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力推大學退場,希望五年內能減少八所公立大學,更祭出每年十五億的補助;面對少子化、高教資源緊縮的種種危機,各校也變得積極起來。但合併校細節多,只求速度與績效的退場方式,真的能利大於弊嗎?十一月初,媒體揭露清華大學牽手新竹教育大學的親事已成,引起兩校校友在網路上討論。而在臉書粉絲專頁「靠北清大」一則性別歧視的言論,更燃起了竹教大學生的怒火,清大校長賀陳弘甚至親上火線,安撫雪片飛來的校友批評,質問竹教大為什麼要「委屈」併校。但經記者查證,當時兩校仍在校內討論意向書初稿,生米還沒煮成熟飯。
正常流程,是兩校先有合校的意願,討論好合併架構、資源需求後,發文給教育部,再由教育部輔導小組評估學校提出的需求,確認資源的給予,才由兩校校務會議公決。
十五億補助,併校拚業績
清竹併,畢業的校友應該都有耳聞,這一個合校案談了十多年,每次的生、死,似乎都跟教育部有關。
在竹教現任校長陳惠邦上任前,雙方已經開出具體的補助條件,但教育部承諾補助的資源跟預期有落差,又碰上兩校校長交接,「時機點就拖過去了。」賀陳弘提到。
陳惠邦上任之後,拜訪當時的清大校長陳力俊,再談合校,陳力俊提出的原則是:尊重意願,概括承受,「也就是說,在有尊嚴、平等的立場上安置老師跟學生,這是我願意再跟清大談的原因。」
但看似順利,卻因「十二年國教」被終止,時任教育部長蔣偉寧認為沒有餘裕經費可以支援。待吳思華上任,合併校是因應少子化的大學退場方案之一,教育部直接祭出補助當誘因。再加上國際大學競爭的態勢愈來愈強烈,都讓學校感覺到壓力。
賀陳弘主動找上陳惠邦,再談合校業務,才讓兩校的對話再起。
但看似「情投意合」的背後,教育部打的是什麼算盤?根據本刊掌握的資料,去年七月底,教育部去函至兩校指示合併工作,提到「未來兩校合併案經校務會議通過後,本部將成立工作小組協助合併推動事宜」。但一個月後,又再次去函,更改了上一次的決議:「為使貴校與竹教大合併事宜得以順利推動進行,請依說明二辦理:未來兩校合併意向提送校務會議後函報本部,本部將成立工作小組協助合併推動事宜。」
其實教育部早在二○一二年,就以一紙行政命令閹割了校務會議的權力,以「合併推動審議委員會」取代,也就是教育部能強制要求學校整併。並在隔年決議,調查單一縣市超過兩所國立大學、且學生數低於一萬人的學校與他校合併之意願,為這場「搶親大賽」設下第一個門檻。
上任後力推大學退場的吳思華,近期受訪時「上修」了資格,將學生人數訂在三千人以下,或連兩年註冊率未達六成者列為優先整併對象。希望五年內能減少八所公立大學。更祭出每年十五億的補助,比起零資源的蔣偉寧,吳思華是認真地要拚績效。
教部嘴上不強迫,暗地使勁
但,近兩年國立大學的註冊率都維持在九成以上,若依校數與學生人數來看,符合資格的只有台北市的北藝大、台灣戲曲學院、台中市的台灣體育大學、台南市的南藝大、護理專科學校,皆是極具特色的小校,整併起來有難度。吳思華心中「五年內減少八所公立大學」的名單究竟看向誰?
教育部怕公布會招致反對聲浪,讓合併校業務更難進行,拒絕公布名單。但若依照二○一三年一萬人的標準,符合的縣市有五個。台北市、高雄市低於一萬人的學校各有六間,其次是台中、台南和新竹。
對此,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考慮校園的安定,我們尊重學校意願,不會強迫。」而清大、竹教大都說自己不在優先整併的名單上,教育部卻不斷將清竹併當做政績宣傳。三方在合校議題上各懷鬼胎,一致的,是愈加愈快的腳步。
陳惠邦提到,「我們唯一想合併的理由,是清大在學術上的格局跟地位能夠帶動竹教發展。合校是竹教的一條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條。」受訪過程中,陳惠邦沒把話說得太死。
清大也傳出教師連署拒絕合併的聲音,公聽會上,許多人對教師升等提出疑慮,更有會「拖累」清大學術地位之說,甚至有老師問道「合校是否還有其他選項」,挑起媳婦來。但賀陳弘倒是很有自信,「公聽會都是反對的人才會來參加,聲音自然比較大。」
併校忙著蓋樓,忽略資源整合
據瞭解,目前的合併計畫是將新竹教育大學併入後改為教育學院。兩校校區合一,並營造新建築容納移入學生,超過二十四億的補助,主要讓清大在南校區蓋大樓,竹教大只分到一億元修繕費用。教師升等有八年的過渡期,以雙軌制設計,但最終還是清華系統。合併後員額不減,第一年不會解聘約聘僱人員。
而據知情人士指出,清大覬覦的應該是教師員額。清大需要較多研究能量,會把職員的名額改成教師,讓約聘僱人員改做職員工作,「聘一個教師比聘職員高,這就是為什麼教育部給他們多少錢都不夠。」
清竹併的未來,長得很像七年前的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提到,當時花教的美崙校區搬遷到東華的壽豐校區,由教育部補助二十五億工程款,但新設學院、宿舍工程都被延宕,甚至發生學生外宿火災事件。
儘管外界批評不斷,陳惠邦更直言「台灣目前合併校的例子看起來都是失敗的」,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還是認為,東華有個很棒的經驗。
「學校整併之後整體性會增加,能夠提供給社會發展的面向就擴大了。我們跟花蓮教育大學合併,就多了一個教育學院,以前只有教育學程,現在可以把整個體系都建置好。」吳茂昆認為,「長程來講,絕對是好事。」
但他也承認,硬體的整併太急躁了,「當時美崙校地能不能繼續用?轉做其他的應用?或是兩校是否能透過其他的方式連結,避免閒置的問題?」吳茂昆說,「我也絕對不會去蓋新建築。」
「不要給我那麼多硬體設施,我可以三年、五年之後再慢慢將能量集中。舊生讓他念完,新生轉到新的校區,我就能再繼續思索舊有校區如何有新的應用。可是你在剛開始就很快決定把所有學生都集中,花時間在蓋房子上,就不能專注在這些事情上。」吳茂昆提到,「與其給錢蓋房子,不如給學校資源好好調整科系與制度,才會有好的成效。」
高教資源緊縮,各校變得積極
而最麻煩的教師升等,吳茂昆卻認為是個轉機,「大學老師被委託教學、服務、研究,但幾乎所有的大學對老師的評量都著重在研究上。但你如何認可一個人的教學能量?社區教學服務?啟發孩子的能力?」教育部已經開始提倡多元升等,而合併校的過渡時期,就是新機制的實驗場域。
李彥儀也提到,教育部授權教師升等可以分流,能力應多元認證,「我們已經有十一個案子是用教學升等,會希望合併校實踐多元升等的機制。」
除了清竹併,高雄第一科大、海洋科大的合併案,卻在結婚典禮前跑出其他學校來「搶親」,造成變數。從過去頂尖大學不願意娶「醜媳婦」,到現在少子化、高教資源緊縮的種種危機在眼前,各校變得積極起來。但合併校細節多,只求速度與績效的退場方式,真的能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