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尼愛閱讀】電子報介紹好書,以閱讀帶給青少年豐富的心靈滋養和成長的力量,讓讀者們樂在閱讀。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8/12 第25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豐滿系男孩女孩 歡迎光臨!
Bean-to-Cup五感體驗超強集客力
 
豐滿系男孩女孩 歡迎光臨!
整理撰文/潘俐婷
「肥胖不是問題,只是被笑還真傷心!」這是Brianne Angus在2010年最糟的心情寫照。當時她因工作、生活不正常的緣故,整個體重狂飆到135公斤,身材像吹了氣球般走樣。一位男同事看到她就說:「我以為妳剛生完小孩,所以肚子這麼大。」如此的羞辱真令她難堪又生氣,不只如此,身邊的人常會故意對她說要去吃大餐;諸如此類的刺激對她而言,等於每天都要進行信心重建。但如今,她是兩名孩子的母親,體重還減掉了70公斤,更是Downsize Fitness健身中心旗下加拿大奧爾良分店的總經理。現在的她,希望持續以她的自身經驗,教授適合學員的瘦身方法與良好的生活態度。

而這家位於美國芝加哥的Downsize Fitness,是全球首創專為肥胖者所精心打造的健身中心,與其他傳統的健身房相比,Downsize Fitness的會員可是經過「精挑細選」;成為會員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夠份量」才能入會,所以你在健身房放眼所及,看不到人魚線、馬甲線,心情整個很自在;因為大家身材都差不多,有的人甚至比你更重,也就沒有什麼好害羞的了。

沒有鏡子的健身房

其實Downsize Fitness創辦人Francis Wisniewski本身就是胖胖一族,超過160公斤的體重,除了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後來為了健康因素控制體重,減肥過程也吃盡苦頭;當中最令他困擾的就是上健身房。他接受美國線上媒體「拉斯維加斯評論報」(Las Vegas Review Journal)採訪表示:「我本來想在健身房好好運動減肥,但看到別人跑步速度比自己快、舉重又做得比自己好,並感覺別人好像對我一直投以異樣眼光,這不但讓我覺得很不自在,也讓我很不想繼續去健身房,因為害怕自己肥胖體型會被人嘲笑。」

正因為有如此的切身之痛,他認為多數健身房都是為身材苗條、健壯的人所設計的,然而對肥胖者來說卻是不夠友善的環境,進而促使他想建立一個適合肥胖者運動的健身中心。當時美國真人秀節目《減肥達人》(The Biggest Loser)以10萬美元為獎金,激勵參賽者通過一連串考驗而達成減重目標。Wisniewski受到啟發,認為這或許能開創出不同的商業模式,因此2011年在美國芝加哥成立第一家Downsize Fitness健身中心於焉誕生,目的就是為體重過重者打造專屬且舒適的健身空間,並給予他們更多精神支持來完成運動目標。

但怎樣才可以在Downsize Fitness入會呢?答案是:比標準體重多50磅(約23公斤)的人就可以成為健身房的會員。不只如此,中心沒有任何年齡限制,館內也依大尺碼特別規劃所有設備,例如:健身器材、場地、淋浴間、休息區等都是加大版,完全依學員體型需要加以設計,就算是一位擁有350公斤體重的學員來使用,一樣可以正常操作。

此外還有一個更貼心的設計:健身房內沒有任何一面鏡子。目的就是要學員運動時不須在意他人眼光,也避免尷尬與不自在的感受;不只如此,窗戶經過噴霧特殊處理讓外面的路人看不到室內景象,多了隱私以及安全感,因此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揮汗健身,這些都是Downsize Fitness不只希望學員的身體被照顧也能兼顧心理的需求。

