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一位來自白色巨塔的外科醫生,講話連珠炮似的飛快、字和句經常黏在一起,不夠耳聰目明的人,還別想聽得懂。
即使政壇妖姬陳文茜坐在他面前,他的眼睛永遠盯住他方「雲深不知處」,據稱讓這位名女人頗為沮喪。他習慣邊講話邊搔著頭皮,不時自顧自的呵呵笑了起來,讓人心裡直納悶,喂,這回笑梗又是出在哪裡
藍綠都吃癟的白色怪風
幾個月來,這樣一位暱稱柯P的怪叔叔,持續以這種「不會演」、「不像男主角」的面貌,透過大眾媒體的傳播,展現在大家的面前,甚至,形成一股所謂的白色旋風。
截至目前為止,他還創下一項台灣政治史上的紀錄:在台北市這個選民結構藍大於綠的首善之都,他以一個非國民黨陣營的市長候選人之姿,民調持續長時間、並以一定的差距,領先國民黨的候選人。
在泛綠陣營裡,類似的紀錄,充其量只有上屆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有「擦過邊球」,民調短暫贏過國民黨對手郝龍斌,就再也「前無古人」了。在政治叢林一切講究實力原則的現實下,向來雞腸鳥肚的民進黨人也只能咬牙將首都選戰地盤,讓給這位政治素人來代打。
這個超(越)藍趕(走)綠的柯文哲神話,究竟是如何造成的?連民調專家都如墜五里霧中──解釋不出個所以然,倒是柯文哲自己講過一個故事,做為比方:
「有個爸爸跟小孩誇耀自己是個神奇魔法師,他告訴小孩:『你要仔細看喔!五分鐘以後,太陽就會不見了。』果不其然,五分鐘後太陽真的不見了,小孩見狀後,驚奇不已,不斷央求:『爸爸,再來一次、再來一次,我還要看嘛!』這老爸心知肚明,這是『僅此一次,下不為例』的魔法,哪個凡人有能耐能叫太陽馬上再升起一次,然後再將它變不見呢?」
政治老屁股難懂的白目戰法
柯文哲自己的結論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民調為什麼會贏,呵呵呵!」看倌們只能自己體會。
柯文哲現象的奇特之處在於,他既非相貌堂堂,亦非口才便給;失言錄應該可以比嘉言錄更快集結成書;賢內助柯嫂陳佩琪也十分入戲地在臉書大玩「老實樹」的助選遊戲,幫忙打擊陷害忠良(也就是她夫婿)的「壞人」;柯文哲臉書的首頁照片,不是打著蘋果光的沙龍照,而是柯嫂揪著嘴、皺著眉,在幫柯P整理頭髮的家常照。
至於他的競選團隊,左看右看都像「一時(情急)」之選的雜牌軍,若照柯P自己的語彙,則是「超過一半是路上撿來的」。凡此種種完全顛覆現有政治理解的選戰總合,被綠營人士偷偷冠上「白目戰法」的稱號。
一次,眾人七嘴八舌試圖解構柯文哲現象,一位從綠營來的柯辦幕僚,突然悠悠吐出了一段感想,他說:「我打了一、二十年的選戰,曾經以為,對於選戰的所有招數,永遠再也無法超越了。沒想到來到柯P這裡,見識竟然又成長了不少」。
第一招,善用新科技
正當旁人開始豎起耳朵、願聞其詳時,重點來了,他接著說:「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連這樣『烏魯木齊』的方式,竟然也可以打市長選戰!而且還贏這麼多!」這位幕僚語畢,旋即自己笑倒。
這位幕僚的黑色幽默,固然糗了自己老闆一道,某種程度,卻也隱含了對柯文哲的一種另類恭維。事實上,在眾人皆不看好、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柯文哲可以說是一邊自己發明選戰新藥,一邊進行人體實驗。所謂的柯文哲現象,能夠維持至今聲勢不墜的局面,不是只憑僥倖,而是一個有機的進化過程:
