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愛閱家分享報】提供生活、親子、知識各方面的最新閱讀趨勢,幫助大小朋友們優遊在童書的繽紛世界裡! 【EnglishDNA電子報】提供時事英文新聞、英語會話學習,讓你學英語同時掌握國際觀點、了解世界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0.12.23 No:104

看歷史報份 訂閱/退訂 直接訂閱:

「數位出版品法定送存暨國際書號編碼服務」
巡迴說明會 即日起展開

為推動「數位出版品國家型永久典藏計畫」,鼓勵出版者將數位出版品送存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並開放閱覽,國家圖書館將透過辦理系列說明會進行相關計畫宣導。

會中將說明數位出版品國家型永久典藏計畫執行內容,介紹國內數位出版品的送存、授權、典藏、ISBN 編配、分類編目、版權管理、書訊傳播及全文閱覽等 作業機制,增進送存者對數位出版品送存作業之瞭解,以及擴大民眾對數位閱讀的認識,進而達到推動我國數位產業之發展及數位閱讀之目的。...... [更多相關內容]

看專家怎麼讀書

Terje Hillesund 是挪威 Stavanger 大學教授,發表了一篇學術研究報告,探討傳統閱讀行為在數位環境下的改變與特質,同時探討如何以最小的衝擊,把閱讀轉向數位化,研究方式是以 10 位各領域的教授深入訪談,取得資料加以整理分析。教授是嚴謹認真讀書的人,而且會使用不同的閱讀器具,所以有代表性,研究報告裡稱教授為「專家讀 者」(Expert Readers)。...... [更多相關內容]

 

看專家怎麼讀書

那福忠

Terje Hillesund 是挪威 Stavanger 大學教授,發表了一篇學術研究報告,探討傳統閱讀行為在數位環境下的改變與特質,同時探討如何以最小的衝擊,把閱讀轉向數位化,研究方式是以 10 位各領域的教授深入訪談,取得資料加以整理分析。教授是嚴謹認真讀書的人,而且會使用不同的閱讀器具,所以有代表性,研究報告裡稱教授為「專家讀者」(Expert Readers)。

這篇研究報告的另一宗旨,是如何把長篇文稿的閱讀,良性的移轉到數位閱讀工具,所以以閱讀的方式與肢體的配合為主軸,而不涉及閱讀內容的品質,從每一教授的訪談結果,取得詳細的閱讀習慣、經驗、與感受,再從中導出結論。

這是一篇別開生面的論文,現當電子閱讀與閱讀器具成為主流話題之際,回到根本研究閱讀的行為,意義更深。這也是我第一次讀到這類的論文,頗感新穎,就迫不急待的介紹給讀者。

文內除了介紹閱讀技術的演進,特別舉出各種閱讀類型,以及與各教授閱讀習慣的搭配。

  • 連續閱讀與非連續閱讀:連續閱讀是一本書依序從頭讀到尾,非連續閱讀是一本書選擇部分閱讀,或不依順序閱讀。休閒閱讀如小說,通常會連續閱讀,學術研究需用很多參考資料,通常是選擇相關部分閱讀,所以是非連續閱讀。
  • 全神灌注 (Immersive) 閱讀:讀者融入閱讀的內容,深思、反應。
  • 非文字多樣化 (Multimodality) 閱讀:除了文字,附加各類圖表照片說明,甚至現在的影音,同時加入閱讀動作。
  • 閱讀與身體動作有相當關連,學術閱讀以非連續閱讀為主,經常反覆翻頁,紙本書的物理特性使得翻頁、加註、畫線容易,而這些動作在電子畫面就不容易。教授們一致認為電子畫面在搜尋、下載、瀏覽上極為適合,但電子畫面的無形性和波動性,僅能做膚淺的閱讀。
  • 寫作性閱讀 (Reading in Writing):閱讀有單向的、如小說,但也有雙向的,閱讀成為工作的一部份,學術性閱讀可能為了撰寫研究報告,也可能是為教學作準備。
  • 閱讀性寫作 (Writing in Reading):詢問教授用鍵盤與滑鼠,從講義、手稿寫入電腦,各人邊寫邊讀的不同作法。
  • 紙、筆、電腦:認真的閱讀,紙、筆、與電腦的相互關連。

