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幸發亭店內的裝潢,充滿了復古況味。
|
|
傳承老建築的風華
中正路上的新店與古早味
文、圖/劉克襄
蜜豆冰和太陽餅都是台中知名特產,但隨著舊城的沒落,兩種食物都起了不小變化。
蜜豆冰發跡於第一市場,後來店面四散經營,聲名不若過去響亮。太陽餅源起自由路,日後衍生諸多餅店,卻難以點出哪家最有特色。唯老一輩台中人都念念不忘,總覺得應該有一種,除了吃之外,還存在著什麼記憶的內涵。怎奈生意辛苦,現有幾家店面尚無暇朝文化質地去思索,宣揚這兩種食物的特殊性。
晚近,中正路和自由路交會口出現兩家新店—幸發亭和全安堂,努力想把這兩種食物帶出新的可能情境。我因常路過,偶爾踅進去參觀,因而有些感懷。
幸發亭蜜豆冰
先說靠火車站的幸發亭(ミツマメ)。
此一新店去年開張,跟目前坐落第一廣場的截然不同,門面大氣,店內裝潢亦別出心裁。一進門,只見地板和牆壁貼滿瓷磚,搭配老台中昔時街景和公園舊照。同時,1970年代西洋音樂不停播放,充滿復古況味。
整體空間看來明亮、潔淨而寬敞,擺設的桌椅亦以簡單、實用為要。一樓還打通隔壁後院,創造了一整面落地窗面對著巷弄的大氣。二樓則有精緻的陽台空間,提供客人眺望街景。其舒適怡然,勝過我所知悉的、不少台北冰店的規模。
|
|
幸發亭的蜜豆冰,是許多台中人共同的回憶。
|
|
後來才知,老闆確實曾邀請專業的建築師協助。在飲品內容上,老闆亦不賣麵食,以免混淆冰品的單純。主要仍以昔時傳統冰品為主,冬天再輔以湯圓等熱飲搭配。
源自龍井陳姓人家
幸發亭過去是台中著名冰品蜜豆冰的發源「堂號」,早年係一位來自龍井的陳姓人家,在台中火車站旁以手推車沿街叫賣。1943年左右,進入第一市場,設立攤位。1950年代初,我母親在台中商專(現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讀書,每天回家前都會穿過台中公園,先繞進第一市場,吃一碗蜜豆冰。包括後來結婚,肚子懷了我,都還去品嘗。
蜜豆冰配料豐富,當時是許多學生記憶中,呷涼解熱的美好聖品。後來許多觀光客來台中玩,必點一碗大快朵頤,彷彿吃了才算來過。此時,蜜豆冰也有了新的內涵,逐漸多樣。但我還是習慣香蕉油,搭配粗冰。
此一新店面係由陳家第三代從寶島時代村搬遷回來,選擇此一接近第一市場的舊位置,希望重新走出一個新格局。
不以外貌討好客人
隔沒幾日,我特別點了傳統蜜豆冰檢驗。它的做法跟過去吃到的一樣,以水果素材為基底,加上十多種蜜餞等配料,搭配以粗大的剉冰。剉冰覆蓋在餡料之上,彷彿一座富士山,讓水果和蜜餞隱隱若現。此種冰品美學,不以好看亮麗為外貌,討好客人。心中不禁暗喊:這才是台中的冰啊!