營造社群感團體力量大

Downsize Fitness不強調健身要練出六塊肌或是人魚線,反而著重身體功能的健身訓練(functional fitness),即身體協調性、敏捷度等。有鑑於過重者運動時所承受負重相較於一般體重的人高,容易產生身體不適的狀況,所以Downsize Fitness決定採取不同的健身方式,於是量身打造一系列長期的訓練課程,包含:身體協調、重量訓練、瑜珈、有氧舞蹈以及拳擊訓練等,依照他們不同體能的程度,循序漸進個別指導,並進行動作分解、速度調整等,以降低其運動傷害的風險。

學員能夠順利達到健康減重目標,日常生活的飲食搭配也是重要的一環,對此Downsize Fitness規劃一套營養飲食課程,包含一對一諮詢與團體教學,由專業營養師指導學員正確的飲食習慣與烹飪方式,並符合他們各式的健康需求。

然而,減肥健身的過程光靠個人意志通常很難堅持下去,傳統健身房大多是單人在進行運動,相較之下,Downsize Fitness則以小團體健身的方式,藉由學員間相互鼓勵去克服身心上的種種障礙,也強化了達成目標的動力。更重要的是,擔任課程的教練除了要有專業,還必須具備同理心與耐心,就是因為創辦人有瘦身經驗,且公司95%任用的職員與教練也有減重經驗,因此教練更能體會減重過程的心路歷程,就能給予學員正向能量和心理支持,而不是像一位嚴格要求、不苟言笑的教官在旁鞭策。藉由這份同理心,學員在健身中心不但充分感受健身樂趣,也能夠達成減重目標,因此就能將「快樂運動」的理念用口碑行銷的方式拓展出去。

再者,中心為了激勵學員持續減重還會舉辦相關活動,學員只要每月固定測量體重、配合所規劃的訓練課程完成減重目標,就有機會獲得豐厚獎金,例如:今(2015)年度總冠軍就有獎金1萬5千美元,並且各區分店前3名最高也有5千美元獎金可拿。學員減重的成效變成他們的行銷利器,藉此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與營運據點的擴增率;看來這是很有說服力的方法,因為根據(Fast Company)快速企業雜誌報導,他們在2014年半年內就吸引350家業者詢問加盟店的相關資訊。

線上真人教學

誰說只有胖子才需要運動?Downsize Fitness為讓運動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並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因而推出Downsize at Home線上免費真人教學影片,它適合所有體重以及不同體能程度的人,透過教練與學員30分鐘的運動示範,讓每個人能夠隨時隨地跟著他們一起動起來。內容依照初階與進階2種程度區分,規劃一週5天的課程,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有2部教學影片,經由教練逐步示範分解動作,使人人都可跟上速度,達到快樂健身的目的。Downsize at Home的影片還發展出租借以及訂閱兩種付費方式,不但抓住客源,也讓學員便於觀看影片。另外,此網站還提供飲食、健身的諮詢,除了增加使用者的黏著度,也是希望人人在減重過程中都能正確、健康地瘦下來。

青少年減重平台Downsize for Life

現今肥胖已不只是成年人的問題,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調查報告中指出,2012年美國青少年肥胖率是過去30年的四倍多,其比率從5%增加至21%。而青春期卻可能是造成日後成年肥胖的關鍵階段,因此也需要學習控制體重以及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因此,秉持協助更多人健康減重的責任理念,Downsize Fitness成立專屬青少年的減重平台Downsize for Life,提供有減重困擾的青少年(13歲∼18歲)能有線上社群組織可以交流分享,發揮支持協助的功用。而平台則是從中扮演教育諮詢的角色,開設各式免費的營養、減重、運動訓練等課程,並給予他們相關的協助與建議,包含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生活習慣等,希望讓他們了解健康不是目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Downsize for Life除了要幫助青少年靠運動飲食改變外在的體態,也促使他們生活得更有自信,不再因為肥胖而變得自卑、不愛與人交談,甚至希望杜絕產生憂鬱、遭受霸凌與自殺的機會,所以Downsize Fitness也期待藉由此平台機制,讓這些為肥胖所苦的青少年,在身心方面皆能帶來正向且健康的改變。

