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大師輕鬆讀】提供投資理財、經營管理、趨勢與網路、企業名人的世界觀點,擁有效度、廣度、深度三效學習!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0/10 第8667期  ■歷史報份 ■訂閱 / 退訂
直接訂閱台灣立報
- 今日教育新聞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今日教育新聞

教育在家掌握 美自學人數攀升
 
 

【編譯陳玫伶綜合外電報導】從學校出走,成為一股對體制教育不滿的新風潮。根據南非《獨立報新聞網》(iol.co.za)報導,對一群人數不多但持續增長的美國青少年而言,學習閱讀、書寫和算術(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 , 3R)的場域已從教室變成了客廳。

越來越多美國家長質疑傳統教育制度的教學品質,數據顯示,美國在家自學的人數正在成長。家長們寧願參考網路資源,將孩子的教育事務掌握在自己手上。

美國教育部2007年的統計資料估計,從5歲到17歲的學齡兒童,有150萬人在家自學,這個數據佔據當時全美學齡兒童的2.9%。從1999年後,自學人口自85萬人持續攀升,成長了74%。

204萬人選擇自學

負責現行在家自學教育研究的美國在家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 Hom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估計,2010年在家自學的兒童約為204萬人。

全美國的兒童都必須接受義務教育,雖然50個州政府皆同意學生可以在家自學,但每個州法規不盡相同,大約半數的州沒有訂立家長如何在家教育孩子的相關法規。

培養思考與興趣

住在華盛頓的緹樂爾(Sarah Tiller)是一名8歲兒童的母親,她是名科學家,先生是外科醫師。她最早從輔導大女兒的數學開始,爾後孩子在家自學已4年。緹樂爾說:「我選擇自己教育他們,如此他們會有很強的數學基礎和歷史知識。我要求他們獨立思考,督促他們從事有興趣的科目。」

緹樂爾家的課堂每天早上從數學課開始,還有歷史、拉丁文和義大利文。下午的課程規劃,大孩子則運動或製作專題。14歲的凱塞琳很喜歡一對一的自學;而13歲的妹妹海倫娜認為在家自學的好處是,有一大堆時間可看書。

在早期,美國的自學家庭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地廣人稀,許多偏僻的地方根本沒有學校。70年代時,從事在家自學的人分屬兩種不同的族群。位於賓州格蘭瑟姆的彌賽亞學院(Messiah College)教育學教授蓋瑟(Milton Gaither)指出:「在家自學是在反文化思潮的60年代,影響了左傾的年輕人。」蓋瑟書寫關於在家自學的文章都張貼在他的部落格:gaither.wordpress.com。

拒絕工業化般的教育

他說,在家自學者拒絕麻木不仁、工業化般的正規教育,反而選擇更自然、更有機的方式學習。沒多久,有些非常保守的宗教團體因為抗拒世俗的公立學校與昂貴學費的私立學校,而選擇在家自學。

蓋瑟說,在兩種現象之下,在家自學人口逐漸擴張,成為傳統反對政府情緒的明顯作法。

科技發達之後,尤其有了網際網路,在家自學對家長變得比較容易,更能夠發揮想法,建構低成本的課程教材。伊利諾州州立大學多元教育專家魯本斯基(Christopher Lubienski)表示,無論是宗教上或是文化上,美國人總是對公立教育感到不滿意。他估計在家自學的族群中,2/3的人出自於宗教或道德考量。有些家庭,他們認為這是神的旨意,他們需要掌握孩子的教育。

根據教育部的報告,促成在家自學的原因還包括恐懼藥物濫用、暴力或水準太差的公立學校教育,及交通時間、距離和成本等實際因素。大部分在家自學的家庭有3名或更多孩子,家長兩人皆為白人的中產階級或知識分子。


■在愛荷華州的聖查爾斯,17歲的基果(左)教10歲的弟弟做在家自學的功課,圖攝於2011年9月30日。(圖文/路透)


魯本斯基說,在家自學倡議者強調這個作法對孩子有許多好處,但這說法無法明確成立,因為成功的學習還與許多變異因素相關,如孩子在家庭健全的環境下成長,而非僅止於教育方式。