論文用了很長的篇幅,針對上述各種閱讀類型,詳細解說研究的方法與內容。例如連續與非連續閱讀,通常用空間區分,凡是依順序從頭讀到尾如小說,都稱為連續閱讀,凡是不依順序前後跳躍閱讀如學術研究,稱之為非連續閱讀,但連續依序閱讀多個簡短文稿如電子郵件,動作雖然連續,但每一文稿閱讀的時間極短,主題不斷更換,讀者在感受上更近於非連續閱讀。網頁裡的連結也有同樣問題,如果連到另一網頁,顯然打斷了連續性,如果不連,雖然依序讀完全文,似乎又沒有完全與作 者溝通。

另一有趣的事,是有些教授雖然偏向紙張閱讀,卻與你我一樣禁不住電腦的引誘。書桌上總有一台電腦,即使專心閱讀紙本書,仍忍不住不時瞥一眼電腦的畫面,使閱讀分心。所以各教授用不同的方法自制,通常是不直視電腦畫面,有的轉過身背對電腦,用書桌另一邊閱讀,有的索性離開辦公室,到餐廳一角閱讀。

根據許許多多諸如上述的細節,論文最後歸納出四項概念性摘要:

  • 長時間腦神經「配線」(Wiring) 的結果,使我們有詞彙與解譯的能力,讓我們成為有效率的專家讀者,而今天年輕一代熱衷的多種媒體同時使用,很可能以耐久閱讀的能力、與認知的能力,為代價付。
  • 數位優勢是文化的移動與符號的改變,把文字的傳統從一個媒體轉到另一個媒體,從紙本書轉到電子畫面,固然有無可限量的機會,但也把文字從實體的型態與歷史的內涵分開,產生極大的破壞性。
  • 數位轉型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字的型態,紙本書文字的展現與儲存在同一頁面,而電子畫面的文字展現則與儲存則分離,使得數位文字可以隨意移動,而產生了文字寫作與閱讀方式的新關係。
  • 文字內容的構成與閱讀方式有直接關連,專家讀者通常用電腦搜尋、查閱、瀏覽,作簡單的非連續閱讀。連續閱讀、特別是長文,仍以紙張閱讀為主。全神灌注的閱讀如小說,是從頭到尾的連續閱讀,全神灌注的學術性閱讀,是非連續閱讀,因為學者都是選擇性的閱讀做研究工作。

這篇論文所研究出來的結論如下:

