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出版電子報】全新改版,讓你掌握第一手的數位閱讀趨勢情報、了解全球數位出版的最新動態與行家觀點。 【Mr.Play,不累 視視看】包含重要新聞、社群最夯話題、優質節目內容,讓你透過E-mail輕鬆觀看影音新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2/25 第2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攀岩=人生 做不到是因為內心先放棄
從日本看台灣 華文電子書產業的「破」與「立」
 
攀岩=人生 做不到是因為內心先放棄
文/呂玉娟
人工攀岩場一隅,吳旭昇身手矯健,不疾不徐地,左手握住岩塊,左腳順勢帶上,三兩下輕輕鬆鬆就登頂,身輕如燕,平衡感和柔軟度兼具,無怪乎國外稱攀岩為「岩壁上的舞蹈」(Dancing On the Rock)。這一片布滿大大小小岩塊彷彿抽象畫畫布的攀岩場,是山野悠遊戶外探索團隊總教練吳旭昇探尋自我生命的舞台,也是藉以進入定境的另一個時空。

全神貫注由動入靜

時間回到10幾年前,吳旭昇還是一位兢兢業業的證券業資訊工程師,與大多數上班族一樣,畢業後勤奮工作,期望能在職場上出人頭地,將所有時間與體力都投入工作,專業技術對他而言游刃有餘,但人際關係卻讓他覺得力有未逮,做事容易做人難,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成功。職場上免不了的逢迎拍馬,讓他無法認同,工作得不開心,陷入低潮的他很想要跳脫這種迴圈,於是他不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開始尋找生活的出口。

對登山有興趣的吳旭昇,開始每週去爬山,爬山之後才發現自己為了工作把身體搞成「弱雞」,體能非常差,連台北的七星山都爬不上去。於是他開始鍛鍊自己的體能,學習攀岩、溯溪,生活重心由工作開始轉移,將下班後及假日時間都留給戶外活動上,也因此結交了許多同好。

「攀岩是終極的教室,在裡面可以找到人生每個層面的啟示與借鏡。」擁有30年攀岩經驗的管理大師《從A到A+》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如此描述攀岩對他人生的影響。對吳旭昇而言,攀岩之於他倒沒有那麼嚴肅的命題,而是與他生活緊密結合、人生拼圖不可或缺的一角。

「對我而言,攀岩是很生活化的東西,攀岩融入我的生活中,讓我樂在其中,對我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比較類似於禪坐與內觀,引領我進入一種定境,是一種讓我全神貫注、充分享受當下的活動。」吳旭昇進一步說明,「攀爬的過程中必須全神貫注,心無旁鶩,回歸內在,得到全然的平靜,類似於禪坐的境界。事實上在禪坐的時候,許多人幾分鐘坐著不動就思緒紛飛,甚至坐立不安,無法持續下去,然而相較於禪坐,由於攀岩是動態的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更容易藉由動進入靜的境界。」

冰河歸來 人生風景自此不同

在台灣爬百岳、攀岩逐漸滿足不了吳旭昇,他興起了到國外進一步學習戶外活動相關技巧的想法,於是開始進修英文,為實現夢想做準備。2005年他毅然辭去工作,飛到阿拉斯加參加美國戶外領導學校(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Education, NOLS)的課程。「證券業資訊工程師的薪資還算是優渥,辭掉工作對我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抉擇,我當時只想著把握機會完成夢想,大不了回國再找工作。」吳旭昇回憶說。

背著超過40公斤的背包,吳旭昇在阿拉斯加冰河及荒原渡過了1個月,接受雪攀、冰攀、冰河健行及所有登山技能的磨練。走出阿拉斯加曠野,回到台灣後,吳旭昇發現他「回不去了。」曾經在冰河裂隙出生入死的他,再也無法回到冷氣房工作;曾在大自然曠野中看遍日升月落,再也回不到朝九晚五的生活。吳旭昇說,「我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事情可以嘗試,回國後我根本不想再回到過去的生活,我只想把我所學習到的東西分享出來,把自己感受過的一切與別人分享,如果我去工作就沒時間分享了。」

