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紅谷遇見藝術天堂
|
|
秋紅谷是臺中新的休閒地標,周邊有許多公共藝術為生活增添不少美感。 |
|
一座建商巧思布置在公共空間的雕塑「天祐臺灣」,卻無意間讓臺灣—臺中七期在全世界曝光;近年來,原本為一片荒蕪的七期處女地,隨著公部門的開發與私人建商在公共藝術上的投入,不但改變了七期的天際線,民眾穿梭在秋紅谷的公共藝術間,更找到了幸福的居所。
公共藝術的力量X聯聚天祐臺灣
行經臺中七期市政路和惠中路口,經常看見一群人聚集在這個轉角,有些是慕名而來的旅人,有些是鄰近的住戶,也有經過的計程車司機,他們共同的目的都是要來和「天祐臺灣」雕像拍照。
雕像中的人物舉起雙手、仰望上蒼,似乎有許多話要對上蒼說。購入這件作品的聯聚建設指出,多年來,聯聚董事長江韋侖一直在世界各地挑選適合的藝術品,一次在北京的旅程中,他發現了這座以陜西農民久旱後向天祈雨、取名為「問天」的雕像。
雕塑品運回臺灣後,時值五都市長選舉,臺灣社會對立氣氛濃厚,江韋侖頗有感慨,便將這件單純祈雨收成作品的意涵擴大,更名為「天祐臺灣」,並在選後隔天刊登在各大媒體,籲請臺灣民眾知恩惜福,珍惜現有的美好,且不分藍綠、大家都能天祐臺灣。
|
|
「天祐臺灣」雕像因「我愛臺灣」活動而爆紅國內外。 |
|
選後,天祐臺灣安靜地豎立在聯聚方庭大廈的街角,默默地守護著家園,並未受到太多矚目,沒想到,去年,一位在臺居住超過八年的老外尚恩(Shaun)在網路串連「我愛臺灣」活動,讓天祐臺灣掀起一陣熱潮,甚至爆紅到國外。
在臺中擔任美語教師的英國人尚恩被臺灣人的熱情與善良感動,閒暇之餘,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拿著相機到處拍照,然後上網跟全世界的友人分享,舉凡大肚山、望高寮、美術館、科博館和臺中各大夜市美食都在他獵捕的鏡頭下,尚恩說:「我想讓全世界的人認識臺灣之美!」
去年,尚恩有一個瘋狂的想法,他許下心願,要在2012年10月10日雙十國慶前,募集201,210張「我愛臺灣」照片發表。尚恩透過「I Love Taiwan 我愛臺灣」臉書社團號召大家一起將臺灣之美拍下來上傳至臉書,不但如此,還要回答三個問題,「拍攝地點在哪裡?為什麼愛臺灣?覺得臺灣哪裡可以進步?」
尚恩率先舉起雙手、登高一呼「我愛臺灣」,而照片的背景正是聯聚方庭大廈前的公共藝術作品天祐臺灣。這個瘋狂的舉動,最後加上臺中市政府的協力,成為獻給臺灣土地最好的雙十節國慶禮物。
「愛臺灣不為賺錢、不為自己,更無關政治!」尚恩說他純粹就是愛臺灣。原本尚恩希望可以將這些照片在雙十節當天掛在臺北101大樓的外牆上,無奈卻需要高額權利金,臺中市政府新聞局知道訊息後主動聯繫尚恩,活動移師臺中市政府府前廣場,以更有意義的「舉手愛臺灣、共創世界紀錄」活動,號召2012人一起舉手愛臺灣、拼出「I LOVE TAIWAN」人體馬賽克字樣,並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由「天祐臺灣」出發到「我愛臺灣」的行動,一個簡單的舉動卻造成極大的迴響,網友不但被尚恩的熱情感動,「我愛臺灣」的照片在臺灣各處遍地開花,甚至有網友發動人肉搜索找到天祐臺灣,親自跑到臺中,只為了要和「他」拍照。一件有意義的公共藝術作品,讓世界更親近臺中。
建築與藝術邂逅X精銳藝術館AAM
|
|
精銳藝術館AAM是臺中第一家可以免費參觀的民間藝術館。 |
|
誠如精銳建設董事長徐日新所言:「建築美,城市就有了風景;空間有創意,城市就有了活力。」一個起心動念,改變了城市的容顏。
有人願意犧牲臺中七期豪宅精華地段土地,反其道而行,投資一、兩億蓋美術館,提供社區居民免費參觀;有人甘願在社區內大手筆地舉辦國際藝術節,讓居民共享世界級的藝術饗宴,只希望這個城市更幸福美好。在七期,藝術真的無所不在。
去年夏天,惠文路和大業路口出現了一棟特殊的建築物,環抱在綠意中的兩層樓高建築,不是接待中心,而是精銳建設特意築起的「精銳藝術館AAM(Art & Arch Museum)」,這是臺中地區第一家提供民眾免費參觀的民間美術館,更突破了建築界的常規。
命運之神總在不經意處叩門!精銳建設公司總經理王碧竣回憶,「三年前,我連想都沒想到會蓋一座藝術館。」但生命裡的轉折點,總是意外得連自己都無法預料。精銳開發部與AAM藝術館地主熟識許久,經常租借土地作為接待中心,起初,原只是希望老地主可以出售土地蓋房子,但斯土有情的他堅持不願割愛,只肯長期租用。
