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收購 MOTO
消息震驚全球2011 年 8 月 15 日,一條消息震動了智慧型手機產業:Google 和 MOTO 宣佈達成協議,前者將以 125 億美元收購 MOTO 行動通訊部門,這意味著以 Android 坐上智慧型手機系統霸主的寶座之後,Google 有望整合硬體生產能力並直接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驅動 Google 完成這宗收購案的背後動力是什麼?這宗收購案又將對智慧型手機產業造成什麼影響?請看手機王的分析報導。
由於經營穩健加上現金流充裕,近年來 Google 持續透過收購以強化自己在各類新領域的競爭力,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2006 年以 16.5 億美元的代價收購影片分享網站 YouTube。日前 Google 宣佈以 125 億美元收購 MOTO 行動通訊部門,這宗 Google 歷史上最大的收購案雖然讓人有些意外,但背後的動機卻不難理解。目前 Google 坐擁 390 億美元現金、收購老牌手機製造商 MOTO 可謂綽綽有餘,而每股 40 美元的現金收購比前一天 MOTO 在美國股市的收盤價溢價達到 63%、如此高的溢價預料 MOTO 股東將難以拒絕。
對通信行業稍有認識的讀者,肯定對 MOTO 這個富有歷史的品牌不會陌生!身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商用型行動電話產品的品牌,MOTO(全名為 Motorola Inc.)以 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之名成立於 1928 年,19 年後正式更名為 Motorola。Motorola 這個名字事由創始人 Paul Galvin 在公司製造汽車收音機時所提出, 緣由是 20 世紀初推出留聲機、收音機和其他音響器材的公司喜歡使用「-ola」的名稱,其中最著名的是 Victrola、還有電影剪接設備公司 Moviola。這家總部設位於美國芝加哥市郊的全球知名品牌其大部分產品與無線電射頻 / 通信產業有關,從收音機的電池整流器、一直到世界第一台商用化無線對講機與行動電話。其他通信產品線還包括衛星系統、數位機上盒的通信設備。身為 1980 年代推出類比式行動電話的廠商,MOTO 從此在手機市場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即使之後進入 GSM 數位式系統,MOTO 也推出過不少膾炙人口的機種。21 世紀後 MOTO 的幾款作品至今仍令人難忘,更被列入「影響手機歷史的 20 款產品」名單中,包括 2004 年推出的超薄型 Razer 手機:MOTO RAZR V3、2005 年推出的第一款 iTunes 手機:MOTO ROKR E1,以及 2007 年針對印度等新興市場推出的 MOTO MOTOFONE F3 手機。
在宣布收購消息之後,Google 執行長 Larry Page 期待 MOTO 加入 Google 大家庭之後,能加速整個 Android 生態圈的發展,讓使用者、開發者、合作者都能從中受益。被視為這次收購案的幕後最大推手、負責 Android 業務的 Google 副總裁 Andy Rubin 則強調對於 Android 的定位不會發生變化,Google 將繼續推動其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開源系統、並與其他合作夥伴攜手努力。
最早的 Android 擁護者近來陷入困境
RAZR 超薄手機從 2004 年第四季在美國市場問世後,不僅幫助 MOTO 在 2005 至 2006 年連續獲得銷售佳績,也曾讓市場一度以為 MOTO 會趁勢追趕上 NOKIA 在手機市場的領導地位。但 2007 年起 MOTO 卻從天堂跌跌落地獄,從最高曾經達到 21.9% 的市佔率不斷滑落至 2009 年第二季僅 5.6% 的市佔率,一舉將全球手機第 3 位與第 4 位拱手讓給韓國廠商 SAMSUNG 與 LG,也影響中港台一票支援廠商如華寶、華冠、富士康等公司的股價。這可歸咎於當時 MOTO 管理層太滿足於 RAZR 的成功,之後沒有持續推出具有創意的新產品、僅靠價格戰與宣傳戰推動短暫的銷售表現。
2008 年 8 月 MOTO 宣布新任執行長 Sanjay Jha 上任後,認清了手機市場的未來趨勢,他立刻制定了 MOTO 智慧型手機發展計畫、同時決定將未來押注在 Android 系統。雖然不是市場上第一個推出的 Android 作業系統手機產品,但 MOTO Droid(國際市場名為 MOTO MILESTONE)智慧型手機,以及所搭配的 MOTOBLUR 介面卻是美國市場上所有 Android 手機中獲得最高評價的產品。MOTO Droid 在 2009 年 11 月上市的第一週即賣出了 25 萬台,搭配的電信業者 Verizon 也耗資 1 億美元對其進行全美宣傳、以彌補 Verizon 無法銷售 iPhone 的劣勢。之後的兩年之內 MOTO 推出了近 30 款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外型包括.....
大量專利庫價值非凡
在分析 Google 決定收購 MOTO 的背後動機時,不少產業人士認為主要是為了收購 MOTO 行動通訊部門擁有的大約 17,000 項科技專利,進軍智慧型手機硬體市場反而不是重點。在宣布收購消息當天舉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Google 高層也大談 MOTO 專利的巨大價值,對手機製造業務幾乎隻字未提。即將發佈的 Android 最新版本 Ice Cream Sandwich 作業系統,將擁有更多的創新、更好的功能及更完善的設計,但未來 12 個月 Android 系統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而是來自專利權法庭!
目前看來 Apple 在對 HTC 的專利訴訟中似乎佔有優勢,但第一輪訴訟的判決可能僅是熱身。Apple 針對 HTC 發動的第二輪專利侵權訴訟涉及 iOS 多點觸控專利,由於此一專利對 Android 系統的殺傷力更大,預料 Apple 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訴訟。不可諱言 Google 目前在通信行業的專利庫相當缺乏(只有大約 600 個),和 Apple 擁有的 4,000 個專利,以及微軟擁有的 17,000 個專利相比實在不成比例,因此 Android 系統在專利大戰中處於下風及弱勢地位。未來 12 個月將宣判的一系列專利侵權官司判決結果對於 Android 陣營的未來發展,而收購 MOTO 之後所擁有的豐富專利庫將替 Android 陣營帶來巨大的談判優勢.....
收購 MOTO 之後或將改變 Android 生態圈
雖然 MOTO 的硬體設計製造能力更像是這次收購案的附帶成果,但外界認為 Google 把 MOTO 硬體製造部門再次拆分並出售的可能性不是太高。完成這次收購將帶給 Google 與 Apple 相同的競爭力:同時擁有了軟體與硬體的整合能力,未來能在作業系統設計以及手機硬體設計兩方面在 Android 陣營內起到帶頭作用、進而促使整個生態系統走向良性發展。
眾所皆知、Android 平台的最大優勢在於其「開放性」、但最大劣勢也在於「開放性」。Google 參考了微軟當初搶佔 PC 市場的勝利方程式:將其軟體開放給許多終端硬體廠商以達到「機海戰術」的目的。但許多手機廠商為避免因 Google 的策略布局而成為未來低毛利的受害者(目前 PC 產業的參與廠商都是 Wintel 聯盟策略低毛利的受害者),紛紛開始以 Android 的開放平台為基礎,研發自己專有的使用者介面。無論是 MOTO(推出 MOTOBLUR 使用者介面)、HTC(推出 Sense 使用者介面)甚至是中國移動的 OMS(Open Mobile System)都是.....
更詳細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