克里斯蒂娜住在華盛頓,育有7名子女,她認為,不去上學對自己的孩子是比較好的作法,孩子一天24小時都在學習。她說:「我要孩子獨立,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她為孩子安排參觀博物館、演講和個別專題,而非照表操課。

美國籍的克里斯蒂娜在法國長大,成績單上「表現可以更好」的評語是她痛苦的回憶。她舉例:「在法國,你從不會被稱讚做得很棒,而在美國,你的孩子總是最棒的,這當中必須要有一個快樂的平衡點。」



台灣米好味道 型男主廚也說讚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2012台灣米博覽會即將豋場,農糧署9日舉辦宣傳記者會,公佈今年的主題為「稻地好米」,現場邀請年輕主廚楊盛堯製作米麵條料理,一同推廣台灣好米,楊盛堯稱讚台灣米濕黏又美味,他今年參加新加坡的比賽時,便選用台灣米製作魯肉飯和台式炸壽司等兩道料理,一舉奪得銅牌和銀牌的好成績。

擅長台菜的楊盛堯,年僅28歲,原先就讀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由於對於料理十分有興趣,畢業後,便向名廚吳松濂拜師學藝,從洗碗開始做起,進而學習料理中餐和果雕等技能,一路跟著吳松濂東奔西跑,短短3年,他便晉升成為南投縣私立同德家事商業職業學校餐飲管理科專任老師,並獲得不少獎項,今年8月,他和學校4名老師組隊參賽,擊敗知名飯店,榮獲中華美食展台灣區總冠軍隊伍。楊盛堯笑說:「原本學廚藝是希望培養第二專長,沒想到現在餐飲成了本業!」

楊盛堯對於台灣米讚譽有加,誇獎台灣米比泰國好吃,而含水量高、濕黏的特性,很適合製作年糕或是熬粥,此外,台灣米食在精緻化勝出,例如台灣有飄著芋頭香的「台梗四號」,這是日本的越光米所不及的。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9日記者會,找來型男主廚楊盛堯現場創作甜麵食料理,邀請民眾前往即將在台北世貿二館舉辦的「2012台灣米博覽會」多樣主題專區,品嘗好味「稻」。(圖文/姜林佑)


楊盛堯透露,他偶爾也會製作米食料理,例如這次在記者會上所呈現的「玫瑰紅葡萄酒湯米麵」,米麵條經過冰鎮後,保有Q度,口感和一般麵條相似,再搭配在地的柳丁和葡萄,十分爽口。

出席記者會的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指出,相較於以往,現在國人米食的使用數量大幅減少,他鼓勵社會大眾多吃米食,不但可以均衡營養,還能舒緩休耕的情形,並且水田增加後,還可調節氣候,所以「多吃一口飯,助於減少碳足跡。」

今年台灣米博覽會總共規劃14個展區,包含「十大經典好米」展示今年得獎者與得獎米,「道地好米變變變」介紹各類米食典故以及相關商品和小吃,「好米寶島」放映農村生活和水田生態的影片、展示米食童書、規劃闖關遊戲。

另外,展場還有許多優惠活動,像是免費限量福袋、打卡送好禮物、消費滿888元,除贈送獎品之外,還有機會獲得一年份好米,一連3天(12日到14日)的活動採免費入場,於台北市世貿二館登場,農糧署希望民眾踴躍參與,一同提升國內糧食自給率。



教長為陸生開道 遭台聯砲轟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教育部長蔣偉寧有意放寬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大學留台工作,違背總統馬英九的「三限六不」原則,無疑是壓縮台灣學生的生存空間,不顧台灣學生死活。

台聯黨立院黨團總召黃文玲說,當初政府開放陸生來台,強調不會讓陸生來台打工、不提供獎學金、畢業後不能留在台灣,但蔣偉寧接受《新新聞周刊》訪問,周刊標題以「給錢、給工作、給居留,教育部長蔣偉寧計誘陸生」,違背「三限六不」政策。反觀台灣學生領22K、被掛上「青貧族」和「窮忙族」的稱號,「有替台灣學生設想嗎?」


▲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教育部想為陸生來台「三限六不」政策解套,影響台灣學生的權益,並表明對陸生身分從「停留」改為「居留」,堅決反對到底。(圖文/楊萬雲)


王郁琦推陸生納健保

台聯黨立院黨團副總召林世嘉說,為讓陸生納入健保,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任後立刻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台灣目前仍有18萬人的健保卡被鎖卡,6%的原住民未納入健保,陸生不曾在台灣繳過稅,為何享有和台灣人一樣的福利。根據教育部指出「來台的中國大陸學生不是『外國人』,亦未具我國國民身分」,那他們到底是什麼人?

