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錯了。許多創業家(包括比爾蓋茲),他們的膽子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這麼大!
多年前曾出現一本暢銷書《Leap》,竟然給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見解。它竟然說:大部份成功的創業家,其實並沒有這麼大膽,反而他們比別人更懂得小心的避開賭博的風險,一有機會,都只敢下注一點點!一開始可能先全職工作,一直到創業開始才開始辭掉工作,一腳著地,另一腳小心翼翼的試水溫,遜成這樣!這本書顯然訪問了很多成功的創業家,結果驚訝的發現,這些創業家大多數是一輩子沒有投資任何證券股票、一輩子沒有上過賭桌。到了賭城拉斯維加斯,他們只敢去拉bar,然後關在房間看電視休息。書裡面說,創業家不敢豪賭,往往是因為他們覺得以上活動他們沒有「控制權」。
還不相信嗎?也對啦,創業,其實是一個把方向盤拉回自己手上的動作,創業家的個性根本就不是賭徒型的!
而《Leap》一書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打破了一般對於「比爾蓋茲」的印象,我大致翻譯了如下:
書中提到,比爾蓋茲於1955年10月28日出生。首先,他並非出生在一般的家庭,他的長輩們在美國的商界、政界以及公益界上都做過很成功的事,譬如他的曾祖父是州的政治家也當過市長,他的祖父則是國家級銀行的副總裁,而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知名的大律師。當年,比爾蓋茲的父母先看到比爾蓋茲好像對科學與數學特有興趣,所以想辦法送他進入一間當時出名的嚴格的Lakeside學校,這間學校有著別的學校沒有的「好東西」,甚至在1960年代當時,就和奇異租了一年份的「大電腦」來給學生們使用--
當年的大電腦,使用方式以「時間」計,Lakeside學校和奇異租下一年的使用時間,但當時才高中的比爾蓋茲和他的好朋友Paul Allen實在對這台大電腦太有興趣,天天往電腦室跑,很快的把所有東西都學會了,也很快的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把一年份時間用光光了!還好學校對學生很好,又去向另一個組織Computer Center Corporation (CCC)借了一些時間,而比爾蓋茲大概發現這樣下去不妥,於是想辦法駭進CCC公司的時間測量系統,讓他們可以多使用一點時間。我不確定故事提到這一段的原因是什麼,可能是想提到比爾蓋茲雖有駭客大膽的作風,但只敢在安全範圍內駭,並沒有做什麼更糟的事,所以後來他也只被禁了幾星期,換來一兩頓訓斥,結果反而因為這段經驗,為他們換來更棒的東西──CCC看到自己系統的確一直當機,就請比爾蓋茲和Paul Allen幫忙找bug,找到的話,就可以一直享有無限制的時間使用CCC的大電腦。有趣的是,這時候比爾蓋茲卻又沒有放心使用這個資源,他們馬上又找到了另一台新的電腦,這次是在比爾蓋茲的父親工作的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在學校的幫忙下,比爾蓋茲和Paul Allen以高中生的資歷就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幫這台電腦系統寫一個排程系統(scheduling system) ,就如同他們當初在CCC那台電腦操作的類似;換句話說,當年的CCC在無心之下,引導了比爾蓋茲得到他此生第一個機會與第一份電腦資源,而兩位高中生從此就拿著這第一份資源,換來了第二份資源,再換來第三份….。
故事到此,仍舊沒有任何風險。沒有賭。
然後到了1973年秋天,比爾蓋茲來到哈佛大學就讀,文章說,這部份比較像是原本他家裡就期望他做的事,而不是他勇於往上打的結果。當時Paul Allen其實也可以上哈佛,但他選擇去學更實際的東西,文章暗喻比爾蓋茲其實沒這麼敢「創業」,反而是Paul Allen真的放棄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主流蛋糕、轉向他創業之路。不過還好他們兩人仍維持很密切的聯繫,甚至在比爾蓋茲大一轉大二的暑假,Paul Allen搬到波士頓,以便兩人就近密切見面!就在某次Paul Allen到哈佛的路上,他經過了一家便利商店,看到一本《Popular Electronics》的封面故事是「世界上第一個微電腦(microcomputer)工具箱,對商用電腦產生威脅」,這個工具箱叫「Altair 8800」,由一間叫MITS的公司所做。看到這篇報導後,比爾蓋茲和Paul Allen火速打電話給MITS,告訴這家公司,兩位年輕人已經做出了一套BASIC電腦程式!可以用在Altair上面!