吳旭昇沒有再找工作,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將自己所學寫成文章分享出來,吳旭昇也運用程式設計的專業架設個人網站,「我自己跑出去玩,想說順便帶一些人,分擔一些旅費,也可以交朋友,於是我把訊息PO上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加, 於是逐漸地1個人、2個人,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後來我一個人帶不了,於是成立工作室,開始培訓教練。」吳旭昇訴說山野悠遊戶外探索團隊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緣起。山野悠遊戶外探索團隊透過溯溪、攀岩、登山、攀樹等活動,教授大家戶外活動的技巧,引領參與者縱情山野,自在悠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享受在野地裡的感動。

攀岩3要素:力量、技巧、心智

近年來,攀岩逐漸成為一項熱門的運動,吳旭昇指出,攀岩沒有體型、性別及年齡上的限制,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皆可享受攀岩的樂趣。「我兒子2歲就開始攀岩了。」吳旭昇笑著說。無論是想要運動健身或提升身體的協調及感知能力、排解工作壓力或是突破自我,都可以從攀岩中得到滿足。

吳旭昇解釋,「攀岩可以分為傳統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和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傳統攀登是由攀登者自行架設保護點,通常是沿著裂隙攀爬,偏重在冒險與原創性;運動攀登則把攀岩從冒險轉向運動,在人工岩場或較易到達的岩壁進行,大多都有架設好的固定點,安全性較高。運動攀登因安全、容易入門等因素漸成為主流,目前99%都屬於運動攀登。」

吳旭昇表示,「攀岩是一項需要肢體協調、體力、耐力及意志力的運動,全身肌肉都會用到,重心轉移會讓你用到核心肌群,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運動到全身,尤其是處在害怕墜落的緊張狀態中,會讓你更容易流汗。」

一般人可能認為攀岩需要臂力,是較適合男生的運動,但事實不然,吳旭昇笑著說,「攀岩可不是男生的專利,越來越多女生來上課,而且爬得比男生還好。」吳旭昇進一步說明,「攀岩很有趣的地方是,你很難從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爬得好不好,有別於一般的運動,攀岩不完全依靠力量或體型,還需仰賴頭腦、心智、柔軟度、協調力、平衡感等。活動力強、力量很大的人未必能夠爬過去,瘦弱的人反而爬過去了,即使是健身教練也未必爬得好。」

吳旭昇分析,攀岩取決於3個要素:力量、技巧、心智。力量最容易訓練,技巧則需靠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而心智是最難訓練、也最關鍵的一環。他指出,「攀岩要學習2個重點,一是爬得好,二是爬得安全。懼高症每人都會有,只是程度高低的差別,這跟心智很有關係,攀岩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心中恐懼或排斥是最大的障礙,選擇在一個安全設施完善的環境,建立安全感,慢慢習慣高度,就能克服恐懼感。」

吳旭昇透露,攀岩的重要原則是運用腳的力量,如此一來手就不會太吃力。初次攀登的人,常會因為緊張而全身肌肉繃緊,身體不自主地向前傾,導致雙手出力過多,他強調,「初學者保持心情輕鬆沉著,不要去抓小的點,否則手的肌肉容易受傷,先將技巧練好,不需要特別去練指力,循序漸進,以平常心去攀岩,不逞強,不躁進。」

此外,攀岩入門最好有專業教練指導,才能學得正確的方法,以免還沒享受到樂趣就受到運動傷害,同時需要透過持續不斷地練習,以及不斷地磨練心智,才能爬得好。「就如同學習武術一樣,即使請大師葉問來教,也無法馬上成為高手,還是得仰賴自己不斷地練習,慢慢累積出功力。」吳旭昇譬喻說道。