「你不理政治,政治自然不會理你。」林世嘉說,大多數的學生對政治沒興趣,也不會接觸,政府也鮮少聽學生的想法,在這種不公平的狀況下,台灣學生只能接受。

鬆綁政策 打擊就業率

台聯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許忠信表示,蔣偉寧提到希望「提供獎學金」、「開放國立大學名額」、「開放陸生考照」、「設法讓陸生居留」,明顯想排除「三限六不」規定。行政院將在11日院會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將來至台灣的陸生,身分從「停留」改成「居留」,讓大陸人民在台灣有居所,教育部的「六不」恐將只剩「兩不」。

若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國立大學名額,即可以低廉學費待遇就讀,但這些都是台灣納稅人的錢。許忠信說,台灣學生至國外讀書,必須繳納高額學費,若開放國立大學給陸生就讀,對台灣學生不公平。另外,政府開放陸生考專業證照,考照就是為了在台工作,間接破壞政府規定大陸地區人民不得報考公職人員考試。

黃文玲進一步補充,教育部傾向先開放「博士後研究」學生來台灣工作,勢必影響台灣學生的就業機會,根據8月份青年失業率的統計,高達14.4%,青年失業人口約18萬2千人。100年台灣有3千8百多位博士畢業生,和89年相比整整多了164%,台聯黨呼籲,教育部應將心力放在台灣學生及教育政策發展,並信守馬英九的「三限六不」政策。

六不剩兩不? 教部澄清

針對台聯黨的質疑,「六不」恐將只剩「兩不」,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黃雯玲回應,教育部並未承諾編列經費提供陸生獎學金,中央政府不得編列,學校也不能以中央補助款當成是陸生獎助學金,陸生聯招會將協調各校利用「自籌款項」成立陸生獎學生。

對於開放陸生在學期間工作,黃雯玲說,考量學校教學研究及學生學習需要,教育部正協調相關部會,討論開放所有境外學生擔任非屬工作性質,但與學習有關的兼任助理,對陸生不得從事兼職工作的立場並未改變。目前根據《兩岸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除大陸配偶外,均不能在台工作,陸生也不例外。

黃雯玲補充,《兩岸條例》已明確規定大陸人民不得參加專技人員考試,為配合學校教學及陸生返鄉就業需求,採「證」、「照」分離原則,在不能在台換照、執業的前提下,規劃讓陸生可以修習課程或畢業條件有關的政府、民間技能檢定。



馬利穀物歉收 孩童挖礦賺家用
 
 

【編譯謝雯 整理報導】馬利9月底結束暑假,學童紛紛返校上課。馬馬度(Mamadou)和班巴(Bamba)沒有這麼好運,雖然許多朋友回去上學,他們兩人卻必須回到馬利南部的金礦礦場工作。

據《路透警示網》報導,這兩個人都來自農村家庭;但因去年穀物收成不佳,兩個男孩只好外出找工作,補貼家用。

一項由馬利4個援助組織共同進行的調查顯示,在馬利像馬馬度和班巴一樣離家找工作,補貼家用的兒童數明顯成長。

根據由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所領導的調查,「據信,在家務勞動(主要影響到了女孩)和礦場工作(從事該領域的男孩人數略多於女孩)等領域,童工的使用率有明顯增加,照回報者所提供的數據來看,增加了75%。」

離家休學當苦勞

其中有些人是獨自前往工作,或是在家人以外的人陪伴之下赴任。該報告稱這群人為「一個人來工作」的小孩。其他人可能是被送來和親戚一同工作。該報告稱這群兒童為「與家人分離」的小孩。