有趣的是,文章指出,比爾蓋茲他們撒了小謊,其實他們尚未完整寫出這套軟體,他們是想「試試看」公司會不會接受,所以先試探一下,成了之後再來製作,真是非常的小心謹慎呢。有趣的是,其實MITS也是騙人的,因為該雜誌在那個微電腦工具箱還沒出來前,就先搶先報導上去,不過,MITS公司仍然硬著頭皮,請了比爾蓋茲和Paul Allen過來示範一下,於是,時間約在八個星期後(怎麼約這麼久!),八個星期的時間,足夠比爾蓋茲日夜趕工,將那套他所說的BASIC程式寫出來,由於Altair 8800並沒有給他們,所以他們也必須虛擬一下Altair 8800的環境,當他們把這套程式秀給MITS公司看,我猜想因為Altair 8800並不存在,因此MITS公司也就只能直接欣賞兩位年輕人模擬出來的DEMO,或許就是基於根本無法在市場上立刻測試,又看到比爾蓋茲這套程式或許可以為它尚未推出的Altair 8800加分(或彌補漏洞),於是MITS公司二話不說,直接將比爾蓋茲的程式,整套買了下來!文章說,這一段時刻,就是比爾蓋茲後來常說的,就在這一天,突然看到軟體可以成就一個大市場,軟體會是大商機!但注意,這一點是比爾蓋茲「觀察」來的,並不是「賭」來的;而這份「觀察」也不一定準確,因為,如果Altair 8800真的存在,或許也會間接影響它是否真的會立刻買下比爾蓋茲的軟體,比爾蓋茲沒有得到這個「突然被買下」的「指示」,是否會打消做軟體的主意?是否不會開設微軟?文章提出質疑,如果這件購買案真的讓比爾蓋茲感覺到「軟體是很有潛力的」,那麼,比爾蓋茲不應該又再等了12個月,足足一年的時間,到了他大三的時候……才離開哈佛,才與Paul Allen創立了「微軟公司」。
文章提到,事實上,中間還發生了一件更重要的事,發生了以後,比爾蓋茲才真正敢放心的離開哈佛!這次都要感謝比爾蓋茲的母親,她一直在United Way公益組織工作,做到了該組織史上第一任的全國女性會長,文章說可能是當時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慈善人士之一,當時IBM後來的兩位總裁John Opel 、John Akers,都曾經和比爾蓋茲的母親在同一個理監事會裡,比爾蓋茲的母親就近,就和這兩位IBM高層「提」了一下他兒子比爾蓋茲目前在做的事,然後IBM的兩任高階主管亦將此事傳進了IBM其他大頭目的耳朵裡。文章說,他們所知道的是,後來才過了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IBM就大膽的和比爾蓋茲新成立的「微軟公司」簽了一個專案,要他們開發他們第一部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軟體,後來微軟一直保持著他們軟體的擁有權。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微軟與IBM合作的歷史,試想,如果不是比爾蓋茲母親和兩位IBM高層的特殊人脈,有一部份是否就不會發生了?一直到這時候,比爾蓋茲仍舊還沒做出任何的風險動作。
文章說,有趣的是,要等到拿到這第一個專案,讓當時的比爾蓋茲感覺到已享有一般年輕人明顯達不到的成就(幫IBM做一個專案,為一個未來產品做軟體),他,才終於向哈佛辦了離開的手續。甚至在離開的時候,他並沒有辦理「退學」,他只是以「leave of absence」之名,暫時休學;如果創業沒成功,他還是可以回來,畢業於哈佛大學,享有找不完的好工作…。
這本書可說相當震撼,但我認為那篇文章與那本書的主要目的當然並不是向世人要匡正比爾蓋茲的故事,主要是希望為其他也在創業中或想創業的人,特別是這些猶豫不前,懷疑自己能力的人,帶來一些些的鼓勵。比爾蓋茲已經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創業家,但他並不是全世界最大膽的風險家,事實上他都是在幾乎「零風險」的狀態下創業的,文章說,比爾蓋茲其實是最強的「降低風險家」(risk mitigators),並充份運用身邊的資源,創造了別人沒有的機會!這本書是在鼓勵人們,不要以為自己一定得是「敢賭」的才是成功創業家,成功創業家,都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這麼「敢賭」!
這樣看起來,也對。創業家離開社會所給予他的這個「魚缸」,離開了其他領薪水、爬階級、拚證照再加EMBA的其他「魚」(上班族),跳出這個魚缸,游到自己的大海,出來創造與別人不同的新人生,或許……正是因為他/她不相信這個魚缸可以為它帶來更好的生命。這樣反過來看,上班族才是真正大膽的風險家,因為上班族們竟敢大膽的把自己前途放在某間公司、某個業界,大膽又放心的把自己的前途交給一個素眛平生的老闆或主管,或大膽的把自己的事情建築在尾牙主持人喊出的「我們明年營收破十億」的口號中……。
不過,看了《Leap》裡的比爾蓋茲的故事,我也有另一個感想──
如果,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比爾蓋茲的故事都有這麼大的落差,那古代呢?
換句話說,有沒有可能,我們所學的、所有的故事,不只是有落差而已,而是全部都是後人自己所發明出來的?或許,從來都沒有「偉人」過,偉人的故事從來不是這麼偉大,真正偉大的,是我們口耳相傳的眾人的力量。
而自古以來,所謂的成功,真的只是充份運用身邊每一吋所有的資源,小心的「不失敗」而已。只要「不失敗」,就有機會留給世人一個傳頌的機會;只要「不失敗」,終有機會游到你夢想中的那一片大海。
不想只在台灣,夢想到國外,做全球的創業、夢想到全球、台灣之光,下星期二晚上我們即將進行一場「國際網路行銷分享會:一次學到「歐洲」三國的網路行銷現況與機會」
網路真的是這麼互通的平台?
在國際上做網路行銷,真的可行?
你真的可以人在台灣,直接透過網路,對某一個國家,進行「低成本、高效益」的推廣嗎?
從哪裡開始?
這是我們十年來一直在探索的話題,我們發現,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語系,除了少數的國際化網站(包括Facebook、Google、Yahoo!加起來不到十個)可以全球通行之外,其他皆為當地的網站、當地的玩法、當地的文化。
網路,在每個國家,都是不一樣的。
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對於學習另一個國家的網路世界、他們「紅」什麼,他們那邊的「網路行銷」為何,很有興趣,希望多學學,歡迎報名我們下星期二晚上的「國際網路行銷分享會:一次學到「歐洲」三國的網路行銷現況與機會」。
這是一場很特別的分享會,完全免費,我們找來來自歐洲三個國家的本地人,來和各位分享他們的網路概況、並交流協助在場的觀眾。
我們希望僅讓需要進行出口貿易、網拍、B2B、或某國家特定市場的「企業」的行銷人員前來參與。全場以中文主持、英語串場、英語報告,因場地因素,名額有限,若有興趣,請儘快點擊這裡填表報名。
(圖片來源:Stephen Brace link)