  • 年輕人對數位閱讀越來越習慣,但如何使數位閱讀永續長久下去,有賴於教育界有良好的數位教材,如果數位教材不能提供學生容易閱讀,以及深層思考的參考框架,後果就非常嚴重。從文化而論,加強閱讀的功能,可以維繫文學、哲學、科學傳統的論述。
  • 數位閱讀有兩大挑戰,一是如何複製連續單向閱讀的環境,二是如何創製適合反應性、也就是學術性閱讀的狀況。但無論哪種情況,數位閱讀永遠不是紙張閱讀,僅算是接近紙張的閱讀經驗。
  • 針對第一個挑戰,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的畫面並不適合連續閱讀,但讀者的閱讀態度可以轉向電子紙 (e-Paper),電子紙閱讀器輕薄易攜、利用可見光照明,與紙張閱讀最為接近,雖然在翻頁上沒有紙張便捷,但可用按鈕彌補。
  • 第二項挑戰不但較第一項挑戰有實際需要,也更需要相當的智慧與技術來創製。研究性、學術性的閱讀,包括連續閱讀與非連續閱讀,而非連續閱讀的跳躍,前後不停的翻頁、加註、畫線等這些紙張上的動作,非目前單一的電子閱讀工具所能勝任。
  • 目前的網頁瀏覽器有略讀、查詢、連結的優良功能,這些功能仍應維持,但需要進一步從根本上翻修,以模組化的 (Modular Design) 多層次 (Layer) 的設計,使每一層有特定的功能,有如三明治的夾層結構:
    • 第一層:維持目前網頁瀏覽器的功能。
    • 第二層:為多媒體的介面,為進入多項媒體展現的通道。
    • 第三層:為文字顯示層,以清晰的字體,採用印刷編排規格,除掉任何干擾,製造一個可以靜思的閱讀環境。
  • 研究性、學術性、工作性的嚴謹閱讀,可以在三層之間隨時更換,發揮閱讀的效益。類似這一方向的研究,已經在學術機構與 Adobe、微軟、Google 等大型軟體公司進行。
  • 但此一理想的電子閱讀方式,除了技術之外,還需對「閱讀」進一步的研究,確實了解閱讀在生活中的動作與感受,然後才能藉技術轉換成永續長久的電子閱讀

這篇論文很長,以上僅能簡述重要的概念,精彩的地方相當多,在此不能一一介紹,建議對「讀書」有興趣研究的讀者,不妨下載全文,花一點時間「連續閱讀」,會得到與傳統不同的嶄新概念。論文名稱:How Expert Readers Handle Books, the Web, and Electronic Paper (by Terje Hillesund)。

電子書時代來了 六成大學師生用過電子書

中時電子報/中廣新聞

電子書時代來臨,一項針對全國 94 所大學校院師生進行的問卷調查指出,超過六成的大學教師、研究員、研究生使用過電子書,如果同時有紙本書、和電子書,半數以上為優先選用電子書,這項調查結果顯示,電子書已經逐漸改變大學師生對於「書籍」的使用模式。 ...... [更多相關內容]


蘋果進軍彩色電子圖書 提供各類故事繪本、藝術畫冊

DJ財經知識庫

蘋果(Apple Inc.)15 日宣布推出最新版電子書應用程式「iBooks 1.2」,當中新加入具有彩色插圖的書籍,包括兒童故事繪本、藝術畫冊等一應俱全,即日起在 iBookstore 電子書城提供下載,用戶可在 iPad、iPhone 與 iPod Touch 閱讀 ...... [更多相關內容]


Google eBooks 雲端電子書店登場
數位時代

電子書市場已有 Amazon、Barnes & Noble、和 Apple 等廠商跨足,但現在連 Google 也推出其 eBooks 雲端電子書書店服務,將帶來超過 3 百萬本,其中許多是免費的電子書,強調任何只要具備網站瀏覽器的裝置便可瀏覽,使得原本就已擁擠的電子書市場更加熱鬧...... [更多相關內容]


這不是電子書,Asus Eee Note 編輯評鑑

T客邦

不管是上課還是工作,不少人都會拿著一本筆記本,但也有人會使用筆電、平板電腦來做筆記,可惜不少人輸入速度還是比不上手寫。Asus Eee Note 外表看起來很像是一台電子書,但除了電子書的功能,其實它是一台電子筆記本,支援感壓手寫,還有鏡頭可以拍照和錄音,完全可以取代紙本筆記本...... [更多相關內容]

雲端媒體 人人皆記者
聯合新聞網/創新發現誌

今年的資訊月很不一樣! 由素人雲端記者到會場各大展區挖掘 最新、最酷、最炫、最夯、最便宜的商品及資訊, 《創新發現誌(ideas)》直接將編輯檯搬到雲端上, 讓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雲端媒體已顛覆媒體生態。...... [更多相關內容]


