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人骨質年齡調查」發現,高達71%的成人很少警覺、甚至不關心骨骼的健康資訊,且有51.4%的受訪者不知道骨質疏鬆症會導致生命危險;而在25∼39歲的女性受訪者中,近70%的比例每天運動量不到半小時,也不喝或少喝乳品,卻每天喝一杯以上的咖啡、茶或酒等。飲食習慣不佳,使成人成為骨質老化的潛在高危險群。
事實上,鈣質在人體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攝取的鈣質進入身體後,99%會累積在骨骼和牙齒裡,因此,有足夠的鈣質才能支撐整個身體結構;其他1%則分散到全身各處,影響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血液凝固、心跳控制、調節血壓、荷爾蒙作用等生理反應。所以攝取足夠的鈣質對人體而言「鈣重要」!攝取鈣質從哪裡下手最好?答案是牛奶!
但不少人因「牛奶迷思」,或喝牛奶會拉肚子,而對牛奶有所誤解,甚至「敬謝不敏」。為了讓大家對牛奶有正確認識,《大家健康》特別訪問醫師、營養師,針對迷思一一釐清,還牛奶一個清白、幫助民眾建立良好的健康「鈣」念。
迷思一:補鈣會增加結石風險?
正解》一般人適量補充鈣質不會有此問題。
不少人擔心,補充鈣質會增加結石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解釋,結石不只是鈣的問題,多是攝取太多膽固醇所引起,大家不必因噎廢食。
基本上,補鈣的原則適用於所有人,消化性潰瘍病人、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都可按一般原則補鈣。不過,前台北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許美雅提醒,洗腎病人、尿道結石、腎結石等患者,需由醫師先做評估。
迷思二:喝牛奶易拉肚子的人,只能對牛奶敬而遠之?
正解》錯!可從少量牛奶開始喝起,幫助腸胃漸漸適應。
不少人只要一喝牛奶就容易腹瀉,久而久之連一口牛奶也不敢碰。本身也有乳糖不耐症的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張美惠指出,喝牛奶會拉肚子,主要是牛奶含有乳糖,有些人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才會腹瀉。
她建議,不需因此對牛奶「敬而遠之」,可用「逐步漸進」的方式,改善腹瀉情況,例如:喝牛奶時改用「一口接一口」的慢飲方式,代替一飲而盡,或從少量牛奶開始喝起,每天增加一點,慢慢增加至一杯的分量,藉此幫助腸胃漸漸適應,降低腹瀉發生情況。此外,坊間也有販售低乳糖的牛奶或奶粉,民眾可視其需求而購買。
萬一,腹瀉情形嚴重,不妨改喝優酪乳,比起牛奶,優酪乳的乳糖較易被胃酸分解,有助改善乳糖不耐狀況,像張美惠也是每天固定飲用優酪乳來補充鈣質。
迷思三:高鈣牛奶比一般牛奶好?
正解》錯!
近年來,市面上推出不少「高鈣牛奶」、「高鈣奶粉」,讓消費者趨之若鶩。但高鈣牛奶真的比一般牛奶好嗎?新光醫院營養課股長林世忠認為,牛奶之所以被視為鈣質最佳來源,是因其中的鈣與磷,呈現鈣質最易吸收的比例。一旦在牛奶中加入過多鈣質,反而易導致鈣、磷比例不平衡。所以,高鈣牛奶並非一定「鈣高一籌」,人體也不見得能照單全收。
他提醒,正所謂「過猶不及」,任何營養素的攝取都應秉持「適當均衡」的原則,才是正確的保健之道......
本文出自《用對方法,關節不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