人生沒有對錯 把選擇變更好

誠如吉姆.柯林斯所言,「攀岩最大的障礙不是岩石,而是人心。」吳旭昇頗有同感,他深刻體會到,攀岩最大的挑戰不在環境,而是自己,如果你認為自己行,你就行;做不到,是因為你的內心先放棄。「如同攀岩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換個方法,換個角度,就能所有突破,這與人生很像,持續地嘗試、練習、挑戰,不斷自我完成的過程,是很大的報酬和回饋,這也是很多人樂在攀岩的原因,而將攀岩的歷程放到工作與生活上,解決問題,就能把生活過得更好。」吳旭昇有感而發地說。

從資訊工程師到戶外探索活動教練,吳旭昇相當滿足於現在的生活,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調配,除了假日要帶團,平常時間幾乎天天可以陪小孩,做更多自己有興趣的事,生活品質更勝以往,攀岩場裡許多木工家具,就是出自吳旭昇之手。「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人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做了選擇就把選擇變得更好,當年我選擇離開資訊業投入戶外活動的帶領探索,就要把安全、品質、服務做到最好。」吳旭昇衷心說道。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從日本看台灣 華文電子書產業的「破」與「立」
文/周怡伶
自2010年「華文電子書元年」以來,台灣談電子書發展談了許多年,卻一直沒有明顯的獲利模式,不僅是因為台灣讀者的消費習慣尚未改變,某部分原因是由於產業生態鏈與電子書排版規格的不成熟所致。

相較於台灣,日本的電子書產業起步得算早,現今的市場表現也較為熱絡,其在過去透過政府主導所訂定的電子書排版規格,使得他們在作業流程上更為順暢。而事實上,打開台灣出版界常用的排版軟體,可見許多來自日文的影子,而非華文的排版設定;因此若欲談論台灣的電子書產業現況與突破方法,也許可以借鏡日本的電子書產業發展。

致力於發展EPUB電子書排版設計、現為汪達數位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的董福興,為華文電子書的排版規格問題奔走多年,近年來更以「邀請專家(Invited Expert)」的身分參與「全球資訊網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在美國、中國、日本、法國各地所舉辦的國際化工作坊與「技術大會及顧問委員會會議」(Technical Plenary / Advisory Committee, TPAC),與參會者共同協調未來中文應用於Web與數位出版的技術方向。透過他對國際公眾事務的參與,以及EPUB電子書製作的經歷與堅持,分享日本電子書的發展過程與成效,藉此反應台灣電子書產業的問題,並找出可學習之處。

政府主導 日本電子書跟上國際

董福興表示,日本的電子書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90年代時,日本開始將所謂的活字印刷、照片排版(日本稱之為「寫植」)轉向使用電腦排版時,有些電子產品公司與技術商同時推行電子書,稱為第一波電子書發展期;第二階段是90年代至2010年,此階段為日本電子書的沈悶期,但手機小說漫畫走在熱潮上,到2010年達到656億日圓產值,占電子書市場規模80%;第三階段則是2010 年至今,被稱為第二波電子書發展階段,為國家所主導的產業轉型。

日本由國家所主導的電子書產業轉型,是由文部科學省(等同於台灣的教育部)、總務省(等同於台灣的內政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經濟產業省(等同於台灣的經濟部)三部會聯合產業代表開會,其會議全名為「數位網路社會推動出版品流通懇談會」。

透過三部會聯合產業代表在此會議的討論,最終得出以下結論,並執行於日本電子書產業界:1.採用國際標準格式EPUB;2.技術上實現日本排版需求;3.保障方便性(Accessibility);4.讓書籍資料能夠共通;5.讓印刷與電子書產生綜效;6.整頓數位出版製作與流通的基礎。

針對國際標準格式EPUB這點而論,當時日本為了與國際接軌, 將過去常用的2種私有格式,即夏普(Sharp)公司的XMDF(eXtensible Model Data Format)格式及Voyager公司的dotBook格式,轉換為中間格式,以方便轉成EPUB3,而此時正好是EPUB3的制定期,直到2012年EPUB3規範全部制定完成,日本國內的電子書店紛紛趕著支援如:樂天Kobo、BookLive!等,而國際服務,如:Amazon、iBooks store、Google Play Books 也陸續支援,且拓展至亞洲,使得日本出版產業在與這些國際電子書店合作時,能夠將電子書上架、無縫接軌。