「我的手臂很痛,我的背很痛,我的胸部也很痛。」班巴今年15歲,就是一名一個人到靠近馬利與幾內亞邊境的班陽(Bayan)金礦礦場來工作的兒童。班巴所住的卡地村(Kati),位在班陽金礦場北方1百公里左右。

他是與一群朋友一起南下到此,他村莊的1名男子贊助了旅費,代價是要這些男孩挖到金礦的一半。他們已經在班陽金礦場工作了好幾個月了,到目前為止什麼都沒挖到,只能持續辛苦的工作。

從日出到日落,班巴要做各式各樣的工作。其中一項工作是輪流從泥地挖出一個垂直的豎井,直通岩床,然後切下片片岩塊,送回地表,測試看看有無含金。如果這裡沒有金塊,他們就繼續往下挖,直到找到黃金為止。到目前為止,他們已挖90英尺深,挖洞的工具只有一把短柄十字鎬。

這項工作不是有幽閉恐懼症的人能做的。豎井只有3英尺長,2英尺寬,下去後一片漆黑。爬下豎井的梯架是由砍下的樹幹做成的,砍樹是班巴要做的另一項工作。

「我寧可去上學。我想要當醫生,幫小孩治病;但我必須要工作,送錢回家給家人用。」他表示。「我的手臂很痛,我的背很痛,我的胸部也很痛。」他攤開手掌,現出手上密布的刀割傷口。

好景不再 全家忙兼差

從1999年起,金礦就一直是馬利的主要出口。這個國家是繼南非和迦納後,非洲第3大的金礦生產者。從2005年起,馬利每年生產50噸的黃金。根據一份馬利礦業部的報告指出,以2011年9月的金價來看,50噸黃金的價格超過29億美元。

在馬利南部和西部地區的這種傳統採礦業,被認為是一種純手工的小規模採礦業,通常是由個人、團體或家庭進行,在沒有工具,或工具極少的情況下,使用勞力密集的開採方式。純手工開採的礦業每年約採到4公噸黃金。

離班巴10公尺遠的地方,另一名青少年馬馬度正在1百英尺深的地下,切割岩床。「我也想去上學,當然想找一份白領工作。」說話輕柔的馬馬度表示。他不時回望身邊的父親,彷彿在確認是否能回答問題。

與班巴一樣,他也抱怨到身體的疼痛。他和父親一起到這裡來工作;他的父親法柏(Faboure)是趁歉收時節,到這裡來兼第2份差事。

「這是第一次我們在雨季採礦,」法柏表示,「在雨季採礦很危險,因為豎井裡積滿了水,但我們別無選擇。」通常他每年會收成2公噸的小米,但去年的收穫只有5百公斤,是近年來最糟的一次。

法柏贊成,收穫大好的日子已經過去,所以必須由其他方式來補貼家用。雖然家中其他孩子在上學,他必須要決定馬馬度的未來不在學校裡,而是在田中或礦坑裡。「如果我找到好東西,我就能夠買間房子或一台車。」馬馬度帶著大大的微笑回答。

據信,在馬利西部和南部約有350個手工開採礦坑,吸引10到20萬人來此工作。國際勞工組織(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估計,礦工近20%為兒童。

街童人數恐攀升

受糧食危機影響的兒童不只在礦坑工作,男孩還會到街上乞討,女孩則從事家務工。薩利瑪塔(Salimata)今年剛滿18歲,5年前被家人送到馬利中部一戶人家當家務工。

3年後,她離開那戶人家,到首都巴馬科(Bamako)投靠表親。那名表親介紹他到Enda Mali這個非營利組織,該營利組織教她一個營生工作。薩利瑪塔並不想要談論她在那戶人家工作時的經驗,但她表示自己很開心能學習蠟染技術,希望有一天能夠開設自己的店面。

她的一名同學,15 歲的尤賽夫(Youssouf),是因為家中農田歉收,在2012年初和父親來到首都找工作。不久之後,他父親過世了。他必須要承擔起重責大任,把父親的遺體送回家鄉村莊埋葬。接著他和母親回到首都,不久之後,發現自己在Bamako的街上乞討。

