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於交通問題,淡水房地產只推薦在淡水當地工作的人買來自住、或有休閒度假住宅需求的人買來自用,或者也可考慮開放給陸客置產!
幾個月前, 房地產專家顏炳立提出「群魔亂舞」這名詞,說台北市外圍新北市的房市,有「B咖地段開A咖價格」現象。這話不但立即吸引媒體的目光,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最近自己擬了一個計畫,打算走訪淡水、林口、三峽、新莊等地區,看看群魔是否還在亂舞,再跟大家分享。
好巧,我第1個走訪的淡水,包含了政府預計再挑選百公頃土地開發的淡海新市鎮。出發前多少帶著一些憧憬,但實際走訪後,我對淡水房地產的看法變得謹慎、保守,只推薦在淡水當地工作的人買來自住、或有休閒度假住宅需求的人買來自用。倒想建議政府,也許可以考慮開放,讓偶爾來台灣的大陸人,在淡水或淡海購置房產,像上海古北新區那樣,逐步形成大陸人聚落。
淡水地形限制 聯外交通容納有限
假日開車去淡水,交通實在恐怖,一路上走走停停,塞車嚴重。我安慰自己,也許是假日出遊人多。總之,若天天上下班都得經歷這樣的塞車之苦,要台北人住淡水,或最近又熱起來的淡海新市鎮,我想困難度很高。
攤開地圖看,淡水與台北市中心之間,受到陽明山山脈阻礙,使得淡水的主要聯外交通,必須沿著淡水河沿岸發展,但紅樹林與竹圍捷運站之間的河岸土地,已被淡水捷運占用,很難大幅度拓寬現有的道路,以致出現交通瓶頸。
如圖1,為了解決交通瓶頸,政府計畫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雙向四線道),但受制於環保因素,該平面道路的速限將被限制在每小時50公里,僅屬於一般性道路,而非最早以前規畫的快速道路(已被否決)。換言之,就算該平面道路工程完工後,還是很難有效縮短淡水與台北市間的通勤時間,頂多只是紓解台2線的車流罷了。
同時,政府計畫在淡水河口興建淡江大橋,以便讓車流能從八里的64號快速道路通往高速公路,但走64號快速道路並無法直接通往台北市,頂多只是分散經由關渡大橋的車流而已。還有,64號快速道路本身距離較長,就算避開淡水市區壅塞,還是沒辦法縮短通勤時間。
同理,就算淡海輕軌捷運完工,也只是縮短通往淡水站的通勤時間,但由淡水站抵達台北市中心的時間仍然無法縮短。又加上,淡水捷運線當初的規畫,並沒考慮到淡海新市鎮可能增加的10萬人、甚至30萬人的通勤需求,就算能快速抵達淡水站,恐怕也要排上好一陣子隊,才上得了捷運。
講白了,就算增加更多交通建設,吸引更多人前來居住,交通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最終還是塞成一團!這使淡海新市鎮還沒發展至成熟階段,就將因為交通問題而限制其發展!所以,像淡水這種先天相對偏遠的地區,只適合「在地工作、在地生活」的發展模式而已。
對於那些抱著「在淡海居住、在台北市工作」想法的人,我必須勸你再三考慮。我認為,就算淡海輕軌捷運等3項工程全都完工,淡海新市鎮恐怕也無法完全重現生機。主要的原因是,除了上述發展的限制外,還有就是當地生活機能與人口密度無法同步提升。
再多交通建設 未必帶動周邊發展
高鐵沿線的許多站區,至今周邊仍是荒地一片,發展狀況遠遠不如當初預期,這就證明了不是有交通建設,就必定能帶動周邊發展。不像高雄捷運連年虧損嚴重,台北捷運發展相當成功,道理就在於交通建設只是生活機能的一部分條件,而非全部。
理論上,交通建設可帶來人潮,但除非該商業區有什麼無法取代的地位(例如政府機關),否則沒道理真會帶來人潮,使原本規畫好的商業區,還是發展不起來。
住宅區周邊,必須要有商業區所提供的生活機能,否則只有交通建設,在生活機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很難吸引人們前來定居(試想,政府有可能為極少數早期移民的就學需求而蓋國中小學嗎?政府只會要求居民先「就近」就學而已),就算有便捷的交通設施,但在人口密度不高下,使用率偏低,導致該交通建設虧損累累,甚至在評估經濟效益(或政治效益?)太低,而導致交通規畫案始終被擱置。更何況,雙北市還有許多效益較大的捷運路線均尚未動工,淡海輕軌捷運的完工日,恐怕也會不如預期。
簡單來說,住宅區如果沒有發展起來,周邊的商業區也就發展不起來,但是商業區沒發展起來,又讓住宅區也無法發展起來,連帶地使交通建設完工日也遙遙無期。就算淡海輕軌捷運完工通車,光搭乘捷運的時間,就需要將近1小時才能抵達台北火車站(若淡海增加10萬人、甚至30萬人,還得再加上等車時間),若需要再轉乘其他捷運路線,就需要更長時間。在替代效應下,我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沿著台鐵去住基隆或桃園,那裡生活機能更完善,但房價相對低廉一些。
大概就是這些因素,1994年4月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第1期工程開始動工以來,不但當初買地的人慘遭套牢,連政府也套牢!我查了一下,淡海新市鎮第1期發展區第1、2開發區面積為446公頃,取得可標讓售及有償撥用土地面積為161公頃,到2010年底止,已標讓售及有償撥用面積為130公頃(占可標讓售及有償撥用土地81.14%),剩餘可標讓售及有償撥用的土地面積大約30公頃。
或許你要問,淡海新市鎮真的毫無發展希望嗎?我們可以從2010年土地標售狀況,看出一些市場趨勢。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49 2011年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