子做到了把關。
應對的態度
分離焦慮的孩子如何應對?若是在網路上漸入關鍵字,便會出現不少專家解惑,我建議父母不妨瀏覽一下資訊,歸納出自己可以注意的部分,我想也是有幫助的。
分離焦慮的成因,雖然眾專家多所歸納,但是具體原因並不清楚。但是我偶爾獲悉,分離焦慮的孩子,時有焦慮或孤單的母親。因此我常讓大人檢視自我,當孤單或焦慮時,自我的應對狀況如何?因為應對的態度,常常會讓孩子在求生存的應對狀態中學習。
前幾天我到一個教育現場講座,恰巧分享分離焦慮的應對。我扮演一位孤單且焦慮的父親,邀請現場一位10歲的孩子與我互動。我們的扮演讓現場家長莞爾,也讓家長立刻覺察,應對態度對孩子的影響,以下是扮演的片段:
我:「你很孤單吧!我看到你很孤單。」
男孩:「不會呀!」
我:「會啦!我看到你這樣很可憐耶!你需要有人陪吧!要不要我陪你?」
男孩:「不用啦!」
我:「真的不用嗎?你這樣很可憐耶!」
男孩:「真的不用啦!」
我:「我看你需要啦!你需要我陪你。」
男孩:「好啦!好啦!」
同樣的狀況,我屢次扮演,都得到同樣的結果,孩子有時為了呼應大人,滿足大人未覺察的被需要感。
我想表達的是,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穩定的情緒應對,會是孩子安全感最佳的良方,尤其是母親的影響力更是明顯,若是母親內在若是焦慮不安,似乎孩童也易感染那份焦慮感。我在我有限的觀察,分離焦慮孩子的母親,也較容易焦慮不安,我不知道是否為巧合?也許不足以成為一個觀察?
我觀察有些例子是難以覺察的,比如一位媽媽懷孕時,因為與先生有了爭執,因此而常覺得孤單不安,每當先生夜間外出,她都會焦慮不已。女兒則是從3歲開始出現分離焦慮,連一刻也不願意離開媽媽,直到現在上學了,每天都是母女間痛苦的掙扎。我通常會先安頓媽媽的心靈,再請媽媽安頓孩子的心靈,似乎得到比較好的回饋。
讓孩子感受到被愛
年幼的孩子,本來就需要愛來滋養。
媽媽提到「對任何人皆產生敵意,若是我們一直堅持原則,孩子會不會覺得學校越來越恐怖?若是放任孩子讓她自行操控,深怕拉不回來怎麼辦?」
我在應對孩子的處境時,通常以「愛」為優先。若是硬逼著孩子進教室,又得不到預期的結果,而且孩子有自殘的舉動,這並不是愛的表達,也不是我們想要看見的反應,那為何還要逼著孩子進教室呢?我的看法中,無論堅持原則,或者是讓孩子暫不進教室,目標都是讓孩子逐漸獨立,我以為先讓孩子感到「被愛」,是逐漸獨立的第一步。
我比較建議將孩子進教室的目標往後放,而不是一下子就要讓孩子進教室,孩子使用這麼激烈的手段抗爭,透露了孩子極大的恐懼與排斥,我很好奇孩子自殘是那裡學習來的?我傾向在同理孩子情緒時,要與孩子對談「愛自己」,而不能傷害自己,若能從孩子感到被愛的議題討論,是我比較常切入的一個方向,並且找尋孩子在學校裡較為開心正向的部分,比如與好朋友的玩耍,最喜歡的科目,以及其他正向的資源。在這樣的對談中,逐漸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勇氣,不再被恐懼包圍。當孩子感受到愛,得到了更多的滋養,也就有了勇氣面對挑戰。
在父母給予孩子關愛時,自己就要擁有安定情緒的力量,才不會讓焦慮不安感在兩人之間蔓延,那麼也不至於會變成「寵溺」了。因為當大人不安焦慮了,常會看不見孩子在悲傷、困頓中努力的勇氣,只是看見孩子的難過可憐,孩子的勇氣便無法滋生出來。
信中提到爸爸要對女兒說的那一段話,在道理上應是沒有問題,但是對女兒說這一段話的目的呢?是否女兒就會獨立了?是否就不會恐懼了呢?我覺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反而彼此都感到受傷的機率較高,那麼這段話就得到了負面的意義。
孩子有了分離焦慮,父母肯定非常辛苦,需要費大量的時間去照護。我建議在與孩子互動之餘,可以談談設定小小的挑戰,這小挑戰包括當孩子的抗拒小了一點兒,雖然哭泣但仍然去上學,能在學校找到快樂的事….,在言談中好奇孩子怎麼能做到,欣賞孩子的勇敢與改變,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父母也在其中感受彼此願意欣賞,願意一同努力的珍貴,也是一段美好的成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