目前Downsize Fitness在美國芝加哥(Chicago)、內珀維爾(Naperville)、達拉斯(Dallas)、休士頓(Houston)以及加拿大奧爾良(Orleans)共有5處據點。其創新營運模式,使它入選《Fast Company》雜誌2015年健身中心類前10名的創新公司,據報導,它的客戶保留率高達95%,大幅超越傳統健身中心的30%。

從Downsize Fitness的實體門市到線上Downsize at Home數位教學、Downsize for Life青少年平台,它最大特色就是營造「社群」的氛圍,不僅謝絕瘦子加入,只為體重過胖成員所打造專屬的健身環境,隔絕有關身材評價的負面言語與異樣眼光,並且連教練都有過減重的經驗,對此更能有同理心,從心理層面加以給予成員支持鼓勵,當中也凝聚成員與教練間的共同意識──健康減重。

它的成功在於鎖定單一族群滿足他們的需求,以此利基市場逐漸發展成藍海事業,未來它更可以靈活運用網路平台強化社群力量,協助更多人透過運動擁有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8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Bean-to-Cup五感體驗超強集客力
文/呂玉娟
愛喝咖啡的上班小資族Sunny,是Cama Café的鐵粉,每天上班途中或午休吃完飯,聞到街角傳來現場烘豆的陣陣咖啡香,總是情不自禁地走向Cama café,點上一杯黑咖啡,慰勞一下自己。Sunny說,Cama咖啡香醇順口,真的很好喝,加上相當親民的價格,喝一次就上癮。是很喜歡星巴克的氛圍沒錯,如果與朋友或客戶談事情聊天,會去星巴克坐下來好好享受喝咖啡聊是非,但是如果純粹就是想喝杯外帶咖啡,一百多塊錢還真是「開」不下去,超商咖啡喝不慣,所以Cama就是最好的選擇啦。

但是看著何炳霖笑說:「許多人在使「好喝」、「品質」、「價格親民」、「外帶」,正是Cama café崛起市場,黏住消費者的關鍵字,將一竿子咖啡老饕攬牢牢。

做一杯物超所值的好咖啡

根據統計,台灣人每年消耗21.7億杯現煮咖啡,即每人每年喝94.3杯,許多人把咖啡當水喝,也造就了咖啡市場規模達百億元以上。就咖啡市場版圖分布來看,星巴克盤踞高價位市場龍頭,怡客、丹堤深耕中階市場,平價區塊由各大超商咖啡競逐。市場看似飽和,但Cama café創辦人何炳霖看到了市場留白處中的一塊可耕地——不想花大錢,但又無法滿足於超商咖啡品質的那一群「想喝好咖啡的上班族」。

何炳霖2002年創立Cama Café,以一杯價位在40∼70元的現烘咖啡,在咖啡的市場叢林中切出一塊利基市場,擁有廣告界資歷20年,曾任職過多家知名廣告公司的何炳霖,在中年時生涯轉彎投入創業。談起創業的起心動念,何炳霖說,「當初想創立Cama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做價格平易近人的外帶好咖啡,來滿足想喝好咖啡的消費者。」

中年創業的驅動力來自何處?「我想是,終究我身上還是流著想要創業做生意的血液吧!」何炳霖如是說,「從小家裡開麵包店,父母親從早顧店到晚,非常辛苦,因此長大後我不想與父母一樣那麼辛苦,因此選擇上班擔任專業經理人。」

經過20年的專業經理人生涯後,身上的創業因子蠢蠢欲動,在上班時以副業的型態做過一些創業的嘗試,最終決定破釜沉舟,辭去工作,全力投入創業,但他不想選擇從早做到晚的辛苦模式,而是透過以往職場上累積出行銷的知識與經驗,開創出有效獲利的營運模式。

20年的廣告業界資歷,對何炳霖的創業起了很大的助益,從市場調查、品牌塑造、產品定位、店面規劃、目標客群設定、行銷手法、視覺設計到與消費者溝通的品牌語言,一應俱全,創業前的配套做得十分紮實。