「外界如果不健忘,柯文哲現象,最初靠的其實就是一張嘴和一個FB(臉書),」幕僚一語點出柯文哲的躥紅之祕;如果要再講得更有學問一點,「那就是拜眼球(或注意力)經濟之所賜。」在知識及訊息爆炸的社會裡,只要能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人人都可以快速從素人變名人。
柯文哲不僅言詞麻辣,且不時饒富哲理,更經常扮演童話故事裡頭那位指出國王沒穿衣服的小男孩角色,道出台灣百姓對現有政治人物的嫌惡心聲,透過臉書的無料(免費)傳播,商業媒體的推波助瀾(因為可以賺收視率或點閱率),成為柯文哲的「0元成名法」。
第二招,急診室的「八二法則」
據稱柯文哲也頗為自豪地說:「我的FB就是一家電視台!」柯文哲臉書粉絲數至今超過二十六萬人,是對手連勝文臉書粉絲的兩倍有餘。柯文哲先後推出的競選廣告「我的西裝」、「一張躺椅」,也都以網路作為主要的傳播載具。這兩部影片,透過簡單的故事,採感性訴求,用意在強化柯文哲至今相對落後的婆婆媽媽選票。
因應來自四面八方、誰也不服誰的雜牌軍團隊,柯文哲沿用他過去在急診室、重症病房的管理經驗,下令將千頭萬緒的選戰事務,逐一建立SOP(標準作業流程),由各部門分別訂出「行程管理」、「財務管理」、「募款流程」等等具體辦法,解決八○%的疑難雜症。
柯P經常在內部傳授所謂的「八二法則」──即透過SOP解決至少八成的問題,凡是符合SOP規範的行程或建議,都優先採用;剩下兩成的疑難雜症或突發狀況「再來喬」。這幾招,成功擺平大部分的「內亂」。據稱,柯P對他自己發明的SOP行程管理辦法,頗為自豪,將來還有意出書,傳授管理心法。
「柯P就算不是全台灣最聰明的人,總沒有人會否認,他在台大醫院工作時,曾經管理過全台灣最聰明的人吧!」幕僚認為柯P管理有自己一套方法及哲學。他透露,若遇會議上有人爭執不下,鐵血柯P會當場下令:「你們兩個現在都出去!五分鐘後吵完,再給我答案。」
柯P震怒通常是發生在幕僚不肯認錯;如果能夠指出自己錯在哪裡,下次要怎麼改進,通常都可以過關。從中,外界似乎也可初步模擬,一旦他當上首都市長,可能的領導風格圖像。
第三招,持續升級的新版柯P
柯文哲曾自稱「外科醫生是特殊材料做的」,若從結果論來看,他的抗壓性與意志力,也的確非一般只是外表賣相好看、有奶便是娘的政治人物,可茲比擬的。
從抗拒加入民進黨,到三顧茅廬邀請紅衫軍倒扁大將姚立明出任競選總幹事,甚至有人瞥見他在手機記事欄裡記載著「一定要再找時間私下拜訪陳文茜」……,儘管來自綠營的壓力一直排山倒海,柯文哲卻像在開推土機,朝他堅持的在野大聯盟的政治實驗,不斷前進,好似連鋼盔都不用戴。
「柯文哲現象能夠撐到現在,最重要的關鍵大概就是柯P本人的耐煩與抗壓性﹂,幕僚和戰友同時都強調這點。因為耐煩,面對初期烏魯木齊的團隊,他猶能不動聲色,一一整治;因為體力異於常人,跑完一天行程,他回去後還拎著便當,找幕僚討論;為了對議員展現誠意,他曾經喝到醉倒;應幕僚要求,「從俗」去上禮儀課……。
儘管外界目前看到的柯文哲仍然「Bug(電腦程式裡的錯誤)」不少,聰明如他,持續地在「Debug(除錯)」,時時想辦法進化、升級,跟時間賽跑。
柯文哲曾說,這場選戰,「成功了,就是革命軍,失敗了,就成太平天國」,這支柯家軍最後究竟會打出什麼樣的成績,拭目以待。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33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