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紅谷帶來的見面禮
文;圖/劉克襄;攝影/羅友辰
|
|
秋紅谷根據既有的挖空環境,以濕地景觀為基礎,兼具蓄洪的功能。
|
|
秋紅谷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初次看到,從上往下俯瞰,
我隨即浮升詩人的聯想:
那是上帝掉下的一顆眼淚,但不是落在高山,
形成靛藍的嘉明湖,而是掉在盆地的七期重劃區……
秋紅谷在1960年代原為省政府教師新村,後來徵收欲做為未來的國際會議和展覽中心,但因工程延宕,市政府與鄉林建設打官司,纏訟未果而荒廢。
接下來,如何利用此一塊荒地呢?大好黃金地段,若不修蓋公寓大樓,似乎可惜了。所幸主事的官員有慧見,決定朝都會公園的方向規劃,邀請了負責設計國美館增建工程的建築師楊家凱主持。
2010年時,他決定逆向修築,根據既有的挖空環境,以濕地景觀為基礎,兼具蓄洪的功能。全台唯一,也可能是亞洲首座的下凹式公園便誕生了。而其位於地價高昂的市中心,周遭高級大樓環伺,當然也意外地成為身價最高的蓄洪池。
|
|
秋紅谷這個美麗的意外,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新選擇。
|
|
楓紅綠蔭森呼吸
為了充分利用凹陷地形的特色,他還去英國布倫海姆宮考察。後來,嘗試透過人造湖泊呈現自然的氛圍。以蜿蜒的湖塘為中心,周遭鋪設了曲折的羊腸小徑和起伏丘陵等環境,繼而栽種美觀樹種,創造一幅寧靜並富有詩意的地景。18世紀英國地景大師Lancelot Browns的信念,才悄然地在這個東方大島落實。
秋紅谷的樹種以楓樹為要角,栽種數量多,葉子又會轉紅。設計者想藉此帶給遊客視覺感官的美好經驗。環湖步道周邊,還刻意栽種粉紅色風鈴木。我想秋紅谷之名,當由此而來。至於其他樹種,以在地喬木為多。
若從台灣大道進去,其斜向入口設有一玻璃盒子般的不規則建築,援引內部微透的風景。當遊客被吸引進去,漫步至觀景平台,俯瞰整個區域時,遼闊的景致便別開生面。秋紅谷開放不久,隨即成為七期重劃區的重要地景。周邊青綠的空間,更常成為舉辦音樂會等活動的場地。
|
|
從台灣大道入口進入秋紅谷,如同玻璃盒子般不規則的建築隨即映入眼簾。
|
|
全台唯一的下凹式公園
秋紅谷並不大,跟台中公園一樣,快步繞圈,沒十來分鐘就走完。再放諸整個區域,若無秋紅谷這塊綠地,周遭可能只是一些輝煌亮麗的石屎大樓,猶若水泥沙漠。它為台中市增加近三公頃的綠覆率,兼具了景觀和調節空氣品質功能,或可稍稍降低熱島效應,但是否具有排水和蓄洪能力呢?
除了景觀秀麗,這更是大家的關切焦點。市府宣稱,當大雨時,此地可以容納二十萬立方公尺的水量,避免附近地區淹水。五年過去了,因為一直未有嚴重考驗,還不能定論。但有幾回大雨,確實展現了減緩周遭淹水的功能。只是雨量大時,一度發生淹塞的情形。或許整體評估,還得再過個十年定論較為允當。
此外,公園的內涵到底要以何種形式出現,恐怕亦見仁見智。它雖擁有英國庭園景觀的身影,但建築形式和植栽還是展現了台灣都會公園的尋常外貌。市府稱其是景觀、滯洪,兼具休閒、生態的公園。我只同意前三個功能,生態方面到底有多大效益,恐怕還有待商榷。
以台中公園做對照即知。台中公園有百年老樹形成綠蔭,蟲鳥棲息活絡。秋紅谷不過六、七年,並未移進老樹,新樹猶在呵護中,相對地稀疏安靜許多。它也未加入太多自然生態的元素,或者朝此方向長遠規劃,而是以新形態的步道和草原地景鋪陳。
|
|
秋紅谷在高樓林立的七期重劃區中,愈夜愈美麗。
|
|
擁有現代化地景的觀光亮點
有一回,我在那兒的溝渠看到水蕨,猜想是初期有人引進,意外拓展而出。但未幾再訪,那兒即因保養整理,消失無蹤影。至於其他,我便無任何特殊動植物的強烈印象。兩、三隻大白鴨游來游去,還有一群湖泊裡的錦鯉和巴西龜,加深了我對它是人工池塘的印記。
湖邊的環湖步道,雖有種植一些矮叢植物和花草。其中一段小徑還精心鋪了碎木,展現其做為健康步道和愛護環境的表徵。但隱密度不夠,蟲鳥不多,恐怕還需要長久時間,林木高大隱密些了,才可能吸引鳥類到來。
整體環境呈現的風貌,秋紅谷比較像宮殿或車站前的人工湖塘。做為一個現代都會公園,我想市民應該會喜歡這樣開闊、充滿現代性的亮麗地景。但從自然生態的角度,還有不少可以改善的空間。
既然以湖為中心,若要加快復育腳步,我會積極建議仿效一些台北新公園或國父紀念館的水塘,可添增二、三座穩定的小浮島,栽種些水中植物,提供為紅冠水雞或白腹秧雞的棲息環境。而非僅飼養一些白鴨,造成另一管理困難的汙染源。公園裡也可多栽種蝴蝶的蜜源植物,吸引昆蟲的過境和移棲。
|
|
環湖步道及木屑步道,讓民眾可以悠閒地漫步在公園中。
|
|
整體論之,綠化部分的友善度還沒及格。現下階段,我還是把它單純地歸類為都會觀光景點。
都會裡的美麗意外
白天時,橫跨過湖面的紅色景觀橋,跟河畔旁邊「幸福小水舞」餐廳搭配,水景倒映,光影熠燿。情侶檔和親子家庭,最愛在橋上拍照取景。我去兩回,都充當了陌生的臨時攝影師。晚間又有另一番盛景,打著彩燈的璀璨景觀如永恆的花火,燈光搭配周遭大樓,構成都市夜拍的綺麗風貌。情侶成雙成對便罷,架著三腳架集聚夜拍的攝影愛好人士更比比皆是。晚上的秋紅谷,愈夜愈美麗。或許其更大屬性,合該定義為一座夜間都會公園,更能突顯特色。
我很喜歡這個意外出現的凹陷環境,讓七期如火如荼的建設和緩下來。同時提供了機會,讓建築師在城市大膽實驗,繼而打造出一個新型式的公園。這是秋紅谷給予我城最大的啟發,不下於綠園道迤邐而出的青翠公園。
|
|
劉克襄
|
|
但接下來呢?台中盆地是多條溪川爬梳過的環境,濕地不少。很希望日後還有其他相似的生態公園,擁有更大的包容。放棄以人為思考,釋出更多尊重其他動物生存的元素。
劉克襄
詩人、作家,外號「鳥仔」。在多年創作過程裡,不斷嘗試各種生態旅行和社會議題的書寫,論述觀點獨到,影響面向廣泛而深遠。著有詩、散文和小說等多部,新近代表作為《十五顆小行星》、《男人的菜市場》、《裡台灣》和《四分之三的香港》。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