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中國工作,一定要先了解狼文化。狼,來了!自中國積極開放市場以來,跨國企業爭先恐後駐點,當中國面對國際型企業與外來專業人才挑戰,制度改革連帶造成的劇烈衝擊,這股強勁力道將中國企業推向「企業狼」的轉型時代,因為他們知道,唯有變成「狼」,才能生存。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是台灣研究「狼文化」的第一人。他說,台灣年輕人不知道怎麼跟狼打交道,這是他最憂心的地方。早在90 年代單槍匹馬到中國開展新事業,親身體驗了中國市場經濟與文化的巨幅變革。他傳神地形容,當時的台灣人像是獅子、當地人像土狼,對比第三波西進的現況,狼變成了獅子,台灣人卻變成羊。
狼沒東西吃得餓上3天,因怕死把本能發揮極致;台灣90年代電子代工的成功,卻讓台灣人太早住進舒適圈,只想如何降低成本,不思提升價值,「沒有略,只有術」。如今,台灣人責怪22K,為自己失敗找理由,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台灣人不懂得從失敗中,找到下個階段成功的基石,這是盲點。
「狼」有著兇殘、拼搏的特徵,在荒野上的生存能耐、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動性,完全呼應了中國市場的劇烈變動與激烈競爭的特性,「狼文化」遂成為中國企業奉為圭臬的組織精神。
李祖德認為,最大的問題來自台灣人對狼文化的陌生,貿然西進等同於「羊入狼口」。在充滿未知的險峻道路上,想在中國生存就得跟狼打交道,想跟當地人打交道,你就得先認識什麼是「狼文化」。
面對狼群環伺的中國市場,《30》專訪李祖德,分享「狼文化」的脈絡,告訴你怎麼跟狼打交道,知己知彼,就能智慧且勇敢地「與狼共舞」。
Q:「90年代,台灣人是獅子,當地人是土狼。經過20年,現在狼變成了獅子,台灣人卻從獅子變成了羊。」為什麼台灣人會在短時間內就喪失了競爭優勢?
A:「戒急用忍」是罪魁禍首,此政策是世紀性國家層級「媽寶文化」的翻版;若無此政策,今天阿里巴巴的馬雲肯定是台灣人,聯想、中芯、華為等都不會有今日全球品牌的局面,台商不會悲慘到供應小米手機零件,卻由大陸建立小米品牌的手機,「戒急用忍」是由「善意舖陳通往地獄的道路」的典型案例。
從人才的育成這一端來看,台灣就已經輸在起跑點。
中國發展快速,對高階菁英求才若渴,但只有很少數的人才能擠進大學窄門,因此大學畢業生素質高,對自我要求也很高。就業機會雖然競爭,但位置多,努力就會有好回報的誘因,使校園裡充滿著一股向上奮發的氣息。
台灣市場規模小,教改使明年可能臨界大專考生數少於招生數的死亡交叉,加上淺碟經濟對外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近年來,經濟成長每下愈況、薪資停滯、大學教育學用落差大、就業機會不足,自然反映在散漫的學習態度之上。在國際人才市場上,被取代性高,自然無法競爭。
台灣忽略「成本控管是有底限,創造價值是無限」這個道理,競爭力轉弱的核心關鍵在此。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