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種,一般分為:溫服、熱服和冷服。簡單辨別中藥方劑的服用方法很簡單,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稱作「湯」的藥劑多屬熱服,而稱作「飲」的藥劑則多屬冷服。
一般的中藥湯劑宜溫服,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苦寒藥(黃連、大黃、黃芩),及辛溫藥(羌活、獨活、細辛等);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包括藥散與中藥丸,我們都應以溫開水送服。
為什麼中醫師時常提醒病患必須忌食冰冷,是由於冷服會造成脾胃(腸胃的吸收力、功能)的負擔,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如上部消化管出血的患者,所服用的藥劑就必須先冰涼再喝,因為熱飲會使血管擴張,變得更容易出血。另外,中暑、嘔吐或中毒的病症、寒熱症等等,都可依照醫囑使用冷服。
而我們剛煎好的中藥湯劑,最好趁熱服用。例如急症、寒症用藥宜熱服,藥不燙口即可。有些人會把剩餘的藥劑放進冰箱,要喝的時候再用微波爐加熱。但是這樣的作法可能導致有效成分的揮發,應該要盡量避免。
服用中藥的時候,我們仍應配合醫囑服用藥物,注意不同的藥劑適合服用的溫度。冷卻的藥劑不是不能服用,而是藥劑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因此降低,或造成腸胃的刺激。如前所述,為了身體保健,平時我們就應該忌用生冷的飲食,以免造成身體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