Kindle電子書 也玩網頁閱讀
中時電子報/工商時報

眼見 Google 線上電子書城開張,聲勢浩大,亞馬遜也不甘示弱,立刻公開介紹新服務,表示將提供 Kindle 網路電子書店的顧客透過一般瀏覽器來閱讀。這兩大業者先後推出相同服務,無異於確立跨平台網頁閱讀成為未來電子書的一大主要功能...... [更多相關內容]


台灣民眾對電子書服務認知度過七成

資策會Find

為確實掌握消費者端之數位閱讀現況與未來需求,資策會 FIND 在 2010 年 9 月間進行「台灣民眾電子書閱讀現況與市場商機調查」,從電子書服務現況及未來軟硬體需求偏好與使用意願等構面,剖析數位閱讀軟硬體市場未來商機......[更多相關內容]


iPad最常被用來幹嘛? 答案是:看新聞

NOWnews/今日新聞網

根據美國密蘇里大學針對持有 iPad 消費者的一項使用行為調查中顯示,超過 8 成以上民眾的第一選擇用來看新聞;近 8 成使用時間約在 30 分鐘至 1 小時內,但有趣的是受訪者僅有 1 成受訪者已經放棄報紙,完全改用 iPad 閱讀。 ...... [更多相關內容]

數字出版產業鏈整合喧囂難掩困局 亟需"瘦身"

中國經濟網

12 月 15 日∼ 17 日,第四屆全國出版業網站年會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的數字出版專家、業界代表圍繞“加強內容資源整合,構建數字出版產業鏈”主題,就數字出版產業格局的新變化、產業鏈的整合及內容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 ...... [更多相關內容]


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物不得漢語隨意夾雜英語

中國經濟網

新聞出版總署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通知規定,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書、互聯網等各類出版物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 [更多相關內容]

自己的 idea 自己編 個人出版好好玩
udn數位閱讀網/個人出版
 用相簿收藏今年的回憶、用明信片傳遞明年的祝福。「相簿+明信片」組合優惠中,現在編最划算喔!..... [更多相關內容]

帶刺的魚更可口!
udn數位閱讀網/時報出版

「看文章像吃魚,如果只看到刺,就體會不到魚肉的味道。」《吃魚的方法:熊秉元笑談經濟》,透過經濟學家的眼睛看世界, 政治經濟、社會法律,都隱含一種特殊的美學與趣味。 檳榔、香菸;投票、拜佛;金改、貪瀆;政治人物唱卡拉OK,都成了某種帶刺的美味鮮魚!..... [更多相關內容]


出國旅遊不擔心 聊天 shopping 我最行
udn數位閱讀網/寂天文化
誰說出國一定要學會當地語言才能玩得盡興?想出國shopping,卻沒時間練聽力與對話嗎?學會食、衣、住、行等21種情境對話,與人聊天從此擺脫手足無措。專業美語老師發音、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不受時空侷限,讓你學得迅速又自在!《用英語玩遍天下》實用的旅遊英語書,歡迎免費試閱!..... [更多相關內容]

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大作 《挪威的森林》專輯紀實
udn數位閱讀網/聯合文學

知名作家村上春樹首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躍上大螢幕!本期《聯合文學》電子雜誌專輯收錄,透過導演專訪、文本分析、小說透視、現象解讀,帶你認識一段悲戀的故事、觸目可見的悲哀,回憶那些屬於輕狂歲月的傷感青春,一起探討與捕捉生命中的哀愁。..... [更多相關內容]

以上活動快訊為電子書報雜誌精選主題。歡迎各界人士上網訂購,互動雜誌免費下載
創業人士的辛酸血淚史
透過創業人士的辛酸血淚史分享,使讀者們對「創業」一詞有著更深層的體悟及啟發;期許有意創業的朋友們,可以永保熱情及勇氣,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

訂好繪本格林報 送繪本及插畫家朱里安諾書籤
【好繪本格林報】將繪本如何好的祕訣告訴你,並增加家長的帶讀技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現在訂報還送繪本及插畫家朱里安諾書籤!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