Less is More 貫徹捨得哲學

他明確地訂出產品定位:現烘、平價、外帶,鎖定辦公商圈周圍設點,目標客群為上班族。營業時間設定為早上7點半到晚上8點,咖啡品項、訂價也經過充分考量,品項不超過20項,價格帶落在40元到70元之間,主打外帶為主並增設外送服務,為確保咖啡的溫度及品質,外送距離限定10分鐘以內。

事實上,「Cama」這4個字母,就是品牌精神的彰顯,一切都由此鋪陳發展出來。何炳霖仔細闡述品牌精神,「C是指精心手選(Careful grading),將瑕疵豆挑除後,才能確保咖啡的品質,手工挑豆成本雖高,但可以確保咖啡豆品質一定好,為了品質絕對不能省工;A代表頂極技術(A-ranked brewing skill),咖啡吧台傅具有高技術水準,才能確保咖啡的品質;M是指新鮮烘培(Mellow roast daily),咖啡生豆經烘焙後2∼7天味道和香氣會達到頂點,之後品質就開始惡化了,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可以說是咖啡好喝的最大關鍵,我們堅持新鮮烘培,確保顧客能喝到咖啡的最佳風味;最後則是隨時享受(Anytime enjoyment),我們也提供外送服務,想喝時動動手指撥打外送專線,幾分鐘後就能享受。」

一杯咖啡的成本包括原料、店租、人事、水電等支出,既要品質好,價格又要平易人,如何從中擠出獲利呢?何炳霖除了薄利多銷以量取勝之外,也充分發揮「捨」的哲學,去掉不必要的成本,例如,捨去大空間,Cama店面多在10坪以內,又如幫顧客調好甜度與牛奶,不提供奶球、糖包。

不需要的都捨去,留下來的則要精準到位傳達出核心價值,Cama在有限的空間裡擺放一台全手工製作、造價不斐的La Marzocco義式頂級咖啡機以及烘豆機,店面設計採取暖色系橘黃燈光,原木桌椅及產品陳列架,地上麻布袋中存放著生咖啡豆。在Cama最常見到的風景是員工聚精會神地挑豆,一把一把豆子在手中仔細翻看,挑出瑕疵豆,再進行烘焙,隨著烘豆機轟隆隆地運轉,飄散出濃郁的咖啡香,總能讓過往行人聞香駐足,禁不住來上一杯。

小清新Cama baby強力吸客機

何炳霖強調,在店內演繹整個Bean-to-Cup流程,是Cama的獨特賣點,「我們是第一家呈現出Bean-to-Cup流程的咖啡館,從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我們將流程透明化,包括手工挑豆、得宜烘焙、即時研磨、黃金萃取、吧台手藝,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消費者看得到我們用心在挑豆,看得到烘焙豆子的過程以及在吧台專心做咖啡的模樣,聞得到烘豆咖啡香,滿足了消費者視覺、嗅覺、聽覺、觸覺與味覺的五感體驗。」他說。

Cama店門口恆常擺放著一、兩台統一色系的外送腳踏車,還有小豆人Cama baby坐鎮店門口,這帶點小清新文青風的可愛白色公仔,擄獲了許多消費者的心,成為明顯的標地,也是集客的焦點。何炳霖別網羅以前廣告公司同事擔任設計總監,製作出包含Cama baby在內一系列企業識別系統。「這個帶著小啾啾的Cama baby代表的是專業的咖啡達人。」何炳霖笑著說。Cama baby平常時候它是以最「原始」(裸體)的姿態呈現,每當行銷活動或節慶時,Cama baby就會變裝,如耶誕節變身耶誕老人;農曆年化身財神爺,增加話題性與吸睛度,常讓顧客會心一笑,搶著和Cama baby合照,成了強力的吸客機。