「那非常嚇人,」他說,「有時我能夠賺1百西非法郎(約新台幣5.8元),但不夠,因為我母親的房租欠了5萬西非法郎(約新台幣2,900元)。」

Enda Mali從街上找到他,他正在學習當一名裁縫。Enda的薩可(Mamadou Sacko)表示,自從馬利北方的糧食危機和衝突發生之後,街童增加了50%。該組織今年容納的兒童已超過原先1倍,按照目前的速度,街童人數可能會增加為目前的3 倍。




義民嘉年華 踩街上演客家風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北義民、南媽祖,一南一北的民俗信仰中心,代表團結一致的精神象徵。台北市政府與客家委員會主辦「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於本週六登場,今年規模更勝以往,除了廣邀全台25間義民廟北上進行追思祭祀,同時也邀請老、中、青三代大眾及客家社團發揮創意,展現富有客家風情的「創意踩街」。

「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於本月13日到15日盛大展開,台北市長郝龍斌9日出席啟動儀式,與客家歌手謝宇威等人以鼓槌敲響「褒忠」字樣,象徵客家人的勤奮精神,宣布活動正式開跑。郝龍斌致詞時表示,透過義民祭凝聚鄉親力量,發揚客家文化的忠義精神,每年10月的義民祭是台北市的重要活動,藉由各項活動,讓更多市民更能了解客家文化及精神,期許未來能成為國際的慶典。


「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於本月13日到15日展開,啟動儀式現場備有傳統客家美食,供民眾享用。(圖文/楊萬雲)


北市客委主委劉佳鈞指出,台北市客家義民祭在民國77年首度迎請枋寮義民爺神位北上,至今已有25年歷史,約可區分為「民辦、官民合辦、官辦」三大階段,最早由客家鄉親募款籌辦,直到北市客委會成立後,更將祭典納為重要活動。

週六下午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將有多組專業踩街隊伍,帶來精彩的「創意踩街遊行」,包含肚皮舞團、客家街舞、街頭藝人表演團隊等,現場同時有台灣經典漫畫人物「阿三哥、大嬸婆」的Q版公仔,一同踩街。

週日早上則有來自全台及北市各客語教學中心、國中小客語社團,共180多隊「挑擔奉飯」隊伍,結合客家開口獅、太極武術等專業團隊,從中正紀念堂遊行到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搭配遊行隊伍中的庄頭牛及30輛客家義民哈雷機車前導車隊,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開創不同以往的客家文化。


客家傳統服飾,左為少女服,色布外緣加縫的花邊織帶稱為「闌干」。中為新娘服,用大紅色來做藍衫的「大襟」,有別於一般樸素的客家服飾。右為少婦服,出嫁隔天就必須開始穿著,大襟部分也用黑色取代,少女服飾有的花邊「闌干」也改為雙白線。(圖文/楊萬雲)


「挑擔奉飯」源自於百年前義民軍出征時,客家鄉民挑擔供應前線士兵糧食,而發展出奉祀義民爺的一種傳統習俗,為了感念先賢壯烈的犧牲,鄉民每年依舊遵循挑擔奉飯方式,表達對先民的感激。

「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13日到15日將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行;13日晚上有「好客臺北、歡慶周年」晚會,由曾國城、夏于喬擔任主持人,邀請多位知名歌手搭配台北樂府樂旗藝術團等團隊,展現客家藝術無限魅力。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台灣立報歡迎您投稿,詳情請參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0110。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本電子報內容由 http://www.lihpao.com 提供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台灣立報社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歡迎您e-mail : johann@lihpao.com

訊息公告

六句製造話題的英文口語句
這六句話都很簡單,它們的作用是,講了這句話,自然就有會有源源不絕的話跟著流出來。要注意,這幾句話,不要直譯,直譯就不自然了。那怎麼在對話中用這六句話呢?

李清志:路面電車復興運動
不只是巴賽隆納,歐洲各大城市這些年來,在城市復興運動中,都不約而同的使用路面電車系統,不論是法國的巴黎、馬賽、里昂、史特拉斯堡,以及德國一些城市,都可以看見路面電車蹤影。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