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常把止痛藥往嘴巴裡送嗎?胸痛可能是心絞痛,但也可能是肋膜發炎或胃食道逆流。別忽略小疼痛代表的警訊,讓健康更有保障!
曾經有病人因持續性心跳很快,被誤診為心臟病,後來發現其實是焦慮症候群;也曾有病人因長期肩痛去看骨科醫師,而被換了人工肩,最後才知是末期肺癌。
臺大醫院家醫部社區照護科主任李龍騰透露上述兩個病例,此現象與國內家庭醫學推廣不夠普及有關,病人常會有看錯病的情況,因而付出不小的代價。
對於身體有病痛的長者來說,若能在看診前先進行自我檢視,到了家醫科門診和醫師對話時,就能很清楚告知哪裡不舒服、哪裡痛;接著經由相關檢查確定是什麼問題,再轉診至相關科,就不易出現誤診情形。
李龍騰醫師以「疼痛」為例,分析各種疼痛背後潛藏的疾病。同時提醒,若家中長輩感覺身體不適,家屬應先協助記錄是什麼「部位」疼痛,譬如:
1.痛在哪裡。
2.痛的「程度」:從0分至10分,大約痛在幾分。
3.痛的「時間」:是白天、或晚上、或深夜、或清晨……。
4.痛的「頻率」:多久發作一次。
5.做什麼樣的動作會更痛或比較不痛:如伸展時、或工作、或休息時較不痛。
以下將就長輩常見的疼痛,進一步分析可能是哪些疾病所致。
李龍騰醫師強調,身體上有病痛,並非靠自我檢視就能知道哪裡出問題,應立即就醫檢查。提供各種部位痛感主要是讓患者警覺,不舒服或痛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希望病患就醫時,能更準確地向醫師形容痛的感覺與程度。
此外,就醫前可先記錄與整理最近生活或飲食上有哪些變化,並將最近做過的健康檢查資料或固定服用的藥物準備好,讓醫師明瞭,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初步判斷疾病內容,再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本文摘自《照顧父母,這樣做才安心》一書)
※延伸閱讀:父母有慢性病,可以做哪些運動?
立即購買:【博客來】、【金石堂】、【誠品】、【PChome24小時網路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