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物價飛漲,水貴、電貴、油貴、食物貴…,記者們在市場裡鑽牛角尖,最後就算坐在家裡什麼都不買只盯著電視新聞看,也會覺得身上的錢正在急速的流失!三年前我曾經引用過一位美國人分享的文章,教人「終極省錢法」。它提出一個我沒聽過的新字──「迷你退休」(mini-retirement)。
「迷你退休」的心態就是,與其計畫65歲好好再好好的把一生都「玩回來」,你能保證活到那時候?能保證退休金一毛不差的退到自己口袋?不如計畫「3年後」就退休,趁還「年輕」,先「休息」一、兩年,離開工作,完全放鬆,之後再將人生找回來,這真不是常人可做的事情,但,一位曾住在矽谷的旅遊家叫Tim Ferriss,盡情分享自己「迷你退休」的經驗,他曾經從2004年到2006年間離開美國18個月,環遊世界,他的很多影片並不是拍攝景點,而在拍攝住的地方、用的東西…。
以及,一般上班族,如何勇敢作了這個「迷你退休」的決定。
Tim覺得他厲害的,是解決一個大問題──「費用」,誰來付?努力的存款,就這樣花在一、兩年的狂熱旅行?大學教授有所謂的「sabbatical」休假,可能是五、六年一次,有些憧憬教授生涯的,其實是在憧憬這個可以「到另一個國家作研究」的機會。但一般上班族,實在很難在「迷你退休」後,還留著原來的工作,所以,一定得暫停目前一切,假如申請「留職停薪」失敗,還得冒著重新找工作的風險。這樣的風險下,錢哪裡來?
這個旅遊家點出了一個很多人沒注意到的事,讓「迷你退休」變得誘人許多──到另一國家居住,如果住得夠長,可以向當地租地方住,而這個地方的物價水平,很有可能比現在居住的地方還便宜,這位矽谷旅遊家之前在舊金山灣區租公寓(很貴),開始旅行後的12個月,他退了公寓,選了一些很便宜的地方住,算一算,等於還省下了3萬2千美元(台幣100萬元)。
至於怎麼「省更多」,旅遊家還提出一個很紮實的建議:「交朋友」。這分為兩部份:
一、居住的地方:旅遊家說,每次出外短時間旅行,就和導遊、異地的居民建立長久關係,久了以後,就多了一些選擇。這位旅遊家這次打算去烏拉圭,知道會很貴,所以就選在熟悉的地方,也就是鄰近的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那邊有個房東,曾經租過公寓給他,於是打電話與他談一談,旅遊家「橋」到了一間超棒又便宜的公寓。
二、吃東西與交通工具:至於到當地吃的、用的及交通工具怎麼安排才划算,得大家「吃好相報」,就是問問其他曾經去過的旅者,請他們代為介紹最可靠、便宜的代表。這位旅遊家廣交四海,有位紐西蘭朋友曾經答應他可一起去烏拉圭,旅遊家就email給他,邀他同行幾天,對當地就有了認識,有認識以後,便可以盡情玩卻不會花很多錢。
這位旅遊家說,決定拋下一切來個「迷你退休」,其實一點也不難,最重要的是「決定」(make decision),一但「決定」了,其他的事情就簡單了。文章說,通常一個人會進入「迷你退休」肯定是快抓狂的狀態,就像他認識的一位矽谷工程師有天就突然說買機票,人人問,他就說我要去「nowhere」,沒人知道他去哪裡,但只要這樣去了一次之後,大家都會愛上這種感覺。
但我想,這是背包客的玩法,尤其歐美一些旅行者,本就可以接受在很不舒服的亞熱帶,看到大蜥蝪不會尖聲怪叫反而摸摸牠的頭,你看歐美是旅行的最大愛好者,但全球最多人旅遊的都市竟是泰國曼谷,就知道他們的喜好。我倒認為,假如照著這位旅遊者所提到的,「迷你退休可以省100萬」的思維,那,迷你退休並不見得要旅行啊,不見得要離開居住的地方。
原本住在台北市裡頭,可以短期的移到市郊住住,不必搭機出去,直接到另一個大城市的市郊居住。在此地認識的朋友、親人肯定夠多,也符合旅遊家所說的兩種方法。我發現目前的couch surfing或「交換房子」,在華人世界裡都有一些對歐美開放的,但彼此之間,很少在做這樣的「支援」。誰說我們不能在台北與台東之間,換一下房子住住看?或許這還是另類的一個創業機會。
現在一直在「省」的風,我有一個看法。年輕人一直在抱怨物價愈來愈貴,但仔細看,除非你開的是一輛很耗油的車,一個月才會多出1000~2000元的成本,不然一般若平時以機車代步、吃的是自助餐,你說,麵包漲20元,自助餐漲15元,過橋費也漲5元,年輕人卻不覺得自己的薪水可以漲得比物價還快?實在太沒有骨氣了!在我看來,在擬一件「省錢計畫」前,應該也順便擬一份「掙錢計畫」,但你說,「掙錢計畫」好累!我不是這種人!我只想好好的過日子!好,那,除了省錢計畫外,不妨也試試看,來一個「迷你退休計畫」。目標三年後,只要再多努力一點點,可能是職場到了某個可以「常常離開」的地位,或許個人財務也到了一個小小的水準,此後每三年都享受一個小型的「迷你退休」,又可以省下100萬台幣,這樣下去…會是很正面的人生吧。
「迷你退休」到哪裡去?
有可能…..到美國走走看看嗎?
Mr.6x研究團隊繼續的研究國外工作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長久的研究過程,而我們很高興我們有了一些案例(五個),而這五個初步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在台灣到美國之間,幾乎不是經過「移民」或「留學」,就直接跳到美國去工作(請見課程內容)。我們抱著分享的心情,繼續研究這樣的可能性,為更多的人,找尋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地點。Mr.6x研究部即將分享這些成果,並由我本人親自描述,教大家在國外工作的眉眉角角──
歡迎參加《5個案例告訴你怎麼從台灣直接到美國工作》,這堂課已經完成研究,相當令人期待。
主題:5個案例告訴你怎麼從台灣直接到美國工作
時間:4月24日(三)晚上7:00~9:00
地點:台北市捷運南京東路站附近(待通知)
備註:因場地因素位子有限,歡迎儘快報名
經過我們研究與分析透徹,這五個案例會告訴你:
一、從夢想到出國怎麼辦到的:A、B、C、D、E五位台灣人,是怎麼從夢想到出國?什麼機運?什麼能力?總共需要花多少錢?
二、從出國到繼續工作怎麼做到的:出國之後,他們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做了什麼事情,以致可以繼續留在美國或加拿大工作?
三、依他們對美國加拿大的了解可以給台灣上班族的建議:如果還能重來一次,他們對台灣的上班族有什麼建議?他們會直接分享三點建議,未來如果可以的話,也許還可以介紹你們認識,幫忙做一些什麼的。
謝謝我和同事的幾乎所有的朋友皆仍然待在北美洲地區,因此,這次動員我們好幾個人的人脈,找來了「5個」有趣的真實案例,而這5個案例A、B、C、D、E,我們會作深度的研究,提供你做為參考。
這場難得的課,因場地因素位子有限,歡迎儘早報名訂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