另外,董福興指出,針對排版文化,從傳統印刷出版到桌上出版 (DeskTop Publishing, DTP) 時代,日本有一份工業標準JISX-4051「日本語文書の組版方法」來加速排版數位化轉型;而從桌上出版到數位出版時代,日本的專家們在W3C也制定了一份包含直排文字等需求的JLREQ「日本語組版處理の要件」以便於CSS等規範制定,讓Web與電子書能達成日文書排版的需求。這些明文訂下的標準讓日本產業界,幾乎都能在1、2年內跟上國際進度。

再者,日本有公版書書庫, 即「青空文庫」。青空文庫的倡議者富田倫生,受到Voyager公司影響而開始做電子書,一開始也使用dotBook格式的他,後來決定重新以純文字作為青空文庫的標準,並且留下清楚的排版規範,因而使得青空文庫的內容可以被重新再利用、轉成EPUB 3格式。10年累積的1萬2千部公共領域作品,也加速了日本讀者接納電子書的速度。

綜觀以上,由於日本產業界有國際標準格式、明訂的排版標準,也有公版書書庫的文字,因此在電子書產業發展上更具有發展優勢。

剖析台灣電子書3大困境

反觀台灣。董福興表示,台灣政府其實早在2009 年就投入補助EPUB2,但由於EPUB2當時以支援西方文字為主,造成無法直排、指定字型等書籍排版表現不佳,影響讀者對於電子書的觀感,更遑論帶來實質收益,當然也無法投入更多資金持續研發,與國際市場的標準越來越遠。而2011年,資策會EPUB 小組解散,台灣遇到了一段空窗期,一直到2014 年一些台灣的電子書店才開始嘗試性支援EPUB3。

董福興認為,2015年對於台灣電子書產業而言,隨著本土電子書店在技術上的跟進,以及國際電子書平台進入亞洲,將會是第二波機會,台灣是否能掌握這次的機會,徹底改善電子書的產業環境,則有賴於現存問題的解決,並透過大型通路新服務進駐海外市場。董福興指出台灣的電子書困境有以下3點:

困境1:使用者體驗不佳

日本過去在制定電子書格式,如上述的XMDF、dotBook時,皆強調使用者的閱讀經驗,即關注紙本書在轉換成電子書之後的樣貌,例如︰dotBook已經可以做到日文直排與各種排版細節的呈現,讓電子書讀起來就像是紙本書一樣。董福興表示,不論是在日本或是美國,業者在製作電子書的當下,皆思考一個議題:「怎麼讓電子書排起來更像紙本書?」

董福興也指出,中文電子書第一不是沒有設計,要不就是花花綠綠,或者不重視細節,像是段落頭尾不對齊、加入不必要的段落間距、段首沒有縮排、全部使用黑體等。電子書的排版應該要從過往紙書的編排學習,雖然目前沒有人以科學實驗研究易讀性,但過去排版的積累,自然有其道理。這些細節若能做好,就能讓閱讀更為順暢,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讓讀者願意付費購買。這也不限於電子書,現在有不少印刷書反而照著網頁常見的排版,犯了相同的問題,這是整個出版業界都需要在意的事情。

同時也必須重視近用性(Accessibility) 問題,盲人不能閱讀印刷書,但EPUB電子書可以透過文字轉語音(Text to speech, TTS)等協助讓他們也能「讀」到內容。電子書讓無法閱讀的人不再是社會福利所「照顧」的接受者,而是與常人一樣的消費者。

解決方案

針對華文電子書的標準排版方法,董福興正參與W3C的中文排版需求特別任務組(Chinese Text Layout Task Force),與其他專家共同撰寫「中文排版需求」(包含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等文字),預計於2016年底完成。