預見「美宅時代」來臨的王碧竣心想,從富裕到生活美學、到建築藝術、到社會回饋,才是獨一無二、無法取代的品牌精神,況且精銳在七期有三千多個客戶,如果可以為社區蓋一座美術館,以藝術品作為溝通的橋樑,無價。於是,她以陌生拜訪的方式找到了幫北投圖書館規劃設計的郭英釗建築師,期待在七期精華地段保留一片欣賞交流藝術活動的綠色多元空間,這座「環抱在綠意中的現代美術館」不僅僅是一間可親近的藝術館,建築物本身更是一件藝術作品。
命運的叩門聲再度降臨!精銳AAM藝術館興建期間,王碧竣一次北上參觀藝術品展覽時,無意中遇見法國藝術家瓦兒(Val)的一件陶土雕塑作品,作品裡騰空行走的人物,有如隱身都會中行色匆匆的路人,她駐足觀看良久,越看越感動,於是將作品買下收藏,也因為買了這件作品與瓦兒結緣,更意外催生了「國際藝術節」。
為了籌設藝術館開幕作品,王碧竣與瓦兒的藝術策展人菲利普•史戴(Philippe Staib)聯繫,菲利普親自飛到臺灣視察時,發現這座建築物不但萬分美麗,更有著千萬分令人溫暖的內容,一家民營建設公司願意為藝術無私奉獻,感動了菲利普,令他主動提議將原來小型的藝術展覽提升到國際層級。有六十年藝術鑑賞功力的菲利普,不但廣邀來自亞洲與歐美國際重量級的雕塑藝術家,包括路易斯•德布(Louis Derbre' )、保羅•舒特曼(Paul Suttman)與彼得•沃塔克(Peter Woytuk),還提供自己的收藏品,總共展出六十件作品,規模之大,幾乎可比擬公家級的美術館。
這項以藝術打破建築疆界的突破性作法,不但創造了建築界的新紀錄,更讓建築與藝術提升到另一層次的關連性。
藝術植入生活X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
|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中藝術家林金昌的雕塑作品「躍」。 |
|
位於文心路臺中市警察局對面的順天經貿大樓,除了琳瑯滿目的美食餐廳外,大樓的地下室還有一座新興的藝術展演場所「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THE 201 ART)」提供民眾免費參觀。
「順應天意」是企業理念,更是品牌形塑,對順天而言,藝術的介入是一種媒介,策略性地將家、土地與環境三方連結,同時彼此延續,透過藝術,建構出一條恆久的文化層面。藝術中心裡的每一檔展出,皆企圖透過歷史脈絡中的人事物與當代連結,開創出當代藝術實踐的觀點,透過策展,為「家」注入生活美學,成為日常,更是品牌的「售後服務」。
負責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的陳宣誠直指,藝術非一蹴可幾,更非曇花一現,他們的方式是先辦展,然後再讓展出的作品進入建案公共藝術的設置。藝術若無法植入生活,未免太過矯情,最重要的是,藝術需要透過學習與教育,順天藝術中心願意花時間和民眾培養藝術感情。
2013年策展的主軸為「在藝術中築居」,涵蓋藝術、生活、投資與美感,主題學堂系列活動中安排了咖啡、茶道、香道與品酒,規劃音樂賞析、實踐劇團與表演團體,甚至引入日本Klein Dytham建築事務所的「Pecha Kucha Night」,廣邀各藝術領域的創意人共同分享。
追求心靈洗禮X七期藝術美學新豪宅
|
|
十六世紀義大利Francesco Curradi 所畫的「花神」,增添了聯聚建設「方庭」空間中的古典風情。 |
|
隨著七期重劃區的開發,豪宅由內而外爭奇鬥豔,遍地開花的公共藝術,讓七期宛如一個大型戶外藝廊,競合之餘,建商也發現,豪宅的定義不再只是「大」或「貴」,而是一種追隨心靈提升的生活方式,以藝術與美學重新為豪宅定位。
臺中市七期已然是藝術品豪宅的聚落,各藝術大師的作品聚集,像是由鉅建設的「藏玉」以程紹正韜的作品「撥開太極」呈現,聚合發建設的「榮耀」擺放朱銘的「太極系列--轉身蹬腳」,精銳的「歐洲之星」以雕塑家楊柏林的「晴空」作為裝置藝術,而寶輝的「一品花園」則收藏了博物館級的作品、全球限量五座、JD Hansen大師的「YESTERDAY」與「BIRDMAN」。
總太建設「東方帝國」的當代藝術典藏苑導入公共藝術與環境相融的精神,由臺灣藝術界老、中、青三代接棒,以雕塑大師楊英風的「水袖」為首矗立在前庭,其子楊奉琛的作品「萬物共生」在後院,一前一後相互傳承呼應。大廳則是總太建設副總經理翁毓羚透過私交,邀請曾為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公共藝術創作「光之穹頂」的德國水仙大師(Master Narcissus Quagliata) 以獨特的「熱熔光繪」創作的水晶琉璃作品「無限」。
