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第235期
2014.10.09
每週四出刊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遠見雜誌網站
焦點話題: 健保支出連年成長 就醫品質卻愈來愈差
精選文章: 這樣的健保,還有下一個20年?
  這是我們的醫院!你沒看見的黑暗角落
訂閱方案: 【兼具優雅與品味】訂遠見 贈義大利商務電腦包
  【輕鬆收納】樂扣樂扣玻璃保鮮盒帶回家!

健保支出連年成長 就醫品質卻愈來愈差

作者:彭漣漪 攝影:蘇義傑

今年7月31日深夜,高雄發生史上最嚴重的大氣爆,不僅炸出了台灣石化業深層的問題,也揭開台灣醫療背後的真相!台灣醫療備援能力嚴重不足,有如一輛時速100公里的汽車,長時間被加速到130公里,面臨崩潰危機。

舉世稱羨的台灣健保,沒有國家敢學;給付分配不均、惡性殺價、過度濫用,龐大醫護人員犧牲權益,只為了成就一顆「血鑽石」。明年全民健保將滿20週年,每年支出突破5000億元,台灣的醫療技術也領先世界,理應提供更好的就醫環境,但民眾的醫療品質卻愈來愈差。《遠見》團隊深入第一線醫療現場,找到台灣醫療的五大新危機,並請六位名醫為目前的困境找解藥,盼能幫助健保重拾「健康」,邁向下一個20年。

現象1〉
健保年收入增至5557億元,卻仍困難重重

自從1995年3月實施全民健保後,健保收入與支出從來沒有減少過,收入從第一年760億元增加到2013年5557億元,但健保署仍然喊窮,希望對企業與人民增收健保費,而醫護人員為何又沒蒙受好處,每個大喊「血汗醫院」,紛紛想轉換跑道。顯然制度設計與分配出了嚴重問題。在1995年3月跟健保同一天開幕的桃園壢新醫院,創辦人張煥禎笑說:「我跟健保同年同月同日生,希望不要同年同月同日死!」一句話反映了對醫療環境的無奈。

現象2〉
民眾每年就診15次,洗腎給付高達11.6%

便宜又方便的健保,一次門診費用100∼300多元不等,把醫院當購物中心逛,昨天在台南成大醫院,今天到台中榮總,後天再到台大醫院…,幾百元就可以找遍台灣名醫。造成台灣人看病世界第一,平均每人每年門診15次。美國人不到4次、英國則是5次。

健保花費攀升,就是因為給付項目愈來愈多,每年不斷新增,幾達包山包海、大小通吃,當然每一項給付就減少了。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指出,在還沒健保前,公保一條腿靜脈曲張手術費1萬6000元,兩條腿乘以2。變成健保後,目前第一條腿開刀約剩4000元,第二條腿手術就變1/2。

但魏崢指出,健保也有太過大方的地方。例如心臟裝個體內自動電擊器一裝50萬元,已經是買一台車的錢了。沒有給付前很少醫生幫病人裝,但一給付,馬上10倍、100倍在裝。

再比較2013年與2004年,健保門診給付最多的前五大疾病,洗腎(慢性腎衰竭)的治療件數,從90萬件飆至260萬件,成為給付金額第一名,占11.6%。洗腎病人每人一年要花掉健保52萬元,這個費用都可以讓病人換腎了,有7.5萬人洗腎,卻只有1/10的人登記換腎。在國外,洗腎病人的換腎比率是一半。如果台灣洗腎要自行給付一定費用,換腎比例一定會提高。

件數最多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從7230萬件減少為5300萬件,占比名次掉到第三。然而,等於每人每年要看兩次感冒,件數是所有疾病的第一名,花掉醫生不少的時間。歐美人很少感冒去看病,因為看病很貴,多半到藥局買藥、多休息喝水就好。

現象3〉
醫院靠門診拚業績,住院病人誰來顧?

1990年代健保設計時,原先是希望住院收入超過門診收入,但由於健保強調論件計酬精神,導致門診成為各大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一般而言,門診雖然賺小錢,但保證賺錢,而且之後的檢查都有一定給付。但病人若住院,一不小心可能就讓醫院賠錢,因此門診給付占醫療支出比率逐年增加,從66%(2002年)成長到69.6%(2013年)。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延伸閱讀】
世界第一的背後,其實是「血鑽石」
醫生怕被告,「防禦性醫療」氾濫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www.gvm.com.tw

這樣的健保,還有下一個20年?

作者:彭漣漪 攝影:張智傑

台灣的醫療服務享譽全球,健保制度卻沒有國家敢學,潛藏的危機令人心驚,明年3月將滿20歲的健保,未來該何去何從?