困境2:產製流程不合理

董福興指出,事實上不論是台灣或是日本,同樣都有這個問題:由於出版產業是成熟的產業,且出版社仍舊把紙本書視為首要,因此工作流程固定、不易變更。現在的編輯工作流程為,編輯透過word檔撰寫原稿(即具有編輯指示的結構化內容),接著經過美編編排成印刷用製版(即擁有內容與樣式的圖像化版面),最後再印刷成書。然而,在印刷成書後,這些原本有結構的內容,便成為無結構的圖像。雖然出版社都能提供印刷用的PDF檔案,但PDF不符合行動時代讀者對電子書的想像。而此時若欲把紙本書數位化做成EPUB,則必須重造結構,再運用CSS設計版面,成為電子書,不但耗時也無法節省校對與編輯成本。可想而知,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產製流程。

解決方案

董福興說明,真正理想的產製流程為,編輯不論在編輯原稿、網頁文章或是部落格時,就應該使用Markdown或HTML將內容結構化,並且將校對過程提前,原稿完成後便可在後端選擇排版印刷成書或是加上CSS設計做成電子書,當然也可以發表網頁,減少重作工的過程;而這需要透過職業訓練,成為編輯的必備技能,進而讓產業鏈上下產生連結。

困境3:資訊流通繁瑣費時

董福興舉例說明,一家出版社若有1百本電子書要上架電子書店,目前的做法只能一本本慢慢上架,等於要重複1百次相同的過程,此時若要再上架另一電子書店,則必須再重複做同樣的動作,勞神費時。而在電子書上架販售之後,也同樣要經過繁複的結帳過程。

而如何使用制式化的資料格式(metadata)跟供應方式,快速地將內容建檔、自動上架、結帳,對於出版社而言,才能相對節省人力與時間成本。

解決方案

董福興提及美國經驗說明,EDItEUR組織(http://www.editeur.org/)訂定了ONIX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標準,即線上資訊交換標準。出版社基於ONIX輸出書籍資料後,可以提供經銷商與書店直接輸入。ONIX檔案包含了許多商業交易欄位,就像是平常使用的經銷商表格,但更為共通、便利與數位化;先應用於印刷書,也應用於電子書。事實上,美國的亞馬遜(Amazon)與最大零售連鎖書店Barnes&Noble都利用ONIX檔案作為輸入資料的來源,只可惜台灣尚未走到這一步。

華文電子書的未來:擴大海外市場

不論是紙本書或是電子書,其存在於世上的意義是被人閱讀,因此它必須以知識保存與流通便利的前提下,被製作出來。在數位便利的時代,電子書是未來的閱讀趨勢,為了跟上國際的腳步,台灣出版產業除了必須解決現有的產業困境之外,還得製作出量多且符合數位閱讀習慣的電子書站穩本土市場,最終再以拓展海外華文電子書市場為目的。

董福興說明,國際性的電子書平台,如Google Play Books已經針對整個華語區開放,可以看見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澳門、香港等地的訂單,Apple的iBooks store雖然尚未拓展到東南亞,也有來自居住於澳洲、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地,且有富裕經濟能力的華文讀者所下的訂單,另外樂天Kobo也打算於近年拓展在東南亞市場的業務。

當這些國際性電子書平台的觸角可以延伸到世界各地的華文讀者時,過去以海外華文紙本書市場為重要業務之一的台灣出版社,便能再次透過這些國際性平台將華文電子書擴散出去,不僅提升海外讀者取得並閱讀華文書的便利性,更能夠減少過去因紙本書國際運送、退貨等問題所產生的成本。

另外,董福興提到,國際電子書平台能夠協助出版社、甚至是作者直接走出國際。例如:哆拉A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第二代與電子書製作商合作,申請日本國家協助數位內容走出國際的Cool Japan計畫補助,提供彩色化的數位漫畫,並將作品翻譯成英文、簡體中文等,直接在Amazon、iBooks store內販售,直接走出國際,不像過去得靠版權經紀尋求合作出版社,才能讓作品以其他語文在海外上市。

透過Cool Japan計畫,創作者將作品直接送上國際舞台,已經逐漸在日本發酵,未來台灣若能跨越產業門檻,也能讓數位內容廣為流傳於國際。當然這中間需要強力的電子書製作及翻譯團隊,台灣數位出版若要真正走出去,仍有待全產業鏈「動」起來改革。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