聯聚建設的「方庭」大廈收藏了16世紀義大利 Francesco Curradi所畫的「花神」原作,Francesco的諸多畫作為許多博物館及大教堂所收藏,當初為了將畫作運到臺灣,煞費苦心。其他包括「東方」、「仁愛」以及「信義」等新古典建築風格的建築在內,均以帶有濃厚東方色彩的中國骨董家具及清代匾額、龍袍、聖旨等元素為主軸,甚至細微到連地下室停車場都可以看見清道光「慶於積善」的匾額及元朝拴馬的上馬墩。
另一方面,在寶輝的「四季花園」裡,以住戶提供自身收藏的大型雕塑展示,透過水景延伸至戶外,既有距離,又帶神秘。而龍寶繼「大樓別墅化」及「公園裡的住宅」概念後,與冠德合作興建的「謙臻邸」回歸都會自然森林小屋,規劃大片綠意花園,大樓裡的藝術品全數由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親手打造。而取自《易經》的「無以尚之」理念的聯聚「保和大廈」,則將前庭退縮25米種滿香樟木,只願萬物和諧,欣欣向榮。
如果說,建築是經過高度精密計算的藝術,那麼生產力建設的「Crystal House似水年華」藝宅建築便是一場行動藝術,一場以藝術介入空間的行動。這場「住宅美術館化」的建築行動,打破傳統豪宅封閉禁錮的形式,以「無圍牆」的自由思維,讓整棟建築向戶外開放,如同一座透明的展場,任何經過的人都能恣意欣賞大師的作品。
入夜之後,Crystal House 宛如紫水晶般璀璨耀眼,這棟以高科技永續綠能環保聞名的住宅大樓,卻在社區內外設置了莊普、余登銓、趙無極、朱德群等藝術大師的作品,整棟大樓裡的作品高達兩百多件,充分展現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美學空間哲學。
Crystal House 更保留了一處空間,計畫在不久的將來規劃為小型博物館,聯合各大美術館的作品在此展演,成為開放給民眾參觀的公共空間,以無私的精神將住宅建築化為藝術駐站。
揮灑藝術的城市
|
|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何肇喜 |
|
城市規劃達人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何肇喜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主要經歷:
•臺中市政府工務局建管課課長
•嘉義市政府工務局建管課課長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工務課課長
臺中市近年隨著新市政中心、圓滿戶外劇場及草悟道的落成,以及未來大都會歌劇院等重大公共建設陸續完成,這些建築或景觀設計中,公、私部門皆注入了許多的新思維及新創意,隨之而來的私部門的經濟崛起力量,也正向的注入了這一座座充滿著美學觀瞻的建築物之中。檢視臺中市的建築,總是充滿著創意而活力旺盛,不論在居住環境、商業空間或是公共空間設計,總是表露無遺,充滿著浪漫自由,甚至實驗精神。我常常覺得住在臺中市總保有著悠閒的氛圍,以及一種無可取代、自在的舒適生活態度。
臺中市在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由韋伯.侯佛建構的完全直線的市政、議政的理性綠園道,以及伊東豐雄建構的完全曲線的大都會歌劇院的藝術感性綠園道紋理對比交會,市府就從這裡開始建立都市設計審議制度,不僅僅檢討建築本身,更針對各棟建築與鄰近地景相互關係、天際線、景觀及開放空間、建築與色彩之間的協調性,進行公眾利益與開發商一同討論協調設計,也將各項開發案件所要求的公共藝術設置,在這項機制內詳細檢討藝術本身與環境的相互協調關係。
這項制度近年慢慢推展至八期、十期、美術館周邊等地區,也獲得建商相當正面的支持,雖然在提案階段增加了行政程序,但因為建立起公私部門協調討論的平臺機制,使得公私部門能夠協調出最佳方案,讓每個路過建築或公共藝術的民眾都可以感受到建築友善環境的雙贏設計。走在這些公共空間,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私人建築退縮為帶狀人行通行空間;放眼所及,可以體驗到不同的景觀建築空間氛圍。
這些藝術家、建築師與開發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不僅提升了臺中都市建築景觀的美學層次,樹立建築設計的良好典範,更希望在未來能夠使臺中市成為國際間閃亮的一顆都市新星,讓美學設計之都成為臺中市的代名詞。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