|
|
全安堂建於日治時期,建築採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是標準的「辰野金吾風格」。
|
|
如今一年多了,生意漸有起色。但最欣慰的,或許是回來的客人,讓老闆見識了此一冰品的魅力,以及無論如何辛苦,都必須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開張後,至少有三位歲數跟我相當的人,遠道而來。在不同時間,坐在不同位置,一邊吃冰、一邊流淚。老闆說,光是看到這個畫面,重新回到老城開張就值得了。
一間擁有歷史的老店,願意花錢回來重建家園,跟一般文創新店的冒出,意義自是大不同。前些時,老闆嘗試利用樓上的空間,舉辦各類在地藝文活動,冰品結合講座,也是頗具創意的挑戰。
全安堂太陽餅博物館
太陽餅博物館,是現今台中留存最為綺麗的日治時期民間建築。建於1909年,比台中火車站還早完成。設計者為日本建築師辰野金吾,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乃此一屋樓的風格。現今台北的總統府、台大醫院,都是此一型式。據說過往中正路還有好幾間,唯今僅剩此棟。
此地最早是藥鋪,當年屋主盧安在此經營中藥鋪全安堂,其孫女盧千惠係旅日兒童文學作家,小時便在此長大。後來此屋改為銀行宿舍,日後再變身為太陽餅店。店主乃太陽餅發明人魏清海(阿明師)之子。為了賣餅,他以巨型廣告看板包覆樓房。大家遂忘了此一建築的存在。
新主人拆看板復舊
|
|
太陽餅博物館一樓,可以看見師傅在玻璃牆面後製作太陽餅。
|
|
阿明師雖有子傳承衣缽,在此賣力營運,但日後還是因經營不善而結束營業。如今為了展現博物館的質地,來自豐原的新主人決定拆掉看板,恢復過去典雅而古樸的外貌,但仍繼續販售太陽餅。有回,盧千惠女士返鄉,路過此地,驚見此屋仍在,甚是感動,隔日還特別專程回去探看。
博物館從年中開幕迄今,我去過六、七回。好幾次都是帶團前往,從樓上參觀到樓下。從店面內容端看,新的老闆不僅要賣太陽餅,還要講述此餅在台中的發展特色和興起歷史,並結集此館建築的風物,嘗試成為台灣大道重要的商家地標。
走進店面便眼睛一亮,開闊而空曠的格局真有博物館風味,不像一般餅店只是考量生意的動線和賣相。除了其中一角擺設櫃台外,裡面還有更大的DIY空間,讓遊客可以親自體驗糕餅製作。另外,為了食安考量,還特別標示食材來源。還有一間廚師房,以透明玻璃區隔,讓顧客能夠親眼看到,老師傅在裡面精心製餅的過程。全安堂賣的太陽餅也不同於其他店家,針對現代人口味,餅的面積相對小了一號。餅小其實更難製作,手工過程愈加費心。
展出檔案留下史頁
全安堂過往歷史,還有生意的文件、圖片,都是無價的資產。屋主不僅保留店名,還把這些檔案留存,一併以玻璃櫃陳列,精心展出。顧客走進來,不只買太陽餅,還順便認識此棟建築的輝煌歷史。有此一大氣展出,更在在顯示,太陽餅博物館發展的方向,不再只是販售太陽餅,還要宣揚糕餅業在台中的發展。同時,陳列當地店街昔時的生活歷史,還具體展現了食物未來的發展。
|
|
玻璃櫃內陳列全安堂過去珍貴的歷史文件。
|
|
拾級而上,更見整棟樓房的精彩。屋頂的檜木榫接架構,保持得恢宏而完整。此一開闊空間,可提供輕食和咖啡等飲料。隔壁空間則規劃為展示室,遊客在此可清楚了然太陽餅的源起、製作內涵,還有整棟建築大樓的歷史脈絡等等。唯全安堂中藥房的歷史,還有整棟辰野風格建築的特色,日後應該有一更清楚專區,跟太陽餅的種種文化明顯區隔,讓整個館展現雙重豐富性。
整體觀之,此館空間雖舒適宜人,迄今仍缺少藝文活動的舉辦,過於靜態,尚乏人知曉。或許業者還在評估,一邊開店、一邊思索著未來的方向,但我很擔心,如此默默經營,日後要讓遊客以口碑相傳,恐怕要費更多心思。
兩店低調微調方向
全安堂和幸發亭,一開始都走得很低調,但也在慢慢調整方向。他們都擁有很強的地方文化信念,不以營利數據做為唯一考量。他們毋寧相信品牌對了,顧客就會上門來,時間會站在他們這一邊。一座老城想要重新恢復繁華,最讓人驚喜的店家,莫過於如是。
在兩家新店的不遠處,還有明年即將開幕的中央書局。此店已由永豐餘集團接手。中央書局曾是人文薈萃之地,擁有更大的文化信念和歷史意義。日後熱鬧開鑼,應該會更加深耕此一區塊,庶民的生活記憶也會和店面更緊密結合。
這兩家店的出現,彷彿在為中央書局的重新回來,提前做了一個美麗的開場。將來,各個店面都站穩時,或可遙相呼應,帶出過去中正路的繁華。
|
|
劉克襄
|
|
劉克襄
詩人、作家,外號「鳥仔」。在多年創作過程裡,不斷嘗試各種生態旅行和社會議題的書寫,論述觀點獨到,影響面向廣泛而深遠。著有詩、散文和小說等多部,新近代表作為《十五顆小行星》、《男人的菜市場》、《裡台灣》和《四分之三的香港》。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