招募對咖啡具有熱情的員工,嚴格調教技巧,是 Cama維持品質一致的至要關鍵。對品質的嚴格要求及教育訓練的徹底落實,才能確保品質不走樣。何炳霖會親自到每家店,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所有Cama員工都得通過的何炳霖的「咖啡烘焙評比」,才能站上咖啡吧台為顧客調配咖啡。

他指出,咖啡烘焙評比重點在測試速度和品質,受試者必須在6分鐘內完成3杯拿鐵、做出拉花、每杯重量350克,第一口要能同時喝到奶泡和咖啡,才符合何炳霖的標準,對於咖啡的溫度、口感、外型,他都會親自品嚐。「不在要求範圍內,一律倒掉重做。」何炳霖十分堅持。「不合標準,即便是只超過1秒,就是得倒掉,對加盟主來說,這都是成本,他們當然會心疼,但品質這關是絕不能讓步的,我常跟加盟主講,如果連身為老闆的人都放水,認為差一秒沒關係,員工會看在眼裡,有樣學樣,這樣品質還能確保嗎?」何炳霖嚴格把關品質,絲毫沒有轉圜空間。

「不只要做得好還要做得快。」何炳霖強調,由於Cama的主要客群是上班族,上班前後及午休時間是來客的尖峰時段,為了避免讓客人久候,必須速度快、動作精準,將不合格咖啡的杯數降到最低。「我們制定了標準作業流程(SOP),每杯咖啡從點餐後到消費者手裡,平均只需要1分多鐘。」

杯測師的味蕾是鞏固品質堡壘

為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何炳霖努力取得SCAA國際咖啡評鑑杯測師及國際認證講師的資格,同時也投資經費鼓勵員工考取國際咖啡杯測師資格,目前已有位員工取得杯測師資格,目前何炳霖帶領他們擔任品質的守門員,監測與協助各店的品質,成為帶領公司創新、維持品質的關鍵人物。

「杯測師的味蕾是鞏固品質的堡壘。」何炳霖說,「除了採購生豆外,也為咖啡品質把關。我們的加盟店會將烘焙過的豆子寄回總部進行杯測,讓杯測師確認烘焙後的咖啡豆品質是否如預期,如果有落差,我們會派人到加盟店重新教導烘焙,方能確保每家Cama所端出的咖啡品質一致。」

截至目前為止,直營與加盟店合計達80家,持續展店中,何炳霖對加盟頗為謹慎,從嚴篩選,「我們展店的速度不算快,有意願來找我們加盟的人很多,但我們希望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夥伴,不是來找我們,我們就接受,開放加盟是一種責任,我們有責任為加盟夥伴創造利潤,因此深入了解與溝通,確認是對咖啡有熱情,願意全心投入的夥伴,同時具學習意願和熱誠,有正確的品質觀念,還得願意接受嚴格的訓練,同時通過考試,才同意加盟授權開店。」

加盟主須接受的培訓課程包括:咖啡基礎知識、沖煮器材運用、收銀、備料、填壓、打奶泡和拉花等技術,通過數次考試及店面實習一個月,最後一關是何炳霖親自驗收的咖啡烘焙評比,通過了新店才能開張。目前也有來自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加盟主表達合作意願,但何炳霖並不躁進,目前還是將重心放在國內展店上,「只要把品牌維繫好,未來國際化腳步自然會水到渠成。」何炳霖充滿信心地說。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Cama也善用網路平台,經營臉書專業,直接與消費者對話,並與通訊軟體LINE合作,透過LINE贈送咖啡,請人喝咖啡只要LINE一個貼圖就可以。另外也推出專屬Cama貼圖,讓Cama品牌從實體走向虛擬,擴展品牌影響力。

「雖然我們的價格平易近人,但很多消費者選擇我們,並非價格因素,而是欣賞我們的品質、認同我們的價值。我們的顧客包括很多董事長、CEO、明星都喜歡喝我們的咖啡,我相信價格絕非他們考量的重點,而是因為他們喝到、也感受到 Cama所創造出的價值吧。」何炳霖結論說道。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8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