今年7月底高雄氣爆事件,引爆台灣石化產業深層的問題,但同時,也引爆了另一個嚴重性不小於氣爆的災難。事實上,台灣的醫療備援能力,在這次也遭遇嚴峻的考驗。前外科醫師、目前擔任自由作家的劉育志,撰寫一篇〈一場大爆炸,粉碎吹牛官員的醫療謊言〉的文章,指出他在高雄氣爆隔天一早,整理急診即時資訊發現,台灣醫療體系要緊急處理300多名死傷病患,消化得很勉強。

醫療平時當戰時用 備援能力早被榨乾

當時第一時間人全送到了急診室,然而當送到醫院時,高雄長庚醫院已有132人等待住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有64人,如果要疏散到其他地區,台南的奇美醫院也有33人待床,台中榮總62人、林口長庚醫院151人、台大63人。沒有這些緊急傷患,各醫院待床的隊伍早就長得很。

「台灣的醫療長期以來平時當戰時用,備援能力早就被榨乾了,」劉育志比喻,有如一部時速100公里的汽車,長時間被加速到130公里,這樣早晚會崩潰。若將台灣的醫療放在國際比,更能了解嚴重性。台灣的醫師配比不高。根據先進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料,每萬人口醫師密度,台灣只有17位,遠低於德國(38位)、日本(22位),甚至低於墨西哥(22位)及愛沙尼亞(33位)。

台灣的護理人員配比情形同樣糟糕,每萬人口為50位,遠低於瑞士(166位)、德國(114位)、日本(100位),甚至低於斯洛伐克(83位)及波蘭(52位)。儘管醫生與護理人員比別國少,然而,台灣民眾人均年就診次數卻是全球第一(15次),讓醫護人員疲於奔命,承擔數倍於他國的工作量。美國是3.9次、德國8.9次。

難怪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榮譽理事長謝文輝,會發表〈誠實面對台灣健保是一個血鑽石的事實〉一文。如同在開採鑽石的背後,得犧牲許多人的性命,台灣的健保也犧牲了龐大醫護人員。

要求歐美品質 給付卻是衣索比亞等級

會如此血汗,是制度造成的。關鍵在於給付分配不均,有浪費之處、也有不合理的惡性殺價,加上濫用過度。「政府用數字管你、用品質框你,醫療要求歐洲的水準,但給衣索比亞級的給付水準,」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現任立法委員蘇清泉分析得一針見血。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延伸閱讀】
「隱形人球」擠滿急診室,你我是下一個?
你吃的藥比糖果便宜,只值0.13元?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www.gvm.com.tw


這是我們的醫院!你沒看見的黑暗角落

作者:彭漣漪 攝影:賴永祥

大家都假設,醫療現場應該跟電視影集中一樣,亂中有序,例如開刀房有七、八位住院醫生及護士圍著主刀醫師,觀摩學習主刀醫師神奇的技法...

大家都假設,醫療現場應該跟電視影集中一樣,亂中有序,例如開刀房有七、八位住院醫生及護士圍著主刀醫師,觀摩學習主刀醫師神奇的技法;急診室門口有大批住院醫師等著接各式病患,有條不紊地分配人手救治…。現實中的台灣醫療現場,雖然也有很守秩序的一面,但也有不可思議的黑暗角落。以下是許多接受《遠見》專訪的醫師,分享實際發生過的醫療現場故事,從中凸顯了台灣的醫療困境。

場景1〉驚悚的開刀房
大家都睡了!只有主刀醫師還醒著

台灣人愛看醫生,讓醫護人員常過勞。深夜,一位外科醫師走進急診手術室,趁著等待病人的空檔坐在牆角打盹。病人終於送到,是一位因腸沾黏導致腸阻塞的患者,光是把沾黏腸子和腹壁分離就要幾個小時,手術進程非常緩慢。

「剪刀,」眼睛緊盯被開膛破肚病人的外科醫師,像影集場景一樣,伸出右手等待護士遞來器械,過了幾秒沒回應,轉頭一看才發現她睡著了。醫師自己伸手拿了剪刀,繼續奮戰。一會兒,醫師告訴擔任助手的學弟:「把腹壁拉高一點。」喊了兩聲沒動靜,醫師抬起頭來看,發現握住腹壁鉤的學弟也站著睡著了。

醫師環顧四周,看見坐在一旁的護士和麻醉護士也睡著了,若加上手術中的病患,在場六個人,只有他是清醒的。大家都因連日加班太累了,如果不是病人生死在他手上,醫師恐怕也會睡著。

場景2〉無厘頭的急診室
民眾瞎扯「見鬼了!」 竟也來掛急診

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室總人滿為患,有時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狀況。一名女性晚間到區域教學醫院急診室,慌慌張張跟檢傷護士說:「我看到鬼。」護士不知道是否該幫她掛號,詢問值班醫師。醫師問:「鬼在哪裡?」女子回答:「經過某個沒有人住的房子,有看到影子晃了一下。」醫師問是否哪裡不舒服?女子回答:「只是被嚇到。」醫師看該女子「生命跡象正常」說:「妳應該去找法師才對。」女子問:「這不用吃藥嗎?」醫師回答:「不用,下次不要經過即可,現在就可以回家。」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延伸閱讀】
醫材瘋狂砍價,開刀手法將倒退20年
DRG恐讓醫院賠錢,急重症沒人肯醫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www.gvm.com.tw

【兼具優雅與品味】訂遠見 贈義大利商務電腦包

訂遠見兩年24期即贈義大利Don Balena minke141商務電腦包。續訂再加贈兩期!
領袖價 4,680元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輕鬆收納】樂扣樂扣玻璃保鮮盒帶回家!

現在訂遠見一年或兩年 就能得到樂扣樂扣耐熱玻璃保鮮盒!
健康價 1,980元起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